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五,我的十佳
-新片十佳-
·百元之戀/百円の恋 (日本)
by 武正晴
一曲loser生活的赞歌!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哭了一场,然后出去跑了个步,好像想要追上点什么一样。
安藤樱的表演非常棒,剧作从开始到转折到高潮到收尾我都非常喜欢,燃、精彩且不落俗套,情感上又很克制——她不需要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她只想要勇敢一点,去争取拳赛后的那个拥抱。
·寒枝雀靜/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瑞典)
by Roy Andersson
今年是我第一次看Roy Anderson的片子,第一部是四十年前的《瑞典爱情故事》。然后我抱着对那部影片的一个印象来看了《寒枝雀静》,发现这位导演四十年后变得异常冷酷(就和看洪尚秀的第一部片子发现他那时还很暗黑的新奇感一样)。
《寒枝雀静》的画面语言和调度运用纯熟而精准,更可怕的是演员们僵硬冷漠的表演却显露出了真实的世界。全片色调极美,情节混搭而怪诞,节奏流畅,议题又思辨又讽刺。真是很迷人啊~
·地球之鹽/The Salt of the Earth (巴西/法国)
by Wim Wenders
很多电影都在思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地球之盐》仿佛给出了其中一个答案:回归地球。伟大的摄影师在观察了多年的苦难、破坏和地狱之后,终于不堪重负,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事业隐归故里。幼时树木亭亭如盖的家乡,如今荒芜遍野,他突然找到了一个疗伤的方式,“我破碎的心被重建的土地治疗了。”
他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只龟,一棵树还是一颗卵石。我想他找到了答案,因为当他过世的时候,这片土地就会回到他刚出生时的样子,一个圆满的循环。
·山河故人 (中国大陆)
by 贾樟柯
我想了很久,想把这部电影给我妈妈看,却又很担心妈妈看了会很难过,毕竟她是一个比常人乐观许多的人。可是这部电影就让我想到我妈妈,想到我,想到我的家,想到中国成千上万个在时代巨轮中被碾碎至此的家庭。又是一场Dejavu。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那是任谁也挡不住的离别和孤独。
·邊境殺手/Sicario (美国)
by Denis Villeneuve
剧本很完整(工整之余又有出彩之处),整部片子的调子很压抑,才让“发现”显出力量来。摄影和调度配合得好棒,最厉害是从女主视角叙事中途转男主视角叙事,从神秘感转到领着观众去看真正想看的东西了。女主角给我一种程心的即视感,颇烦人,却是刚正不阿的化身。
·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 (美国)
by Pete Docter & Ronaldo Del Carmen
这部电影不但用了心理知识来表现脑内世界,还真正地告诉了观众一个很简单却很容易被我们的情绪忽视的心理建议:苦乐共存,才是成长。
想象力勾起了满满的回忆和感动,剧本太棒,以小见大。太美好了,所以大家都哭了。
·小森林·夏秋篇/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夏・秋 (日本)
by 森淳一
本年度看过最舒服的电影(甚至超过《海街日记》)。这种感觉很神奇,那里没有发生什么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在做美丽的菜肴,你就看得如沐春风。然而我最喜欢这一部里面结尾带出的母亲和过去,它终于让我窥探到这个姑娘的心理:她是在逃避,在休养,在疗伤。而我们和她都知道,这段悠长假期始终是会结束的。
·锡尔斯玛利亚/Clouds of Sils Maria (法国)
by Olivier Assayas
那出舞台剧,那片云海,以及最后消失了的Stewart,暗示着我们这出戏里的种种虚幻隐喻。我看到的是“女人”这个本我的混合体,而壮观的云海奇观让我无法忘掉这个混合体了。
·45周年/45 Years (英国)
by Andrew Haigh
真有趣,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情书》,如果博子是在和树结婚四十五年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另一个树的替代品,不知会作何反应?
影片色调明快,我一度以为它会有一个温情脉脉的走向,但它在妻子终于确认真相、失望透顶的时刻戛然而止了,此时丈夫已经欢快地舞出了镜头,只有妻子满脸悲伤和难以置信。太残酷了...
·荒蛮故事/Relatos salvajes (阿根廷)
by Damián Szifron
片头前第一个故事就把人震住了,铺垫-转折-高潮-令人惊骇的结尾做得很足且浓缩在短时间内,而且荒诞得令人发笑,观感实在很爽。此后几个故事都延续了这一风格,其中两个陌生男人同归于尽令人印象深刻,慢慢铺开整部片子的主题:原罪。
更奇妙的是,导演把一个相爱相杀的故事放在了最后,跌宕起伏而又隐喻重重的几十分钟,Ending在了一个“WTF"的温馨结尾上。
-老片十佳-
·海灘的一天 (中国台湾·1983年)
by 杨德昌
-胡茵夢好美....杨第一部長篇,表達得很嗨吶!可是為什麼要欣慰地看到一個女孩成長為「完美的婦人」?
