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搞不懂我自己
2016年的第一天,我接到了他的电话,问我想不想来广州,想的话立马订票。说最好今晚就来,陪他吃完饭。
我最受不了这种暧昧的强势,会让我瘫软且毫无招架力。我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去,但是我在电话里只是说:我想一想,半小时给你答复。
然后我发了一条微信说算了吧,我还是想陪家人,结果晚上就反悔订票了。
其实之前他就有约过我去广州看他,我总觉得,你谁啊,我们都多久不见不联系了,去找你干嘛。结果我就去年年底的北京,因为我发了一条坐标北京的朋友圈,于是发现我们都在北京。我这个人对缘分也没有什么抗拒力,有缘无缘能解释世间的一切。向PAT一样,我见他就是因为我第二次在清迈古城偶遇了他,我觉得我们有缘,我觉得我就是应该见他,之后,也有了最美好的那次雨林云雨。所以这次,我想,是不是和他见面就是命里的一劫,既然显得这么有缘,那就见,那就约!
后来,在北京,匆忙的在我住的地方见了一面。一见面就是热情的拥吻,本让我觉得他这个人,还是存有些生活的激情和情趣的。见面的目的也很直白,不就是约么,谁还没个想约的时候,可惜我来大姨妈。也就只能手牵手,吹着冬日北方干燥的凉风,在校园里漫无目的的走着,坐坐,抱抱,相互取暖,问问彼此这几年好不好,我说我还行,他说他不好,因为他走了好多弯路。我坐在他腿上,看着他略显风霜的脸庞,他老了!对,我见他第一刹那,我就觉得,他老了。他?他当然老了。相识是八年前,再见面是八年后,他结了婚又离了婚,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而我现在像个小三一样的坐的他腿上,不知道为什么的和他亲吻,吻得毫无温度和爱意,是成人的方式吗?是我已经不解风情了?为什么我此时好无情感得像一个机器模式化一样,缺还可以去亲他抱他。所以说嘛,场面上的事,大家总是无师自通。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太冷,他从身后抱住我的时候,还有紧紧的快把我腰勒断一样抱我时,我还是觉得一点点温暖。
不像《情人》里那般,我没有爱他备受摧残的容颜。他老了。
我以为再也不会再见,我们相遇,交叉,分开,又相遇,自然是有分开。我没有把元旦之约当真。知道他反而先说了一句,他要去台湾,我不用去广州了。我就很生气。凭什么你先摆我一刀?所以当他年初再次问我时,我是抵触的,我不喜欢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但我还是去了。你说是因为他全包也好,还是我爱玩也好。又可能是我觉得我越来越乱了,乱得那么无所谓。15年的年末开始,我开始觉得自己太放纵了。但更可怕的是,我很享受和喜欢这种放纵。和WH,和健身教练想约,约成,又没约,我都觉得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迷乱了。或许是想更放纵一些,或许是太享受这种无需你对我负责,更不用谁来约束我的自由。要么平淡,要么就潇洒到发指。这才是一贯的我吧。
说走就走,1月1晚定好了票,1月2日到了广州,见到了他。昔日租房的穷小子,已经住上了大豪宅,过去去了趟超市,还要无奈搭小三轮回家,现在已经不用计较标价是多少,想拿什么拿什么。光阴荏苒,虽然在他脸上写下了过往,也补偿了他外在的优越。广州还是那个广州,也不是那个广州,他还是那个他,但也不是那个他了。这次见到他,最大的感受是,他真冷漠。所以我说,本来在北京见到他,我以为他还是热情的。而到了广州,走进他的生活,才发现时间的可怕。我感受他,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喜怒,没有感情能够融化他。再次坐在他腿上,靠在他怀里,我像是靠在一坨冰上,冷冰冰得让我也失去了温度,没有男女的感情,只有机械的肉体。
可以说这是一趟为了约而约的旅行,可以说这是一趟怀旧的旅行,但不可以说这是一场有爱的旅行。我们环抱在一起,我们睡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抽烟,我们在一起说心事,我们在院子里一起喝金汤力,我们在一起,但都不像在一起,我们只是看似在一起的两个分开的个体,你是你,我是我。我真想对他说,你能不能给我一点爱。
