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读书回顾略记
旧年之末,新年之初,大家都在回顾,我觉得也可以回顾一下过去的那一年里的阅读。
2015年,读了一堆小说,拜电子书的方便,免去了一部分由满溢书柜和搬迁之累所带来的烦恼,可以放心地买书。检索amazon的2015年定单,约莫买了五十本书。或一气呵成,或断断续续,或半途而废,读过的大约有四十本。尝试对每本书及作者用三句话以内的短语写个简介或感想。不知道会有什么用,总之就是想这么做。
作者:马伯庸
现代网络作家里最喜欢马亲王,知识丰富且脑洞大得让你频频失足,掉进他的陷阱里很快乐。
1、《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围绕孙殿英炸东陵事件开的脑洞,悬疑、鉴宝、传奇故事。
2、《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从2014年开始追了三部,终于在2015年底追完了《古董局中局四部曲》,意犹未尽。
3、《笑翻中国简史》
以颜色来说历史,真是别出心裁。
作者:宝树
因为刘慈欣,开始关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家,但结果比较失望。
4、《古老的地球之歌》
中短篇科幻小说集,想写一些很沉重的故事,但轻飘。
作者:蕾秋•乔伊斯
英国作家,也是剧作家。
5、《一个人的朝圣》
“我不是户外爱好者,但我正在徒步千里走向你,你一定要活着等到我”。
作者:高野和明
日本科幻小说家,很想看他的所有小说,可惜只找到一本。
6、《人类灭绝》
好莱坞经典大片的节奏,又令人掩卷长考。
作者:东野圭吾
早期看东野当出人意料的推理故事来看,后来出人意料地发现他是在写当代社会问题,我要看完他的所有小说。
7、《信》
一个杀人犯的家属的社会困局。
8、《单恋》
特定人群关怀,爱情与友情与人情与悬疑的纠缠一丝一丝地解开,五部最喜欢的东野圭吾小说之一。*
9《假面饭店》
很有喜感的日本大饭店前台破案及世相故事系列,是案情推理和社会现象及励志故事。
10、《疾风回旋曲》
推理与深情,人文风光与紧张刺激,有时会让我回忆起长野的群山。
11、《十一字杀人》
令人窒息的连环杀人事件以及出人意料的背景,孤岛桥段是在向阿嘉莎•克莉斯蒂《无人生还》致敬,但其实又是完全不同的推理。
12、《酷酷的代课老师》
短篇系列,校园犯罪问题,比较轻松。
13、《悖论13》
这是一部奇诡的科幻小说。
14、《空中杀人现场》
虽然书名有点瘆人,其实内容幽默诙谐,是一呆萌小胖和一伶俐佳人两位空姐的推理系列。
15、《虚无的十字架》
对“死刑”的长考,反转再反转,绝不是那么简单。
*五部最喜欢的东野圭吾小说是《流星之绊》、《解忧杂货店》、《秘密》、《单恋》、《假面饭店》,排名不分先后,前三部2015年之前看过。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原以为看1992年就已离世的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会过时,没想到大神就是大神,二十多年来科技细节的发展显然超出阿西莫夫的预料但科幻精神和想象力远远还没有。
16、《神们自己》
面对人类的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提。
机器人系列五部曲(共5册)
阿西莫夫构建了一部宏伟的银河系人类未来史,机器人系列5部即是独立故事又相关承联的巨著,只是未来史的史前故事。(需要重构时间概念再来理解这句话。)
17、《我,机器人》
中短篇机器人系列小说,即是九篇独立的故事,又是一贯相承的机器人大系列的总前言。
18、《钢穴》
地球人神探以利亚•贝莱和奥罗拉星球的机器人机•丹尼尔首度联手在地球破案,思考人与机器人之间关系。
19、《裸阳》
地球人以利亚•贝莱去索拉利星球在奥罗拉星球的机器人机•丹尼尔协助下破案,思考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关系。
20、《曙光中的机器人》
以利亚•贝莱去银河太空人核心星球奥罗拉在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的协助下破案,拯救地球,启发人类。
21、《机器人与帝国》
