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传奇
大堰传奇
作者:沈潇潇 来源:奉化新闻网 20 15年6月18日
周末午睡间,忽接一朋友电话,要我赶去大堰一聚,并去看仰天湖。仰天湖我还没去过,但它的神奇已多有耳闻,如湖在山巅石上,大旱之年也不会干涸,湖面之小可以评吉尼斯之最,等等。电话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大概四五十分钟车程后,与朋友在大堰镇上会合,沿溪边公路向仰天湖方向驶去。
仰天湖在大堰镇山门村附近的仰天湖山上,车子可以一直开到半山天湖禅寺的门口。来的山路上并无异象,一跨进寺院山门却觉气象不凡,那大小高低不一、形状各异的磐石遍布寺内,有的气宇轩昂,有的神气活现,更多的是慈眉祥和,不由得想起东晋高僧竺道生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的典故,于是群石在我眼中也忽然有了灵性。出天湖寺后门,往山顶攀登途中一路细心寻找,在一岔路口还有制作规范的路标,但来回几次,始终不见天湖踪影。只得再回寺里,经僧人细心指点,总算找到了这个百闻而未曾一见的神秘之湖。
一路上我对仰天湖的形貌有过不少联想,但一切的想象在现实面前被撞了个粉碎。
怎么来形容它呢?说它袖珍湖,还是有点夸张,实际上它的湖面绝不比一个人的袖口更大一些。不如说它如一颗掌上明珠———这个湖似乎真可以用双手掬起来。
仰天湖其实并不在山顶,而是在接近山顶的一道梁上———准确说,湖在一团突兀于山梁上的岩石上。这团岩石有几分像是黄山上飞来峰的缩小版,更像普陀山上的磐陀石。它上大下略小,石壁如面粉团光溜溜的,无一丝缝隙,也无半点突出,约二米多的高度,不依赖工具人是很难攀得上的。幸好岩石旁搁着一架简易的梯子,我终于小心翼翼地爬到了上面。上面大致是一块不规则且呈斜面的平台,宽约二米许,长三四米。传说中的仰天湖就是这岩石上如杯口大小石穴里的一汪玉液。就这样藏于石穴的一汪水,用手掌伸不进去,用手指又够不着水面,凑近脸去看,扑面有一缕清凉,移开脸去,望得见倒映的天光云影。拿一根树枝去试探,约二十厘米深就被阻隔,但你能清晰感觉得到它的底远不止树枝能直直捅到的那部分……面对这样一汪水,我不知道该怎么来称呼它。说它是湖吧,它更像是个泉眼。说它是泉眼吧,却从不见汩汩泉水涌出。说它只是个小石坑吧,这世上又哪有一个石坑一年四季从不会干涸……左思右想,最后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湖,一个以石为岸的湖———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湖。它是造物主一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一颗掌上明珠,在别处再也不会找到第二颗。朋友告诉我,这座山在远古时代曾是一座活火山,那天湖寺里的盤陀石是当年火山熔浆冷却后所凝成,而这石上天湖是远古喷发烈焰的火山口。我惊愕:数百万年前炙热的岩浆凝固成这样一个沁人的湖泊,这是一个怎样的轮回呵?离开仰天湖,便往柏坑水库。两地其实仅隔几个山头,但因山路盘旋,咫尺之间竟也有十来分钟的车程。车直接驶上了柏坑水库坝顶旁山路。朋友随手指了指山下的一栋房子说,饭菜还在准备,我们先看会儿风景。
对这座奉化境内的第三大水库我不算陌生。早在上个世纪的某年某月某夜,我还曾和一群文友来这里的水边山坡上露宿过。柏坑水库的大坝没有亭下和横山水库的大坝高,却远比那两座大坝险峻。我能在那两座水库的大坝上自如行走,但在这里,仅是站在坝上就有些悚然,走动时便战战兢兢,更不敢去依着边上的栏杆俯瞰。因为它在构造上是一座很独特的双曲拱坝:一是纵向坝从底部到顶部的拱形曲面,二是横向从左到右呈拱形曲面。这样你若在坝顶俯瞰,特别是在背水面一侧俯瞰,人犹如悬在空中楼阁上。不敢俯瞰,就只好平视远望。
