儿童汉语课堂上的交际教学法
第二语言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教学法认为语言教学不只是纯语言形式的教学,而应是运用语言作为交际工具,为社会上各种交际活动服务,也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因此,近二十年来,交际教学法是许多第二语言教师们所热烈讨论的一项课题,尤其是在英语作为外语教学的领域里。然而,交际教学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历史不长。其实汉语是一种非形态语言,在汉语教学中非常适合推广和应用交际教学法,尤其是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学习者无须借助于复杂的句型就可以进行简单的交际。目前,交际教学法仍主要应用在成人的汉语课堂上,对于运用交际教学法进行儿童汉语的研究分析还不多见。本文的目的是要把这种交际教学法的特点结合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特性进行讨论,期望收到抛砖引玉之效。
1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年龄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因素。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不但可以自然习得母语,而且可以很快习得第二语言。人们通常认为,尽早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在语音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标准的语音是与本族语人交往的关键。
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语言习得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机械学习和认知的心理活动。儿童有灵活的舌头,有很好的记忆力、观察力,此外,儿童有一种好奇心,求知欲强,记记力强,儿童习得语言是由机械记忆到认知的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优势可能是他们在认知、情感、生理、文化同一性等方面的可塑性。然而,儿童由于大脑未发育完全,理解力不及成人,因此抽象的事物、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同时,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目前,将第二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在自然环境下,以活动的方式习得第二语言,被认为是更加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
克拉申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启示人们:
1.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选择语言信息。教师向儿童传递的语言信息应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或是能够激起儿童学习欲望的。
2.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儿童输入语言。游戏、唱歌、跳舞、绘画、听念儿歌、听讲故事、肢体动作等都是儿童非常向往的活动,应广泛加以应用。
3.要用宽容的态度接纳儿童的语言错误。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交际活动,教师就不要立即加以纠正,而应予以接受,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强儿童的学习信心。
2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现实中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将各种言语交际活动概括、提炼为相对单一、完整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交际教学法不限制教师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它主张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
交际教学法吸取了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在语言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过程就是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且要引导学生做到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3设计儿童汉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几个原则
1.趣味性:教师要明确儿童汉语课的目标。儿童汉语,绝对不是一上来就学拼音、语法、词汇,而是要通过做游戏、背歌谣、学唱歌、画图画等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儿童对汉语的兴趣。一开始,甚至可以不学拼音,不认词汇,只要学生们听懂老师的指令,就会按照老师的指令来做游戏、填颜色、画图画等。这样,儿童会觉得学汉语特别好玩,感到有乐趣,不会觉得在学习什么,因此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总之,兴趣第一。
2.规律性:儿童学习汉语,一定要遵循语言获得的规律。一般来说,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儿童学外语,先要让他们有大量听的机会,逐渐再要求他们会说。儿童学汉语,要以“听说”开始。
3.直观性:儿童的理解力比较差,因此汉语课堂上应尽量选用实物、图片、文字卡片等来增加活动的真实感。
4.可操作性: 教师在汉语课堂上采用的活动必须是儿童力所能及的,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征。活动设计必须简明,让儿童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
5.有信息差:课堂练习要有实际意义,进行交际活动的学生之间必须有“信息差”,他们知道的信息应该是不相同的,这样才会让学生动脑子来完成任务。
4儿童汉语课堂交际活动的注意事项
1.课堂上常用到两种形式:配对形式和小组形式。教师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交际水平,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特征,兴趣爱好。
2.课堂上有时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某个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学生会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奔跑,课堂里噪音很大。教师要多想一些办法加强课堂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
3.课堂上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过多的纠正,但要及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5儿童汉语课堂交际活动实例介绍
以下选取了一些课堂交际教学活动的实例,其中一部分是参考一些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改编的,一部分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者针对成人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出来的,这些笔者都曾用在儿童汉语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活动都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加入到了活动中。现将这些活动的进行步骤分别加以介绍。
1. 边画边说
活动一:画五官
准备:画上一个大圆的白纸,是为了学生学会人体五官的说法。
步骤:(1)把白纸发给每一位学生。(2)老师开始说出五官的名称,请学生在白纸的相应地方画出来。
活动二:画书包
准备:一张画有大书包的纸
步骤:(1)每个学生一张纸。(2)请学生画出自己书包里装的东西。(3)学生们各自介绍自己的书包。
2、 用图片和声音来强化。
准备:标有声调的拼音卡,以游戏形式结合图片来教语音。
步骤:(1)展示给学生活动所需的卡片,如“ü”(代表鱼)、“e”(代表鹅)等。(2)教师说出相应的动物名称或出示动物的图片,学生举出所代表的拼音。
