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才是生存的障碍
2016年1月9日 三体系列 刘慈欣
翻过《三体III·死神永生》的最后一页,我从无尽的虚无中抬起头来。窗外北京的灰霾沉沉笼罩大地,母亲在厨房忙碌,我舒服地蜷缩在沙发上,却有种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之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三体系列为这个终极问题展现了一种残酷的可能,而我则从刘慈欣的诗意和广博之中窥得了适于自己的启迪。
三体故事从悬疑展开,视网膜倒数和宇宙闪烁开篇就吊足读者胃口。刘慈欣很敢写,文革中年轻学生的疯狂、大兴安岭的滥砍滥伐,点到为止却力透纸背,连毛主席针对外星生命研究的批示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不禁莞尔。我喜欢穿插其中的三体游戏,生动的文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跟随着汪淼在朝歌看单摆的宏伟,恒纪元乱纪元的光斑随周文王翻动沙漏交替射入金字塔大殿,在士兵“浸泡”的高呼中,复活的三体人丢失了手指,这世界嵌世界的无限细节让我着迷。
如果说《地球往事》只是餐前冷盘,那么《黑暗森林》便是实打实的硬菜。面壁者的伪装、破壁人的锋利、思想钢印、地下城、点墙族,这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一切都敌不过两千只战舰在太空中绽放出的绚烂,以及随之揭开的无边无际黑暗。在这一部中,刘慈欣花了近八成的笔墨细细描绘人类的愿景,旋即又毫不容情将一切狠狠打破,让人目瞪口呆却不得不心悦诚服。读到这里,我已经想不出第三部还可以变出什么戏法了,大刘却硬生生将它酿成一杯回味无穷的美酒,在时间之外绘出了一幅关于宇宙的恢宏画卷。
我基本上是伴随着在心中对“圣母”程心的暗骂而读完了《死神永生》。一个人没有自知却硬充救世主,害了全人类,自己却苟且偷生,还不懂得忏悔,居然还有脸以上帝视角写回忆录!其实平心静气地说,黑暗森林威慑的失效并不能完全怪程心,是人类自己拱手将命运的决定权送到了她手上。彼时人类已经被麻痹得丧失了警惕,程心顺应大多数人的意愿做出了决定,归根结底是人类自己葬送了自己。面壁者雷迪亚兹早就说过,人类生存的最大障碍其实来自自身。雷迪亚兹心心念念要回到祖国,回到人民中间,然而恰恰是他的人民用石块砸死了他——这真是无比悲情的一幕。对于砸死雷迪亚兹的那位老妇人来说,人类的存亡哪里比得上她小孙子的生命更重要呢!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壮士断腕的人类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抱着一种侥幸心态,选择性筛选自己想要的信息,映射成群体心态便是无知而傲慢。在启示号开始向二维陷落时,大刘再次直截了当地点明:傲慢才是生存的障碍。纵观整个三体故事,人类的傲慢并非无迹可寻,从毛主席的批示,到星际战舰的阵列,再到掩体计划……人类就像个学龄前的孩子,每有些许进步便忍不住沾沾自喜,受到现实的打击后又立刻无助地奔向母亲的怀抱。在黑暗森林的战斗中,还处于幼年的地球文明毫无胜算,毁灭是必然。
故事中,追求民主平等的地球文明连宇宙逃亡谁走谁留都无法决定。更高级的三体文明和歌者文明无一例外都是有着严谨等级体系的集权社会。死里逃生的末日战舰上,集权只需要五分钟,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想要存活于黑暗森林中的文明必需的发展趋势。是不是只有高度集权带来的高效才能够保证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向着生存这一目标被调配?如果每一个生存下来的文明的生活中都只剩下生存——就像三体监听员描述的那样,对个体的尊重几乎不存在,精神生活单一而枯竭——如果宇宙中充满了这样的文明,文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三体人说地球人是虫子,从某种意义上,生活中只有生存的文明才是虫子。程心追求的正是在生存之外的意义,“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在她看来,经过最后一战后的星舰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了。异化后存留的文明还能算地球文明在生存吗?所以她坚持要以“人性”的方式去保存地球文明。然而,生存究竟是意义之塔的基石。越过基石先去考虑别的,结局就是连生存也丧失了。
意义之塔的更高层不能细想,细想很危险。每一个文明都想存活,然而宇宙并不在意存活的是此低熵体或彼低熵体。宇宙之外也许还有其它的宇宙,甚至更高级的宇宙——谁说我们身处的这个患有三与三十万综合症的宇宙不会只是个黑域呢,谁说我们的宇宙不可能只是他人眼中的一个微观粒子呢。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吗?如果不是,射手在哪里,谁又是农场主?宇宙真的可知吗?如果连三体这样极其简单的系统都处于不可预知的混沌,那我们还怎样对探索复杂的宇宙的规律抱有信心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永远不应停止探究的努力。不要轻易下结论,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
