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黑以后の金阁寺
【金阁寺】
实在很难说是一本好看的小说。故事情节并无吸引之处,大段的观念描述有种美学论断的意思。如果不是提前读了译者的说明,我甚至会以为这是三岛由纪夫的自传。可是,如果毫无生活体验,又怎么能凭空想象一场美学意义上的观念拟建和现实破坏呢?
但即便如此单调难读,我还是读到了最后看如何蓄谋到把金阁烧掉。如果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局,过程真的还重要吗?如果小说最后完整的结局是一种美的话,那么忍受难读的过程本身,究竟是对美的执着向往还是对美的蓄意破坏呢?
金阁寺现实确实被年轻僧人林成贤的自焚而烧毁,三岛的小说也全然由他的一句“我嫉妒金阁寺的美丽”而展开。这是他美学观投射于现实事件的一种重演。也许三岛自己心里也烧毁了很多“永恒”之美吧。查阅资料,发现三岛由纪夫本人最后亦是由于切腹自杀谏世,更是证实了我的想法,想必其在写小说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很多种美学意义上的死法了吧。
**********************************以下是书摘***********************************
孤独越来越肥硕,简直就像是一头猪。
我的感情也存在口吃,,我的感情总是赶不上需要。
为何雪不结巴呢?我想。有时,雪落下来,搪在八角金盘的叶子上,就像口吃了一下,再掉在地上。
在鹅妈妈的童谣里,故意把黑眼睛唱成是残酷的。看来,人们总是借着异国人做一番残酷的梦。
真相都在远方,欲望只是假象。
未知的人生,就是难以忍受的人生。
我早就清楚,不管多么阴暗的认识,其中也隐藏着认识本身具有的醉意。而且,使人沉醉的不外乎是酒。
一只手触摸永远(金阁寺),一只手触摸人生,这是不可能的。
美的永恒的存在,真正的阻滞我们的人生、毒害生命,就是这个时候。生命透过墙缝向我们闪现的瞬间的美,在这种毒害面前不堪一击,它会迅速崩溃、灭亡,将生命本身暴露在灭亡的褪色发白的光芒之下。
一旦孤独起来,我也就很快习惯了。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拘于物,透脱自在也。“——《临济录·示众》
美可以寄身于任何人,但又不属于任何人。
命运这种东西,我们都不是突如其来撞上的。
佛具三品:花瓶、烛台和香炉。
人类只不过是继承自然界诸种属性的一部分,运用有效的接替方法传播和繁殖。杀人如果是为着消灭对象的一回性,那么所谓杀人就是永久的误算。
不管什么事,只要站在终点上看,都是可以原谅的。我学会站在终点上看问题,这就是我获得自由的根据。
较之记忆的意义,我更相信记忆的实质。这是因为,只有相信才能维护生命本身,不至于崩溃。
柏木说:俺不能容忍朋友们抱着易毁的东西而活着。我的亲切就是一心要毁掉这些东西。……改变这个世界的,只能靠认识。其他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改变世界。只有认识,可以使世界不便,保持原样,或者改变状态。用认识的眼光看问题,世界既是永恒不变的,又是不断变形的。为了忍耐此种生命,人们就得拿起认识的武器。认识就是生命的难耐原封不动转化为人的武器的东西,但其难耐性未曾减少。事实就是如此。忍耐生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剩下到么发狂,要么死去。(改变世界的究竟是行为,还是认识,这是难断的公案之一吧?)
平凡比什么都好,要的就是平凡。平凡谁也不会见怪啊。
“那么人们怎么看,我就怎么活着,这样可以吗?”“那样也不成。你要是干出什么出奇的事情,人们就会另眼相看。要知道,世人是健忘的啊!”
(两宗“公案”:南泉斩猫,赵州顶履。)
【天黑以后】
这是一本很村上的书。从前一夜的23:56分到第二日的6:52分,可以发生多少离奇的事件?人生会有多大的转折?认识奇奇怪怪的人,想明白稀里糊涂的人生?也许大多数人都在给生命补充睡眠的时候,有人决心要挑战生命的存在。也许就此坦然活着或者死去?时间终究无法把握。能否把握自己也是难说。世界本身是没有标志性的物体存在的。且也一日日过吧。
村上的切换镜头式写法独特。施小炜的译法也不同于林少华。生硬的米色背景,只有四个字“天黑以后アフターダーク”,并无天黑的意思,更像是被摸脏了的鱼肚白。
**********************************以下是仅有的书摘***********************************
“只要拼命回忆,各色各样的记忆就能活灵活现地苏醒过来。长久以来一直忘掉的事竟会忽然想起来。这蛮有意思的,人的记忆这东西真是古怪,没用的和无聊的事物把抽屉装得满满的,现实生活中必须的重要事情却挨个儿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我想,人这东西不就是那记忆当燃料活下去的吗?至于那记忆在现实中是不是有重大意义,对维持生命来说好像是无所谓的。无非就是燃料嘛。珍贵的记忆也好,无关紧要的记忆也好,毫无用处的记忆也好,没有任何区别,统统都是燃料。”
“于是呢,如果我身上没有这种燃料,如果没有记忆的抽屉,我只怕早就嘎巴一声断成两截了,只怕早就抱膝横死在某个污秽的角落了。正因为各色各样的记忆可以根据情况点点滴滴地提取出来,不管是重要的还是无聊的,所以哪怕是过着这种噩梦般的生活,我也好歹能坚持活下去。哪怕心里在想,不行了,再也受不了了,也照样能想方设法渡过难关。”——All by "蟋蟀"。
实在很难说是一本好看的小说。故事情节并无吸引之处,大段的观念描述有种美学论断的意思。如果不是提前读了译者的说明,我甚至会以为这是三岛由纪夫的自传。可是,如果毫无生活体验,又怎么能凭空想象一场美学意义上的观念拟建和现实破坏呢?