在这黄昏里远望,倒是好风景:太阳已沉落,西边的山峦已阴影浓浓,而南坡山麓却依然明朗清新,逶迤的水面因之有明明暗暗、影影绰绰的变化,而薄薄的暮霭如精灵从水上袅袅升腾,变幻着映在水里的山岚倒影,三五成群的鸟儿箭似地掠过水面,投向水边的茂林修竹,或越过层峦,飞向我所不知道的远方……我以前曾多次来过柏坑水库,但欣赏到黄昏时分这般安谧又富有动感的湖上风景,还是第一次。我和朋友默默伫立在大坝上,也许在天空的飞鸟看来,也是一道风景吧。
这座大坝的另一处特别,就是它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大青石块垒起来,再用水泥嵌缝浇筑而成。这样一座宽5米、高达48米、长达百米以上的大坝,要用多少块的大青石啊!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座从1970年10月开工至1978年5月完工的水库,是当地山民们徒手建造起来的,垒坝的石头都是他们从附近山上开采出来,凿成方方正正的块石,再用麻绳、木杠等原始工具,以手、肩膀挑、扛、抬上去。那时候的大堰公社人口合计不到一万,每天上工地的社员报酬只计工分,一个正劳力每天的工分到年终分配时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三毛钱!甚至,在漫长的7年又7个月的工期里,他们买不起因而没有使用过挖掘机、起重机、钻机等大型设备。后来实在不行,咬牙买了两台水泥搅拌机,成了工地上最现代化的设备!想到这些,眼前这座高峻挺拔、气势不凡的大坝,在我眼里幻化成了山里汉子孔武有力的臂膀。正是这强有力的臂膀,在奉化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捧出了柏坑水库这颗硕大耀眼的明珠;也正是这强有力的臂膀,几十年来默默地拱卫、呵护着这座美丽的高峡平湖。这简直像是一个神话。 我想,柏坑水库一点也不比仰天湖缺少传奇。
作者:沈潇潇 来源:奉化新闻网 20 15年6月18日
周末午睡间,忽接一朋友电话,要我赶去大堰一聚,并去看仰天湖。仰天湖我还没去过,但它的神奇已多有耳闻,如湖在山巅石上,大旱之年也不会干涸,湖面之小可以评吉尼斯之最,等等。电话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兴趣,大概四五十分钟车程后,与朋友在大堰镇上会合,沿溪边公路向仰天湖方向驶去。
仰天湖在大堰镇山门村附近的仰天湖山上,车子可以一直开到半山天湖禅寺的门口。来的山路上并无异象,一跨进寺院山门却觉气象不凡,那大小高低不一、形状各异的磐石遍布寺内,有的气宇轩昂,有的神气活现,更多的是慈眉祥和,不由得想起东晋高僧竺道生聚石为徒讲《涅盘经》的典故,于是群石在我眼中也忽然有了灵性。出天湖寺后门,往山顶攀登途中一路细心寻找,在一岔路口还有制作规范的路标,但来回几次,始终不见天湖踪影。只得再回寺里,经僧人细心指点,总算找到了这个百闻而未曾一见的神秘之湖。
一路上我对仰天湖的形貌有过不少联想,但一切的想象在现实面前被撞了个粉碎。
怎么来形容它呢?说它袖珍湖,还是有点夸张,实际上它的湖面绝不比一个人的袖口更大一些。不如说它如一颗掌上明珠———这个湖似乎真可以用双手掬起来。
