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看芈月传时,我们究竟在看什么?
在我看来,正在热播的《芈月传》对文化最大的贡献其实就在让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认识了一个生僻的汉字“芈”。除此之外,没了。
你以为看的是部历史剧,结果里面没有历史,只有八卦和戏说。当电视告诉你大名鼎鼎的白起居然是义渠狼孩儿,而且还有幸被秦宣太后认作弟弟,能扯成这样,我们还能说啥?
当然,或许我对电视剧的要求过高,其实所有电视剧不管是以历史的名义还是以职场的名义还是以亲情的名义,抑或是以爱情的名义,其实要的都是收视率,以及收视率带来的盈利效益——通俗说就是挣钱。如此,再强求所谓还原历史真相,岂不缘木求鱼?
换个角度,谁说大家看《芈月传》是为了学历史?不就是茶余饭后看个热闹。女人争风吃醋从古至今都没断过,我们身边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家为何偏喜欢看芈月?我猜,一方面是穿上古装,大家以为讲的是另外一群女人的事;另一方面是可以让这种事更典型或者更没底线,争风吃醋的极致就是一个动物杀死另一个动物,《动物世界》里原本到处都有,可到底不如看人杀人来得痛快。
不过,出于兴趣查了点资料,当然是与电视连续剧《芈月传》有关的一小段历史。史实主要来自《史记》和百度——这玩意比翻书方便多了。当然,也参考了《资治通鉴》、《战国策》里的一些记述。放在这里留个记号。有一天,我或许会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
史实一:第一位秦王惠文王。名嬴驷,芈月口中的大王就是他。此人在秦的历史上是个转折性人物,一生做了三件大事。首先是杀掉让秦国强大起来的变法人物,商鞅;其次是成为秦第一位国王。此前秦的首领名号是“公”,比如赢驷的父亲就是秦孝公;最后是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史实二:来自魏国的王后。惠文王王后,史书记载来自魏国,名魏纾。芈姝为虚构,但公子荡确有其人。王后后来不知所终,一种说法是她儿子在国王位置上时她就死了;另一种说法更传奇,她儿子死后(怎么死的下来再说),她打算立公子壮为王,被实权派魏冉带兵诛杀。魏冉,就是芈月的弟弟,这个没错。
史实三:秦武王是个二货。嬴荡是嫡子,母亲是王后。王后是谁?上面说过了,不过你也可以理解为实芈姝或者刘涛。他死得很莫名其妙。执政四年就因为举鼎绝膑而死,芈月庶出的儿子稷儿就顺势上位。“绝膑而死”,比较靠谱的解释是,举重(大鼎)时被砸断腿脚而死,跟他一起的力士孟贲被夷族。顺便多说一句,这哥们很不喜欢张仪,继位后就将张仪赶出秦国了。
史实四:稷儿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秦昭襄王,活了75岁,在位56年。决定秦、赵两国命运,或者说决定战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在昭襄王在位晚期发生。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当了四十一年国王后,才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在长平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史实五:白起是战国最能打仗的人。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注意,他不是狼孩!不过他可比狼狠多了。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最后的结局:被昭襄王稷儿赐死。
史实六:秦始皇跟芈月的关系。大家都搞不清秦始皇跟芈月之间的关系,其实他俩隔了太远,没什么直接关联。简单说,芈月的儿子稷儿死后(记住,活了75岁啊),二儿子继位,是为秦孝文王,赢柱(这是芈八子的孙子)。此人是跟他爹相比,是短命王。有多短呢?当了3天国王就死了。儿子庄襄王子楚(芈八子的曾孙)继位,就是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的哥们。庄襄王只当了三年国君,死后儿子嬴政继位,是为秦始皇。
你以为看的是部历史剧,结果里面没有历史,只有八卦和戏说。当电视告诉你大名鼎鼎的白起居然是义渠狼孩儿,而且还有幸被秦宣太后认作弟弟,能扯成这样,我们还能说啥?
