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年谱简编(21)广德元年(763年)五十二岁
在翻看整理今年杜甫的作品时,感觉到他今年应酬诗写得较多,原因一般是两个,一是他的生活较为安定,各种社会关系也在恢复和重新建立;第二个原因是他的诗名渐渐地到大家的认可,于是一些聚会也会让他作陪,当然更重要的应当是政治方面的因素,他的一些好友又在朝中恢复了影响力,如房琯和严武。 按照一直存在的艺术创作规律,不是真正的出于内心的作品都难有长远的生命力,艺术是内心最深处力量和情感的勃发,而且总是在事过境迁,能够返身观照的时候才能以更合适的方式表达出来,所以绝大多数的应酬诗都不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佳作,即使如杜甫这样技巧高超的诗人也无法例外。 现在的时间已到岁末年初,我总是会不经意的将现在的时间与过去的时间进行比较,然后想,这已是多少年多少年以后了,现实生活中的一切已经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了,物质之类的东西举目所见,还有多少是杜甫时代流传下来呢,所幸的是大自然的四季流转流转仍然千百年不变,而人的情感也一样的绵延,并未随物质因素的变化而变得面目全非,所以艺术的真善美也依然是人们永恒的追求。所以,杜甫对人民的关怀也在1352年以后感动着我们(《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心情是暗淡和担忧的,如果他自己回想起年初所写的那首诗,也一定会生出人生如梦的感叹。那时他一家老小都在梓州,初春的时候听到朝廷打了大胜仗,河南河北都已平定了,他就想象着可以一路顺风顺水的回到久别的故乡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他又怎么能想到,在岁末的时候,他们一家仍是呆在梓州,只是在魂牵梦绕中想念着家乡。这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是呆在梓州,虽然中间也曾到过绵州、汉州、阆州等地,在年底的时候还是回到了梓州。看他在梓州的这些诗作,与各类朋友交往频繁,但都是场面上的送往迎来、陪同官场上的朋友送往迎来得作品,杜甫决不会满足于这种生活,这段时期,他似乎不太多的愿意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但还是在一些作品中显露出了杜甫内心让我们感动的那一面,如写与重阳节的《九日》: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 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 酒入愁肠,他想的不仅是亲人,他还在反思他的国家为何会陷入如此的境地。杜甫在这寄人篱下,漂泊不定的日子中这么随波逐流,在这个特别的日子,又想起了十年前的往事,那还是他的壮年时期,当时唐玄宗还在骊山行宫的华清池与杨玉环悠闲度日,“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王朝平安繁荣的假像,唐玄宗仓皇奔回长安,从此唐王朝就一步步的走向了衰落,杜甫的诗歌也是这一历史事实的见证。国家的不幸带给了多少个家庭的不幸,杜甫抒写出了离散者的这种悲怆的心情:(《天边行》) 天边老人归未得,日暮东临大江哭。 陇右河源不种田,胡骑羌兵入巴蜀。 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鹙后鸿鹄。 九度附书向洛阳,十年骨肉无消息。 远在洛阳的亲人是如断线的风筝了,不知下落,甚至生死不明。而在身边的妻子儿女也时常不能陪伴关心。杜甫因房琯在到阆州,并在那儿逗留,房琯八月卒于阆州,九月杜甫祭房琯。我们如果了解杜甫早年的经历,就会明白房琯对杜甫一生的重要意义,也会明白房琯的逝世对杜甫会带来什么样的重要影响,也就是在这种悲痛的心情中,收到家书知小女病重,于是就匆忙的赶往梓州,在初冬的寒风中我们能体会到诗人是多么得孤苦无告:(《发阆中》) 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 江风萧萧云拂地,山木惨惨天欲雨。 女病妻忧归意急,秋花锦石谁能数。 