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杂诗选抄(上)
知堂杂诗选抄(下)
往昔
其一长沮桀溺
往昔读论语,吾爱长沮生。接舆何多事,荷蒉亦有心。丈人供鸡黍,徒尔招讥评。唯有耦耕者,不知所问津。挥手不复顾,妙在无人情。向往不能至,如望秋月明。冷气彻人骨,清光自难名。
其二菩提萨埵
往昔读佛书,吾爱觉有情,菩萨有六度,忍辱良足钦。布施立弘愿,愿重身命轻。投身饲饿虎,事奇情更真。平时再三读,感激几涕零。向往不能至,留作座右铭。安得传灯火,供此一卷经。
其三范蠡
往昔读国语,吾爱范大夫。忍耻逾十载,遂尔破强吴。一言却使者,亲自执鼓桴。吴使与越师,相随入姑苏,腼然具人面,本是蛙黾徒。但知报仇恨,情理非所喻。读此—节话,毛戴亦气舒。向往不能至,徒悬作楷模。人生得到此,不妨终醢菹。陋哉后世人,虚传游五湖。
其四王充
往昔读论衡,吾爱王仲任。读书疾虚妄,无愧读书人。汉儒渐不竞,胥吏起叔孙。终于谈谶纬,乃与道士邻。王君不信数,雷虚鬼非真。著书数十篇,覙缕亦肫诚。赖有黄氏释,遗文差可明。(黄氏今人,名晖,著有《论衡校释》。)向往不能至,礼赞诵姓名。明清有李俞,(谓李卓吾俞理初。)学海之三灯。唯此星星火,照破干古冥。
其五王守仁
往昔读古文,吾爱王阳明。瘗旅文—作,(《瘗旅文》见《古文观止》诸选本中。)不虚龙场行。吾与尔犹彼,此语动人心。非墨亦非释,儒家自有真。后年说良知,学术为—新。未尝吃苦瓜,味道殊难名。(吃苦瓜系用阳明语。)素不喜闽洛,跳脱良所欣。擒濠虽小事,亦足傲迂生。道谊兼事功,百世有几人。向往不能至,祠下徒逡巡。(阳明有祠堂在越中。)
其六王思任
往昔读文饭,吾爱王谑庵。(王季重《文饭小品》五卷,清初刻,今尚存,原本《文饭》有五十卷云。)姚江一雷震,文苑起聋喑。温陵实滥觞,发难自公安。由熟而返生,继之以钟谭。山阴集大成,笔舌翻波澜。略迹论风神,颇似苏子瞻。嬉笑兼怪僻,余人未易谙。或解啖橄榄,滋味自醰醰。向往不能至,攀援聊自宽。后有张宗子。(张岱著有《梦忆》、《西湖梦寻》及文集等。)越风良可观。
二续其一王羲之
往昔读世说,吾爱王右军。一幅兰亭序。今古称至文。徘徊顾景光,故是东晋人。亦有用世志,终乃甘隐沦。爱鹅访道士,妇稚知其名。戏书六角扇,老妪戚复欣。还匿躲婆衖,幸得免纷纶。(城内有躲婆巷,云是右军避卖扇老妪之处。)舍宅为僧房,戒珠榜寺门。至今蕺山下,俨与学校邻,乡里多胜事,首最推此君。
二续其二段成式
往昔读说部,吾爱段柯古。名列三十六,姓氏略能数。不爱余诗文,但知有杂俎。最喜诺皋记,亦读肉攫部。金经出鸠异,黥梦并分组。旁求得金椎,灰娘失玉履。童话与民谭,纪录此鼻祖。抱此一函书,乃忘读书苦。引人入胜地,功力比水浒。深入而不出,遂与蠹鱼伍。
二续其三陆游
往昔论乡贤,吾爱陆放翁,著作等本身,文苑称豪雄。名与香山并,诗派一大宗。家家画团扇,声名满城中。奈何钗头凤,好事乃不终。春波虽常绿,不复照惊鸿。水乡鸣姑恶,赋诗独不同。(放翁《夜闻姑恶》诗不及姑恶事,但云哀哀如此将安归。)隐约不忍言,言之有余恫。荏苒过八十,此恨终无穷。剧怜稽山土,犹恋沈园东。
二续其四徐渭
往昔听乡谈,吾爱徐文长。其人颇促狭,作剧无报偿。市井竞传说,终乃似流氓。单裤买豆腐,毕拨入茶汤。喜与妇人戏,嬉笑辄哄堂。又复杀和尚,流祸到僧坊。(各事均见于民间传说的文长故事中。)浩浩徐夫子,浊世恣佯狂。畸谱殊坦白,行迹略可详。(文长自著年谱一卷,名曰《畸谱》,见《文长逸稿》中。)世人好闲话,传讹亦何妨。吴有唐伯虎,旗鼓差相当。
二续其六东郭门
