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水仙的茶客不是好玩家
福建水仙是我国第一批茶树良种之一,发源于福建省建阳市小湖镇大湖村岩叉山祝仙洞。相传家住大湖的泉州人苏先生偶然发现了这棵叶子特别大像茶又不似茶的树(水仙是大叶种小乔木,所以叶子和树势都比福建的一般茶树大),于是折了一枝别在斗笠上带回家。到家的时候苏先生觉得叶子清香于是把它种在了家门口并按乌龙茶的加工工艺制作,甚美。现在通过对茶叶加工技术的总结、归纳、研究,我们很容易就知道苏先生带着茶树枝条回家的过程其实相当于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晒青、萎凋。晒青、萎凋是乌龙茶香气生成的第一步,再加上水仙特别适合制作乌龙茶的品质,只要苏先生的家不太远,自然是很香的。喝上茶的苏先生觉得,这个树好啊,于是给它起名叫“祝仙”。由于当地“祝”和“水”发音很像,“祝仙”在传播的过程中就变成了“水仙”。
目前水仙品种茶树在福建省各地均有种植,其中又以武夷山、永春、漳平最为著名,分别形成武夷水仙、永春水仙和漳平水仙三种不同工艺的三种乌龙茶产品。
武夷水仙按照闽北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成,呈条索状外形。清朝末年水仙移载武夷山后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1],形成气如幽兰、滋味醇厚、具有岩骨花香的独特地域品质。至今水仙仍是武夷山茶树的主栽品种之一。武夷山是一个讲究山场的地方,说水仙不得不说武夷水仙,说武夷水仙不得不说老丛水仙,说老丛水仙就离不开山场。在武夷山大自然环境下每个小山场都具有各自的微域环境从而使得相同的水仙品种在相同的加工工艺下产生不同的地域香。这就类似葡萄酒旧世界中的庄园级别,受地质和气候影响形成各自的韵味。老丛水仙指的是树龄在50年以上而具有茶树树干自身的木质香和受周围环境产生的青苔味[2]。著名的老丛水仙产地诸如慧苑坑、天心岩、水帘洞和竹窠等等。如果说葡萄酒认品种的入门级是长相思的话,那么岩茶最具产地品种特征的当之吴三地老丛水仙。吴三地老丛水仙除了品种本身的兰花香外还带有粽叶香,这受之于高山云雾的自然环境和挂满了青苔又不修剪的高大树干。
永春水仙按照闽南乌龙茶工艺加工而晒青、发酵略重,呈“香蕉色”颗粒状外形[3]。道光年间在闽北种茶制茶的郑世报父子回到永春老家,遂将水仙茶种和加工技术带回乡里[4]。民国6年永春华兴茶叶公司对工艺进行改制,结合闽南乌龙茶的做法形成了现在的永春水仙工艺制法[4]。
漳平水仙则是按照闽南乌龙茶工艺做青后压制成5×5cm见方的小块,并用宣纸包裹再结合闽北工艺文火焙干,又称纸包茶[5, 6]。据传是光绪年间宁洋县茶农刘永发从水吉购买的茶苗种在大会村牛林坑,自此开创了漳平水仙的历史[7]。一说由双洋中村的邓观金创制[5, 6]。
除了上述三种乌龙茶产品,福建水仙还适制绿茶、红茶和白茶。真的是我最喜欢的茶树品种没有之一啦。水仙的品种香当是兰花香。制作红绿茶条索肥壮、芽毫显露、香高味浓[7]。水仙制作的白茶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水仙白”,想想就觉得仙气十足。水仙白芽壮多白毫,香清味醇[7]。
PS:曾经我跟妈妈还讨论过究竟是漳平水仙呢,还是漳州水仙。其实我们一个说的是茶一个说的是花。并没有可讨论性。但是呢,虽然说的不是一个东西,水仙茶树(Camellia sinensis)和水仙花(Narcissus tazettaL)还是有一个共同点的。那就是它们都是三倍体:只开花,不结果。
再PS:凤凰水仙是另一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和福建水仙并不是一个品种。福建水仙是一个单一品种,无性系靠扦插繁殖的三倍体。而凤凰水仙则是可以产生可育茶籽的二倍体,是一个群体种喔[8]。
References:
[1]. 林今团, 水仙茶发源与传植的几种说法. 福建茶叶, 2013(04): 第44-45页.
[2]. 陈德华等, 武夷岩茶当家品种——水仙. 福建茶叶, 2011(03): 第39-43页.
[3]. 周文瀚, 永春“闽南水仙”. 中国茶叶, 1997(02): 第43页.
[4]. 董明花, 永春水仙茶加工技术的变迁. 中国茶叶, 2015(11): 第28-30页.
[5]. 朱留刚, 陈玉真与张文锦, 漳平水仙茶品种、品质特征及其采制技术, in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2014: 中国云南昆明. 第 5页.
