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谈恋爱那样去抚摸艺术
什么是对牛弹琴?可能就是看着一幅夕阳名画却垂涎充满摊鸡蛋味道的口水吧。什么是代沟呢?估计就是买了一本《男人装》杂志,却被妈妈拿去垫桌脚吧。我这不是玩文字游戏,一直以来,艺术和大众一直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隔阂和误解。这种隔阂和误解就像是一层层的坚硬外壳,阻碍了艺术的大众化普及,“把这些妨碍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的剥开,展现艺术的真相。”如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vivienne所言,这就是“洋葱圈”诞生的初衷吧。
与尤伦斯艺术中心的缘分
周日,我正式成为了798尤伦斯艺术中心“洋葱圈”的首批“葱油(葱友)饼”,其实我与尤伦斯以及798,是早有缘分的。
“魏莱,去798看看吧,我们都觉得你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你会喜欢那个地方,因为那是一个充满思想的场所,无论是你接受的还是不接受的,但是至少不会空洞。”当朋友们知道我身为北京人却不知道798的存在时,都劝我去看一看这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中心。
生活中的我,思维向来不是那么立体的,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喜欢沿着一条路笔直的行走,所以即使我真的去了798一次,即使看到了尤伦斯艺术中心置在主通道上的恐龙笼子(有其他葱油饼介绍,这些笼子是某某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抗和冲突之美,某某是谁我忘了,但是我记住了他的作品),但就像人们开车在主路上闪过路灯一样,我第一次去798与尤伦斯艺术中心擦肩而过,很幸运,我们无须经过100次擦肩,也不必等来世就迎来了一次回眸。
12月13日,我以尤伦斯“洋葱圈”首批葱油(葱友)饼的身份参加了尤伦斯中心的活动,并观赏了尤伦斯精心打造的《中坚》艺术展。
戒烟还是调情?
《中坚》展厅的的正中是孙原&彭禹的一个作品,正如图片所示,对面的机器会按照时间周期喷出一个烟圈,在漂浮了10几米后,一个扫把装置会煽动起来,把这个烟圈打散。经典的鸡同鸭讲场景又出现了:我认为这是艺术家对戒烟运动的支持,而有人说这是一幅调情场景,汗。
正经的解释是,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一时清醒》,两位艺术家通过科学与试验、动力机制与美学追求的结合来叙述对生存状态提问和思考。其实这个正经的解释,我也没看明白。但是并不妨碍我对这幅作品的欣赏。
似懂非懂&无以名状
这是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教授,我google搜的资料)教授在《中坚》推出的《我所想起的所有的人》和《我所忘掉了的所有的人》,是我非常稀饭的一个作品,虽然我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仅是作品本身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先是对乌鸦产生了兴趣,我是很喜欢乌鸦的,虽然在中国这是不吉利&映射墓地的不祥之鸟,但是我个人认为,乌鸦骨子里面有种孤傲和冷酷。这是邱老师给自己忘却的人做的纪念,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尊重之情。
这幅作品的精彩之处并不是乌鸦,而是从6米高的高台上飞流直下的墨水瀑布,这幅图是我从网上找的,因为当天我去的时候,由于技术原因,换成了普通的水,很是可惜。不过看到这幅图,也能感受真实版的意境,背景板上的白点其实是一个个人名,是邱于11月6日晚想起的所有的人的名字。
到此,艺术家所有结识的人都浓缩在这个作品中了。虽然我向来不懂艺术,但是这个作品依然给我心里注入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愫,我无所表达,但是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Thank God,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表现那种情愫,还好上帝创造了有能力表达的人。
现代艺术是立体的
当然,好的作品不只是这两个,储云利用各种废旧家电的信号灯做成了作品《星群》非常美丽,在黑暗的空间里面,绿、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信号灯,星星点点的闪烁,透着一股子孤独和诱惑的美,但是我相机的效果太差,拍不出来效果,建议大家抓紧时间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去观看。