·小武 (中国大陆·1998年)
by 贾樟柯
-戏导得真好。想起好多小时候模模糊糊见过的场景。
·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 (美国·1993年)
by Richard Linklater
-just wanna dance 榨干青春的最后一滴酒吧!cheers!
·豬墮井的那天/돼지가우물에빠진날 (韩国·1996年)
by 洪尚秀
-洪尚秀一開始那麼沈重,後來的片反而看透了很多
·薄荷糖/박하사탕 (韩国·1999年)
by 李沧东
-倒叙的散文诗,太悲伤了,从第二段开始就跟着哭。它让我跳出来,似乎对生命中的一些迷茫有了解答。“人生是美丽的,你真的这么觉得吗?”是,也许真的只是一场de javu。
·後窗/Rear Window (美国·1953年)
by Alfred Hitchcock
-精彩!当发现摄影机不给我们看想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便入戏了。(Grace Kelly好美好优雅好睿智)
·瑞典愛情故事/En kärlekshistoria (瑞典·1970年)
by Roy Anderson
-精彩的调度和表演!最后一场派对戏真是太赞了,全场都亢奋了起来。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嘛~
·神探 (中国香港·2007年)
by 杜琪峰
-四星半,结尾直加半星!暗黑系,设计精妙,感觉像一个艺术男和一个理科男在博弈中找到了共存。看得见鬼,就看不见人了。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美国·2004年)
by Clint Eastwood
-so love the rhythm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of Million Dollar Baby. But fuck this storyline.
·侠女 (中国香港·1970年)
by 胡金铨
-精準的設計和調度~鏡頭運動好棒!蒙太奇驚艷⋯可以想像當年的大師們如何震撼地被此片影響。還有些cult cult的味道呢
-最喜欢的三部国产院线商业片-
·师父 ·寻龙诀 ·华丽上班族
(诡异的口味- -)
新一年,我的电影元年终于要开始计数了,加油!
·百元之戀/百円の恋 (日本)
by 武正晴
一曲loser生活的赞歌!
这部电影看完之后我哭了一场,然后出去跑了个步,好像想要追上点什么一样。
安藤樱的表演非常棒,剧作从开始到转折到高潮到收尾我都非常喜欢,燃、精彩且不落俗套,情感上又很克制——她不需要成为什么了不起的人,她只想要勇敢一点,去争取拳赛后的那个拥抱。
·寒枝雀靜/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瑞典)
by Roy Andersson
今年是我第一次看Roy Anderson的片子,第一部是四十年前的《瑞典爱情故事》。然后我抱着对那部影片的一个印象来看了《寒枝雀静》,发现这位导演四十年后变得异常冷酷(就和看洪尚秀的第一部片子发现他那时还很暗黑的新奇感一样)。
《寒枝雀静》的画面语言和调度运用纯熟而精准,更可怕的是演员们僵硬冷漠的表演却显露出了真实的世界。全片色调极美,情节混搭而怪诞,节奏流畅,议题又思辨又讽刺。真是很迷人啊~
·地球之鹽/The Salt of the Earth (巴西/法国)
by Wim Wenders
很多电影都在思索,“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地球之盐》仿佛给出了其中一个答案:回归地球。伟大的摄影师在观察了多年的苦难、破坏和地狱之后,终于不堪重负,放弃了自己心爱的事业隐归故里。幼时树木亭亭如盖的家乡,如今荒芜遍野,他突然找到了一个疗伤的方式,“我破碎的心被重建的土地治疗了。”
他想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只龟,一棵树还是一颗卵石。我想他找到了答案,因为当他过世的时候,这片土地就会回到他刚出生时的样子,一个圆满的循环。
·山河故人 (中国大陆)
by 贾樟柯
我想了很久,想把这部电影给我妈妈看,却又很担心妈妈看了会很难过,毕竟她是一个比常人乐观许多的人。可是这部电影就让我想到我妈妈,想到我,想到我的家,想到中国成千上万个在时代巨轮中被碾碎至此的家庭。又是一场Dejavu。我们能做些什么呢?那是任谁也挡不住的离别和孤独。
·邊境殺手/Sicario (美国)
by Denis Villeneuve
剧本很完整(工整之余又有出彩之处),整部片子的调子很压抑,才让“发现”显出力量来。摄影和调度配合得好棒,最厉害是从女主视角叙事中途转男主视角叙事,从神秘感转到领着观众去看真正想看的东西了。女主角给我一种程心的即视感,颇烦人,却是刚正不阿的化身。