贝莱去世后,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继续拯救地球并启发人类,终究地球灭亡而人类越来越兴盛。
基地系列七部曲(共7册)
整个银河系数以万计的星球被人类殖民后形成银河帝国,帝国一万年之后开始衰败,基地故事是又过了数千年,帝国重兴之后记录下的重建帝国的历史。*
22、《基地》
银河帝国末世,数学家哈理•谢顿以“心理史学”的数学模型排除万难在端点星建立基地,基地崛起的数百年风波中的历代英雄故事。
23、《基地与帝国》
基地与老帝国的冲突,以及“骡”的出现导致“心理史学”的偏差,隐藏的第二基地参与补救。
24、《第二基地》
基地与第二基地之间的斗争。
25、《基地前奏》
返回最初讲哈理•谢顿创立“心理史学”过程的个人传奇故事,私下以为是最好看的一部。
26、《迈向基地》
继续《基地前奏》篇的故事,其实也是《基地》篇前部分的细节故事,哈理•谢顿的老去和他朋友亲人的死亡令人唏嘘。
27、《基地边缘》
沿续《第二基地》故事,基地与第二基地再起纷争,寻求解决之道,基地议员葛兰•崔维兹与历史学家詹诺夫•裴洛拉特星际流浪的故事。
28、《基地与地球》
端点星基地议员崔维兹与历史学家裴洛拉特与盖娅星宝绮思三人的星际流浪故事,寻找已消失两万五千年的地球,以决断人类正确的生存方式。
*《基地系列七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五部曲》共十二本书,每一本都是单独的故事,但这十二本也是相关联的浩瀚巨大的《银河帝国系列》,以上排列是按写作出版顺序,如果要按叙事顺序读完,依次排列应该是:《机器人系列》→《基地前奏》→《迈向基地》→《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
作者:阿瑟•克拉克
另一位科幻大神,电影神作《2001太空漫游》的原作者。
29、《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短篇小说集,无法企及的瑰丽想象力。
作者:特德•姜
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
30、《你一生的故事》
还是最喜欢里面的《巴别塔》
作者:李佩甫
中国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31、《生命册》
上世纪九十年代看过他的《羊的门》,刻意重笔描画的情节冲突很不喜欢,十多年后的《生命册》依然不合我的阅读口味。
作者:莉比•菲舍尔•赫尔曼
美国当代犯罪小说、流行小说作家
32、《谋杀鉴赏》
现代生活感极强的美国女性视角,案件戏剧化,即视感极强。
33、《天真易得》
一名女侦探着手一起校园美少女霸凌至死案件,引出一系列商业诡计和政治阴谋,好莱坞风格。
作者:青山七惠
获得过“芥川龙之介奖”、“川端康成奖”的日本“80后”女作家。
34、《碎片》
女大学生和父亲跟旅游团去乡下采摘园郊游这么一件事儿,跟中学生作文题材一样内容的小说,却挺好看的。
作者:孟晖
中国古代名物学者、作家
35、《去波斯湾看海》(纸书)
孟晖女史的欧洲与西亚的游记。
作者:李乾朗
中国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传统建筑研究者,画家。
36、《穿墙透壁》(纸书和电子书各一)
中国传统古建筑剖面图绘画图册以及中国古建筑普及讲座。
作者: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大师。
37、《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纸书)
八开影印原作手绘大画册,《读库》出品,必是精品。
作者:迟子建
本人少年时代就开始追读的中国小说作家之一
38、《额尔古纳河右岸》
近十年来国内罕见的好小说,让我重新想起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曹乃谦的大同乡村、阿来的藏乡,优美与忧伤,恢宏如天高地阔森林广,细节如微风中一枚蝴蝶。
作者:西尔维娅•普拉斯
美国著名女诗人、作家,传奇悲剧的一生,小说《钟形罩》的作者。
39、《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纸书、电子书各一)
诗集。“词语的仪式如何弥补浩劫?”