他说起他女儿是开心的,去超市没有忘记给他女儿买果冻。我?我不知道,我是一个故人,一个陪客,一个偶然出现的调剂品。直到他和我一起在小区里骑单车,我才觉得他是和我在一起的,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彼此陪伴的。我曾说,我想出去玩,他说,你来广州不是玩的,是看我的。好吧。单看字面,这实在是一句快把人气哭的话,但我又一次被这种蛮横的霸气折服,我就是喜欢这种强势的任性,把我吸引得服服贴贴。我看着他骑在单车上,才觉得他又活过来了。平日他是死的,死在被婚姻折磨的阴影里,死在被角色束缚的绞痛里,死在生活的蹉跎里,没有了热爱生活的劲头。哪怕背包去再远的地方,那也只是没有办法的逃避。虽然我也会。我对他说,你不能不热爱生活。他说,你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你不想要安稳(大意)。我说我现在就是喜欢这样,很享受现在这种不用别人对我负责,我也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自由状态,我喜欢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不想和他确立一个关系,一旦确立,很多东西就变味了。其实也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不过也感谢没有遇到,所以我现在能够如此的单身式的自由和洒脱。还能拎个包就赴炮。他说,你就是不想固化一些东西,我说是,他说,如果一固化就开始失去了。对,拥有不是失去的开始么?这是我这次最喜欢的对话。
他说我是怀旧的,我说我们不需要了解,他说为什么?我们只是故人,我们只是伴客,我们只是偶尔约个远距离炮,不需要你理解我什么我了解你什么,不需要,我也不想了解他,留点距离,就像你在广州,而我在这里。你当下和今后的生活,我不想参与。不过当他问我,你还会来广州看我吗?我心里说会,我也想,但我开口问的是,你想我来吗?我多么期待他说想,因为我在乎的是心意。当然,他是回答了“想”,想回答的那么冷漠,冰冷。和广州依旧的温润真是大相近庭,冷漠得像不认识一样。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听着MORPHIA,抽着七星,蜷缩着,也做一个逃避者,还有2个小时,我就要回这里了,回到现实里。明天之后,依然过着我的生活,他过着他的生活,我的是我的,他的是他的,像是从不曾发生过什么。总是在旅行时,扮演着或者释放者另一个自己,在另一个空间,以另一个自己,发生着另一些事,因为是另一个自己做的事,所以更显的肆无忌惮,更显的诱人放纵,也更显的虚幻不真实,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逃避。
这只是一场远距离的约炮,一场说走就走的炮,看似很美,而且是毫无美感。
1月3日,我已回到了这里。而不知今生我们还是否会再见。单车、短袖、金汤力、他、恰似中年的性爱,一切都带着时间的印记。从这里到广州,再从广州回到现实。
我最受不了这种暧昧的强势,会让我瘫软且毫无招架力。我的第一个反应肯定是去,但是我在电话里只是说:我想一想,半小时给你答复。
然后我发了一条微信说算了吧,我还是想陪家人,结果晚上就反悔订票了。
其实之前他就有约过我去广州看他,我总觉得,你谁啊,我们都多久不见不联系了,去找你干嘛。结果我就去年年底的北京,因为我发了一条坐标北京的朋友圈,于是发现我们都在北京。我这个人对缘分也没有什么抗拒力,有缘无缘能解释世间的一切。向PAT一样,我见他就是因为我第二次在清迈古城偶遇了他,我觉得我们有缘,我觉得我就是应该见他,之后,也有了最美好的那次雨林云雨。所以这次,我想,是不是和他见面就是命里的一劫,既然显得这么有缘,那就见,那就约!
后来,在北京,匆忙的在我住的地方见了一面。一见面就是热情的拥吻,本让我觉得他这个人,还是存有些生活的激情和情趣的。见面的目的也很直白,不就是约么,谁还没个想约的时候,可惜我来大姨妈。也就只能手牵手,吹着冬日北方干燥的凉风,在校园里漫无目的的走着,坐坐,抱抱,相互取暖,问问彼此这几年好不好,我说我还行,他说他不好,因为他走了好多弯路。我坐在他腿上,看着他略显风霜的脸庞,他老了!对,我见他第一刹那,我就觉得,他老了。他?他当然老了。相识是八年前,再见面是八年后,他结了婚又离了婚,成为了两个孩子的父亲。而我现在像个小三一样的坐的他腿上,不知道为什么的和他亲吻,吻得毫无温度和爱意,是成人的方式吗?是我已经不解风情了?为什么我此时好无情感得像一个机器模式化一样,缺还可以去亲他抱他。所以说嘛,场面上的事,大家总是无师自通。但是,不知道是不是太冷,他从身后抱住我的时候,还有紧紧的快把我腰勒断一样抱我时,我还是觉得一点点温暖。
不像《情人》里那般,我没有爱他备受摧残的容颜。他老了。
