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摘要与感想
2015年暑假第一次真正开始读村上春树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当时武汉暑热难耐,看得我也是热血澎湃。他每天起早开始写作,然后再跑几个小时步,这种生活让我有点向往。因为那时候,我是想做翻译的。虽然周围的人都不看好。如果做翻译,好身体是必须的。而跑步,不需要任何昂贵的装备,我本身也从不讨厌,自然而然成为首选。一直让我心动。 【】标记部分为书中摘录。其他为个人经历或感想。 【Pain is inevitable. Suffering is optional.】 这句话据说是一位长跑运动员对另一位长跑运动员说的。让我想起了五月天的那句歌词“寂寞可以是忍受,也可以是享受,享受这仅有的拥有。 【跑步对我来说,不独是有益的体育锻炼,还是有效的隐喻。我每日一面跑步,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地提高,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我固然不是了不起的跑步者,而是处于极为平凡的——毋宁说是凡庸的——水准。然而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才更为重要。在长跑中,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那就是过去的自己。】 海明威曾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应该是优于过去的自己。”自那以后一直告诉自己,不必与旁人攀比。不同个体之间可比性不强,比较的意义何在。只要过好自己的生活足矣。好比我到现在才开始认真跑步,当然没有每天,目前一周两回成常态就达到我自己的要求了。我不能和那些一周六天,每天10公里的人相比,也不能和一直训练的人去拼时间。从来都不喜欢竞赛,除了与自己。 【无论做什么事儿,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将店铺随意交托给某个人,自己躲到别出去写小说,这种讨巧的事情我做不来。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 标记这句话是为作者的全力以赴几个字着迷。欣赏这种态度。在自己身上,少了一种豁出去的态度。事必躬亲是我的优点,也是我的弱点。要学会放权。 【我们决定,太阳升起来的时候起床,天色变暗了便尽早就寝。这就是我们想象的自然的生活、正经人的生活。】 这种生活实在是太赞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想到了日出时的粉红,看到了日落时分的金黄。2014年读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 rise before the sunrise。2016年还未看过日出。等天晴。 尽早就寝,除了在家偶尔会做到。离开家后鲜少做到。计划寒假开始实施。 【清晨五点起床、晚上十点之前就寝,这样一种简素而规则的生活宣告开始。一日之中,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在我是清晨的几小时。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最重要的工作。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或是处理杂务,打理那些不需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不再继续工作。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放松精神,尽量早点就寝。我大体依照这个模式度日,直至今天。拜其所赐,这二十年来工作顺利,效率甚高。只不过照这种模式生活,所谓的夜生活几乎不复存在,与别人的交际往来无疑也受影响。还有人动怒光火。因为别人约我去哪儿玩呀,去做什么事呀,这一类邀请均一一遭到拒绝。】 一直被3-8式生活诱惑,除了试过4点起,从未实行过3-8生活。凌晨5点也只有在赶稿的时候是我起床的点。10点睡觉做到过。上完一天课,晚上七八点睡意就浓得化不开了。 村上的生活模式不错。对皮肤也好。O(∩_∩)O哈! 【人生来如此,喜欢的事儿自然可以坚持下去,不喜欢的事儿怎么也坚持不了。】 如果我没能坚持,一定是我不够喜欢。 【对长跑感兴趣的人,你就是不闻不问,他也会主动开始跑步;如若不感兴趣,纵使你劝得口燥舌干,也是毫无用处。】 英语教学过程中,超过一半学生对英语毫无兴趣,甚至是厌恶。我该闭上嘴,不再劝学,而是做好自己的部分就好。学生看到我备的课后说,“老师,我真为你心疼,你备课备得那么认真,听的人却很少。”我回答说:“听不听是他们的事,我不能干涉,讲好课,是我的责任。做好了自己的部分就好。”虽然内心希望他们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但不能大肆宣传。 【觉得“今天不想跑步”的时候,我经常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大体作为一个小说家在生活,可以在喜欢的时间一个人待在家里工作,既不需要早起晚归挤在满员电车里受罪,也不需要出席无聊的会议。