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佛”天然丹霞魂
![]() |
你如果不喜欢热闹,丹霞幽僻。你若想与神交通,这里有“神异灵性”。
丹霞寺之神异,缘于开山祖师天然,他是六祖慧能的四世法孙。
丹霞寺北边4公里处有一地名叫八里庵,此处是天然禅师最早建庵说法之处。“这儿原有天然禅师墓塔,可惜塔已被毁,只剩一个土坑了。”丹霞寺知客妙心师傅道。
据资料记载,当年天然圆寂,膳部员外郎(管祭祀的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司局级)刘轲为其写了纪德碑文,皇帝颁诏谥“智通禅师”,弟子定其塔号为“妙觉”。
墓塔虽已不存,但寺中至今一直有其供奉处。丹霞寺最北边也是其最高点有简朴后花园,后花园西侧是更简朴的天然祖堂,低矮的三间房屋,正中供奉天然禅师像,两旁供奉的是庞居士和天然大弟子道明。
天然俗名无考,祖籍有多种说法,南阳邓州说是其中一种。相传天然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为走仕途,曾赴京考试,在旅店内梦见白光满室,解梦者说这是“解空出家之兆”。天然心有所动。
再往前行,他又遇见一位行脚禅僧。闲谈时,禅僧问他:“仁者何往?”天然答:“选官去。”禅僧叹息:“选官何如选佛?”
天然一听“选佛”二字,想起梦兆,便问:“选佛当往何所?”禅僧答:“今江西马大师(马道一,尊称马祖)出世,是选佛之场,仁者可往。”于是,天然禅师便弃考,直奔江西洪州而去。
一语被点醒,天然弃官“选佛”,端的洒脱。悟得虽快,但天然学佛之路并非坦途。到了马祖那里,马祖又劝他到湖南石头希迁禅师那里参学。
天然赶到南岳,石头希迁禅师并未立即给他落发,而是命他去糟厂舂米。天然随分干各种杂活,干了三年。
忽有一日,石头希迁禅师告知大家:“来日铲佛殿前草。”那一日,所有行者都拿着锄头等工具去干活,唯独天然端盆水,在大殿前的石头上洗头,然后胡跪(右膝着地,竖左膝高坐,是西域梵僧礼法)合掌。石头和尚知其已开悟,给他落发说戒。说法时,天然竟道:“和尚讲得太多了。”掩耳而出。
天然开悟后,又往江西礼谒马祖。他径直来到马祖道场僧堂内,骑菩萨像而坐。大家极惊愕,报告马祖。马祖欣然笑道:“我子天然。”天然立即跳下,礼拜道:“谢师赐法号。”从此他便名为“天然。”
“焚佛”狂僧“遇留”传法
马祖给了天然法号,之后嘱咐他“遇留即止”,意即以后要在遇到“留”的标志之地创寺。
天然离开马祖后,开始了漫长的游历。他天生有放荡不羁的精神,他的身上有多桩禅宗公案,最着名的是“焚佛”。
有一年冬天,天然在洛阳慧林寺过冬,适逢天下大雪,寒冷无比。天然从大殿里取来木佛,烧了烤火。院主呵斥他道:“何得烧我木佛?”天然一边拨火灰,一边答道:“吾烧取舍利。”院主道:“木佛何有舍利?”天然道:“既无舍利,更取两尊烧。”院主一听,豁然而醒。
他还有一件事情很出名: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某一天,天然横卧在洛阳天津桥上,正碰上留守郑公出行。郑公手下差吏大声呵斥让他走开,他镇定地躺着不动。差吏盘问姓名,他答:“无事僧。”留守郑公觉得他不同凡响,便供养衣服和米面。从此以后,洛阳人都翕然归信佛教。时人评价他:“学洽内外,能诗,清漪潇洒,有名一方。”
元和十五年(820年),天然禅师说“我思林泉”,来到南召伏牛山一处所在,见山峦叠翠,问一山间老者此处地名,老者手指眼前的几座山峰道:“那分别叫大留山、二留山、三留山。”这几座山在现在丹霞寺的东南方,丹霞寺所在的留山镇,也得名于此。
天然猛然忆起马大师之语,遂在此山中结庵传法。不到三年的时间,前来学法的徒众有三百多人。
到了824年,天然得庞蕴居士相助,建成丹霞寺,传法世人。他是慧能的第四世法孙,尊奉慧能“顿悟说”。天然“焚佛取暖”,就是发扬“顿悟说”的典型事例,在中国禅宗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天然在丹霞寺另创禅律,教义简明,提倡僧徒不论地位高下,一律入僧堂坐禅。他常道:“岂有佛可成,佛之一字永不喜闻。”又谓:“今时学者纷纷扰扰,皆是参禅问道,吾此间无道可修,无法可证。”这是对“顿悟说”的最好注疏。
