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日记 4 - 印象派的初体验 《在花园中撑伞的女人》
学画也差不多有小半年了,这次打算挑战一下印象派的画法.
因为之前画了红色背景,蓝绿色背景,金色背景的,这次想说试一下黄绿色调的。那么应该就是花园景色这一类的了吧,确定了主题之后大概搜了搜图,就觉得Renoir的这幅《在花园中撑伞的女人》还蛮符合我的想象的。那么就挑她咯。
说起印象派,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莫奈了吧,《印象日出》,《睡莲》等等名画总是给人一种印象派都是画风景画的错觉。
其实也不尽然,莫奈自己就画过表现人物的《庭院中的女人》。
印象派的另一精神领袖人物马奈更是以《草地上的午餐》挑战了传统的道德准则。
其他的印象派画家德加,毕沙罗也是以人物肖像见长。
虽然各个印象派画家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尝试着向同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在相机发明以后,绘画的目的不再只是追求真实性,更多的是通过光影和色彩来传达情感上的共鸣。
最近正好在看杨琪的《你能读懂的西方美术史》,其中对印象派的特点做了如下的总结,
1. 真实的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
2. 重色彩,轻造型,重情感,轻理性
3. 对景作画
正因为有着如上这些反叛传统的特质,印象派在诞生之初受到了不少的抨击。不过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在其他画家都避走他乡的时候,他却留在巴黎继续创作。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画作主题比较传统,多是家庭或女性的人物肖像画,容易博得观众的好感。
不过这次要临摹的作品却是描绘蒙马特一处花园的景观的风景画,人物形象被弱化,笔触呈现出典型的印象派特点。看上去很飘渺,不过下笔倒是挺顺畅。
首先用铅笔起稿,用深色画出画作中的阴影部分。
然后按照原画的配色,在画面上以点作画。画到这一部分,老师说笔触太单一了,可以试试不一样的笔触会更有层次感。
于是用细笔画了浅色的高光部分,人物形象也加上了
然后加上花的部分,画面一下子就生动了许多
然后加上花的根茎部分,让阴影部分更柔和,以免在画面上留下几个黑洞。再润色一下,强调一下光影效果。Tada, 差不多就是这样子吧。
画廊最近搬了地方,黄光变了白光,感觉色差好大哦~下次打算再回到人物画试试~
因为之前画了红色背景,蓝绿色背景,金色背景的,这次想说试一下黄绿色调的。那么应该就是花园景色这一类的了吧,确定了主题之后大概搜了搜图,就觉得Renoir的这幅《在花园中撑伞的女人》还蛮符合我的想象的。那么就挑她咯。
![]() |
雷诺阿《在花园中撑伞的女人》 |
说起印象派,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莫奈了吧,《印象日出》,《睡莲》等等名画总是给人一种印象派都是画风景画的错觉。
![]() |
莫奈《印象日出》 |
![]() |
莫奈《睡莲》 |
其实也不尽然,莫奈自己就画过表现人物的《庭院中的女人》。
![]() |
莫奈《庭院中的女人》 |
印象派的另一精神领袖人物马奈更是以《草地上的午餐》挑战了传统的道德准则。
![]() |
马奈《草地上的午餐》 |
其他的印象派画家德加,毕沙罗也是以人物肖像见长。
![]() |
毕沙罗《戴绿色头巾的少女》 |
![]() |
德加《芭蕾舞教室》 |
虽然各个印象派画家的风格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在尝试着向同一个方向努力。那就是在相机发明以后,绘画的目的不再只是追求真实性,更多的是通过光影和色彩来传达情感上的共鸣。
最近正好在看杨琪的《你能读懂的西方美术史》,其中对印象派的特点做了如下的总结,
1. 真实的表现自然界的光和色
2. 重色彩,轻造型,重情感,轻理性
3. 对景作画
正因为有着如上这些反叛传统的特质,印象派在诞生之初受到了不少的抨击。不过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似乎并不在乎这些,在其他画家都避走他乡的时候,他却留在巴黎继续创作。很大一方面是因为他的画作主题比较传统,多是家庭或女性的人物肖像画,容易博得观众的好感。
![]() |
雷诺阿《在天台上》 |
![]() |
雷诺阿《钢琴前的少女》 |
不过这次要临摹的作品却是描绘蒙马特一处花园的景观的风景画,人物形象被弱化,笔触呈现出典型的印象派特点。看上去很飘渺,不过下笔倒是挺顺畅。
首先用铅笔起稿,用深色画出画作中的阴影部分。
![]() |
然后按照原画的配色,在画面上以点作画。画到这一部分,老师说笔触太单一了,可以试试不一样的笔触会更有层次感。
![]() |
于是用细笔画了浅色的高光部分,人物形象也加上了
![]() |
然后加上花的部分,画面一下子就生动了许多
![]() |
然后加上花的根茎部分,让阴影部分更柔和,以免在画面上留下几个黑洞。再润色一下,强调一下光影效果。Tada, 差不多就是这样子吧。
![]() |
画廊最近搬了地方,黄光变了白光,感觉色差好大哦~下次打算再回到人物画试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