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游
![]() |
去年的12月30日,第二次到西安,是为夜爬华山而来;而后滞留五天,二刷兵马俑、钟鼓楼和陕博,去了碑林、大小雁塔、清真寺、明城墙、汉阳陵与茂陵等诸景,赖着不想走了。
夜行华山
![]() |
上次来华山还是高三毕业的暑假,早上七点上山,走完五峰,下午三点下山。天气酷热,到了北峰顶始觉凉爽。印象最深是至一平台处,许多游人争相拍照,挤进看去,赫然有一块大石,上刻“华山论剑”,落款“金庸题”。彼时南望三峰却立、翠崖丹谷,《射雕英雄传》里的华山论剑便在眼前,豪气陡升,耳畔呼呼风声仿佛就是那洪七公与欧阳锋对打时的兵刃破空之声。
![]() |
不少人心心念念的是荒草青青的思过崖,我老想到靖蓉二人,在《神雕侠侣》里,郭靖的九阴真经和降龙十八掌已臻炉火纯青之境,实为天下第一流高手;黄蓉已是三子之母,武功虽非绝顶,却以智胜力,是大战中临危不乱的女诸葛。到了《倚天屠龙记》中,只得灭绝师太一句“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轻轻揭过了二人结局。但回看《射雕》,他们还是少年少女,一个是学功夫不得要领的傻小子,一个是古灵精怪与父亲赌气离岛的小小女儿。真是有趣呀。
好像扯远了。那时一行同学在碑前拗了各种中二造型。这次匆匆路过,倒没那么激动。
华山夜静,从晚上九点半一路走到凌晨五点,短暂休息数次,山间时而能听到或文艺或幼齿的歌。举目望去,远处山上开满了明亮而湿晕的灯,连成一道细瘦弧光,没来由地想起张错的《漂泊者》:“我随手抽了把单刀/走了趟雪花掩月/无声的月夜/只有鸽子簌簌地飞起。”
![]() |
路上惊喜很多,被迫像捡玉米般记一桩忘一桩,时隔数日回想,只能回忆少数——弃了缆车从玉泉院沿坡缓行,还未走进山门,听远处时有火车经过,一问,原来是著名的陇海线;行进途中,黑夜里头灯偶尔照出断崖上隐隐的小型冰瀑;山腰休息,岩神用小炉煮咖啡,天文大神杭河苇给我们指出天狼星、猎户座;凌晨五点三十的朝阳峰上,七人围一圈,捧着香菇炖鸡并荷包蛋真·杯面;七点半,等日出,冷风中日出未来,现了一缕曙光,背后是一崖的新雪。
![]() |
2016的第一个清晨和华山再度相逢,看到如是猝不及防的美景。上次是“溪光不尽,山翠无穷”,这次是“夜窗雪阵,晓枕云峰”。
![]() |
长乐未央
在陕博馆藏中,看到了“长乐未央”字样的瓦当,吉祥好听。“长乐”和“未央”,又都是汉时宫殿名称,自汉高祖时由萧何主持营建。这两座宫殿应该都是汉长安城里的明星吧。
高祖七年,汉国都由栎阳迁至此,因地处长安乡,故名长安城,貌似取意“长治久安”。纵使西安在历史长河中几易其名,提到西安,我最愿意想到的,还是长安。
看《史记》里说,长安城金城千里,可称天府。“左崤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很完美的选址。
![]() |
“长安不见使人愁”,这诗句也挺出名。只消“长安”二字,即可牵出后世无限怀念。或怀逸兴壮思,或借汉讽今朝,遐想就够美。班固咏西都,道“都人士女,殊异乎五方”;杜子美在夔州遥望长安,写下“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贾生思念友人,说“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往近了说,王小波的《红拂夜奔》里,不也有这么一句吗:“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对我来说,这个世界在长安城里。”故都昔日繁华,大抵最易引发幽思。
3号逛完陕博,在老白的带领下,我们去了汉长安城遗址。打车到东马寨村和西马寨村之间的某地(兴许是),又走一阵,才到未央宫遗址。
关于建未央宫,《高祖本纪》中有个有趣的说法:“萧丞相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高祖见城阙壮甚,怒。萧何曰:‘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高祖乃悦。”再后来,惠帝元年时筑长安城,武帝时又建北宫、桂宫、明光宫、建章宫,规模渐伟。
