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馆子,从云南吃到非洲
![]() |
如果有人自称吃货却看不起苍蝇馆子,那我绝对要与其划清界限。在我看来,真正的吃货精神是对米其林餐厅和屌丝小馆子一视同仁,用得了奢华大餐,也能把路边摊吃得风风火火。
苍蝇馆子这“苍蝇”二字,顾名思义,环境一定不怎么样,食品卫生也不怎么讲究,厨子凭借的是江湖经验,什么不放味精、少油轻盐的养生之道自然不在考虑之列。
每次去四川,不吃几家吃苍蝇馆子总觉得没到过一样。曾在康定进山途中吃过一间公路边的小餐馆,锅子就临街架着,店主从屋顶上拔下一只不知风干多久的陈年老火腿,真的就是“拔”,然后片下几片,跟蔬菜、菌子一起丢进锅子。
窗户没有玻璃,来往卡车扬起的灰尘简直像往炒菜里哗哗地加胡椒粉。但此情此景下,疲劳、饥饿、匮乏,我就着菜扒下一大碗饭,说不出的美味。
![]() |
西双版纳路边菌子粢饭团 |
要我说,苍蝇馆子不仅是环境普通却好吃的小店,还需一项很重要的特质,就是难觅,非老饕地头蛇带路不可。
一家名声在外、网上点评如潮的小馆子有什么稀罕,吃苍蝇馆子,吃的还是一份探宝的体验。
在路上吃过来,最惊艳的要数西双版纳那一家,名字太接地气,叫“景洪汽车保修厂职工食堂”。
晚饭前,青旅老板开着小摩托,神神秘秘地说“载你们去一个好地方吃饭。”凭着在大江南北搜寻各路美食的历练,光听名字就知道,“必然是个不同凡响但自己又肯定寻觅不到的馆子。”
![]() |
总有些食堂牛逼哄哄 |
果然,食堂窝在修理厂的一隅,木头搭的半露天屋子,看上去比大排档还要简陋,泥地上似乎积了几百年的油,周围一桌桌全是划拳喝酒的当地人,点菜也毫无菜单可言,直接去烟火熏天的厨房手指一点即可。
旅舍老板驾轻就熟地点了四个菜:“酸菜薄荷炖牛肉、清炒刺五加、酸笋冬菇炒猪肉、西红柿蕨菜”,熟客懂行情,耳语一句,是让店家在饭后附送一个苦菜汤,不放任何调料,用来解地道版纳菜的酸、辣、油。
![]() |
酸菜薄荷炖牛肉(那种环境里拍的照片简直不能看) |
![]() |
酸笋冬菇炒猪肉 |
![]() |
西红柿蕨菜 |
![]() |
清炒刺五加 |
想尝地道的当地菜,下有名的高档馆子自然不会错,但只有在这种当地人间口口相传的食堂里,才能体验到美味与气氛并存的曼妙,还有人在路途呼哧呼哧一碗饭菜下肚的爽快。
有意思的是,在飞越半个地球的埃塞俄比亚,不意间又撞到了间类似的苍蝇馆子。晃在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日子,几乎每天都逃不开吃国民食物“injera(英吉拉)”。
独自在博物馆看露西头骨的时候,偶遇香港人James,他来这里做生意8年,对亚的斯亚贝巴了如指掌,何况香港人又会吃,他带我去的私藏餐馆一定不会错。
与其说是餐馆,不过是藏在小巷深处的一个简易棚,据说有着全城最棒的全素英吉拉。脚下满是坑坑洼洼的泥地,走两步差点扭到脚脖子,灯光幽暗,到门口产生那种相似的预感:果然来对地方了,而且是自己不可能找到的店。
也是无需点单,直接上来三张大面饼和十几种配料小菜,包括咖喱、土豆泥、蛋黄酱、豆酱以及当地特产蔬菜,按分量均匀地参差撒在饼上,一小坨一小坨,色彩艳丽却赏心悦目,营造出很丰盛的感觉。
![]() |
苍蝇馆子的英吉拉 |
考究一点的传统餐馆,正儿八经地架两个小锅,煮一盘黑乎乎但味道绝赞的羊肉,可以要一壶当地叫“yellow wine”的蜂蜜酒来配。
可还是觉得,手抓injera这样的吃法,就该在那样接地气的苍蝇馆子里,一手的油,坐在晃晃的塑料椅子上,狼吞虎咽,吃相全无,才能回归到同食物最原始的连接方式。
公众号:叶酱的孤独星球(yejiangdelp)
![]() |
叶酱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来泰国后才认识的水果——枇杷芒 (33人喜欢)
- 37岁旅居曼谷的一年|学泰语 (33人喜欢)
- 在曼谷亲历震源7.9级大地震 (370人喜欢)
- 见识了什么叫摆烂式育儿 (76人喜欢)
- 到底什么是“泰式奶茶?” (3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