由三体衍生的种种思绪并不都十分明晰,也不是一一都能得到解答。一本好书的意义就在于引发人的思考,因为思考是永无止境的。就暂以三体第三部中引用的这首意义隽永的小诗作结吧,愿生命永远对宇宙保持敬畏,愿文明永远保有一颗谦逊的赤子之心。
太阳落下去了,
山、树、石、河,
一切伟大的建筑都埋在黑影里;
人类很有趣地点了他们的小灯;
喜悦他们所看见的;
希望找着他们所要的。
翻过《三体III·死神永生》的最后一页,我从无尽的虚无中抬起头来。窗外北京的灰霾沉沉笼罩大地,母亲在厨房忙碌,我舒服地蜷缩在沙发上,却有种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之感。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三体系列为这个终极问题展现了一种残酷的可能,而我则从刘慈欣的诗意和广博之中窥得了适于自己的启迪。
三体故事从悬疑展开,视网膜倒数和宇宙闪烁开篇就吊足读者胃口。刘慈欣很敢写,文革中年轻学生的疯狂、大兴安岭的滥砍滥伐,点到为止却力透纸背,连毛主席针对外星生命研究的批示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让人不禁莞尔。我喜欢穿插其中的三体游戏,生动的文字让人仿佛身临其境,跟随着汪淼在朝歌看单摆的宏伟,恒纪元乱纪元的光斑随周文王翻动沙漏交替射入金字塔大殿,在士兵“浸泡”的高呼中,复活的三体人丢失了手指,这世界嵌世界的无限细节让我着迷。
如果说《地球往事》只是餐前冷盘,那么《黑暗森林》便是实打实的硬菜。面壁者的伪装、破壁人的锋利、思想钢印、地下城、点墙族,这一波又一波的冲击让人眼花缭乱,然而一切都敌不过两千只战舰在太空中绽放出的绚烂,以及随之揭开的无边无际黑暗。在这一部中,刘慈欣花了近八成的笔墨细细描绘人类的愿景,旋即又毫不容情将一切狠狠打破,让人目瞪口呆却不得不心悦诚服。读到这里,我已经想不出第三部还可以变出什么戏法了,大刘却硬生生将它酿成一杯回味无穷的美酒,在时间之外绘出了一幅关于宇宙的恢宏画卷。
我基本上是伴随着在心中对“圣母”程心的暗骂而读完了《死神永生》。一个人没有自知却硬充救世主,害了全人类,自己却苟且偷生,还不懂得忏悔,居然还有脸以上帝视角写回忆录!其实平心静气地说,黑暗森林威慑的失效并不能完全怪程心,是人类自己拱手将命运的决定权送到了她手上。彼时人类已经被麻痹得丧失了警惕,程心顺应大多数人的意愿做出了决定,归根结底是人类自己葬送了自己。面壁者雷迪亚兹早就说过,人类生存的最大障碍其实来自自身。雷迪亚兹心心念念要回到祖国,回到人民中间,然而恰恰是他的人民用石块砸死了他——这真是无比悲情的一幕。对于砸死雷迪亚兹的那位老妇人来说,人类的存亡哪里比得上她小孙子的生命更重要呢!能够作为一个整体壮士断腕的人类根本不存在。每个人都抱着一种侥幸心态,选择性筛选自己想要的信息,映射成群体心态便是无知而傲慢。在启示号开始向二维陷落时,大刘再次直截了当地点明:傲慢才是生存的障碍。纵观整个三体故事,人类的傲慢并非无迹可寻,从毛主席的批示,到星际战舰的阵列,再到掩体计划……人类就像个学龄前的孩子,每有些许进步便忍不住沾沾自喜,受到现实的打击后又立刻无助地奔向母亲的怀抱。在黑暗森林的战斗中,还处于幼年的地球文明毫无胜算,毁灭是必然。
故事中,追求民主平等的地球文明连宇宙逃亡谁走谁留都无法决定。更高级的三体文明和歌者文明无一例外都是有着严谨等级体系的集权社会。死里逃生的末日战舰上,集权只需要五分钟,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想要存活于黑暗森林中的文明必需的发展趋势。是不是只有高度集权带来的高效才能够保证一切可利用的资源都向着生存这一目标被调配?如果每一个生存下来的文明的生活中都只剩下生存——就像三体监听员描述的那样,对个体的尊重几乎不存在,精神生活单一而枯竭——如果宇宙中充满了这样的文明,文明存在的意义又何在?三体人说地球人是虫子,从某种意义上,生活中只有生存的文明才是虫子。程心追求的正是在生存之外的意义,“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在她看来,经过最后一战后的星舰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异化了。异化后存留的文明还能算地球文明在生存吗?所以她坚持要以“人性”的方式去保存地球文明。然而,生存究竟是意义之塔的基石。越过基石先去考虑别的,结局就是连生存也丧失了。
意义之塔的更高层不能细想,细想很危险。每一个文明都想存活,然而宇宙并不在意存活的是此低熵体或彼低熵体。宇宙之外也许还有其它的宇宙,甚至更高级的宇宙——谁说我们身处的这个患有三与三十万综合症的宇宙不会只是个黑域呢,谁说我们的宇宙不可能只是他人眼中的一个微观粒子呢。大自然真的是自然的吗?如果不是,射手在哪里,谁又是农场主?宇宙真的可知吗?如果连三体这样极其简单的系统都处于不可预知的混沌,那我们还怎样对探索复杂的宇宙的规律抱有信心呢?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永远不应停止探究的努力。不要轻易下结论,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什么。
由三体衍生的种种思绪并不都十分明晰,也不是一一都能得到解答。一本好书的意义就在于引发人的思考,因为思考是永无止境的。就暂以三体第三部中引用的这首意义隽永的小诗作结吧,愿生命永远对宇宙保持敬畏,愿文明永远保有一颗谦逊的赤子之心。
太阳落下去了,
山、树、石、河,
一切伟大的建筑都埋在黑影里;
人类很有趣地点了他们的小灯;
喜悦他们所看见的;
希望找着他们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