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心
坐在电脑前,听着音乐,在键盘上敲着字,我才发现过往兜兜转转了许久,此刻的我才是最心静的时候。人在心静的时候才能思考问题,因为“静”是“境”的一个必要的条件,而现在的我们似乎总觉得在喧嚣中才能找到存在,于是乎狂欢是一种常态,孤独成了一种灾难。一度我是享受孤独的,用比较高阶的词来描绘,应该是独处。但是对于独处,就像是我对于其他推崇的事物一样,心向往之,却总是点水般掠过。心满意得自己涉猎如此之广,但到头来却发现这些连变成谈资都略显单薄。
最近总是难以酣眠,每每睡前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各种奇怪的疑问,如,人——生而为何?这种带有“永恒”和“终极”性质的问题,在以前看来应该是自动归档为“无力阐释”类别的。但是现在想来,似乎和年龄无关,而与你思维的深度有关。人不可能一直活在某个年岁中,但是思想却是一直在前进的。伴随阅历和知识,我们终将会形成关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这是一个量变的状态,而不是朝夕就可以质变的奇迹。
如果我们总是在一条水平面上向前追逐、后退畏缩,伴随着个体永恒的动态,我们不安的状态会更加明显。在这个时候如果心再不定,在沧海横流中个体实在是太“卑微渺小”了。所以我们不是圣人,找到规律也只是妄言,但是我们倘若勇敢突破这个水平面,哪怕只有零点零一厘米,那也能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
就像是处于平静的湖面中央,一颗细碎的石子都会涟漪层层,干扰视听,徒增烦恼。
在嘈杂的当下获得独处的机会,去思考一些深度的问题,哪怕只是用心培养一个意趣,一种习惯,都可以视为一种向上的尝试。
心归。水波不兴。
最近总是难以酣眠,每每睡前脑海中总是浮现出各种奇怪的疑问,如,人——生而为何?这种带有“永恒”和“终极”性质的问题,在以前看来应该是自动归档为“无力阐释”类别的。但是现在想来,似乎和年龄无关,而与你思维的深度有关。人不可能一直活在某个年岁中,但是思想却是一直在前进的。伴随阅历和知识,我们终将会形成关于这些问题的看法。这是一个量变的状态,而不是朝夕就可以质变的奇迹。
如果我们总是在一条水平面上向前追逐、后退畏缩,伴随着个体永恒的动态,我们不安的状态会更加明显。在这个时候如果心再不定,在沧海横流中个体实在是太“卑微渺小”了。所以我们不是圣人,找到规律也只是妄言,但是我们倘若勇敢突破这个水平面,哪怕只有零点零一厘米,那也能获得一个全新的视野。
就像是处于平静的湖面中央,一颗细碎的石子都会涟漪层层,干扰视听,徒增烦恼。
在嘈杂的当下获得独处的机会,去思考一些深度的问题,哪怕只是用心培养一个意趣,一种习惯,都可以视为一种向上的尝试。
心归。水波不兴。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