![]() |
我们的眼前只有夯土了,这儿是一号遗址,那儿是三号遗址。站在高台,前方是中央官署遗址和少府遗址,右边是椒房殿和天禄阁。历史车轮滚滚过了数个朝代,现在只有一块块插在荒草中的牌子告示着方位,帮我们脑补这里的昔日壮丽。除了汉家帝王,田窦丞相、卫霍功勋,都曾留下印记。桂殿嶔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再无缘见。前朝的东西,自然“始盛而以衰飒终也”。
![]() |
这里也比想象中多些人烟。沿途两个玩滑板的小孩儿路过,高个儿的对矮个儿的说:“咱们路过前殿啦!”有一家人在西下的阳光里跳绳。一号遗址旁扭头有一排风筝,在风里做着鬼脸招手。
![]() |
下了高台,往应当是长乐宫遗址的方向走,看到了一座老年公寓,可能就是长乐宫的位置,也算夕阳照着夕阳。
昔时金阶白玉堂,即今惟见青松在。
汉家陵阙
从前看《人间词话》,里面点评李白的《忆秦娥》,说“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我一直向往。而在这时节到了汉帝陵,四周无遮挡,大风吹得狠,“西风”绝对不缺;恰逢霾锁长安,“残照”就没有了。
4号去了汉阳陵博物馆。交通较方便,在地铁市图书馆站坐游4路可达。陵园里有汉景帝后陵,南、北区从葬坑,刑徒墓地,陪葬墓园等等。这座景帝陵位于五陵原最东端,王皇后墓与其遥遥相对。博物馆内开掘了景帝81个从葬坑中东面的10个,据说是最简朴的,掘出的多有陶器。进馆能走到地下十三米:脚下是只剩个印子的坍圮了的木车马;大量着衣式陶俑,精美的丝织衣物早脱落,而由于外围的木箱年久断裂砸下,陶俑们如今光着身子四散在坑内,唯有一坑幸免,乃是亏了盗墓贼破坑入内,引得水源,混着泥土,将这堆伙计牢牢地固定了两千年。另有一坑代表永巷,里面不少肤白清秀的长腿美人儿。
![]() |
走到13号坑最深处,是陶猪、陶狗一排排整军列队,甚为壮观。
除此10坑外,其余陪葬坑都覆土保护了起来,只有木牌插着,四周芳草萋萋。
沿着帝陵走了走,又来到南阙门遗址。它是帝陵陵城四门中的南门,又叫朱雀门,由两座三出阙构成,似乎是表示地位尊崇的意思。考古工作者们发掘南阙门时还找到一段散水,是承接屋檐上滴下的水珠或水流之用。可惜我抽象思维太差,这些全未看懂。
![]() |
茂陵行则曲折些。先前查的攻略显示可在西安站坐旅游专线,5日到地后方知去茂陵只有跟团一日游这一条道,纠结再三,上游5去了临潼一线。
华清池景区看上去是新修,大门口的李隆基杨玉环雕塑尤新,起舞姿势像要参加国标比赛。几口古温泉倒是老的,最老的一口可上溯到西周;其余海棠汤、莲花汤还好,星辰汤有趣,池沿一边是山形一边是水状,加上想象和情怀,唐明皇身处温泉,也是身处激荡山河了。
我觉得最有历史感的地方,竟然是蒋公住过的五间厅。西安事变时射向此屋的子弹打死了他十多二十个侍卫,弹孔也成为历史遗迹覆以玻璃保护。由此再乘观光车往上,就是他当年丢盔卸甲生爬骊山藏身的崖缝,旁有一亭,历经多年意识形态拉扯,终得名“兵谏亭”,尚算持中,旁边崖壁亦有后人凭吊石刻,褒贬之争势同水火,拍下八大金刚之一的陈诚所写“正气浩然”,以留念。骊山顶就是当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之地,据我们请的不走心导游说得单程两小时,时间有限,体力亦不争气,只好放弃。
![]() |
来前在知乎上看到个问题,大意是在西安生活多年是什么体验,最好笑的一个回答是,“不不不,兵马俑我就不陪你去了。”第二次去这个可能是西安最著名的景点,不复初见震撼,也遥遥理解了对此地避之不及的西安同学们。景区内个体户导游极多,即使不雇人,三五步内都能听到讲解,由此也得到了各位民间学者的各种版本;如为何百年内不会开挖皇陵,有说水银有毒危害黎民的,有说考古技术不达标的,居然还有说这是华夏祖坟动不得的。
![]() |
丽山园里有秦始皇陵,是游兵马俑附带的免费景点,下午四点半去,天冷,空旷,游人已不多。园内设计是看到的几个陵中最用心的,不由暗暗为五陵原诸君叫屈。
