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小组(3.1)
在周末,我好像是有点迫不及待地等着周一的小组活动,并打算要写下来的。 特别是目前写作狂热期,但是我却一直拖到今天没有写,直到收到老师写来的摘要。 先把这个摘要贴在这里,下一篇自己先写。
2016年1月11日第43次团体活动摘要:
露露、小鱼请假。无人迟到。
本次聚会7人参加。阵形是这样的:阿杨左手妮子-叶雪-阿达-协同灵宵-小白-乐乐-可可-小猪。
本次团体的主题——伤心无奈孤独。首先是小白的话题带来了淡淡的忧伤:和领导处不好是因为生命中缺失一位指导者。其次来自小猪:从来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办。最多的部分来自乐乐:大学时被中伤孤立,工作中与同事决裂,违心当绿叶也违心当红花。(前两位在人生重要转折点时感受到孤立无援,乐乐是身处人群中想要靠近却受伤。)其间有一段插曲是亮点:阿达向妮子直接寻求反馈。
开始时,小白询问自己上次因迟到大家有没有遗漏什么关于自己的部分,并谈出自己的想法:不懂领导想法是因为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都不管自己,没有人可以指导自己。阿杨奇怪,询问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小猪谈到自己:大专五年在外,父亲前两年都不清楚自己在哪里上学,毕业自己找工作、找男友,连结婚日子都自己定。大家没有停留在小猪的话题上, 也许是小猪说话时带着一丝笑意,让大家没有在意,这段话背后的伤心与无奈。大家继续围绕小白与领导的事。阿达参与时,声音有些低沉,常做启发式提问和总结:(小白)自我营销。乐乐的语气透着肯定:(小白)潜意识是我行我能我强。妮子会解读出“忽略?”。可可的提问让小白说出对父母的态度是“前期的过程你们不要参与,结果出来会告诉你们”佐证了小白也在用此态度对待领导。阿杨请大家暂停,帮小白、乐乐看到自己的方式。小白看上去想解决自己的困惑,却似乎讨论内容重复而没有进展。乐乐对第三次见面的小白仿佛有种深深的了解,多次解读小白的潜意识,阿杨询问乐乐这种读心术般的了解从哪里来?
乐乐从小白谈到了自己的经历:大学时,与老师关系好,优秀自负,却被某些同学造谣中伤。特别是四年级时的班长(女生)拉帮结派,歪曲传话,有意无意排挤自己。而自己后知后觉,直到最后才搞明白同学孤立自己的原委。对利益背后的勾心斗角深感失望。工作后与单位一位家世显赫的同事,从迎合到决裂感到惋惜遗憾,却不太明白怎么得罪她了。在单位经历了两次干部提拔选举,在领导的授意下违心地当绿叶陪选,又违心地当选,为什么领导不能真正地认可自己的才能?
中间乐乐外出接听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阿达主动和妮子谈一年前曾在朋友那和妮子见面的事。经过妮子提醒,自己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并询问妮子对自己的看法?妮子说很高兴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觉得和阿达靠不近,阿达显得很优秀却又似乎拒绝靠近。阿杨发现,当两人真实表达完后,反而显得有些靠近了。
最后乐乐问大家,“听了自己的事是否理解我?”小白表示对乐乐告诉自己的部分蛮接受的。叶雪被乐乐召唤起曾经唯一恨过的人——初三同桌(说话鼻音很重,几乎是带病坚持参加团体,虽然在团体中说得很少,但叶雪的行动一直很坚定和稳定,很少请假,每次都准时。)阿达表示很想对乐乐说:对同事转还关系是自己强加与人的要求,“应该”的想法是不对的。第一次当绿叶陪选时,对主角的态度也有不理解存在。乐乐想继续与阿达讲话,但被阿杨喊停,因为时间到了。(我们的团体以后将面临更多的时间不够,因为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无限的事。)
