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一路向西(六)
从嘉峪关出发的那天早晨,夜色朦胧。道路很宽,飞驰着默不作声的车子。这座城市和家乡的布局很像,一开始便有感觉,现在是肯定。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一座城的风貌。人物各半,人少了,衬托的物也空荡冷落了几分。在广场上驻足,本想看看来时的路,一回头,眼前凌空跃起马踏飞燕,生生将时光定格:竟在这遇见了你,凝望稀薄晨曦中的雕像,默然呆立。
一遇即分,那又如何,到底是见了,在那个静谧悠长的时空中相见,相视一笑,再会。
在火车离开嘉峪关向西而行的途中,隔着茫茫荒原,着手旅行手记,直到距离行程结束后一年,终于写到了你——敦煌。
下了车,顶着一头烈日寻找去鸣沙山的班车,穿越敦煌市场,三人饥肠辘辘,找了家饭馆觅食,对着驴肉黄面,想着嘉峪关的美味佳肴,喝完杏皮水,背起行李上路。班车缓缓开来,一路摇向鸣山沙。
路上并未奇特发现,平常小镇,待车子拐过最后一道弯,巨大的金色沙丘突然呈现的时候,着实一愣,接着就是震撼,堆积成山的沙子被一排小屋拦下,生怕滑下来似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慢慢走去,端详她的模样,柔美的线条,一笔划开阴阳两面,起起落落,延展开来,看着看着,无端笑了起来。
去找住宿的地方,拐进一条巷子,太阳照着白花花的地面,靠西边的墙壁上铺满了爬山虎,好一片绿意,叶儿底下就是旅馆,顺势走入,进店歇息。
那日恰好中秋,赶上露营活动,店家一番游说,乖乖缴钱报名。
上车集合,看着别人背包鞋子帐篷水壶一应俱全,再瞧自己,抱个披肩挎个包,怎么也不像是旅行,偏偏不自知,兴冲冲瞧着窗外。此时天色未晚,没了晌午的酷热,好似敛眉低去般,平添几分温柔。
车子很快过了水泥地向沙地行去。平地凸起一个个小沙堆,外围环着一圈砖,一些垒砌的石馒头前立着碑,这是——坟场?车子曲曲折折绕着弯走,前路刚一平坦,放下众人,一溜烟儿跑了。数颗心惊异:莫非露营的地方就在这坟场旁边?
远处沙丘缓缓走来一队骆驼。近了,叮叮当当的驼铃随骆驼走动不住地响,久违的亲切,悦耳动听;背上的游客朝我们挥臂招手,即便蒙着口罩,戴着墨镜,也知他们的笑灿如朝阳。一时间顾不得一旁安睡的人,朝沙丘奔去。
跑在沙上好不容易,一脚一坑,鞋里净是沙子,索性脱了鞋袜。解放了双脚,踩着温热的沙子,果然惬意。往地下一钻,微凉的感觉传来,真真切切,玩了会儿,大笑着追队伍去了。
一直未找到合适的词,直到看见“走在沙瘠上,就像走在鱼的脊背上”一句,写的真好,形容的分毫不差。一字排开的这群人,一脚深一脚浅地朝最高的一座走去。
快的人已经到顶,而我还有半个沙丘的距离。费力地迈开步子往上爬,爬一尺滑一半,手脚并用。实在爬不动,立在那抬头张望,他们对着太阳挥舞,朝我们叫喊,再不上来看不见日落了。忽然清醒,又拼命爬起来。
最后几步是被拖上去的,有些狼狈,可对出手相助的人感激的很。上去发现被框了,太阳还挂着呢。
放眼望去,夕阳惨淡,目断黄沙漫。一回身,呆了,痴痴地望。东面天际悬挂的不是月亮?盈盈出尘,玉洁冰清,剔透晶莹。
俯仰于天地,日月同辉!竟是这了。一时感怀,惆怅此情难寄,只好默默收揽于胸,久不能言。
沉浸于日月的光辉,直到日落。下面已搭好营帐,吆喝众人吃西瓜。于是从沙丘上飞奔下来一群人,向营帐冲去。之前费劲了力气,没想到这么快到底了,回头望望,是没很高。
月亮渐渐明亮,夜越发深了。几个人拖出板子沿沙丘逆流而上。想着一会飞流直下,也顾不得手酸腿乏,又是一阵狂拖。
爬到顶已经力竭,坐在沙尖上喘气,却不敢躺下,生怕一个不留神滚下去。
明月如霜,沙漠花白,看不真切;好风如水,温凉清净,来去无声。
赏了秋月,摩拳擦掌,准备就绪。然而并非所愿,板子竟然不动,让人哭笑不得,不得已,只好以手为桨,顺流而下,好个沙滑!
下来吃了些烧烤,给端坐在沙丘上的人也拿了些,大家三三两两或独坐静思,如此寂静,怎可辜负?