当然,或许我对电视剧的要求过高,其实所有电视剧不管是以历史的名义还是以职场的名义还是以亲情的名义,抑或是以爱情的名义,其实要的都是收视率,以及收视率带来的盈利效益——通俗说就是挣钱。如此,再强求所谓还原历史真相,岂不缘木求鱼?
换个角度,谁说大家看《芈月传》是为了学历史?不就是茶余饭后看个热闹。女人争风吃醋从古至今都没断过,我们身边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大家为何偏喜欢看芈月?我猜,一方面是穿上古装,大家以为讲的是另外一群女人的事;另一方面是可以让这种事更典型或者更没底线,争风吃醋的极致就是一个动物杀死另一个动物,《动物世界》里原本到处都有,可到底不如看人杀人来得痛快。
不过,出于兴趣查了点资料,当然是与电视连续剧《芈月传》有关的一小段历史。史实主要来自《史记》和百度——这玩意比翻书方便多了。当然,也参考了《资治通鉴》、《战国策》里的一些记述。放在这里留个记号。有一天,我或许会写部历史题材的小说。
史实一:第一位秦王惠文王。名嬴驷,芈月口中的大王就是他。此人在秦的历史上是个转折性人物,一生做了三件大事。首先是杀掉让秦国强大起来的变法人物,商鞅;其次是成为秦第一位国王。此前秦的首领名号是“公”,比如赢驷的父亲就是秦孝公;最后是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为秦统一中国打下坚实基础。
史实二:来自魏国的王后。惠文王王后,史书记载来自魏国,名魏纾。芈姝为虚构,但公子荡确有其人。王后后来不知所终,一种说法是她儿子在国王位置上时她就死了;另一种说法更传奇,她儿子死后(怎么死的下来再说),她打算立公子壮为王,被实权派魏冉带兵诛杀。魏冉,就是芈月的弟弟,这个没错。
史实三:秦武王是个二货。嬴荡是嫡子,母亲是王后。王后是谁?上面说过了,不过你也可以理解为实芈姝或者刘涛。他死得很莫名其妙。执政四年就因为举鼎绝膑而死,芈月庶出的儿子稷儿就顺势上位。“绝膑而死”,比较靠谱的解释是,举重(大鼎)时被砸断腿脚而死,跟他一起的力士孟贲被夷族。顺便多说一句,这哥们很不喜欢张仪,继位后就将张仪赶出秦国了。
史实四:稷儿是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秦昭襄王,活了75岁,在位56年。决定秦、赵两国命运,或者说决定战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在昭襄王在位晚期发生。
秦昭襄王在位初期,由其母宣太后当权 ,外戚魏冉为宰相。魏冉推荐白起为将军,先后战胜三晋、齐、楚等国,取得魏国的河东和南阳、楚国的黔中和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西北)。
秦昭襄王当了四十一年国王后,才听从魏国人范雎的话,夺了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权,拜范雎为宰相,改为施行远交近攻的策略,在长平大胜赵军。手下文有范雎,武有白起等能臣良将,奠定了秦统一战争的胜利基础。
史实五:白起是战国最能打仗的人。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是继中国历史上自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注意,他不是狼孩!不过他可比狼狠多了。
白起指挥许多重要战役,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伊阙之战歼灭韩魏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大破楚军,攻入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楚国从此一蹶不振。长平一战一举歼灭赵军45万人,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敌战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后世尊为一代名将的基础。据梁启超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白起据二分之一。
最后的结局:被昭襄王稷儿赐死。
史实六:秦始皇跟芈月的关系。大家都搞不清秦始皇跟芈月之间的关系,其实他俩隔了太远,没什么直接关联。简单说,芈月的儿子稷儿死后(记住,活了75岁啊),二儿子继位,是为秦孝文王,赢柱(这是芈八子的孙子)。此人是跟他爹相比,是短命王。有多短呢?当了3天国王就死了。儿子庄襄王子楚(芈八子的曾孙)继位,就是吕不韦认为“奇货可居”的哥们。庄襄王只当了三年国君,死后儿子嬴政继位,是为秦始皇。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