临走的那天提着箱子前往咸阳站,又打车到茂陵。茂陵博物馆内馆藏不多,名牌还是手写,最喜欢的是丛葬坑里掘出的鎏金鋈银铜竹节熏炉,颜值很高;古乐厅前流水环绕,厅内编钟奏《东方红》,末了还来一大师卖字,略毁。
霍去病墓位于博物馆中央,前有清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所立墓碑,碑前有一束黄花,一罐加多宝,碑两侧是石刻,其一是著名的《马踏匈奴》。从前看《汉武大帝》,说武帝对霍去病之死十分悲痛,遂调玄甲军,列阵沿长安一直排到茂陵;其冢形似“祁连山”。但墓冢周围松柏太过繁茂,视线全然被挡,怎么也看不出祁连山的样。在墓前拾级而上,曲径回栏可达墓顶,和同伴坐在揽胜亭——也就是大司马头上,分食了好丽友、威化饼各一袋。
![]() |
![]() |
大司马墓两侧是两排出土的石刻,据说十分珍贵;仅竖两棚保护,石刻饱经风霜,亦十分写意。
在霍墓东找到了金日磾墓,是金家后人你两千我五百的凑钱修的。差别待遇可见一斑。这个名字的正确读法我也是在《汉武大帝》里学的,回程时突然想到,“金”这个武帝赐姓竟被剧中伊稚斜从头喊到尾,有点好笑。
![]() |
出了博物馆,往西走二十分钟,其间二里余路,方到茂陵。之前哪个导游好像讲解过,当年武帝往茂陵迁了数万民众,后来宣帝又在茂陵置县,徙天下富豪6万余户。古诗中也有云“五陵年少争缠头”,“五陵裘马自轻肥”。而我们走的道旁有农田、农机公司、养着骆驼的棚子、看上去废弃了的水上乐园,尘土飞扬,就是无别人。
![]() |
《新唐书·虞世南传》中载:“武帝历年长久,比葬,陵中不复容物。”茂陵修了53年,规模也是汉诸陵中最大,据《关中记》:“汉诸陵皆高12丈,方120步,惟茂陵高14丈,方140步。”数据已被证实。
![]() |
茂陵景观可用“一览无遗”形容,正前方上阶梯,正对覆斗形封土,封土前亦有那位充满情怀的巡抚所立之碑。沿封土走了一周,看见几处低矮封土,也许是东、西、北阙台遗址。临走前,伸手入围栏,拔了根坟头草,捡了块圆石头。
茂陵的西北是李夫人墓,同样要走二十分钟左右,还要穿过干涸田地。路上荒无人烟,真有“咸阳古道音尘绝”之感。李夫人倾国倾城,她死后,武帝还作赋“想魂灵兮”。不同于其他所有封土四周都围着铁丝网保护,这位武帝宠妃封土旁边就是一条村道,还有明显的人为踩出的小路可以登顶,坟头也有不少垃圾。另有霍光墓太远,卫青墓没寻到,留了遗憾。
![]() |
谁料苏卿老归国,茂陵松柏雨萧萧。
七日拾零
码字至此,十分冗长,没说的仍多。
因行程赶,很多西安美食这次都没时间吃上。美好的味蕾回忆当然也不少——来西安第一天,到北广济街吃了定家小酥肉,配(疑似)凉拌包菜,下饭很有滋味;吃的最好和最硬的两顿,是在岩神指定的大厨小馆和乐乐餐厅(此处非广告),认识了葫芦鸡、苹果配酒酿、菊花豆腐等等;住在钟楼附近青旅的几个早上,喝了肉丸糊辣汤,美味又暖胃;剩下的日子里,午饭常常被忘了,下次去要多补补。
![]() |
风物尽前朝,还有好些这里写不下了:碑林里太多宝贝,入口不久有赫连勃勃时的大夏石马,馆室里有颜真卿、张旭、怀素等名家(以及更多我不认识的书法大家)的真迹,还有好几块碑文署名果亲王,允礼端的有才。
陕博呆了两个小时,只看到汉代文物区,下回继续。
还提着酸腿登了十三层小雁塔。杜牧当年秋望长安,赞美天空明净,说“镜天无一毫”,终南山峻拔入云欲与天空试比高;可轮到我望长安,一是霾重,二是四周有高建筑物,看到的是另一派茫茫(霾霾)景象。
![]() |
还进了关门后的都城隍庙和清真大寺;晚八点上城墙踱步一小时,对着红灯笼拍来拍去,两遍是长安大道连狭斜。
![]() |
还有更长的心愿清单:想去终南山、风陵渡,想去罔极寺、草堂寺,想看昭陵、乾陵,想看参差烟树灞陵桥。
在这样一个城市,面对无限旧江山,天然会生发出无限感想。文史积淀匮乏如我,都不免想起汉时明月,想起长安不见使人愁。
长相思,在长安。这样的好地方,真让人不舍。奈何素养浅陋,文笔不佳,只好夜晚匆匆写就长流水账一篇,以为纪念。
已矣哉,归去来。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