仰天湖其实并不在山顶,而是在接近山顶的一道梁上———准确说,湖在一团突兀于山梁上的岩石上。这团岩石有几分像是黄山上飞来峰的缩小版,更像普陀山上的磐陀石。它上大下略小,石壁如面粉团光溜溜的,无一丝缝隙,也无半点突出,约二米多的高度,不依赖工具人是很难攀得上的。幸好岩石旁搁着一架简易的梯子,我终于小心翼翼地爬到了上面。上面大致是一块不规则且呈斜面的平台,宽约二米许,长三四米。传说中的仰天湖就是这岩石上如杯口大小石穴里的一汪玉液。就这样藏于石穴的一汪水,用手掌伸不进去,用手指又够不着水面,凑近脸去看,扑面有一缕清凉,移开脸去,望得见倒映的天光云影。拿一根树枝去试探,约二十厘米深就被阻隔,但你能清晰感觉得到它的底远不止树枝能直直捅到的那部分……面对这样一汪水,我不知道该怎么来称呼它。说它是湖吧,它更像是个泉眼。说它是泉眼吧,却从不见汩汩泉水涌出。说它只是个小石坑吧,这世上又哪有一个石坑一年四季从不会干涸……左思右想,最后不得不承认它是一个湖,一个以石为岸的湖———也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湖。它是造物主一不小心遗落在人间的一颗掌上明珠,在别处再也不会找到第二颗。朋友告诉我,这座山在远古时代曾是一座活火山,那天湖寺里的盤陀石是当年火山熔浆冷却后所凝成,而这石上天湖是远古喷发烈焰的火山口。我惊愕:数百万年前炙热的岩浆凝固成这样一个沁人的湖泊,这是一个怎样的轮回呵?离开仰天湖,便往柏坑水库。两地其实仅隔几个山头,但因山路盘旋,咫尺之间竟也有十来分钟的车程。车直接驶上了柏坑水库坝顶旁山路。朋友随手指了指山下的一栋房子说,饭菜还在准备,我们先看会儿风景。
对这座奉化境内的第三大水库我不算陌生。早在上个世纪的某年某月某夜,我还曾和一群文友来这里的水边山坡上露宿过。柏坑水库的大坝没有亭下和横山水库的大坝高,却远比那两座大坝险峻。我能在那两座水库的大坝上自如行走,但在这里,仅是站在坝上就有些悚然,走动时便战战兢兢,更不敢去依着边上的栏杆俯瞰。因为它在构造上是一座很独特的双曲拱坝:一是纵向坝从底部到顶部的拱形曲面,二是横向从左到右呈拱形曲面。这样你若在坝顶俯瞰,特别是在背水面一侧俯瞰,人犹如悬在空中楼阁上。不敢俯瞰,就只好平视远望。
在这黄昏里远望,倒是好风景:太阳已沉落,西边的山峦已阴影浓浓,而南坡山麓却依然明朗清新,逶迤的水面因之有明明暗暗、影影绰绰的变化,而薄薄的暮霭如精灵从水上袅袅升腾,变幻着映在水里的山岚倒影,三五成群的鸟儿箭似地掠过水面,投向水边的茂林修竹,或越过层峦,飞向我所不知道的远方……我以前曾多次来过柏坑水库,但欣赏到黄昏时分这般安谧又富有动感的湖上风景,还是第一次。我和朋友默默伫立在大坝上,也许在天空的飞鸟看来,也是一道风景吧。
这座大坝的另一处特别,就是它是用一块块方方正正的大青石块垒起来,再用水泥嵌缝浇筑而成。这样一座宽5米、高达48米、长达百米以上的大坝,要用多少块的大青石啊!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座从1970年10月开工至1978年5月完工的水库,是当地山民们徒手建造起来的,垒坝的石头都是他们从附近山上开采出来,凿成方方正正的块石,再用麻绳、木杠等原始工具,以手、肩膀挑、扛、抬上去。那时候的大堰公社人口合计不到一万,每天上工地的社员报酬只计工分,一个正劳力每天的工分到年终分配时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三毛钱!甚至,在漫长的7年又7个月的工期里,他们买不起因而没有使用过挖掘机、起重机、钻机等大型设备。后来实在不行,咬牙买了两台水泥搅拌机,成了工地上最现代化的设备!想到这些,眼前这座高峻挺拔、气势不凡的大坝,在我眼里幻化成了山里汉子孔武有力的臂膀。正是这强有力的臂膀,在奉化西南的崇山峻岭间捧出了柏坑水库这颗硕大耀眼的明珠;也正是这强有力的臂膀,几十年来默默地拱卫、呵护着这座美丽的高峡平湖。这简直像是一个神话。 我想,柏坑水库一点也不比仰天湖缺少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