(艺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已经不只是平面的概念,这是《中坚》展厅的一个展示品)
也许,我对艺术品的理解太狭窄了,这次尤伦斯的《中坚》艺术展给了我开拓的视觉。看到“艺术品”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蒙娜丽莎的微笑?呐喊?总之,一般是二维的画面和一些雕刻品吧。而《中坚》的展厅告诉我,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太多了,像上面介绍的《一时清醒》以及邱老师的墨水瀑布都采用了立体的展示手法,一些工业设计理念也进入艺术的范畴。
我想,任何艺术品的产生都有时代的背景,地球歌颂了太长时间工业之美,工业元素进入艺术空间,也是时代的进步。从来没想过艺术品会是一个“房子”,一个多维的空间,那些只看绘画和雕刻作品的人们,显得过于矫情了。
尤伦斯的“艺术下乡”
“洋葱圈”是尤伦斯艺术中心基于传播艺术信息和交流的目的组建而成,这个组织很简单,大家只是源于对艺术的喜爱,或者好奇而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的使者,对于我这种艺术文盲来充当这个使者的角色,我是非常惭愧滴,用家电业时髦的词来形容,我觉得对于尤伦斯这是一次“艺术下乡”,而对我本人则更像玄奘西游之旅。
“医学就像厕所,而艺术是壁画,一个房子必须有厕所,而没有壁画,人们依然可以居住。”这是vivienne的医生朋友对艺术的描述。确实,在很多人眼里,艺术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并不影响生命的存在,而金钱、物质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在物质匮乏的中国,太多人去逐利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那么,艺术和大众的脱离真的无法更改?我一直是认为艺术是欠于表达的,或者说,艺术一直在表达,但是声音太过微弱了,这次尤伦斯组织的“洋葱圈”,无论效果如何,起码我们看到了“艺术下乡”的诚意和尝试。艺术需要关注,更需要市场,因为有了市场,整个产业才能持续优质的发展,才能进步。
但这还不够,我觉得长期以来,其实是艺术过于脱离大众了,如果把艺术比喻花蕾,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太孤芳自赏了,无论是尤伦斯还是葱油饼们的传播,都显得力孤式微,根源还在于艺术本身,艺术应该更加的主动接触现实,而不是游离于大众之外,艺术应该主动绽放,而不是等待别人去一层层的剥开他的花瓣,艺术是双向的,我去取经,是因为经书对我有益,我要的是一本可以救苦救难的经文,而不是毫无用处的天书。
(这是尤伦斯的咖啡驿站墙上贴着无数游客留下的声音,去看这些声音,也是很好的体验)
(我喜欢这个留言--黑白是世界永远的主题,因为我的网名就叫黑白条纹鱼哈哈)
物质向右,艺术向左,虽然缺少艺术并不影响生存,但是只有一个方向的人生岂不是很无趣,那要错失多少风景!我更愿意把艺术比作情侣,没有情侣我们都可以生活,但是每个人都还是需要一个情侣,其实寻找情侣的成本很高,房、车、各种生活费、两家老人的赡养成本,孩子的教育成本和抚养成本••••••可以说,从物质上,找媳妇真的是个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是你想过为什么大家都要谈恋爱吗?艺术也是一样的,这不是活着与否的问题,这是如何生活的品格,去接触艺术,她会给我们精神上的回报。
或许很多人象我一样,会无数次对各种艺术品产生误读,但是这真的很重要吗?艺术不是命题作文也不是数学考试,对艺术的理解,本来就见仁见智,对于我这个艺术菜鸟来说,感悟更重要,而且在理解的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与尤伦斯艺术中心的缘分
周日,我正式成为了798尤伦斯艺术中心“洋葱圈”的首批“葱油(葱友)饼”,其实我与尤伦斯以及798,是早有缘分的。
“魏莱,去798看看吧,我们都觉得你是个很有思想的人,你会喜欢那个地方,因为那是一个充满思想的场所,无论是你接受的还是不接受的,但是至少不会空洞。”当朋友们知道我身为北京人却不知道798的存在时,都劝我去看一看这个极具影响力的艺术中心。
生活中的我,思维向来不是那么立体的,到一个新的地方,我喜欢沿着一条路笔直的行走,所以即使我真的去了798一次,即使看到了尤伦斯艺术中心置在主通道上的恐龙笼子(有其他葱油饼介绍,这些笼子是某某艺术家的作品,表达了一种对抗和冲突之美,某某是谁我忘了,但是我记住了他的作品),但就像人们开车在主路上闪过路灯一样,我第一次去798与尤伦斯艺术中心擦肩而过,很幸运,我们无须经过100次擦肩,也不必等来世就迎来了一次回眸。
12月13日,我以尤伦斯“洋葱圈”首批葱油(葱友)饼的身份参加了尤伦斯中心的活动,并观赏了尤伦斯精心打造的《中坚》艺术展。
![]() |
《一时清醒》 |
戒烟还是调情?