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附录:杜甫作品 广德元年春 梓州 《花底》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柳边》 广德元年春 梓州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广德元年春 梓州 《远游》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春日梓州登楼二首》 广德元年 逐时有感而作 梓州 《有感五首》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春日戏题恼赦使君兄》 广德元年春 从梓州往阆州时 《题郪原郭三十二明府茅屋壁》 广德元年春 梓州 《奉送崔都水翁下峡》 广德元年春 梓州 《郪城西原送李判官兄武判官弟赴成都府》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涪江泛舟送韦班归京》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泛舟送魏十八仓曹还京因寄岑中允参范郎中季明》 广德元年春 梓州 《送路六侍御入朝》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涪城县香积寺官阁》 广德元年春 暂游左绵 《泛江送客》 广德元年春 阆州 《双燕》 广德元年春 阆州 《百舌》 广德元年春 梓州 《上牛头寺》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望牛头寺》 广德元年春 梓州 《登牛头山亭子》 广德元年春 梓州 《上兜率寺》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望兜率寺》 广德元年春 梓州 《甘园》 广德元年春 梓州 《陪李梓州王阆州苏遂州李果州四使君登惠义寺》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 广德元年春 梓州 《送何侍御归朝》 广德元年春 阆州 《江亭送眉州辛别驾升之》 广德元年春 自梓州至盐亭 《行次盐亭县聊题四韵奉简严遂州蓬州两使君咨议诸昆季》 广德元年春 盐亭县 《倚杖》 广德元年春 梓州 《惠义寺园送辛员外》 广德元年春 绵州 《又送》 广德元年春 绵州 《巴西驿亭观江涨呈窦十五使君二首》 广德元年春 绵州 《又呈窦使君》 广德元年春 汉州 《陪王汉州留杜绵州泛房公西湖》 广德元年春 汉州 《陪房公池鹅》 广德元年春 汉州 《答杨梓州》 广德元年春 汉州 《舟前小鹅儿》 广德元年春 汉州 《宫池春雁二首》 广德元年春 汉州 《投简梓州幕府兼简韦十郎官》 广德元年春 汉州 《汉川王大录事宅作》 广德元年春 梓州 《短歌行送祁录事归合州因寄苏使君》 广德元年春 梓州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 广德元年春 梓州 《寄题江外草堂》 广德元年夏 梓州 《陪章留后侍御宴南楼》 广德元年夏 梓州 《台上》 广德元年夏 梓州 《送王十五判官扶侍还黔中》 广德元年夏(代宗即位后) 梓州 《述古三首》 广德元年夏 梓州 《陪章留后惠义寺饯嘉州崔都督赴州》 广德元年夏 梓州 《送窦九归成都》 广德元年秋 梓州 《章梓州水亭》 广德元年秋 梓州 《章梓州橘亭饯成都窦少尹》 广德元年秋 梓州 《随章留后新亭会送诸君》 广德元年秋 梓州 《客旧馆》 广德元年秋 梓州 《戏作寄上汉中王二首》 广德元年秋 梓州 《棕拂子》 广德元年秋 梓州 《送陵州路使君之任》 广德元年秋 梓州 《送元二适江左》 广德元年秋 梓州 《九日》 广德元年秋 从梓州往阆州 《对雨》 广德元年秋 阆州 《薄暮》 广德元年秋 阆州 《阆州奉送二十四舅使自京赴任青城》 广德元年九月 阆州 《王阆州筳奉酬十一舅惜别之作》 广德元年九月 阆州 《阆州东楼奉送十一舅往青城》 广德元年秋 阆州 《放船》 广德元年秋 阆州 《薄游》 广德元年秋 阆州 《严氏溪放歌》 广德元年十月 阆州 《警急》 广德元年十月 阆州 《征夫》 广德元年秋(松州被围时) 阆州 《西山三首》 广德元年秋 阆州 《与严二郎奉礼别》 广德元年秋 阆州 《赠裴南部》 广德元年十一月 阆州 《巴山》 广德元年十一月 阆州 《早花》 广德元年冬 归梓州时 《发阆中》 广德元年冬 梓州 《江陵望幸》 广德元年冬 梓州 《愁坐》 广德元年冬 梓州 《遣忧》 广德元年冬 梓州 《冬狩行》 广德元年冬 梓州 《山寺》 广德元年冬 梓州 《桃竹杖引赠章留后》 广德元年十一月 梓州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 广德元年冬 梓州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 广德元年冬 梓州 《岁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