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堂的音乐会----有一个地方叫做布拉格
十多年前听了蔡依林的一首“布拉格广场”,带给我对这个城市名称的第一次认知;而老徐的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又将她的美貌融化在浪漫和唯美的故事中,进一步勾起我对这所城市的向往。
电影里面有个情节是一个豪华的游艇上的派对,女主角倚在游艇护栏上望向两岸风景,男主角望向她。当时男友陪着我看电影,他告诉我,“看,这就是伏尔塔瓦河”。我说,“我们就要去这里”。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河水穿流布拉格城,其上横跨数座大桥,赫赫有名的当数“查理大桥”,同样赫赫有名的还有一首以河流命名的乐曲。看完电影后我对影片结尾男主找女主时的背景音乐印象深刻,后来知道,正是这首。
我们回到家后找来这首音乐,关上灯,家中的小音箱里传来长笛,小提琴,大提琴,竖琴的演奏,层层叠叠,交替流淌,小调的忧伤和大调的华丽,缠绕覆盖,向前推进。我边听并想象着这河流的景象---奔腾不息,时而急,时而缓,带来又带走一代又一代的人和物,喜和悲,兴和衰。
布拉格毗邻音乐之都奥地利,由于历史上战争以及行政区划的变迁,两个国家在一些区域上拥有历史上的交汇,但不论姓捷还是姓奥,这片东欧大陆所诞生的伟大的音乐家确因吸吮着同一土地和河流的营养,而创造出许多不朽的杰作。而这种音乐熏陶下所成长的城市,直至今天仍散发着浓浓的音乐魅力。
终于如愿到达捷克。从罗马直飞的航班不幸晚点,到达老城区的时候已是傍晚。我们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前往伏尔塔瓦河。时值南国的盛夏,但这里的纬度却令我体会到几分寒意。
沿着河边,向着查理大桥的方向走,快到到桥上时,映入眼帘的美景顿时令我心旌荡漾。
童话中闪着光芒的城堡,在河对岸静静的,映衬着深蓝晕染着橙红色的天幕,茂密的树木森然层绕,树影倒映在河畔,又呼应着岸边昏黄的灯光,近处是一些游艇河酒吧,人群在喧哗。但这美景却凝固在天地之间,瞬间唤醒了幼年时代对于遥远的童话王国的幻想。想象力所到达的边界,此刻终于近在眼前,有种美梦成真般的雀跃和欣喜。城堡,森林,王子和公主,灵感的闸门只有在这样的美景撞击下,才能有那么多充满想象力的欧洲童话汹涌而出。
而更美的风景却是这大桥上传来的音乐。二三百米开外就可见到艺人们的现场演出,小提琴,手风琴的二重奏,或是弦拨大提琴领衔的古典爵士乐,或是好看的欧洲帅哥抱着吉他,轻扫和弦,浅浅低唱。共同特点就是演奏水平令我惊讶,每一个在我听来都不亚于专辑或是音乐厅的演出。
瞬间爱上了这座城。
第二天白天我们就去往河对岸,参观这座有着1400年历史的城堡。
恰好看到当天傍晚时分的音乐会宣传单,举办地就在城堡后面的小教堂。有关音乐会,听过音乐厅的华高大上,也听过路边的原生态,却从未见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在有千年历史的教堂里听演奏,并且演出节目单上的第一首曲目便是发源于这座城市的名曲“伏尔塔瓦河”,这样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提前到达小教堂,里面阴凉,肃穆,墙壁由古老的大方石头垒建。教堂呈长方形,尽头是圆顶正厅,环绕周围的阶梯塑造城天然的小舞台,西边彩绘的玻璃窗,此时正接受落日的照耀,从里面望去,色彩斑斓,又营造出别样的舞台灯光效果。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演出时间选的真好。而座位就是往日供教徒们祷告、唱诗、做礼拜的长椅。
我们一边对这样的演出环境感到新鲜有趣,一边观察着周围来听音乐会的人们,几乎都是欧洲面孔,人不算很多,但安静有序,都在默默等待音乐家的到来。有几个细节印象深刻。有位老太太在演出刚刚开场时候,嗓子不舒服,想咳嗽,硬是忍着不在座位上发作,赶忙从座位上起来迈着略蹒跚的步伐到门外,咳了一会才进来。还看到前座有两位老绅士,头发花白,且已“地中海”了,但却穿着西装,在整个演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很认真地在聆听。演出结束时,掌声欢呼,“Bravo”,有个中年男子带头起立欢呼,后面的观众跟着一个个站起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赞叹,以及对音乐家的尊重。几轮谢幕之后,掌声依然经久不息,于是音乐家们又返场重新演奏一曲。尽管是这么一个随性的小音乐会,但这一切,都毫不逊色于一场正式的音乐会演出。令我赞叹并感动。
在计划来布拉格之前,就听过伏尔塔瓦河这首乐曲。而这次在小教堂里听到熟悉的旋律响起,却一时间令我激动落泪。脑海中不再是想象的河流,而真真正正的有一条美丽如画的河流,在流淌,随着音乐,在教堂的圆顶回荡着,顿时裹挟全身,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河流之中,随之流去。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故事和她的情绪。很美妙的一种体验。
布拉格的音乐就像是这座城市所喷洒的独特香水,只闭眼凝神间,轻轻一阵风吹过送来它的气味,便令你的感官从此深刻留下了这种香氛的烙印,直击心底,永难忘却。
![]() |
