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看日本当代绘画
住在巴黎这个现当代艺术博物馆聚集的地方,遇到一场日本当代先锋艺术画展,有点意思。展览在日本文化会馆(Maison de la Culture du Japon)举办,会馆隔壁就是埃菲尔铁塔,所以从地铁站出来,虽然大风天的塞纳河畔尤其寒风凌冽,但狭窄的人行道上还是挤满了从会馆高大上的门口匆匆走过、向铁塔走去的世界游客。
展览从去年十月起开始,展出的都是精神病学家、也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的高桥龙太郎(Ryûtarô Takahashi)的私人藏品,这也是他的收藏品首次在日本以外展出,其中包括22位日本艺术家的作品。
展览以早间弥生Yayoi Kusama的《南瓜》开始,一上来就告诉你这将是一次诡谲又好玩的体验。早间弥生是日本有名的前卫艺术家,据她自己所说,这个倒着的会让密集恐惧症者浑身难受的奇怪波点南瓜,让她看到宇宙永恒的平静。而她本人的官方网站(http://www.yayoi-kusama.jp/e/information/index.html)背景,也是和南瓜一样密集的黑底黄色圆点。这个剪着妹妹头,穿波点红裙的奇怪女人,到底从南瓜中怎样体会自身与宇宙的关系呢?
馆内最佳位置挂的最大的一幅,作者是Tomoko Konoike。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福岛地震与核泄漏事件。和其他展出的一些作品一样,这幅画似乎在反思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可以看出福岛事件对日本艺术的表达内容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从这幅画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不同当代艺术家之间的某种风格上的共性,即漫画(manga)画风与传统风格(如浮世绘)的结合。画面底部的海浪让人马上联想起葛饰北斋最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海面上激起的浪花是一个个密密地小刀,汇聚成水柱缠绕画面中间狐狸团成的球,使得狐狸和中间的人都动弹不得。天空中散落的闪光点,也是四处辐射的小刀,似乎在比喻泄漏在海水中的核辐射。
对面是三幅奈良美智Nara Yoshitomo著名的大头儿童画。三个女孩相貌几乎一样,但是从右至左眼神逐渐变得越来越愤怒和带攻击性,只有鼻孔没有鼻梁的画法也很像浮世绘中被刻意拉长的女人鼻子。画面非常简单,单一的背景,极简的人物描绘,使人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孩只能神态下的阴暗小眼神。
最吸引我的其实是会田诚Makoto Aida的这幅画。实在是被每一处的细节震撼。真是一直看下去都不会厌倦,每一次再去看又会有新发现。这个几层楼阁组成的,有山、树、瀑布、铁路、竞技场、施工地等各种场景的整体,似乎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片段都统一起来,彼此之间还会有小小的联系。画家自己也是个傲娇的人,曾骄傲又谦虚地说,生为天才,我很抱歉!这幅画应该已经算是他作品中相对正常和易于接受的了吧。
参观完毕,其中一件作品的画家在大厅开始小小讲座,介绍自己的作品。是一个30岁左右,典型地满脸带笑、自己说着普通的事情也开心笑起来的日本女人。
展览从去年十月起开始,展出的都是精神病学家、也是日本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收藏家之一的高桥龙太郎(Ryûtarô Takahashi)的私人藏品,这也是他的收藏品首次在日本以外展出,其中包括22位日本艺术家的作品。
![]() |
早间弥生 南瓜 |
展览以早间弥生Yayoi Kusama的《南瓜》开始,一上来就告诉你这将是一次诡谲又好玩的体验。早间弥生是日本有名的前卫艺术家,据她自己所说,这个倒着的会让密集恐惧症者浑身难受的奇怪波点南瓜,让她看到宇宙永恒的平静。而她本人的官方网站(http://www.yayoi-kusama.jp/e/information/index.html)背景,也是和南瓜一样密集的黑底黄色圆点。这个剪着妹妹头,穿波点红裙的奇怪女人,到底从南瓜中怎样体会自身与宇宙的关系呢?
![]() |
Tomoko Konoike |
馆内最佳位置挂的最大的一幅,作者是Tomoko Konoike。这幅画的灵感来自于福岛地震与核泄漏事件。和其他展出的一些作品一样,这幅画似乎在反思人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可以看出福岛事件对日本艺术的表达内容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从这幅画中也可以看出日本不同当代艺术家之间的某种风格上的共性,即漫画(manga)画风与传统风格(如浮世绘)的结合。画面底部的海浪让人马上联想起葛饰北斋最著名的《神奈川冲浪里》,海面上激起的浪花是一个个密密地小刀,汇聚成水柱缠绕画面中间狐狸团成的球,使得狐狸和中间的人都动弹不得。天空中散落的闪光点,也是四处辐射的小刀,似乎在比喻泄漏在海水中的核辐射。
![]() |
奈良美智 |
对面是三幅奈良美智Nara Yoshitomo著名的大头儿童画。三个女孩相貌几乎一样,但是从右至左眼神逐渐变得越来越愤怒和带攻击性,只有鼻孔没有鼻梁的画法也很像浮世绘中被刻意拉长的女人鼻子。画面非常简单,单一的背景,极简的人物描绘,使人们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小孩只能神态下的阴暗小眼神。
![]() |
会田诚 |
最吸引我的其实是会田诚Makoto Aida的这幅画。实在是被每一处的细节震撼。真是一直看下去都不会厌倦,每一次再去看又会有新发现。这个几层楼阁组成的,有山、树、瀑布、铁路、竞技场、施工地等各种场景的整体,似乎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片段都统一起来,彼此之间还会有小小的联系。画家自己也是个傲娇的人,曾骄傲又谦虚地说,生为天才,我很抱歉!这幅画应该已经算是他作品中相对正常和易于接受的了吧。
参观完毕,其中一件作品的画家在大厅开始小小讲座,介绍自己的作品。是一个30岁左右,典型地满脸带笑、自己说着普通的事情也开心笑起来的日本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