·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 (美国)
by Pete Docter & Ronaldo Del Carmen
这部电影不但用了心理知识来表现脑内世界,还真正地告诉了观众一个很简单却很容易被我们的情绪忽视的心理建议:苦乐共存,才是成长。
想象力勾起了满满的回忆和感动,剧本太棒,以小见大。太美好了,所以大家都哭了。
·小森林·夏秋篇/リトル・フォレスト 夏・秋 (日本)
by 森淳一
本年度看过最舒服的电影(甚至超过《海街日记》)。这种感觉很神奇,那里没有发生什么故事,只是一个美丽的姑娘在做美丽的菜肴,你就看得如沐春风。然而我最喜欢这一部里面结尾带出的母亲和过去,它终于让我窥探到这个姑娘的心理:她是在逃避,在休养,在疗伤。而我们和她都知道,这段悠长假期始终是会结束的。
·锡尔斯玛利亚/Clouds of Sils Maria (法国)
by Olivier Assayas
那出舞台剧,那片云海,以及最后消失了的Stewart,暗示着我们这出戏里的种种虚幻隐喻。我看到的是“女人”这个本我的混合体,而壮观的云海奇观让我无法忘掉这个混合体了。
·45周年/45 Years (英国)
by Andrew Haigh
真有趣,这部电影让我想起《情书》,如果博子是在和树结婚四十五年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另一个树的替代品,不知会作何反应?
影片色调明快,我一度以为它会有一个温情脉脉的走向,但它在妻子终于确认真相、失望透顶的时刻戛然而止了,此时丈夫已经欢快地舞出了镜头,只有妻子满脸悲伤和难以置信。太残酷了...
·荒蛮故事/Relatos salvajes (阿根廷)
by Damián Szifron
片头前第一个故事就把人震住了,铺垫-转折-高潮-令人惊骇的结尾做得很足且浓缩在短时间内,而且荒诞得令人发笑,观感实在很爽。此后几个故事都延续了这一风格,其中两个陌生男人同归于尽令人印象深刻,慢慢铺开整部片子的主题:原罪。
更奇妙的是,导演把一个相爱相杀的故事放在了最后,跌宕起伏而又隐喻重重的几十分钟,Ending在了一个“WTF"的温馨结尾上。
-老片十佳-
·海灘的一天 (中国台湾·1983年)
by 杨德昌
-胡茵夢好美....杨第一部長篇,表達得很嗨吶!可是為什麼要欣慰地看到一個女孩成長為「完美的婦人」?
·小武 (中国大陆·1998年)
by 贾樟柯
-戏导得真好。想起好多小时候模模糊糊见过的场景。
·年少輕狂/Dazed and Confused (美国·1993年)
by Richard Linklater
-just wanna dance 榨干青春的最后一滴酒吧!cheers!
·豬墮井的那天/돼지가우물에빠진날 (韩国·1996年)
by 洪尚秀
-洪尚秀一開始那麼沈重,後來的片反而看透了很多
·薄荷糖/박하사탕 (韩国·1999年)
by 李沧东
-倒叙的散文诗,太悲伤了,从第二段开始就跟着哭。它让我跳出来,似乎对生命中的一些迷茫有了解答。“人生是美丽的,你真的这么觉得吗?”是,也许真的只是一场de javu。
·後窗/Rear Window (美国·1953年)
by Alfred Hitchcock
-精彩!当发现摄影机不给我们看想看的东西的时候,我们便入戏了。(Grace Kelly好美好优雅好睿智)
·瑞典愛情故事/En kärlekshistoria (瑞典·1970年)
by Roy Anderson
-精彩的调度和表演!最后一场派对戏真是太赞了,全场都亢奋了起来。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嘛~
·神探 (中国香港·2007年)
by 杜琪峰
-四星半,结尾直加半星!暗黑系,设计精妙,感觉像一个艺术男和一个理科男在博弈中找到了共存。看得见鬼,就看不见人了。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美国·2004年)
by Clint Eastwood
-so love the rhythm between the pronunciation of Million Dollar Baby. But fuck this storyline.
·侠女 (中国香港·1970年)
by 胡金铨
-精準的設計和調度~鏡頭運動好棒!蒙太奇驚艷⋯可以想像當年的大師們如何震撼地被此片影響。還有些cult cult的味道呢
-最喜欢的三部国产院线商业片-
·师父 ·寻龙诀 ·华丽上班族
(诡异的口味- -)
新一年,我的电影元年终于要开始计数了,加油!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