他的这段生活,有唐代诗人綦毋潜《送天然禅师入丹霞山》诗可以佐证:“南山势回合,灵境依此住。殿转云崖阴,僧探石泉度。龙蛇争翁习,神意皆密护。万壑奔道场,群峰向双树。花飞不着水,水月白成路。今日观我身,归心复何处。”
清代《南召县志》云:“天然禅师色若渥丹,灿如明霞,与丹霞山遥相辉映。”用其红面朱颜比照丹霞山丹崖赤壁光彩。中国佛教禅宗自六祖慧能以下,法名之前多冠以山名、地名(望)和寺名,以标榜宗派渊源和传承关系,如百丈(山名)怀海、南阳(地名)慧忠、归宗(寺名)智常等。天然禅师系禅宗法嗣,也不例外,自他在丹霞山辟创丹霞寺后,就在自己的法号之前冠以“丹霞”美名,人们通称他为丹霞天然禅师。
丹霞寺内“问僧具眼”
天然禅师还有一个“问僧具眼”的佛教公案。
有一次他问一个随其学法的僧人:“甚处来?”僧云:“山下来。”
天然接引学人,句句不离佛性根本义,这是问他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僧人的回答也像是个明眼人,他不说来的地名,回答“山下来”,好像检验一下天然是否道眼通明。
天然极其透彻,要看此僧是否真的明眼人,便云:“吃饭了也未?”僧曰:“吃饭了。”
天然禅师当然不会轻易放过他,又接着说:“将饭来与汝吃的人还具眼吗?”僧无语。
天然禅师的意思是:“拿饭来给你吃的那个人,长了眼睛没有?供养明眼人吃饭才好,像你这样的懵懂汉,什么都不明白,供养你吃饭(即与你说法)岂不是瞎了眼?”这僧无话可说了。
天然禅师圆寂于长庆四年(824年)六月,享八十六春秋。逝前他对弟子说:“备沐浴,吾欲行矣。”马上戴斗笠持手杖,穿鞋子,一只脚垂下还没挨着地面就圆寂了。
他“圆寂”得很快,这对于佛教徒而言十分重要。学佛是为什么?是为了解决“生死”问题,活得高兴,死得快乐,死后要到佛界中享受无尽极乐。天然如斯“走”法,可与慧能媲美。
慧能是在肇庆日思寺圆寂的,他把徒弟们叫来依次坐好,自己安详端坐至三更时分,对弟子们说“我走了”——就“走”了。这是常人难以达到的一种理想境界。
天然洒脱不羁,自由放任“佛性”,在南召发挥到了极致。在伏牛山这块风水宝地上,他初建庵堂后建寺,虽在此生活时间并不长,但其杰出秉性识度堪称丹霞魂,可谓丹霞寺的精神支柱。寺焚了建,再焚再建,但天然祖基地不丢。薪尽火传,一代代僧人传承千余年。
千年传承 名僧辈出
丹霞寺可贵之处,是自天然开山之后,下传五十九代方丈。历史文献及历代碑碣中,对各代人物记载赓续有秩,中间虽有断代,但人物排序不乱。传到如今的第五十九方丈,是延法师父。寺内后花园内,建有历代方丈画廊。
天然之后,各代丹霞寺僧都对天然尊崇有加。而天然本人,则对六祖慧能极尊奉。丹霞寺一处厢房中设有祖师殿,供奉着六祖慧能。
禅宗是佛教的本土化,这一条禅路,从一苇渡江的达摩算起,经慧可、僧灿、道信、弘忍,到慧能是第六祖。慧能成为六祖前,曾与上座神秀辩偈,神秀道:“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其意是慢慢读书修养根基就成佛了,是渐悟。慧能的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顿悟,明白这道理你就是佛。
慧能成就了佛的最高境界,其唯心理论,比欧洲哲学家贝古莱早1000年,因此被称为“中国的释迦牟尼”。
继天然禅师之后,丹霞寺名僧辈出。第二代方丈云居道膺禅师,曾开堂讲学三十余年,徒众千余人。第九代方丈丹霞子淳禅师,亦是“门徒千人,盛冠诸方”。第十三代方丈长翁如净禅师,还曾主持过浙江天童寺,收日本僧道元,道元成为日本曹洞宗始祖(禅宗很重要的一个分支),该宗至今仍尊丹霞寺、天童寺为祖庭。第二十一代方丈灵隐文泰禅师在元至元十九年即1282年入主少林祖刹,同时兼丹霞寺方丈,前后达八年之久。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