3.画面比较
准备:有几处不同的两张图片。
步骤:(1)将图片给两个学生,每个人一张。(2)学生相互比较各自的画,用交谈的方式找出不同之处。
4.找拼音
准备:已学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卡。
步骤:(1)把声母卡、韵母卡及声调卡分别发给不同的三个学生。(2)教师读出音节,请学生找出相应的拼音卡。
5.说名称
准备:六样以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
步骤:(1)把所有的东西让学生们看一分钟。(2)用一块布盖住所有的东西。(3)请学生进行回忆,依次说出布下的东西。
只有结合学习者特点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后,采用适合他们的交际教学法并提出了一些课堂交际教学活动的实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学习汉语主要停留在语音上,所以关键的一步不是要孩子认字,而是让孩子能用语言来表达。《教育合理的人》的作者简·休斯顿曾经说过:“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尝味、触摸、看、感受信息来学习任何一样东西。”
1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
年龄在母语和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生理因素。儿童时期是学习语言的最好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不但可以自然习得母语,而且可以很快习得第二语言。人们通常认为,尽早学习第二语言可以在语音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而标准的语音是与本族语人交往的关键。
语言学习理论告诉我们:语言习得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即机械学习和认知的心理活动。儿童有灵活的舌头,有很好的记忆力、观察力,此外,儿童有一种好奇心,求知欲强,记记力强,儿童习得语言是由机械记忆到认知的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最大优势可能是他们在认知、情感、生理、文化同一性等方面的可塑性。然而,儿童由于大脑未发育完全,理解力不及成人,因此抽象的事物、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很难理解的。同时,儿童活泼好动,兴趣广泛,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因此目前,将第二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在自然环境下,以活动的方式习得第二语言,被认为是更加适合儿童的学习方式。
克拉申第二语言学习理论启示人们:
1.要根据儿童的兴趣爱好选择语言信息。教师向儿童传递的语言信息应是儿童十分感兴趣的,或是能够激起儿童学习欲望的。
2.要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向儿童输入语言。游戏、唱歌、跳舞、绘画、听念儿歌、听讲故事、肢体动作等都是儿童非常向往的活动,应广泛加以应用。
3.要用宽容的态度接纳儿童的语言错误。儿童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交际活动,教师就不要立即加以纠正,而应予以接受,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增强儿童的学习信心。
2交际教学法的特点
现实中的言语交际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语言教学者应该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将各种言语交际活动概括、提炼为相对单一、完整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交际教学法不限制教师采取哪种教学方法,它主张教学方法要服务于教学目的。
交际教学法吸取了各种教学法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的特点:
1.在语言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语言教学过程就是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而且要引导学生做到在交际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
3设计儿童汉语交际教学活动的几个原则
1.趣味性:教师要明确儿童汉语课的目标。儿童汉语,绝对不是一上来就学拼音、语法、词汇,而是要通过做游戏、背歌谣、学唱歌、画图画等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儿童对汉语的兴趣。一开始,甚至可以不学拼音,不认词汇,只要学生们听懂老师的指令,就会按照老师的指令来做游戏、填颜色、画图画等。这样,儿童会觉得学汉语特别好玩,感到有乐趣,不会觉得在学习什么,因此丝毫不觉得有什么负担。总之,兴趣第一。
2.规律性:儿童学习汉语,一定要遵循语言获得的规律。一般来说,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儿童学外语,先要让他们有大量听的机会,逐渐再要求他们会说。儿童学汉语,要以“听说”开始。
3.直观性:儿童的理解力比较差,因此汉语课堂上应尽量选用实物、图片、文字卡片等来增加活动的真实感。
4.可操作性: 教师在汉语课堂上采用的活动必须是儿童力所能及的,要适应他们的年龄特征。活动设计必须简明,让儿童可以轻松愉快地完成。
5.有信息差:课堂练习要有实际意义,进行交际活动的学生之间必须有“信息差”,他们知道的信息应该是不相同的,这样才会让学生动脑子来完成任务。
4儿童汉语课堂交际活动的注意事项
1.课堂上常用到两种形式:配对形式和小组形式。教师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不仅要考虑到学生的交际水平,而且还必须考虑到学生的性别,性格特征,兴趣爱好。
2.课堂上有时要求所有学生都参与某个活动,进行这样的活动时,学生会在教室里来回走动、奔跑,课堂里噪音很大。教师要多想一些办法加强课堂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愉快、活跃的课堂气氛。
3.课堂上不要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过多的纠正,但要及时表扬他们所取得的进步。
5儿童汉语课堂交际活动实例介绍
以下选取了一些课堂交际教学活动的实例,其中一部分是参考一些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活动改编的,一部分是国内对外汉语教学者针对成人汉语课堂教学设计出来的,这些笔者都曾用在儿童汉语课堂教学中,所有的活动都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积极地加入到了活动中。现将这些活动的进行步骤分别加以介绍。
1. 边画边说
活动一:画五官
准备:画上一个大圆的白纸,是为了学生学会人体五官的说法。
步骤:(1)把白纸发给每一位学生。(2)老师开始说出五官的名称,请学生在白纸的相应地方画出来。
活动二:画书包
准备:一张画有大书包的纸
步骤:(1)每个学生一张纸。(2)请学生画出自己书包里装的东西。(3)学生们各自介绍自己的书包。
2、 用图片和声音来强化。
准备:标有声调的拼音卡,以游戏形式结合图片来教语音。
步骤:(1)展示给学生活动所需的卡片,如“ü”(代表鱼)、“e”(代表鹅)等。(2)教师说出相应的动物名称或出示动物的图片,学生举出所代表的拼音。
3.画面比较
准备:有几处不同的两张图片。
步骤:(1)将图片给两个学生,每个人一张。(2)学生相互比较各自的画,用交谈的方式找出不同之处。
4.找拼音
准备:已学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卡。
步骤:(1)把声母卡、韵母卡及声调卡分别发给不同的三个学生。(2)教师读出音节,请学生找出相应的拼音卡。
5.说名称
准备:六样以上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东西。
步骤:(1)把所有的东西让学生们看一分钟。(2)用一块布盖住所有的东西。(3)请学生进行回忆,依次说出布下的东西。
只有结合学习者特点的第二语言教学法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在分析了儿童学习第二语言的特点后,采用适合他们的交际教学法并提出了一些课堂交际教学活动的实例,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按照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学习汉语主要停留在语音上,所以关键的一步不是要孩子认字,而是让孩子能用语言来表达。《教育合理的人》的作者简·休斯顿曾经说过:“孩子可以通过游戏、尝味、触摸、看、感受信息来学习任何一样东西。”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