这不是很幸运的事儿么?与之相比,不就是在附近跑上一个小时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于是脑海里浮现出满员电车和会议的光景,再度鼓舞起士气,我就能重新系好慢跑鞋的鞋带,较为顺利地出去跑步。】 这个说服自己的办法不错。还没试过。要是不想跑了就试试。很多事情,我们不想干的时候,想想身处更糟糕境况的人的乐观和坦然接受,也就不会过多埋怨,停滞不前了吧。 【为了避免酷暑带来的消耗,只有趁着天不亮就从雅典出来,在太阳还未升得很高前到达终点。速度越慢,气温上升越快。】 适合夏天早上,也适合冬天傍晚。趁着天黑之前跑完回家呀。 【每日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或者停下不跑了。忙就中断跑步的话,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坚持跑步的理由不过一丝半点,中断跑步的理由却足够装满一辆大型载重卡车。我们只能将那“一丝半点的理由”一个个慎之又慎地不断打磨。见缝插针,得空儿就孜孜不倦地打磨它们。】 如果分手,什么都成借口。如果不想跑步,中断的理由一箩筐。放弃总是比坚持要简单,因为一般人总是倾向简单,只有勇者才会挑战难的。 【世上时时有人嘲笑每日坚持跑步的人:“难道就那么盼望长命百岁?”我却以为,因为希冀长命百岁而跑步的人,大概不太多。怀着“不能长命百岁不打紧,至少想在有生之年过得完美”这种心情的人,只怕多得多。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过,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远为满意。跑步无疑大有魅力:在个人的局限性中,可以让自己有效地燃烧——哪怕是一丁点儿,这便是跑步一事的本质,也是活着(在我来说还有写作)一事的隐喻。】 我不每日跑步,但跑步从来不是为了长命百岁或减肥。只是喜欢运动后的大汗淋漓而已。而其他,不过是附属物。 【人世间令我徒叹无奈的事情多如牛毛,使劲吃奶的力气也无法战胜的对手亦不计其数。】 看到这句我释怀了。令人徒叹无奈的事情太多了,要是较真起来,说几个小时也说不完了。无法战胜的人,无法白首的恋人,无法长久的友人,无法留住的青春,何必太执著。 【如欲处理不健康的东西,人们就必须尽量健康。这就是我的命题。甚至说,连不健全的灵魂也需要健全的肉体。】 从小被教导,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如今如此注重健康,一是因为享受活蹦乱跳的感觉,二是因为我还没有富有到可以生一场病。如果还有第三个原因,那就是不想让爱我的人担心。毕竟爱他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照顾好自己,不为他人添麻烦。 【我觉得,跑步时很适合背诵演讲稿之类。一边几乎无意识地迈步,一边在大脑中依序排列词语,检验文章的节奏,设想词句的韵律。就这样,一面将意识放置于别处,一面放脚奔跑,便能毫不费力地以自然的速度奔跑很久很久。】 这个提议不错。我要试试。现在尝试过好几回跑步不听歌了。听张钧甯说要感受自己的步伐,听有经验的跑友说要与自己的身体对话。背诵演讲稿,有趣。以前听过英文录音,下次试试背文章。中英文都行。试过之后再说。 【这是一种个人的喜悦:“自己体内仍然有那种力量,能主动地迎击风险,并且战胜它!”这种安心感,也许比喜悦更为强烈。】 主动总比被动更令人心安。迎难而上总会有种英雄的虚荣感。 【重要的不是同时间竞争。能胸怀何等的充足感跑完四十二公里,能何等地享受自身,这些,恐怕今后将有重大的意义。我将去欣赏与评价无法以数字表现的东西,还将摸索与以前大相径庭的自豪。】 重要的不是数字,不是终点,是途中感受的点点滴滴和看到的独特风景。 【然而平日练习时,总要定期地跑和半程马拉松差不多的距离,更长的距离也体验了好多次,所以比赛好像匆匆忙忙便告结束。】 2014年上半年备考二笔时,接触到罗文精神。准备充分了,一切自然而然。不打无准备之战。如果没有把握,我是绝对不会贸然行动的。也许是安全感从来不足,又或是害怕失败,希望一切都在掌控之中。如果人品好被抽中半马,那在参赛之前不自个跑几个半马是绝对无法上场的,心里不安。我可以不管要跑多久,但要保证自己能够撑下来。 【经验教给我:“该做的都做了,怎么胡思乱想也于事无补,只有坐待那一天的到来。”】 发现自己看过的心灵鸡汤真不少。高中的时候就听卡耐基说你担心的事百分之九十五都不会发生。尽人事,听天命。 【季节周而复始,岁月流逝不回,我又增长了一岁,恐怕小说又写出了一部。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全力以赴,逐一解决。将意识集中迈出去每一步,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我毕竟是一个长跑者。】 希望自己能如他一一样,勇敢地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大小困难,全力以赴,不逃避,不躲闪,逐一耐心解决。眼观大局,不局限于短期利益。现在我只能说是一个尝试者,等跑步成为常态,再自称长跑者。 越长大,越要谦虚。 年轻时总是不屑于做对的事情,过了25才发现在在真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