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山本事》的笔记
小时候,很迷张志和的“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景象就是家门前的,每次读完,就像又看太爷爷披着那张深棕色的蓑衣,在雨中赶着我家的老黄牛,亲近而又美好。最近读了柯平的《西塞山本事》,击中心中块垒甚重。
1、应当指明的是这些袖袍宽宽的大贤对尘世的遗弃有些是真诚的,真正出自心灵,有些则搔首踌躇,模棱两可,如王维在辋川山庄的松风涧雨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总使人不免将之与南阳山中的诸葛孔明结合起来观察,有一种欲擒故纵,待价而沽的嫌疑,但愿我这样说不至于唐突古人。
2、不过,那种混迹于游人中的巨大的孤独之感和幽思,是小小的乌篷船怎么也载不起的。
3、西塞山不是现实意义的山,张志和也不是尘世中的人物。这位中国道家文化的代表仅就服饰而言就是意味愤世嫉俗之徒,其激烈程度比之于二十世纪西方的嬉皮士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他对现实世界的遗弃也是由里及表的,这在热衷贡举取官的唐代称得上是一大奇迹。
4、是的,我们的工作需要报偿,哪怕再平凡再普通的工作,这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力量与奥秘所在。
5、在我复杂的内心世界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西塞山留下游踪和怀古幽思,又希望他们永远也找不到。
6、西塞山是我的,是我心灵的蓑衣箬笠下的个人秘密,是一个卑微的生活着在一生中情动于中的一次奇遇。
7、一种形式上的相似使得他们面目颇难辨别,但就本质或曰在精神而言彼此之间仍然想去甚远,这可以用一个退职颐养天年的官员与一个一生淡泊者的区别加以比方。
8、张志和的无复宦情则是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本质认识。我们已经知道这种认识的起因是他父亲的猝亡。“人生苦短,白日苦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9、根据颜真卿的回忆,陆羽去绍兴东湖与张志和见面时曾问及他与哪些朋友交往,得到的回答是令人吃惊的。“以日月为灯,天地为室,与四海诸公未尝少别,有何往来?”
10、在西塞山,张志和找到了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那种东西,孤独与大气。
11、这是一个被巨大的孤独彻底征服心灵的男人。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证明这种孤独,这种对人世的遗弃到了何种乖僻、不近人情的程度。......令人不解的是他始终与他们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12、我宁愿想象他矮小、消瘦,具有普通人的弱点和动人之处,御野服、执麈尾,睥睨四顾,疲倦的眼睛里火焰的余烬,于开合之间可依稀辨认出精神的霞外之思。
13、然而西塞山在中国文学上的光辉并没有给它周围的居住者带来什么。......物质永远是第一性的。这不是张志和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哀。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回来,在烟雨冥冥中回想消磨在尘世的时间和生命,他们会崇仰一位古代伟人,尽管他们也许永远不可能真正认识他。
14、当叙述到了终极,心灵中的人生积郁——按照古典说法的块垒——一倾而尽,我将再次被迫回到现实,在齿轮和粮食中,日复一日地生活。
15、一个蚱蜢舟的驾驭者,往来苕霅之间,他终于从现实的居住中解脱出来,泊舟山前。垂钓船头。与西塞山朝夕相依。在斜风细雨中感悟微妙的人生——寻找到永恒的安宁。
1、应当指明的是这些袖袍宽宽的大贤对尘世的遗弃有些是真诚的,真正出自心灵,有些则搔首踌躇,模棱两可,如王维在辋川山庄的松风涧雨中度过的那些日子,总使人不免将之与南阳山中的诸葛孔明结合起来观察,有一种欲擒故纵,待价而沽的嫌疑,但愿我这样说不至于唐突古人。
2、不过,那种混迹于游人中的巨大的孤独之感和幽思,是小小的乌篷船怎么也载不起的。
3、西塞山不是现实意义的山,张志和也不是尘世中的人物。这位中国道家文化的代表仅就服饰而言就是意味愤世嫉俗之徒,其激烈程度比之于二十世纪西方的嬉皮士有过之而无不及。另外他对现实世界的遗弃也是由里及表的,这在热衷贡举取官的唐代称得上是一大奇迹。
4、是的,我们的工作需要报偿,哪怕再平凡再普通的工作,这是人类生存下去的力量与奥秘所在。
5、在我复杂的内心世界希望有更多的人去西塞山留下游踪和怀古幽思,又希望他们永远也找不到。
6、西塞山是我的,是我心灵的蓑衣箬笠下的个人秘密,是一个卑微的生活着在一生中情动于中的一次奇遇。
7、一种形式上的相似使得他们面目颇难辨别,但就本质或曰在精神而言彼此之间仍然想去甚远,这可以用一个退职颐养天年的官员与一个一生淡泊者的区别加以比方。
8、张志和的无复宦情则是对生命短暂、人生无常的本质认识。我们已经知道这种认识的起因是他父亲的猝亡。“人生苦短,白日苦暗”。“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9、根据颜真卿的回忆,陆羽去绍兴东湖与张志和见面时曾问及他与哪些朋友交往,得到的回答是令人吃惊的。“以日月为灯,天地为室,与四海诸公未尝少别,有何往来?”
10、在西塞山,张志和找到了他一直以来梦寐以求的那种东西,孤独与大气。
11、这是一个被巨大的孤独彻底征服心灵的男人。一个例子可以用来证明这种孤独,这种对人世的遗弃到了何种乖僻、不近人情的程度。......令人不解的是他始终与他们保持了相当的距离。
12、我宁愿想象他矮小、消瘦,具有普通人的弱点和动人之处,御野服、执麈尾,睥睨四顾,疲倦的眼睛里火焰的余烬,于开合之间可依稀辨认出精神的霞外之思。
13、然而西塞山在中国文学上的光辉并没有给它周围的居住者带来什么。......物质永远是第一性的。这不是张志和的悲哀,这是时代的悲哀。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回来,在烟雨冥冥中回想消磨在尘世的时间和生命,他们会崇仰一位古代伟人,尽管他们也许永远不可能真正认识他。
14、当叙述到了终极,心灵中的人生积郁——按照古典说法的块垒——一倾而尽,我将再次被迫回到现实,在齿轮和粮食中,日复一日地生活。
15、一个蚱蜢舟的驾驭者,往来苕霅之间,他终于从现实的居住中解脱出来,泊舟山前。垂钓船头。与西塞山朝夕相依。在斜风细雨中感悟微妙的人生——寻找到永恒的安宁。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