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荷兰,比利时八日七城深秋自由狂奔记之行走在美茵河畔法兰克福
经历了13个小时百无聊赖的飞行,飞机终于盘旋在了法兰克福国际机场的上空。第一次坐了这么久的飞机,将近有一半时间处于半梦半醒的状态,腿伸不直,腰直不起来,想看会电影又发现国航真的没有什么好电影,心里面浮躁的也看不下去,一想到下了飞机就要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心里面就直打鼓,加之在来之前看了很多欧洲机场混乱无序,治安堪忧的帖子,心理就越发没底了。还好,飞机正点到达法兰克福机场。果然欧洲第一大航空港,机场里面人头攒动,排了好几条长队在等待入关。海关的小哥很审慎地检查我们的护照,然后问了具体行程,还要看返程机票预订单,还好小岛从容镇定,总算是应付过去了。虽然早就在网上查好了进城的车次,但还是在机场里像没头的苍蝇一样绕来绕去好一阵子,小黑大白问了好几位才算是找到乘车点。自动售货机上买票也不容易,一水儿的德文,凭着联想和发散思维,才总算弄明白了怎么用。买了票上了车也终于安心了。
大约20分钟左右到了法兰克福中央车站。法兰克福虽然有欧元之都,欧洲最大的航空港,世界展览会之都等等的称号,但实际市区比我们的所谓一线、二线城市小很多,人也少很多。因为德国有两个城市都叫“法兰克福”,为了以示区别,这座位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就称为“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因为法兰克福并非旅游城市,所以可供游玩的地方其实并不多,沿河将整个城市走一圈大概半天多点的时间吧,所以今天的行程安排并不紧张,就是沿河走走,放松一下,缓解13个小时的乘机疲劳。大概行程如下。
法兰克福的火车站是典型的欧洲建筑,融合了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的特色。
出了车站正门,正对面的街就通向法兰克福的主干道。我们先去预定的青旅——第五元素酒店,其就位于火车站附近。话说火车站附近的确有点吓人,一阵一阵尿骚味扑面而来,街两边的商店只敢远观,也许是清晨的缘故,街上行人稀少,偶有一些流浪汉在附近走动。因为到的太早,酒店还无法入住,我们暂存了行李就出门了。第一站是美茵河岸。
沿南向干道直走到底就到达了河边。清晨太阳初升,又因为前一天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格外宜人,河两岸有骑车的行人,有晨跑者,也有推婴儿车的妈妈在散步。太阳已经完全挣扎出了地平线,光辉洒满了整个河面。河面水波不兴,缓缓流着,同时像镜面般把阳光反射进了眼睛,刺得睁不开眼。河对岸正对着的是国家艺术学院,是一座博物馆,悬挂着巨幅海报,其实对岸正是著名的博物馆群,大大小小博物馆多达十几座。
沿河直走就来到了著名的铁桥。该桥建于1869年,是法兰克福市民和工商业者集资修建的,最初过桥还是要交过桥费的。桥的两侧栏杆上挂满了类似我们的同心锁,还有民间艺人在演奏。登上桥身才发觉它极为雄壮高大,而且保存完整,完全不像上上个世纪的建筑。
过了铁桥基本上就进入了老城区,远远地就看到了高耸着的法兰克福圣巴尔多禄茂大教堂,这是整个法兰克福地标性的建筑,建于约14、15世纪,典型的哥特式风格。这里见证了德意志的统一,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此加冕,因此成为了帝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二战时在盟军的轰炸中教堂损毁严重,但在战后又进行了重修,基本恢复了原先的面貌。法兰克福尽管不算是旅游城市,但大教堂还是吸引了大量游人驻足。
围着教堂转了半圈就到了罗马广场。赶上午饭时间,广场附近吃饭的地方着实不少,但仔细一看,基本都是忽悠游客的地方。而且这里餐馆服务着实有些不敢恭维,也许是平时被“惯坏”了,进了餐馆也没有人招呼,点菜招呼服务员也无人理睬,也可能是旅游点餐馆的缘故,反正我们几家餐馆进进出出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吃饭的地方。最后选了个类似路边摊的地方吃的土耳其烤肠和德国式的硬面包。烤肠和土豆泥味道还是不错,但硬面包着实难以下咽。
草草吃完就进入罗马广场,这里是法兰克福老市政中心,也是战后重建的。广场中心矗立着正义女神喷泉,女神一手持剑,另一手持天平,整个广场跟其他欧洲大城市的广场,比如后面我们要去的布鲁塞尔大广场和阿姆斯特丹的水坝广场,简直小了不止一号,但小也有小的益处,就是一眼能够尽览,当然也没有那种置身大广场的不知所措。天时阴时晴,这会儿又赶上阴天,时不时还有雨点滴下,我们也不敢久驻,于是继续赶路,法兰克福只有一日,还是想把能看的都遍历。