往昔居会稽,吾爱东郭门。吾家在城内,船步近沈园。出门访亲友,棹舟发清晨。东行十许里,残山有箬篑。既过皋埠市,乃至樊江村。名物松子糕,记忆至今存。烧饼重双酥,其价才二文。(皋埠小烧饼,樊江松子糕,皆地方名物,松子糕大块厚实,与他处绝异。饶饼重酥者佳,名曰双酥。)水程三十里,春游正及辰。待得缓缓归,天色近黄昏。遥望城门口,薜荔如层云。
三续其一神农氏
往昔读古史,吾爱神农氏。教民务稼樯。文明自兹始。又复教医术,百姓无夭死。舍身尝百药,辛苦非徒尔。今朝嚼人参,晚或吞附子。巴豆与甘草,有时一齐饵。非有水晶腹,内景何由视。(俗传神农氏有水晶肚皮。)头项似山峰,得无毒气聚。野人多风趣,拟议得神理。可笑唯仓圣,四眼非佳谥。
三续其二颜之推
往昔读家训,吾爱颜黄门。生丁六朝末,身世值乱棼。试读观我生,呜咽声暗吞。(颜君著有《观我生赋》,记其一生所历苦辛。)归心向三宝,此意自可原,遗书二十篇,斐娓见情文。谈艺有新意,论学尊旧闻。明达通情理,末世尤足尊。垂老写家教,辛苦念子孙。岂知愍楚辈,巢覆卵不存。(之推子愍楚为朱粲属官,后全家悉为所食。)生入舂捣寨,何处与招魂。
三续其三李白
往昔读唐诗,吾爱李青莲。渊明昔有愿,唯酒与长年。李生饮中豪,斗酒诗百篇。醉来仰天笑,飘渺思游仙。若问所喜爱,乃复在人间。人女伊可怀,曼妙比诸天。(人女天女均佛书中语。)惟兹易朽质,柔美更可怜。双足如霜白,长惹梦魂牵。人情好好色,幸喜近自然。奈何杨廉夫,鞋杯古今传。
三续其五河与桥
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小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撸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蹻。亦常有过楼,步屧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两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住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行行二三里,桥影相错交。既出水城门,风景变—朝。河港俄空阔,野坂风萧萧。试立船头望,炉峰干云霄。
四续其一老子
往昔论古人,吾爱周李耳。熟知古今事,久为柱下史。阅历尽人智,无愧称老子。仲尼曾问道,赞叹不自已。如何云中龙,为人掣其尾。骑牛过函谷,乃逢令尹喜。闭关不令行,写经尽两纸。(《故事新编》中《过关》一篇描写颇妙。)道德五千言,言简多妙理。道家重无为,传教自此始。何意宗太上,后复有道士。
四续其二苏轼黄庭坚
往昔读杂文,吾爱坡与谷。二君工书画,神妙穷笔墨。举世重文诗,书堂竞诵读。我只知杂著,题跋与尺牍。妙得自然趣,情味满短幅。有似所作画,怪石间竹木。独惜多优患,文字致讼狱。(东坡文字狱详见《乌台诗案》。)坡老流海南,回首望巴蜀。涪翁宜州住,城楼雨濯足。声名比李杜,遭遇乃更酷。
四续其三李贽
往昔论先贤,吾爱李卓吾。秃头着儒服,言行如合符。遥遥禹稷心,俨与菩萨俱。焚书既已作,一再定藏书。笔屑存大义,刚直过史狐。人伦重估价,肇自龙潭初。(《初潭集》中所论亦多有精义。)语语准情理,世俗惊相呼。吁嗟七十叟,投身饲酷懦。遗令有先兆,倮葬如束刍。至今通州道,片石委路隅。(卓吾墓在通州、今尚存。)
四续其四李慈铭
往昔论乡人,吾爱李越缦。诗语所不晓,文喜杂骈散。日记颇可读,小文记游览。一卷萝庵志,书斋足清玩。流派虽不同,风味比文饭。惜哉性偏急,往往坠我慢。益甫与景孙,(赵文谦与平步青。)粗语恣月旦。嗔目骂季贶,(周星诒。)只是由私怨。岂因山川气,溪刻成疾患。喜得披遗编,胜于生对面。
四续其六夜航船