结束后,阿杨与协同灵宵讨论时,奇怪团体在知道妮子的事情和看到可可激动泪花后,这次竟没有人提及?相信团体的温暖决不是一时的,也许是大家不知如何去表达关心。好在,事后从微信群的聊天中,阿杨看到妮子说,开场前乐乐关心关注到自己并表示感谢。
2016.1.13
![]() |
2016年1月11日第43次团体活动摘要:
露露、小鱼请假。无人迟到。
本次聚会7人参加。阵形是这样的:阿杨左手妮子-叶雪-阿达-协同灵宵-小白-乐乐-可可-小猪。
本次团体的主题——伤心无奈孤独。首先是小白的话题带来了淡淡的忧伤:和领导处不好是因为生命中缺失一位指导者。其次来自小猪:从来都是自己的事自己办。最多的部分来自乐乐:大学时被中伤孤立,工作中与同事决裂,违心当绿叶也违心当红花。(前两位在人生重要转折点时感受到孤立无援,乐乐是身处人群中想要靠近却受伤。)其间有一段插曲是亮点:阿达向妮子直接寻求反馈。
开始时,小白询问自己上次因迟到大家有没有遗漏什么关于自己的部分,并谈出自己的想法:不懂领导想法是因为一直以来父母、老师都不管自己,没有人可以指导自己。阿杨奇怪,询问是否有类似的情况?小猪谈到自己:大专五年在外,父亲前两年都不清楚自己在哪里上学,毕业自己找工作、找男友,连结婚日子都自己定。大家没有停留在小猪的话题上, 也许是小猪说话时带着一丝笑意,让大家没有在意,这段话背后的伤心与无奈。大家继续围绕小白与领导的事。阿达参与时,声音有些低沉,常做启发式提问和总结:(小白)自我营销。乐乐的语气透着肯定:(小白)潜意识是我行我能我强。妮子会解读出“忽略?”。可可的提问让小白说出对父母的态度是“前期的过程你们不要参与,结果出来会告诉你们”佐证了小白也在用此态度对待领导。阿杨请大家暂停,帮小白、乐乐看到自己的方式。小白看上去想解决自己的困惑,却似乎讨论内容重复而没有进展。乐乐对第三次见面的小白仿佛有种深深的了解,多次解读小白的潜意识,阿杨询问乐乐这种读心术般的了解从哪里来?
乐乐从小白谈到了自己的经历:大学时,与老师关系好,优秀自负,却被某些同学造谣中伤。特别是四年级时的班长(女生)拉帮结派,歪曲传话,有意无意排挤自己。而自己后知后觉,直到最后才搞明白同学孤立自己的原委。对利益背后的勾心斗角深感失望。工作后与单位一位家世显赫的同事,从迎合到决裂感到惋惜遗憾,却不太明白怎么得罪她了。在单位经历了两次干部提拔选举,在领导的授意下违心地当绿叶陪选,又违心地当选,为什么领导不能真正地认可自己的才能?
中间乐乐外出接听女儿班主任的电话,阿达主动和妮子谈一年前曾在朋友那和妮子见面的事。经过妮子提醒,自己回忆了当时的情景,并询问妮子对自己的看法?妮子说很高兴有机会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觉得和阿达靠不近,阿达显得很优秀却又似乎拒绝靠近。阿杨发现,当两人真实表达完后,反而显得有些靠近了。
最后乐乐问大家,“听了自己的事是否理解我?”小白表示对乐乐告诉自己的部分蛮接受的。叶雪被乐乐召唤起曾经唯一恨过的人——初三同桌(说话鼻音很重,几乎是带病坚持参加团体,虽然在团体中说得很少,但叶雪的行动一直很坚定和稳定,很少请假,每次都准时。)阿达表示很想对乐乐说:对同事转还关系是自己强加与人的要求,“应该”的想法是不对的。第一次当绿叶陪选时,对主角的态度也有不理解存在。乐乐想继续与阿达讲话,但被阿杨喊停,因为时间到了。(我们的团体以后将面临更多的时间不够,因为我们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到无限的事。)
结束后,阿杨与协同灵宵讨论时,奇怪团体在知道妮子的事情和看到可可激动泪花后,这次竟没有人提及?相信团体的温暖决不是一时的,也许是大家不知如何去表达关心。好在,事后从微信群的聊天中,阿杨看到妮子说,开场前乐乐关心关注到自己并表示感谢。
2016.1.13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