稍晚一些时候,领队教大家搭营建帐,分发睡具。蓝色帐篷排排坐,不怕风吹走。几个人围着发物资的小哥,坐在前面空地上谈天说地,很着调地讲鬼故事。当时不怕,只当好玩。
风渐渐起了,月亮走到头顶,云纱半掩,大地一片冰凉。散了散了,各自睡去罢。
趴进帐篷,沙地凹凸不平。躺在外侧一时睡不着。耳边风声越来越大,噼啪作响,身旁两人早已睡去,外面好似有东西在跑,呼呼啦啦。同时听见的还有自个儿咚咚的心跳,越发清醒。想起三毛的《寂地》,后悔那时看得仔细,如今毛骨悚然,全身僵硬,一动不动。
一夜无眠。
——— 鸣沙山后山行记
2014年9月8日 中秋
一遇即分,那又如何,到底是见了,在那个静谧悠长的时空中相见,相视一笑,再会。
在火车离开嘉峪关向西而行的途中,隔着茫茫荒原,着手旅行手记,直到距离行程结束后一年,终于写到了你——敦煌。
下了车,顶着一头烈日寻找去鸣沙山的班车,穿越敦煌市场,三人饥肠辘辘,找了家饭馆觅食,对着驴肉黄面,想着嘉峪关的美味佳肴,喝完杏皮水,背起行李上路。班车缓缓开来,一路摇向鸣山沙。
路上并未奇特发现,平常小镇,待车子拐过最后一道弯,巨大的金色沙丘突然呈现的时候,着实一愣,接着就是震撼,堆积成山的沙子被一排小屋拦下,生怕滑下来似得,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慢慢走去,端详她的模样,柔美的线条,一笔划开阴阳两面,起起落落,延展开来,看着看着,无端笑了起来。
去找住宿的地方,拐进一条巷子,太阳照着白花花的地面,靠西边的墙壁上铺满了爬山虎,好一片绿意,叶儿底下就是旅馆,顺势走入,进店歇息。
那日恰好中秋,赶上露营活动,店家一番游说,乖乖缴钱报名。
上车集合,看着别人背包鞋子帐篷水壶一应俱全,再瞧自己,抱个披肩挎个包,怎么也不像是旅行,偏偏不自知,兴冲冲瞧着窗外。此时天色未晚,没了晌午的酷热,好似敛眉低去般,平添几分温柔。
车子很快过了水泥地向沙地行去。平地凸起一个个小沙堆,外围环着一圈砖,一些垒砌的石馒头前立着碑,这是——坟场?车子曲曲折折绕着弯走,前路刚一平坦,放下众人,一溜烟儿跑了。数颗心惊异:莫非露营的地方就在这坟场旁边?
远处沙丘缓缓走来一队骆驼。近了,叮叮当当的驼铃随骆驼走动不住地响,久违的亲切,悦耳动听;背上的游客朝我们挥臂招手,即便蒙着口罩,戴着墨镜,也知他们的笑灿如朝阳。一时间顾不得一旁安睡的人,朝沙丘奔去。
跑在沙上好不容易,一脚一坑,鞋里净是沙子,索性脱了鞋袜。解放了双脚,踩着温热的沙子,果然惬意。往地下一钻,微凉的感觉传来,真真切切,玩了会儿,大笑着追队伍去了。
一直未找到合适的词,直到看见“走在沙瘠上,就像走在鱼的脊背上”一句,写的真好,形容的分毫不差。一字排开的这群人,一脚深一脚浅地朝最高的一座走去。
快的人已经到顶,而我还有半个沙丘的距离。费力地迈开步子往上爬,爬一尺滑一半,手脚并用。实在爬不动,立在那抬头张望,他们对着太阳挥舞,朝我们叫喊,再不上来看不见日落了。忽然清醒,又拼命爬起来。
最后几步是被拖上去的,有些狼狈,可对出手相助的人感激的很。上去发现被框了,太阳还挂着呢。
放眼望去,夕阳惨淡,目断黄沙漫。一回身,呆了,痴痴地望。东面天际悬挂的不是月亮?盈盈出尘,玉洁冰清,剔透晶莹。
俯仰于天地,日月同辉!竟是这了。一时感怀,惆怅此情难寄,只好默默收揽于胸,久不能言。
沉浸于日月的光辉,直到日落。下面已搭好营帐,吆喝众人吃西瓜。于是从沙丘上飞奔下来一群人,向营帐冲去。之前费劲了力气,没想到这么快到底了,回头望望,是没很高。
月亮渐渐明亮,夜越发深了。几个人拖出板子沿沙丘逆流而上。想着一会飞流直下,也顾不得手酸腿乏,又是一阵狂拖。
爬到顶已经力竭,坐在沙尖上喘气,却不敢躺下,生怕一个不留神滚下去。
明月如霜,沙漠花白,看不真切;好风如水,温凉清净,来去无声。
赏了秋月,摩拳擦掌,准备就绪。然而并非所愿,板子竟然不动,让人哭笑不得,不得已,只好以手为桨,顺流而下,好个沙滑!
下来吃了些烧烤,给端坐在沙丘上的人也拿了些,大家三三两两或独坐静思,如此寂静,怎可辜负?
稍晚一些时候,领队教大家搭营建帐,分发睡具。蓝色帐篷排排坐,不怕风吹走。几个人围着发物资的小哥,坐在前面空地上谈天说地,很着调地讲鬼故事。当时不怕,只当好玩。
风渐渐起了,月亮走到头顶,云纱半掩,大地一片冰凉。散了散了,各自睡去罢。
趴进帐篷,沙地凹凸不平。躺在外侧一时睡不着。耳边风声越来越大,噼啪作响,身旁两人早已睡去,外面好似有东西在跑,呼呼啦啦。同时听见的还有自个儿咚咚的心跳,越发清醒。想起三毛的《寂地》,后悔那时看得仔细,如今毛骨悚然,全身僵硬,一动不动。
一夜无眠。
——— 鸣沙山后山行记
2014年9月8日 中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