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与暗、冷与热——那不勒斯和弦实例
我们曾经为大家撰文介绍过那不勒斯六和弦,在文章中提到小调中除了属和弦是大三和弦外,另一个常用的大三和弦就是那不勒斯和弦。属和弦通常起到功能性的作用,而那不勒斯和弦更多用来作为大三和弦与小三和弦的色彩对比。 教科书上说,大调的色彩明亮,小调的色彩阴暗。但我始终觉得这个说法并不确切。应该说,大调的特点主要是稳定,所以大调的色彩也都与稳定有关,比如明亮、快乐、平静……而小调的特点是不稳定,所以小调所对应的就是一些不稳定的情绪,比如悲伤、愤怒、冲动…… 那不勒斯和弦在一首曲子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要看在这首曲子里,小调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如果小调在乐曲里表现为阴暗,那么那不勒斯就表现为光明;如果小调在乐曲里表现为热血,那么那不勒斯就表现为冷静。总之,那不勒斯和弦就是一个与大环境唱反调的和弦。 例1:大家熟悉的贝多芬《致爱丽丝》:

这是这首回旋曲的第二插部,在此A小调与持续低音相结合,相当阴暗、压抑,有一种梦魇般的感觉。而红圈的地方,低音bB音的出现,标志着那不勒斯和弦,冲破黑暗、走向光明。在此处,小调是阴暗,那不勒斯和弦是光明。 例2:同样是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

这是一个快速、激动的乐章。#C小调在此曲中的基调是热情、冲动,而红圈处以ff力度出现了标准的那不勒斯六和弦,仿佛是一记当头棒喝,是前进道路上遇到的阻力。 例3:肖邦“革命”练习曲:

顾名思义,“革命”当然是热火朝天的。此曲是C小调,热情中也埋下了悲剧的种子(C小调常被用于悲剧性的曲子)。在谱例的箭头处,原先上升的旋律变为下降,出现了不少降记号。我以前学到这里的时候,老师说,这里是革命被镇压了。那不勒斯和弦出现在红圈处,同样是对火热的革命浇去的一盆冷水。 大汤第一册中有一句话,“对比是一切艺术的法则”。那不勒斯和弦正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领略和声色彩的美,是审美西方古典音乐中的关键。让我们竖起耳朵,好好聆听那些给人带来特别感觉的和声吧。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达达钢琴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