小城市的好处就是仅用步行就能搞定一切。仿佛时空穿梭,没几分钟就从中世纪欧洲来到了现代欧洲,也就是法兰克福繁荣的商业区,欧元大厦就坐落于此。此外还有很多卖欧元主题纪念品的商店,比如印成欧元形式的厕纸,纪念币,各种印有欧元logo的日常用具等。法兰克福的商业区跟其他地方的并无二致,各种商店一应俱全,来来往往的要么是购物的主妇,要么是西装革履的金融从业人员,我们两个背着大包,扛着相机,一副游客打扮,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中午吃的太少,于是在街边找到了一家日本拉面充饥,后来又喝了咖啡,才有精力继续赶路。
在商业区的一条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街边,往里一拐却是德国一代大文豪歌德的故居。作为法兰克福人,歌德一生就与家人在此生活。一条不怎么起眼的巷陌,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小院,却没想到生活着写出了世界名著的大作家。其实在早先的计划中我们是打算去歌德故居的,但看地图发现路线很绕,就决定能碰到就去,碰不到就算了,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他的家非常朴实,现在开放成了个人博物馆,一层是一些时代背景性的展品,有一些他的手迹和激发他写作灵感的书和音乐。穿过小院进入了生活区,每一层的每一个房间都有它独特的作用,而且按照旧时的陈设展示。
一架古钢琴。
歌德的书房,在这里他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会客室里巴洛克风格的家具和陈设,透露着主人的品味。
在歌德故居里偶遇一位巴西来的女游客,她看得非常认真,小岛很好奇地和她搭讪,得知她老公调来此地工作,会逗留一年,参观完故居以后会去附近的shopping mall。看来全世界的女人都是买买买啊。后来又跟在故居里工作的大叔简单地聊了一下。这位大叔很安详地坐在窗边的长椅上读报,他已经来这里工作了30多年了,虽然不是法兰克福人,但却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既来之则安之,于是从大学毕业就开始一心一意地研究歌德。歌德俨然是他们民族的骄傲和瑰宝。
从歌德故居出来已经已经快四点了,我们俩都有些疲惫,于是踏上了回程。这次走的是河对岸的博物馆区,因为之前拟定的计划是逛一所博物馆,好不容易来一趟,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去这里面比较有名的施塔尔博物馆和国立美术馆。它是由法兰克福的银行家兼慈善家施塔尔于1815年建立的。博物馆内陈设了全欧洲范围内的大量精品绘画等艺术作品,而且不乏大师之作。
伦勃朗的名画《Bliding of Samson》
莫奈的印象作品,名字记不住了。
雷诺阿的《Girl Reading》
梵高的《Farmhouse in Nuenen》
卢梭的原始风格作品《The Avenue in Saint-Cloud Park》
还有乱入的安迪-沃霍尔
如果不是时间不够,真想从头到尾全部仔细看一遍,无奈,博物馆实在太大,一两个小时完全无法遍历,不过我们还是待到了闭馆才走。沿原路回到青旅,太阳也完全落山了,这时终于可以入住了。旅店的大老板也到了,竟然是一个中文非常流利的德国人,能够跟我们完全无障碍的中文交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学的,不过倒是方便了我们很多,貌似其他外语他也能应付,青旅里面最多的就数韩国人了。他们的二老板这时也在,是一个英国籍的香港人,可惜一句普通话不会说,只能说粤语。住在青旅的一大好处就是能跟世界各地来游玩的年轻人交流,而且氛围非常好,还有很多人喝着啤酒在看德甲,法兰克福目前成绩尚可,他们的心情倒也不错。
歇息片刻我们去火车站踩点,明天一早的火车,因为头一次坐德铁,就不得不谨慎一些,免得误了事。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火车站附近的街上已经陆陆续续点起了灯,有一些小店也开门了,泛起微弱的灯光,路灯下有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好像在交易着什么,还有人在街上看似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我们也不敢多看,低着头快步走回青旅。累了一天,早点休息了,倒一下时差,明天一早还要继续赶路,法兰克福一日就此结束了。
--------------------------------------------------------------------
电梯:第二日:漫步在柏林苍穹下 http://www.douban.com/note/534789862/
第三日:百年沧桑的波茨坦和柏林国会大厦 http://www.douban.com/note/534985553/