作者:阿多尼斯
叙利亚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
40、《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旧书重读)
因为2015年叙利亚事件,想起我有本叙利亚诗人的书,因而重读。
2015年,读了一堆小说,拜电子书的方便,免去了一部分由满溢书柜和搬迁之累所带来的烦恼,可以放心地买书。检索amazon的2015年定单,约莫买了五十本书。或一气呵成,或断断续续,或半途而废,读过的大约有四十本。尝试对每本书及作者用三句话以内的短语写个简介或感想。不知道会有什么用,总之就是想这么做。
作者:马伯庸
现代网络作家里最喜欢马亲王,知识丰富且脑洞大得让你频频失足,掉进他的陷阱里很快乐。
1、《古董局中局3:掠宝清单》
围绕孙殿英炸东陵事件开的脑洞,悬疑、鉴宝、传奇故事。
2、《古董局中局4:大结局》
从2014年开始追了三部,终于在2015年底追完了《古董局中局四部曲》,意犹未尽。
3、《笑翻中国简史》
以颜色来说历史,真是别出心裁。
作者:宝树
因为刘慈欣,开始关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家,但结果比较失望。
4、《古老的地球之歌》
中短篇科幻小说集,想写一些很沉重的故事,但轻飘。
作者:蕾秋•乔伊斯
英国作家,也是剧作家。
5、《一个人的朝圣》
“我不是户外爱好者,但我正在徒步千里走向你,你一定要活着等到我”。
作者:高野和明
日本科幻小说家,很想看他的所有小说,可惜只找到一本。
6、《人类灭绝》
好莱坞经典大片的节奏,又令人掩卷长考。
作者:东野圭吾
早期看东野当出人意料的推理故事来看,后来出人意料地发现他是在写当代社会问题,我要看完他的所有小说。
7、《信》
一个杀人犯的家属的社会困局。
8、《单恋》
特定人群关怀,爱情与友情与人情与悬疑的纠缠一丝一丝地解开,五部最喜欢的东野圭吾小说之一。*
9《假面饭店》
很有喜感的日本大饭店前台破案及世相故事系列,是案情推理和社会现象及励志故事。
10、《疾风回旋曲》
推理与深情,人文风光与紧张刺激,有时会让我回忆起长野的群山。
11、《十一字杀人》
令人窒息的连环杀人事件以及出人意料的背景,孤岛桥段是在向阿嘉莎•克莉斯蒂《无人生还》致敬,但其实又是完全不同的推理。
12、《酷酷的代课老师》
短篇系列,校园犯罪问题,比较轻松。
13、《悖论13》
这是一部奇诡的科幻小说。
14、《空中杀人现场》
虽然书名有点瘆人,其实内容幽默诙谐,是一呆萌小胖和一伶俐佳人两位空姐的推理系列。
15、《虚无的十字架》
对“死刑”的长考,反转再反转,绝不是那么简单。
*五部最喜欢的东野圭吾小说是《流星之绊》、《解忧杂货店》、《秘密》、《单恋》、《假面饭店》,排名不分先后,前三部2015年之前看过。
作者:艾萨克•阿西莫夫
原以为看1992年就已离世的阿西莫夫的科幻小说会过时,没想到大神就是大神,二十多年来科技细节的发展显然超出阿西莫夫的预料但科幻精神和想象力远远还没有。
16、《神们自己》
面对人类的愚昧,神们自己也缄口不提。
机器人系列五部曲(共5册)
阿西莫夫构建了一部宏伟的银河系人类未来史,机器人系列5部即是独立故事又相关承联的巨著,只是未来史的史前故事。(需要重构时间概念再来理解这句话。)
17、《我,机器人》
中短篇机器人系列小说,即是九篇独立的故事,又是一贯相承的机器人大系列的总前言。
18、《钢穴》
地球人神探以利亚•贝莱和奥罗拉星球的机器人机•丹尼尔首度联手在地球破案,思考人与机器人之间关系。
19、《裸阳》
地球人以利亚•贝莱去索拉利星球在奥罗拉星球的机器人机•丹尼尔协助下破案,思考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关系。
20、《曙光中的机器人》
以利亚•贝莱去银河太空人核心星球奥罗拉在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的协助下破案,拯救地球,启发人类。
21、《机器人与帝国》