《中坚》展厅的的正中是孙原&彭禹的一个作品,正如图片所示,对面的机器会按照时间周期喷出一个烟圈,在漂浮了10几米后,一个扫把装置会煽动起来,把这个烟圈打散。经典的鸡同鸭讲场景又出现了:我认为这是艺术家对戒烟运动的支持,而有人说这是一幅调情场景,汗。
正经的解释是,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做《一时清醒》,两位艺术家通过科学与试验、动力机制与美学追求的结合来叙述对生存状态提问和思考。其实这个正经的解释,我也没看明白。但是并不妨碍我对这幅作品的欣赏。
![]() |
似懂非懂&无以名状
这是邱志杰(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现任中国美术学院综合艺术系副教授,我google搜的资料)教授在《中坚》推出的《我所想起的所有的人》和《我所忘掉了的所有的人》,是我非常稀饭的一个作品,虽然我不懂其中的含义,但是仅是作品本身就给了我很大的触动:我先是对乌鸦产生了兴趣,我是很喜欢乌鸦的,虽然在中国这是不吉利&映射墓地的不祥之鸟,但是我个人认为,乌鸦骨子里面有种孤傲和冷酷。这是邱老师给自己忘却的人做的纪念,表达了一种深深的尊重之情。
![]() |
这幅作品的精彩之处并不是乌鸦,而是从6米高的高台上飞流直下的墨水瀑布,这幅图是我从网上找的,因为当天我去的时候,由于技术原因,换成了普通的水,很是可惜。不过看到这幅图,也能感受真实版的意境,背景板上的白点其实是一个个人名,是邱于11月6日晚想起的所有的人的名字。
到此,艺术家所有结识的人都浓缩在这个作品中了。虽然我向来不懂艺术,但是这个作品依然给我心里注入了一种无以名状的情愫,我无所表达,但是这就是艺术的魅力吧,Thank God,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表现那种情愫,还好上帝创造了有能力表达的人。
现代艺术是立体的
当然,好的作品不只是这两个,储云利用各种废旧家电的信号灯做成了作品《星群》非常美丽,在黑暗的空间里面,绿、红、黄、蓝等各种颜色的信号灯,星星点点的闪烁,透着一股子孤独和诱惑的美,但是我相机的效果太差,拍不出来效果,建议大家抓紧时间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去观看。
![]() |
(艺术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已经不只是平面的概念,这是《中坚》展厅的一个展示品)
也许,我对艺术品的理解太狭窄了,这次尤伦斯的《中坚》艺术展给了我开拓的视觉。看到“艺术品”三个字,你会想到什么呢?蒙娜丽莎的微笑?呐喊?总之,一般是二维的画面和一些雕刻品吧。而《中坚》的展厅告诉我,现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太多了,像上面介绍的《一时清醒》以及邱老师的墨水瀑布都采用了立体的展示手法,一些工业设计理念也进入艺术的范畴。
我想,任何艺术品的产生都有时代的背景,地球歌颂了太长时间工业之美,工业元素进入艺术空间,也是时代的进步。从来没想过艺术品会是一个“房子”,一个多维的空间,那些只看绘画和雕刻作品的人们,显得过于矫情了。
尤伦斯的“艺术下乡”
“洋葱圈”是尤伦斯艺术中心基于传播艺术信息和交流的目的组建而成,这个组织很简单,大家只是源于对艺术的喜爱,或者好奇而联系在一起,成为艺术的使者,对于我这种艺术文盲来充当这个使者的角色,我是非常惭愧滴,用家电业时髦的词来形容,我觉得对于尤伦斯这是一次“艺术下乡”,而对我本人则更像玄奘西游之旅。
“医学就像厕所,而艺术是壁画,一个房子必须有厕所,而没有壁画,人们依然可以居住。”这是vivienne的医生朋友对艺术的描述。确实,在很多人眼里,艺术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它并不影响生命的存在,而金钱、物质是与生命直接相关的,在物质匮乏的中国,太多人去逐利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那么,艺术和大众的脱离真的无法更改?我一直是认为艺术是欠于表达的,或者说,艺术一直在表达,但是声音太过微弱了,这次尤伦斯组织的“洋葱圈”,无论效果如何,起码我们看到了“艺术下乡”的诚意和尝试。艺术需要关注,更需要市场,因为有了市场,整个产业才能持续优质的发展,才能进步。
但这还不够,我觉得长期以来,其实是艺术过于脱离大众了,如果把艺术比喻花蕾,我觉得中国的艺术太孤芳自赏了,无论是尤伦斯还是葱油饼们的传播,都显得力孤式微,根源还在于艺术本身,艺术应该更加的主动接触现实,而不是游离于大众之外,艺术应该主动绽放,而不是等待别人去一层层的剥开他的花瓣,艺术是双向的,我去取经,是因为经书对我有益,我要的是一本可以救苦救难的经文,而不是毫无用处的天书。
![]() |
(这是尤伦斯的咖啡驿站墙上贴着无数游客留下的声音,去看这些声音,也是很好的体验)
![]() |
(我喜欢这个留言--黑白是世界永远的主题,因为我的网名就叫黑白条纹鱼哈哈)
物质向右,艺术向左,虽然缺少艺术并不影响生存,但是只有一个方向的人生岂不是很无趣,那要错失多少风景!我更愿意把艺术比作情侣,没有情侣我们都可以生活,但是每个人都还是需要一个情侣,其实寻找情侣的成本很高,房、车、各种生活费、两家老人的赡养成本,孩子的教育成本和抚养成本••••••可以说,从物质上,找媳妇真的是个劳民伤财的事情,但是你想过为什么大家都要谈恋爱吗?艺术也是一样的,这不是活着与否的问题,这是如何生活的品格,去接触艺术,她会给我们精神上的回报。
或许很多人象我一样,会无数次对各种艺术品产生误读,但是这真的很重要吗?艺术不是命题作文也不是数学考试,对艺术的理解,本来就见仁见智,对于我这个艺术菜鸟来说,感悟更重要,而且在理解的过程中,充满了探索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