第四日:前往阿姆斯特丹以及梵高博物馆 http://www.douban.com/note/534992563/
第五日:阿姆斯特丹一日暴走 http://www.douban.com/note/535309233/
第六日:从荷兰国家博物馆到夜行布鲁塞尔 http://www.douban.com/note/540444600/
第七日:一日梦回500年前布鲁日 http://www.douban.com/note/542714264/
第八日:布吕尔和科隆的休闲一日 http://www.douban.com/note/542943632/
大约20分钟左右到了法兰克福中央车站。法兰克福虽然有欧元之都,欧洲最大的航空港,世界展览会之都等等的称号,但实际市区比我们的所谓一线、二线城市小很多,人也少很多。因为德国有两个城市都叫“法兰克福”,为了以示区别,这座位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就称为“美茵河畔法兰克福”。因为法兰克福并非旅游城市,所以可供游玩的地方其实并不多,沿河将整个城市走一圈大概半天多点的时间吧,所以今天的行程安排并不紧张,就是沿河走走,放松一下,缓解13个小时的乘机疲劳。大概行程如下。
![]() |
法兰克福的火车站是典型的欧洲建筑,融合了新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的特色。
![]() |
出了车站正门,正对面的街就通向法兰克福的主干道。我们先去预定的青旅——第五元素酒店,其就位于火车站附近。话说火车站附近的确有点吓人,一阵一阵尿骚味扑面而来,街两边的商店只敢远观,也许是清晨的缘故,街上行人稀少,偶有一些流浪汉在附近走动。因为到的太早,酒店还无法入住,我们暂存了行李就出门了。第一站是美茵河岸。
沿南向干道直走到底就到达了河边。清晨太阳初升,又因为前一天刚下过雨的缘故,空气格外宜人,河两岸有骑车的行人,有晨跑者,也有推婴儿车的妈妈在散步。太阳已经完全挣扎出了地平线,光辉洒满了整个河面。河面水波不兴,缓缓流着,同时像镜面般把阳光反射进了眼睛,刺得睁不开眼。河对岸正对着的是国家艺术学院,是一座博物馆,悬挂着巨幅海报,其实对岸正是著名的博物馆群,大大小小博物馆多达十几座。
![]() |
![]() |
沿河直走就来到了著名的铁桥。该桥建于1869年,是法兰克福市民和工商业者集资修建的,最初过桥还是要交过桥费的。桥的两侧栏杆上挂满了类似我们的同心锁,还有民间艺人在演奏。登上桥身才发觉它极为雄壮高大,而且保存完整,完全不像上上个世纪的建筑。
![]() |
![]() |
过了铁桥基本上就进入了老城区,远远地就看到了高耸着的法兰克福圣巴尔多禄茂大教堂,这是整个法兰克福地标性的建筑,建于约14、15世纪,典型的哥特式风格。这里见证了德意志的统一,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在此加冕,因此成为了帝国最重要的建筑之一。二战时在盟军的轰炸中教堂损毁严重,但在战后又进行了重修,基本恢复了原先的面貌。法兰克福尽管不算是旅游城市,但大教堂还是吸引了大量游人驻足。
![]() |
围着教堂转了半圈就到了罗马广场。赶上午饭时间,广场附近吃饭的地方着实不少,但仔细一看,基本都是忽悠游客的地方。而且这里餐馆服务着实有些不敢恭维,也许是平时被“惯坏”了,进了餐馆也没有人招呼,点菜招呼服务员也无人理睬,也可能是旅游点餐馆的缘故,反正我们几家餐馆进进出出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吃饭的地方。最后选了个类似路边摊的地方吃的土耳其烤肠和德国式的硬面包。烤肠和土豆泥味道还是不错,但硬面包着实难以下咽。
![]() |
草草吃完就进入罗马广场,这里是法兰克福老市政中心,也是战后重建的。广场中心矗立着正义女神喷泉,女神一手持剑,另一手持天平,整个广场跟其他欧洲大城市的广场,比如后面我们要去的布鲁塞尔大广场和阿姆斯特丹的水坝广场,简直小了不止一号,但小也有小的益处,就是一眼能够尽览,当然也没有那种置身大广场的不知所措。天时阴时晴,这会儿又赶上阴天,时不时还有雨点滴下,我们也不敢久驻,于是继续赶路,法兰克福只有一日,还是想把能看的都遍历。
![]() |
小城市的好处就是仅用步行就能搞定一切。仿佛时空穿梭,没几分钟就从中世纪欧洲来到了现代欧洲,也就是法兰克福繁荣的商业区,欧元大厦就坐落于此。此外还有很多卖欧元主题纪念品的商店,比如印成欧元形式的厕纸,纪念币,各种印有欧元logo的日常用具等。法兰克福的商业区跟其他地方的并无二致,各种商店一应俱全,来来往往的要么是购物的主妇,要么是西装革履的金融从业人员,我们两个背着大包,扛着相机,一副游客打扮,反而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中午吃的太少,于是在街边找到了一家日本拉面充饥,后来又喝了咖啡,才有精力继续赶路。
![]() |
