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选择,你更需要勇敢
朋友Y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婚姻再一次亮起了红灯。
说起朋友Y的故事有点狗血。
Y和老公是同学,共同经历过“非典”的生死考验,当时结婚可谓是情比金坚、信誓旦旦。但几年的婚姻生活让一切激情归于平淡,Y感到了深深的失落。恰此时,一个男人(称他为Z先生吧)偶然闯入了她的生活,对她一见钟情,极尽温柔,Y拒绝了几次,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Z的攻势,毕竟哪个女人不希望被热情地爱着呢。
Z先生对Y深情款款:你若离婚,我就娶你,你若不离婚,我就在暗地里永远陪着你。Y大为感动,决定回去离婚。但Y的老公不同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Y左右为难。最后Y屈从了道义,决定回归家庭,让Z不要再来打搅她的生活,可怜的Z先生悲情地远走他乡。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朋友Y回归家庭后,对她的婚姻生活仍不满意,老公的一如故往让她失望之余心里不免对Z先生念念不忘,而Z先生也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择,决定不如再续前缘。于是他们一会好了,一会分了,你试探我,我折磨你,中间各种插曲,日子就没有个太平。两年来,Y的心里就像是装了15个吊桶在打水,整天都是七上八下的,一段时间觉得老公不爱她得离婚,一段时间又舍不得孩子受伤不离了,一段时间觉得得给Z先生一个交代要离婚,一段时间又感到Z给不了她安全感还是不离了……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Y说自己真的过够了这样的日子,太累了,可是一想到要对过往做个了断就怂了,哪边也割舍不下。其实这么多年,Y一直没有想明白一件事,人生就是一场场不停的选择,而选择就必然意味着得到一些的同时要失去一些,就如人的两只手,想拿起一样新的东西,就必须先放下手里已经有的东西,因为你不可能长出第三只手。如果只想得到,却不想失去,结果就只能是在纠结中折磨自己。
心理学家勒温将选择中会遇到的冲突分成了四个类型:
双趋式冲突:A和B各有各的好处,却不得不只选其一,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式冲突:A和B都有弊端,却不得不选其中一个,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趋避式冲突:一件事兼具好处A和弊端B,想要A就必须捎带上B,所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双趋避式冲突:即存在多个选择,但每个选择都各有利弊。它是冲突中最复杂的一种,却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
拿Y的例子看,有双趋式冲突,比如老公的安全感和Z先生的新鲜感;有双避式冲突,比如婚姻生活的乏味和与Z先生从零开始的艰辛;有趋避式冲突,比如选择Z先生可以得到温情的同时必须承受背叛丈夫失去女儿的代价;更有双趋避式冲突,比如老公的多金但寡情和Z先生痴情却潦倒……
在这里我们不做道德审判,不要说什么咎由自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每个人也都有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的权利。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真正站在了十字路口,你该怎么办?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勇敢。
生活不可能停滞不前,如果你主动做出选择,固然你要承担风险,但至少你还有未雨绸缪的机会,但如果你不主动选择,生活终究还是要给你一个结局,那个时候你就只能被动地承担后果,一点余地都没有,而在等待生活给你结局的过程中,你一点也没有少受煎熬。
其实人们之所以那样慎重地看待选择,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选择是一个开关,只要选对了就可以一劳永逸,而选错了就会万劫不复。而事实是怎样的呢?任何一个选择都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选择只是漫漫路途上的第一步,后面的路你完全可以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人生最没得选的事情莫过于来到这个世界,既然这么大的事都不经选择就做了,而且目前为止你的人生也还过得可圈可点,其他的选择你怎么反而怕了?所以,与其纠结哪一个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如努力把自己的选择变成那个最好的选择,而这个权力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你要做的就是勇敢。
说起朋友Y的故事有点狗血。
Y和老公是同学,共同经历过“非典”的生死考验,当时结婚可谓是情比金坚、信誓旦旦。但几年的婚姻生活让一切激情归于平淡,Y感到了深深的失落。恰此时,一个男人(称他为Z先生吧)偶然闯入了她的生活,对她一见钟情,极尽温柔,Y拒绝了几次,终究还是没能抵挡住Z的攻势,毕竟哪个女人不希望被热情地爱着呢。
Z先生对Y深情款款:你若离婚,我就娶你,你若不离婚,我就在暗地里永远陪着你。Y大为感动,决定回去离婚。但Y的老公不同意,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Y左右为难。最后Y屈从了道义,决定回归家庭,让Z不要再来打搅她的生活,可怜的Z先生悲情地远走他乡。
然而事情并没有到此结束。
朋友Y回归家庭后,对她的婚姻生活仍不满意,老公的一如故往让她失望之余心里不免对Z先生念念不忘,而Z先生也没有找到更好的选择,决定不如再续前缘。于是他们一会好了,一会分了,你试探我,我折磨你,中间各种插曲,日子就没有个太平。两年来,Y的心里就像是装了15个吊桶在打水,整天都是七上八下的,一段时间觉得老公不爱她得离婚,一段时间又舍不得孩子受伤不离了,一段时间觉得得给Z先生一个交代要离婚,一段时间又感到Z给不了她安全感还是不离了……反反复复,无休无止。
Y说自己真的过够了这样的日子,太累了,可是一想到要对过往做个了断就怂了,哪边也割舍不下。其实这么多年,Y一直没有想明白一件事,人生就是一场场不停的选择,而选择就必然意味着得到一些的同时要失去一些,就如人的两只手,想拿起一样新的东西,就必须先放下手里已经有的东西,因为你不可能长出第三只手。如果只想得到,却不想失去,结果就只能是在纠结中折磨自己。
心理学家勒温将选择中会遇到的冲突分成了四个类型:
双趋式冲突:A和B各有各的好处,却不得不只选其一,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双避式冲突:A和B都有弊端,却不得不选其中一个,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
趋避式冲突:一件事兼具好处A和弊端B,想要A就必须捎带上B,所谓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
双趋避式冲突:即存在多个选择,但每个选择都各有利弊。它是冲突中最复杂的一种,却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情形。
拿Y的例子看,有双趋式冲突,比如老公的安全感和Z先生的新鲜感;有双避式冲突,比如婚姻生活的乏味和与Z先生从零开始的艰辛;有趋避式冲突,比如选择Z先生可以得到温情的同时必须承受背叛丈夫失去女儿的代价;更有双趋避式冲突,比如老公的多金但寡情和Z先生痴情却潦倒……
在这里我们不做道德审判,不要说什么咎由自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每个人也都有把自己的生活过好的权利。我想说的是,如果一个人真正站在了十字路口,你该怎么办?我认为只有两个字——勇敢。
生活不可能停滞不前,如果你主动做出选择,固然你要承担风险,但至少你还有未雨绸缪的机会,但如果你不主动选择,生活终究还是要给你一个结局,那个时候你就只能被动地承担后果,一点余地都没有,而在等待生活给你结局的过程中,你一点也没有少受煎熬。
其实人们之所以那样慎重地看待选择,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认为选择是一个开关,只要选对了就可以一劳永逸,而选错了就会万劫不复。而事实是怎样的呢?任何一个选择都不是王子和公主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选择只是漫漫路途上的第一步,后面的路你完全可以走出不一样的精彩。
人生最没得选的事情莫过于来到这个世界,既然这么大的事都不经选择就做了,而且目前为止你的人生也还过得可圈可点,其他的选择你怎么反而怕了?所以,与其纠结哪一个才是最好的选择,不如努力把自己的选择变成那个最好的选择,而这个权力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你要做的就是勇敢。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