往昔常行旅,吾爱夜航船。船身长丈许,白篷竹叶苫。旅客颠倒卧,开铺费百钱。来船靠塘下,呼声到枕边。(夜中行船以塘路为准,互呼靠塘下,以避冲突。)大舱明残烛,邻坐各笑言。秀才与和尚,共语亦有缘。尧舜本—人,澹台乃二贤。小僧容伸脚,一觉得安眠。(尧、舜、澹台灭明及伸脚语,出张宗子《夜航船序》,见《嫏嬛文集》中。)晨泊西陵渡,朝日来上檐。徐步出镇口,钱塘在眼前。
五续其二蒲松龄
往昔读志异,吾爱蒲留仙。源流出唐人,属词特鲜妍。委曲尽世情,十九属寓言。演述怕婆事,醒世说因缘。(《醒世姻缘传》一书经胡适之考证,亦系蒲氏所作。)善写儿女态,却在狐鬼篇。青风与连琐,魅尽诸少年。今古传奇文,至此造顶颠。名高运亦穷,有如秋水轩。一再经模拟,语意不新鲜。淞影富卷帙,冷落王紫诠。(王韬生同治光绪时,著有《淞影漫录》等书甚多。)
五续其三扫叶楼
往昔在南京,吾爱扫叶楼。闭居管轮堂,七日得一休。群走清凉山,聊以散牢愁。明贤龚半千,异路不相谋。高楼出木末,喜得豁双眸。会当风雨时,可作半日留。倚槛望台城,块然如层丘。(实际上未能望得见,姑如此说耳。)苍茫有古趣,感触如深秋。少不经世务,读史增百忧。缅想南朝事,点滴上心头。
五续其四炙糕担
往昔幼小时,吾爱炙糕担。夕阳下长街,门外闻呼唤。竹笼架熬盘,瓦钵炽白炭。上炙黄米糕,一钱买一片。麻糍值四文,豆沙裹作馅。(糍粑中裹馅,名为麻糍。)年糕如水晶,上有桂花糁。品物虽不多,大抵甜且暖。儿童围作圈,探囊竞买啖。亦有贫家儿,衔指倚门看。所缺一文钱,无奈英雄汉。
五续其五神话
往昔读西书,吾爱古神话。埃及与印度,象教夙称霸。形相多异物,睢盱可怪诧。唯有希腊人,想像特明画。天上如人间,营营为憎爱。神人同一体,伟美超凡界。诗人作祭司,宗教归美化。艺文旋复兴,影响遍诗画。后世谈文明,恍负—重债。所惜时地隔,未得及华夏。
丙戌岁暮杂诗(十一选五)
打油
昔读寒山诗,十中了一二。亦尝看语录,未能彻禅味。但喜当诗读,所重在文字。吟诗即说话,此语颇有致。偶尔写一篇,大有打油气。平生怀惧思,百一此中寄。掐臂至见血,摇头作游戏。骗尽老实人,得无多罪戾。说破太行山,亦复少风趣。且任泼苦茶,领取塾师意。(太行山事见赵梦白《笑赞》中,甲乙争辩太行山,甲读泰杭,乙读大形,就塾师取决焉,塾师左袒读大形者,甲责之,塾师曰,你输一次东道不要紧,让他一世不识太行山。)
读书
读书五十年,如饮掺水酒。偶得陶然趣,水味还在口。终年不快意,长令吾腹负。久久亦有得,一呷识好丑。冥想架上书,累累如瓦缶。酸甜留舌本,指顾辨良否。世有好事人,扣门乞传授。舌存不可借,对客徒搔首。
梅子
文人爱梅花,诗画极普遍。亦有风雅客,踏雪骑驴看。独不画梅子,未免是缺恨。诗词咏景物,时或一二见。(宋人词中有红英落尽青梅小,青梅如豆柳如眉,闲穿绿树寻梅子诸语,但总不及唐诗中绕床弄青梅,以儿童生活为背景,更有情趣也。)我意同儿童,果饵最所羡。梅干与梅酱,佳品出蜜饯。更有大青梅,酸味齿牙溅。儿拳一下击,生脆倏迸绽。称曰青榔头,乡语可怀念。恨不遇曹公,醋浸送一担。
文字
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强半灾梨枣,重叠堆几案。不会诗下酒,岂是文作饭。读书苦积食,聊且代行散。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愿。诚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恨。饲虎恐未能,遇狼亦已惯。出入新潮中,意思终一贯。只憾欠精进,回顾增感叹。
丙戌岁暮