我以为再也不会再见,我们相遇,交叉,分开,又相遇,自然是有分开。我没有把元旦之约当真。知道他反而先说了一句,他要去台湾,我不用去广州了。我就很生气。凭什么你先摆我一刀?所以当他年初再次问我时,我是抵触的,我不喜欢呼之则来,挥之则去。
但我还是去了。你说是因为他全包也好,还是我爱玩也好。又可能是我觉得我越来越乱了,乱得那么无所谓。15年的年末开始,我开始觉得自己太放纵了。但更可怕的是,我很享受和喜欢这种放纵。和WH,和健身教练想约,约成,又没约,我都觉得我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迷乱了。或许是想更放纵一些,或许是太享受这种无需你对我负责,更不用谁来约束我的自由。要么平淡,要么就潇洒到发指。这才是一贯的我吧。
说走就走,1月1晚定好了票,1月2日到了广州,见到了他。昔日租房的穷小子,已经住上了大豪宅,过去去了趟超市,还要无奈搭小三轮回家,现在已经不用计较标价是多少,想拿什么拿什么。光阴荏苒,虽然在他脸上写下了过往,也补偿了他外在的优越。广州还是那个广州,也不是那个广州,他还是那个他,但也不是那个他了。这次见到他,最大的感受是,他真冷漠。所以我说,本来在北京见到他,我以为他还是热情的。而到了广州,走进他的生活,才发现时间的可怕。我感受他,没有什么事能够让他喜怒,没有感情能够融化他。再次坐在他腿上,靠在他怀里,我像是靠在一坨冰上,冷冰冰得让我也失去了温度,没有男女的感情,只有机械的肉体。
可以说这是一趟为了约而约的旅行,可以说这是一趟怀旧的旅行,但不可以说这是一场有爱的旅行。我们环抱在一起,我们睡在一起,我们在一起抽烟,我们在一起说心事,我们在院子里一起喝金汤力,我们在一起,但都不像在一起,我们只是看似在一起的两个分开的个体,你是你,我是我。我真想对他说,你能不能给我一点爱。
他说起他女儿是开心的,去超市没有忘记给他女儿买果冻。我?我不知道,我是一个故人,一个陪客,一个偶然出现的调剂品。直到他和我一起在小区里骑单车,我才觉得他是和我在一起的,我们是一体的,我们是彼此陪伴的。我曾说,我想出去玩,他说,你来广州不是玩的,是看我的。好吧。单看字面,这实在是一句快把人气哭的话,但我又一次被这种蛮横的霸气折服,我就是喜欢这种强势的任性,把我吸引得服服贴贴。我看着他骑在单车上,才觉得他又活过来了。平日他是死的,死在被婚姻折磨的阴影里,死在被角色束缚的绞痛里,死在生活的蹉跎里,没有了热爱生活的劲头。哪怕背包去再远的地方,那也只是没有办法的逃避。虽然我也会。我对他说,你不能不热爱生活。他说,你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你不想要安稳(大意)。我说我现在就是喜欢这样,很享受现在这种不用别人对我负责,我也不需要对别人负责的自由状态,我喜欢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不想和他确立一个关系,一旦确立,很多东西就变味了。其实也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不过也感谢没有遇到,所以我现在能够如此的单身式的自由和洒脱。还能拎个包就赴炮。他说,你就是不想固化一些东西,我说是,他说,如果一固化就开始失去了。对,拥有不是失去的开始么?这是我这次最喜欢的对话。
他说我是怀旧的,我说我们不需要了解,他说为什么?我们只是故人,我们只是伴客,我们只是偶尔约个远距离炮,不需要你理解我什么我了解你什么,不需要,我也不想了解他,留点距离,就像你在广州,而我在这里。你当下和今后的生活,我不想参与。不过当他问我,你还会来广州看我吗?我心里说会,我也想,但我开口问的是,你想我来吗?我多么期待他说想,因为我在乎的是心意。当然,他是回答了“想”,想回答的那么冷漠,冰冷。和广州依旧的温润真是大相近庭,冷漠得像不认识一样。我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的躺椅上,听着MORPHIA,抽着七星,蜷缩着,也做一个逃避者,还有2个小时,我就要回这里了,回到现实里。明天之后,依然过着我的生活,他过着他的生活,我的是我的,他的是他的,像是从不曾发生过什么。总是在旅行时,扮演着或者释放者另一个自己,在另一个空间,以另一个自己,发生着另一些事,因为是另一个自己做的事,所以更显的肆无忌惮,更显的诱人放纵,也更显的虚幻不真实,所以我们可以很好的逃避。
这只是一场远距离的约炮,一场说走就走的炮,看似很美,而且是毫无美感。
1月3日,我已回到了这里。而不知今生我们还是否会再见。单车、短袖、金汤力、他、恰似中年的性爱,一切都带着时间的印记。从这里到广州,再从广州回到现实。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