但即便如此单调难读,我还是读到了最后看如何蓄谋到把金阁烧掉。如果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结局,过程真的还重要吗?如果小说最后完整的结局是一种美的话,那么忍受难读的过程本身,究竟是对美的执着向往还是对美的蓄意破坏呢?
金阁寺现实确实被年轻僧人林成贤的自焚而烧毁,三岛的小说也全然由他的一句“我嫉妒金阁寺的美丽”而展开。这是他美学观投射于现实事件的一种重演。也许三岛自己心里也烧毁了很多“永恒”之美吧。查阅资料,发现三岛由纪夫本人最后亦是由于切腹自杀谏世,更是证实了我的想法,想必其在写小说的时候就已经想好了很多种美学意义上的死法了吧。
**********************************以下是书摘***********************************
孤独越来越肥硕,简直就像是一头猪。
我的感情也存在口吃,,我的感情总是赶不上需要。
为何雪不结巴呢?我想。有时,雪落下来,搪在八角金盘的叶子上,就像口吃了一下,再掉在地上。
在鹅妈妈的童谣里,故意把黑眼睛唱成是残酷的。看来,人们总是借着异国人做一番残酷的梦。
真相都在远方,欲望只是假象。
未知的人生,就是难以忍受的人生。
我早就清楚,不管多么阴暗的认识,其中也隐藏着认识本身具有的醉意。而且,使人沉醉的不外乎是酒。
一只手触摸永远(金阁寺),一只手触摸人生,这是不可能的。
美的永恒的存在,真正的阻滞我们的人生、毒害生命,就是这个时候。生命透过墙缝向我们闪现的瞬间的美,在这种毒害面前不堪一击,它会迅速崩溃、灭亡,将生命本身暴露在灭亡的褪色发白的光芒之下。
一旦孤独起来,我也就很快习惯了。
”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亲眷杀亲眷,始得解脱。不拘于物,透脱自在也。“——《临济录·示众》
美可以寄身于任何人,但又不属于任何人。
命运这种东西,我们都不是突如其来撞上的。
佛具三品:花瓶、烛台和香炉。
人类只不过是继承自然界诸种属性的一部分,运用有效的接替方法传播和繁殖。杀人如果是为着消灭对象的一回性,那么所谓杀人就是永久的误算。
不管什么事,只要站在终点上看,都是可以原谅的。我学会站在终点上看问题,这就是我获得自由的根据。
较之记忆的意义,我更相信记忆的实质。这是因为,只有相信才能维护生命本身,不至于崩溃。
柏木说:俺不能容忍朋友们抱着易毁的东西而活着。我的亲切就是一心要毁掉这些东西。……改变这个世界的,只能靠认识。其他没有任何一种东西能改变世界。只有认识,可以使世界不便,保持原样,或者改变状态。用认识的眼光看问题,世界既是永恒不变的,又是不断变形的。为了忍耐此种生命,人们就得拿起认识的武器。认识就是生命的难耐原封不动转化为人的武器的东西,但其难耐性未曾减少。事实就是如此。忍耐生命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剩下到么发狂,要么死去。(改变世界的究竟是行为,还是认识,这是难断的公案之一吧?)
平凡比什么都好,要的就是平凡。平凡谁也不会见怪啊。
“那么人们怎么看,我就怎么活着,这样可以吗?”“那样也不成。你要是干出什么出奇的事情,人们就会另眼相看。要知道,世人是健忘的啊!”
(两宗“公案”:南泉斩猫,赵州顶履。)
【天黑以后】
这是一本很村上的书。从前一夜的23:56分到第二日的6:52分,可以发生多少离奇的事件?人生会有多大的转折?认识奇奇怪怪的人,想明白稀里糊涂的人生?也许大多数人都在给生命补充睡眠的时候,有人决心要挑战生命的存在。也许就此坦然活着或者死去?时间终究无法把握。能否把握自己也是难说。世界本身是没有标志性的物体存在的。且也一日日过吧。
村上的切换镜头式写法独特。施小炜的译法也不同于林少华。生硬的米色背景,只有四个字“天黑以后アフターダーク”,并无天黑的意思,更像是被摸脏了的鱼肚白。
**********************************以下是仅有的书摘***********************************
“只要拼命回忆,各色各样的记忆就能活灵活现地苏醒过来。长久以来一直忘掉的事竟会忽然想起来。这蛮有意思的,人的记忆这东西真是古怪,没用的和无聊的事物把抽屉装得满满的,现实生活中必须的重要事情却挨个儿忘得一干二净。”
“于是我想,人这东西不就是那记忆当燃料活下去的吗?至于那记忆在现实中是不是有重大意义,对维持生命来说好像是无所谓的。无非就是燃料嘛。珍贵的记忆也好,无关紧要的记忆也好,毫无用处的记忆也好,没有任何区别,统统都是燃料。”
“于是呢,如果我身上没有这种燃料,如果没有记忆的抽屉,我只怕早就嘎巴一声断成两截了,只怕早就抱膝横死在某个污秽的角落了。正因为各色各样的记忆可以根据情况点点滴滴地提取出来,不管是重要的还是无聊的,所以哪怕是过着这种噩梦般的生活,我也好歹能坚持活下去。哪怕心里在想,不行了,再也受不了了,也照样能想方设法渡过难关。”——All by "蟋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