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老炮儿
![]() |
![]() |
![]() |
不算是地道的北方人,但是深处中原,并且从小浸润在北方文化成长起来的我,在这个长江下游不南不北的城市,看了一场京味十足的北方电影——《老炮儿》。期初,看名字,对这个电影完全提不起兴趣,只是听周边人口碑夸赞,又免费得了2张票,想着就去蹭场子玩吧,顺道逛街。
137分钟,从进场的开始就开始感受到浓浓的北方气息,众演员地道或现学的北京话让我突然有种莫名的熟悉感,从小看过的书,听过的北京文化,在这部电影中一一尽显。甚至那标志性的片头,鸽子飞起的钟声都是那么熟悉,因为多少京片就是以此为开头,以此结束,那是任何其他地方都模仿不来的声音和象征。
我是个90后,虽然曾经读过不少关于早些年代的书,但是还是对所谓的老炮儿,黑帮,顽主不是很带感,只是依稀记得很早看过的一部反映老三届,文革大院子弟的电视剧《血色浪漫》,其中对于北京城的那些大院子弟的描写,北京话,北京城,北京人,让我有些对那个年代以及顽主有了些许认知,我知道很多人可能提到这些都会讲起姜文那有名的《阳光灿烂的日子》,怪我年纪小,没印象吧。
还记得《血色浪漫》里面的钟跃民(当年的偶像现在的逗比刘烨扮演),就像极了此部电影中的老炮儿年轻的时候,大院子弟,青春,荷尔蒙,无聊,把妹,傲娇,自认为博览群书,茬架。。。。
其实,无所谓道德评判,他们所有人都被绑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无论是钟跃民,老炮儿,各路顽主,都是在那个时代下,那个特定的环境中,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而已。父母不在身边,阶级对立,年少轻狂,就催生了他们这样的人物和特质。跟现在的所谓的官二代,富二代相比,他们有不同,但是本质上又一脉相承,没有信仰和理想,缺爱,青春里的迷失,简单粗暴,组团消磨时光。虽然六爷口口声声说要讲理,讲规矩,但是他的规矩和道理何尝不是建立在拳头和刀光之下,只不过在那个年代里,情分,人与人的信任,比现在要纯粹了许多而已。这还是时代的问题,不能全怪个人。的确,在他们那个年代,国与家,情与义,会比现在要浓墨重彩的多。物欲横流之后再讲究这个,恐怕不是那些官二富二们所能理解的。
女人-这是老炮儿这部京片的另外一大看点。我对许晴扮演的话匣子倒是感觉很多,又说不上来,也许那句话说的对,通往地狱的路往往由善良铺就。她跟《血色浪漫》里的周小白如出一辙,单纯,美丽,对爱情始终活在青春里,无怨无悔。她还有一点是,刀子嘴豆腐心,无所谓的外表下掩藏着一颗坚强而又柔软的心,即便她喜欢的人负了她再多次,再回头她还是在那笑,骂。当年的我,沉浸在书本和故事里的我,对这样的女性总是莫名感动。如今,我觉得可以理解,但是我不赞同。爱情,应该是自由的,平等的,双向的。没有人可以让你这样搭上青春,真心,然后轻描淡写说句:女人?
总之这是一部个人英雄主义色彩严重的怀旧京片。
2015.1.16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