贝莱去世后,机器人丹尼尔和吉斯卡继续拯救地球并启发人类,终究地球灭亡而人类越来越兴盛。
基地系列七部曲(共7册)
整个银河系数以万计的星球被人类殖民后形成银河帝国,帝国一万年之后开始衰败,基地故事是又过了数千年,帝国重兴之后记录下的重建帝国的历史。*
22、《基地》
银河帝国末世,数学家哈理•谢顿以“心理史学”的数学模型排除万难在端点星建立基地,基地崛起的数百年风波中的历代英雄故事。
23、《基地与帝国》
基地与老帝国的冲突,以及“骡”的出现导致“心理史学”的偏差,隐藏的第二基地参与补救。
24、《第二基地》
基地与第二基地之间的斗争。
25、《基地前奏》
返回最初讲哈理•谢顿创立“心理史学”过程的个人传奇故事,私下以为是最好看的一部。
26、《迈向基地》
继续《基地前奏》篇的故事,其实也是《基地》篇前部分的细节故事,哈理•谢顿的老去和他朋友亲人的死亡令人唏嘘。
27、《基地边缘》
沿续《第二基地》故事,基地与第二基地再起纷争,寻求解决之道,基地议员葛兰•崔维兹与历史学家詹诺夫•裴洛拉特星际流浪的故事。
28、《基地与地球》
端点星基地议员崔维兹与历史学家裴洛拉特与盖娅星宝绮思三人的星际流浪故事,寻找已消失两万五千年的地球,以决断人类正确的生存方式。
*《基地系列七部曲》和《机器人系列五部曲》共十二本书,每一本都是单独的故事,但这十二本也是相关联的浩瀚巨大的《银河帝国系列》,以上排列是按写作出版顺序,如果要按叙事顺序读完,依次排列应该是:《机器人系列》→《基地前奏》→《迈向基地》→《基地》→《基地与帝国》→《第二基地》→《基地边缘》→《基地与地球》。
作者:阿瑟•克拉克
另一位科幻大神,电影神作《2001太空漫游》的原作者。
29、《神的九十亿个名字》
短篇小说集,无法企及的瑰丽想象力。
作者:特德•姜
美国当代最优秀的华裔科幻作家。
30、《你一生的故事》
还是最喜欢里面的《巴别塔》
作者:李佩甫
中国当代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
31、《生命册》
上世纪九十年代看过他的《羊的门》,刻意重笔描画的情节冲突很不喜欢,十多年后的《生命册》依然不合我的阅读口味。
作者:莉比•菲舍尔•赫尔曼
美国当代犯罪小说、流行小说作家
32、《谋杀鉴赏》
现代生活感极强的美国女性视角,案件戏剧化,即视感极强。
33、《天真易得》
一名女侦探着手一起校园美少女霸凌至死案件,引出一系列商业诡计和政治阴谋,好莱坞风格。
作者:青山七惠
获得过“芥川龙之介奖”、“川端康成奖”的日本“80后”女作家。
34、《碎片》
女大学生和父亲跟旅游团去乡下采摘园郊游这么一件事儿,跟中学生作文题材一样内容的小说,却挺好看的。
作者:孟晖
中国古代名物学者、作家
35、《去波斯湾看海》(纸书)
孟晖女史的欧洲与西亚的游记。
作者:李乾朗
中国台湾文化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传统建筑研究者,画家。
36、《穿墙透壁》(纸书和电子书各一)
中国传统古建筑剖面图绘画图册以及中国古建筑普及讲座。
作者:梁思成
中国古建筑大师。
37、《图像中国建筑史手绘图》(纸书)
八开影印原作手绘大画册,《读库》出品,必是精品。
作者:迟子建
本人少年时代就开始追读的中国小说作家之一
38、《额尔古纳河右岸》
近十年来国内罕见的好小说,让我重新想起沈从文的湘西、萧红的呼兰河、曹乃谦的大同乡村、阿来的藏乡,优美与忧伤,恢宏如天高地阔森林广,细节如微风中一枚蝴蝶。
作者:西尔维娅•普拉斯
美国著名女诗人、作家,传奇悲剧的一生,小说《钟形罩》的作者。
39、《未来是一只灰色海鸥》(纸书、电子书各一)
诗集。“词语的仪式如何弥补浩劫?”
作者:阿多尼斯
叙利亚诗人、思想家、文学理论家、翻译家、画家。
40、《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旧书重读)
因为2015年叙利亚事件,想起我有本叙利亚诗人的书,因而重读。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