落日笼罩的布拉格广场 |
![]() |
布拉格城市特有的红顶房子,在老徐的电影中也有全景呈现 |
电影里面有个情节是一个豪华的游艇上的派对,女主角倚在游艇护栏上望向两岸风景,男主角望向她。当时男友陪着我看电影,他告诉我,“看,这就是伏尔塔瓦河”。我说,“我们就要去这里”。
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河水穿流布拉格城,其上横跨数座大桥,赫赫有名的当数“查理大桥”,同样赫赫有名的还有一首以河流命名的乐曲。看完电影后我对影片结尾男主找女主时的背景音乐印象深刻,后来知道,正是这首。
我们回到家后找来这首音乐,关上灯,家中的小音箱里传来长笛,小提琴,大提琴,竖琴的演奏,层层叠叠,交替流淌,小调的忧伤和大调的华丽,缠绕覆盖,向前推进。我边听并想象着这河流的景象---奔腾不息,时而急,时而缓,带来又带走一代又一代的人和物,喜和悲,兴和衰。
布拉格毗邻音乐之都奥地利,由于历史上战争以及行政区划的变迁,两个国家在一些区域上拥有历史上的交汇,但不论姓捷还是姓奥,这片东欧大陆所诞生的伟大的音乐家确因吸吮着同一土地和河流的营养,而创造出许多不朽的杰作。而这种音乐熏陶下所成长的城市,直至今天仍散发着浓浓的音乐魅力。
终于如愿到达捷克。从罗马直飞的航班不幸晚点,到达老城区的时候已是傍晚。我们放下行李,便迫不及待前往伏尔塔瓦河。时值南国的盛夏,但这里的纬度却令我体会到几分寒意。
![]() |
![]() |
布拉格广场老钟楼(著名的自鸣钟)上看落日 |
沿着河边,向着查理大桥的方向走,快到到桥上时,映入眼帘的美景顿时令我心旌荡漾。
![]() |
夜景下的伏尔塔瓦河及对岸城堡,堪称童话仙境 |
![]() |
伏尔塔瓦河夜景 |
童话中闪着光芒的城堡,在河对岸静静的,映衬着深蓝晕染着橙红色的天幕,茂密的树木森然层绕,树影倒映在河畔,又呼应着岸边昏黄的灯光,近处是一些游艇河酒吧,人群在喧哗。但这美景却凝固在天地之间,瞬间唤醒了幼年时代对于遥远的童话王国的幻想。想象力所到达的边界,此刻终于近在眼前,有种美梦成真般的雀跃和欣喜。城堡,森林,王子和公主,灵感的闸门只有在这样的美景撞击下,才能有那么多充满想象力的欧洲童话汹涌而出。
![]() |
查理大桥上的街头演出艺术家 |
而更美的风景却是这大桥上传来的音乐。二三百米开外就可见到艺人们的现场演出,小提琴,手风琴的二重奏,或是弦拨大提琴领衔的古典爵士乐,或是好看的欧洲帅哥抱着吉他,轻扫和弦,浅浅低唱。共同特点就是演奏水平令我惊讶,每一个在我听来都不亚于专辑或是音乐厅的演出。
瞬间爱上了这座城。
![]() |
布拉格广场 |
第二天白天我们就去往河对岸,参观这座有着1400年历史的城堡。
![]() |
城堡仰观 |
![]() |
![]() |
有趣的陪照艺人,扮演城堡公主 |
恰好看到当天傍晚时分的音乐会宣传单,举办地就在城堡后面的小教堂。有关音乐会,听过音乐厅的华高大上,也听过路边的原生态,却从未见过这样一种形式。能够在有千年历史的教堂里听演奏,并且演出节目单上的第一首曲目便是发源于这座城市的名曲“伏尔塔瓦河”,这样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 |
城堡后的小教堂 |
提前到达小教堂,里面阴凉,肃穆,墙壁由古老的大方石头垒建。教堂呈长方形,尽头是圆顶正厅,环绕周围的阶梯塑造城天然的小舞台,西边彩绘的玻璃窗,此时正接受落日的照耀,从里面望去,色彩斑斓,又营造出别样的舞台灯光效果。心中暗自赞叹这个演出时间选的真好。而座位就是往日供教徒们祷告、唱诗、做礼拜的长椅。
![]() |
我们一边对这样的演出环境感到新鲜有趣,一边观察着周围来听音乐会的人们,几乎都是欧洲面孔,人不算很多,但安静有序,都在默默等待音乐家的到来。有几个细节印象深刻。有位老太太在演出刚刚开场时候,嗓子不舒服,想咳嗽,硬是忍着不在座位上发作,赶忙从座位上起来迈着略蹒跚的步伐到门外,咳了一会才进来。还看到前座有两位老绅士,头发花白,且已“地中海”了,但却穿着西装,在整个演出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始终保持着端坐的姿势,很认真地在聆听。演出结束时,掌声欢呼,“Bravo”,有个中年男子带头起立欢呼,后面的观众跟着一个个站起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赞叹,以及对音乐家的尊重。几轮谢幕之后,掌声依然经久不息,于是音乐家们又返场重新演奏一曲。尽管是这么一个随性的小音乐会,但这一切,都毫不逊色于一场正式的音乐会演出。令我赞叹并感动。
![]() |
小教堂内观 |
在计划来布拉格之前,就听过伏尔塔瓦河这首乐曲。而这次在小教堂里听到熟悉的旋律响起,却一时间令我激动落泪。脑海中不再是想象的河流,而真真正正的有一条美丽如画的河流,在流淌,随着音乐,在教堂的圆顶回荡着,顿时裹挟全身,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河流之中,随之流去。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的故事和她的情绪。很美妙的一种体验。
![]() |
布拉格的音乐就像是这座城市所喷洒的独特香水,只闭眼凝神间,轻轻一阵风吹过送来它的气味,便令你的感官从此深刻留下了这种香氛的烙印,直击心底,永难忘却。
![]() |
伏尔塔瓦河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