[6]. 张涛与张育松, 福建“普洱”——漳平水仙茶饼. 农业考古, 2008(05): 第295-297+307页.
[7]. 汤鸣绍, 水仙茶之由来与传播. 福建茶叶, 2015(04): 第41-42页.
[8]. 杨东娟等, 潮州凤凰茶种质染色体数目观察.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6): 第43-46页.
目前水仙品种茶树在福建省各地均有种植,其中又以武夷山、永春、漳平最为著名,分别形成武夷水仙、永春水仙和漳平水仙三种不同工艺的三种乌龙茶产品。
武夷水仙按照闽北乌龙茶工艺加工制成,呈条索状外形。清朝末年水仙移载武夷山后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1],形成气如幽兰、滋味醇厚、具有岩骨花香的独特地域品质。至今水仙仍是武夷山茶树的主栽品种之一。武夷山是一个讲究山场的地方,说水仙不得不说武夷水仙,说武夷水仙不得不说老丛水仙,说老丛水仙就离不开山场。在武夷山大自然环境下每个小山场都具有各自的微域环境从而使得相同的水仙品种在相同的加工工艺下产生不同的地域香。这就类似葡萄酒旧世界中的庄园级别,受地质和气候影响形成各自的韵味。老丛水仙指的是树龄在50年以上而具有茶树树干自身的木质香和受周围环境产生的青苔味[2]。著名的老丛水仙产地诸如慧苑坑、天心岩、水帘洞和竹窠等等。如果说葡萄酒认品种的入门级是长相思的话,那么岩茶最具产地品种特征的当之吴三地老丛水仙。吴三地老丛水仙除了品种本身的兰花香外还带有粽叶香,这受之于高山云雾的自然环境和挂满了青苔又不修剪的高大树干。
![]() |
吴三地老丛水仙树干。紫笋摄于吴三地,2015年11月 |
![]() |
吴三地。紫笋摄于吴三地,2015年11月 |
永春水仙按照闽南乌龙茶工艺加工而晒青、发酵略重,呈“香蕉色”颗粒状外形[3]。道光年间在闽北种茶制茶的郑世报父子回到永春老家,遂将水仙茶种和加工技术带回乡里[4]。民国6年永春华兴茶叶公司对工艺进行改制,结合闽南乌龙茶的做法形成了现在的永春水仙工艺制法[4]。
漳平水仙则是按照闽南乌龙茶工艺做青后压制成5×5cm见方的小块,并用宣纸包裹再结合闽北工艺文火焙干,又称纸包茶[5, 6]。据传是光绪年间宁洋县茶农刘永发从水吉购买的茶苗种在大会村牛林坑,自此开创了漳平水仙的历史[7]。一说由双洋中村的邓观金创制[5, 6]。
![]() |
纸包茶。漳平水仙 |
除了上述三种乌龙茶产品,福建水仙还适制绿茶、红茶和白茶。真的是我最喜欢的茶树品种没有之一啦。水仙的品种香当是兰花香。制作红绿茶条索肥壮、芽毫显露、香高味浓[7]。水仙制作的白茶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水仙白”,想想就觉得仙气十足。水仙白芽壮多白毫,香清味醇[7]。
PS:曾经我跟妈妈还讨论过究竟是漳平水仙呢,还是漳州水仙。其实我们一个说的是茶一个说的是花。并没有可讨论性。但是呢,虽然说的不是一个东西,水仙茶树(Camellia sinensis)和水仙花(Narcissus tazettaL)还是有一个共同点的。那就是它们都是三倍体:只开花,不结果。
再PS:凤凰水仙是另一个国家级茶树良种,和福建水仙并不是一个品种。福建水仙是一个单一品种,无性系靠扦插繁殖的三倍体。而凤凰水仙则是可以产生可育茶籽的二倍体,是一个群体种喔[8]。
References:
[1]. 林今团, 水仙茶发源与传植的几种说法. 福建茶叶, 2013(04): 第44-45页.
[2]. 陈德华等, 武夷岩茶当家品种——水仙. 福建茶叶, 2011(03): 第39-43页.
[3]. 周文瀚, 永春“闽南水仙”. 中国茶叶, 1997(02): 第43页.
[4]. 董明花, 永春水仙茶加工技术的变迁. 中国茶叶, 2015(11): 第28-30页.
[5]. 朱留刚, 陈玉真与张文锦, 漳平水仙茶品种、品质特征及其采制技术, in 第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分12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2014: 中国云南昆明. 第 5页.
[6]. 张涛与张育松, 福建“普洱”——漳平水仙茶饼. 农业考古, 2008(05): 第295-297+307页.
[7]. 汤鸣绍, 水仙茶之由来与传播. 福建茶叶, 2015(04): 第41-42页.
[8]. 杨东娟等, 潮州凤凰茶种质染色体数目观察. 河南农业科学, 2015(06): 第43-46页.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