在商业区的一条不怎么引人注目的街边,往里一拐却是德国一代大文豪歌德的故居。作为法兰克福人,歌德一生就与家人在此生活。一条不怎么起眼的巷陌,一座不怎么起眼的小院,却没想到生活着写出了世界名著的大作家。其实在早先的计划中我们是打算去歌德故居的,但看地图发现路线很绕,就决定能碰到就去,碰不到就算了,可没想到这么容易就找到了。他的家非常朴实,现在开放成了个人博物馆,一层是一些时代背景性的展品,有一些他的手迹和激发他写作灵感的书和音乐。穿过小院进入了生活区,每一层的每一个房间都有它独特的作用,而且按照旧时的陈设展示。
![]() |
一架古钢琴。
![]() |
歌德的书房,在这里他完成了《少年维特之烦恼》。
![]() |
会客室里巴洛克风格的家具和陈设,透露着主人的品味。
![]() |
在歌德故居里偶遇一位巴西来的女游客,她看得非常认真,小岛很好奇地和她搭讪,得知她老公调来此地工作,会逗留一年,参观完故居以后会去附近的shopping mall。看来全世界的女人都是买买买啊。后来又跟在故居里工作的大叔简单地聊了一下。这位大叔很安详地坐在窗边的长椅上读报,他已经来这里工作了30多年了,虽然不是法兰克福人,但却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城市,既来之则安之,于是从大学毕业就开始一心一意地研究歌德。歌德俨然是他们民族的骄傲和瑰宝。
从歌德故居出来已经已经快四点了,我们俩都有些疲惫,于是踏上了回程。这次走的是河对岸的博物馆区,因为之前拟定的计划是逛一所博物馆,好不容易来一趟,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去这里面比较有名的施塔尔博物馆和国立美术馆。它是由法兰克福的银行家兼慈善家施塔尔于1815年建立的。博物馆内陈设了全欧洲范围内的大量精品绘画等艺术作品,而且不乏大师之作。
伦勃朗的名画《Bliding of Samson》
![]() |
莫奈的印象作品,名字记不住了。
![]() |
雷诺阿的《Girl Reading》
![]() |
梵高的《Farmhouse in Nuenen》
![]() |
卢梭的原始风格作品《The Avenue in Saint-Cloud Park》
![]() |
还有乱入的安迪-沃霍尔
![]() |
如果不是时间不够,真想从头到尾全部仔细看一遍,无奈,博物馆实在太大,一两个小时完全无法遍历,不过我们还是待到了闭馆才走。沿原路回到青旅,太阳也完全落山了,这时终于可以入住了。旅店的大老板也到了,竟然是一个中文非常流利的德国人,能够跟我们完全无障碍的中文交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学的,不过倒是方便了我们很多,貌似其他外语他也能应付,青旅里面最多的就数韩国人了。他们的二老板这时也在,是一个英国籍的香港人,可惜一句普通话不会说,只能说粤语。住在青旅的一大好处就是能跟世界各地来游玩的年轻人交流,而且氛围非常好,还有很多人喝着啤酒在看德甲,法兰克福目前成绩尚可,他们的心情倒也不错。
歇息片刻我们去火车站踩点,明天一早的火车,因为头一次坐德铁,就不得不谨慎一些,免得误了事。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火车站附近的街上已经陆陆续续点起了灯,有一些小店也开门了,泛起微弱的灯光,路灯下有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好像在交易着什么,还有人在街上看似漫无目的地来回走动,我们也不敢多看,低着头快步走回青旅。累了一天,早点休息了,倒一下时差,明天一早还要继续赶路,法兰克福一日就此结束了。
--------------------------------------------------------------------
电梯:第二日:漫步在柏林苍穹下 http://www.douban.com/note/534789862/
第三日:百年沧桑的波茨坦和柏林国会大厦 http://www.douban.com/note/534985553/
第四日:前往阿姆斯特丹以及梵高博物馆 http://www.douban.com/note/534992563/
第五日:阿姆斯特丹一日暴走 http://www.douban.com/note/535309233/
第六日:从荷兰国家博物馆到夜行布鲁塞尔 http://www.douban.com/note/540444600/
第七日:一日梦回500年前布鲁日 http://www.douban.com/note/542714264/
第八日:布吕尔和科隆的休闲一日 http://www.douban.com/note/542943632/
-
小岛八方斋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10 08:2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