从前作绝句,漫云牛山体。近又写五言,似拟寒山子。自身非禅门,稗贩无一是。还自写我诗,笔画代口耳。寄远示友生,本意只如此。茫茫大狗年,涂画尽数纸。倏忽将改岁,唐劳可以已。诚知笔墨贱,不及钱刀利。岂无恩与怨,欲报无由致。行当濯手足,山中习符水。三十六年一月十七日即丙戌十二月二十六日也。
丁亥暑中杂诗(三十选八)
西游记
儿时读西游,最喜孙行者。此猴有本领,言动近儒雅。变化无穷尽,童心最歆讶。亦有猪八戒,妙处在疏野。愉懒说谎话,时被师兄骂。却复近自然,读过亦难舍。虽是上西天,一路尽作耍。只苦老和尚,落难无假借。却令小读者,展卷忘昼夜。著书赠后人,于此见真价。即使谈玄理,亦应如是写。买椟而还珠,一样致感谢。
红楼梦
尝读红楼梦,不知所喜爱。皎皎名门女,矜贵如兰茝。长养深闺里,各各富姿态。多愁复多病,娇嗔苦颦黛。蘅芜深心人,沉着如老狯。啾唧争意气,捭阖观成败。哀乐各分途,掩卷增叹慨。名花岂不艳,培栽费灌溉,细巧失自然,反不如萧艾。反复细思量,我喜晴雯姐。本是民间女,因缘入人海。虽裹罗与绮,野性宛然在。所谓乃短命,奄忽归他界。但愿现世中,斯人倘能再。径情对家国,良时庶可待。
伯牙
伯牙善鼓琴,但为知己役。钟期既逝去,琴声遂永绝。所以人琴亡,良由质已失。吾辈平凡人,还自有分别。绝技固未有,知音不可必。有怀欲倾吐,且拼面壁说。或如吴门僧,台前列顽石。即使不点头,聊可破寥寂。大声叫荒野,私语埋土穴。古人有行者,方法不一一。何必登高座,语语期击节。或有自珍意,随时付纸笔。后人如不读,亦堪自怡悦。欲出悉出已,能事斯已毕。
纪晓岚
东坡喜说鬼,妄言聊解酲。本来无所为,妙语乃环生。后世谈神怪,唯以寄劝惩。颜夭跖乃寿,此理既无凭。况复涉三世,支离弥可憎。纪氏作五记,文笔颇清明。为有宣传意,难动识者听。却有一节话,题曰绳还绳,缚狐还被缚,报复相因承。等是示儆戒,此意差可称。孔子重直道,报怨得其平。牙眼各相报,见于景教经。儒家贵中庸,天主有威名。同时传此语,不能违人情。
李长吉
吾怀李长吉,善作幽怪诗。及读南园篇,中心常怀疑。生为唐宗室,身世非卑微。浪游觅诗句,长有奚囊随。不知何所感,乃作孤愤词。欲买耶溪剑,誓从猿公归。十年游扬州,薄幸杜牧之。忍过事堪喜,此言亦若为。文人多感触,千古类如斯。哀怨虽刻骨,旁人那得知。却怜长爪郎,平生未展眉,倏忽赴帝召,未及辞阿姆。玉楼纵云乐,越游终虚期。神剑不自跃,欲以报阿谁。
陶渊明
宋书传隐逸,首著陶渊明。名文归去来,所志在躬耕。本来隐逸士。非不重功名。时艰力不属,脱然谢簪缨。人不可无势,桓温语足征。孟嘉亦豪杰,尺寸无所凭。偃蹇居掾属,徒为蝼蚁轻。五斗悔折腰,此意通弥甥。细读孟君传,可以知此情。俗儒辩甲于,曲说徒瞢腾。
袁随园
往昔读诗话,吾爱袁随园。摘句有佳语,前人加朱圈。亦稍发议论,少年常爱看。及后重取阅,相隔五十年。影迹模糊在,味道不新鲜。多言尹相国,如见时胁肩。所喜重性灵,主张近公安。却独以此故,见怒于时贤。恶口章实斋,反复妇学篇。浙学分东西,派别故俨然。
秋虫
凉风起夜半,秋虫鸣前庭。细听非促织,乃是油唧呤。油胡卢似蟋蟀而大,油黑有光。不能斗,鸣声亦较为单调,俗呼油唧呤。因风送繁响,恍如振银铃。反复鼓哀调,急迫难为听。剧怜黑大汉,何缘作此声。将是唱恋歌,当户理鸣筝。及时不见采,将随秋草零。造物乐有物,众生执此生。生生实天意,仁义乃俗情。方向既自定,道路所由成。人生诚微末,智力庶可凭。若不造幸福,空负灵长名。哲人重自然,高论涉杳冥。倘欲返本真,应学秋虫鸣。
中元
中元为鬼节,人家竞祭祖。照例十碗头,荤索约半数。越俗,平常宴集,率用十簋,称为十碗头,多六荤四素,或八荤二素,五荤五素不常有,兹云半数,实由趁韵也。今朝特严肃,供菜用全素。别制南瓜饼,有似古寒具。蒸瓜取其肉,和面下油釜。炸作黄金色,甜味悦妇孺。例必有西瓜,犬牙切交互。秋凉瓜价贵,千钱无买处。再拜奠酒桨,分坐各散胙。若在乡村人,行事更多趣。十五迎精灵,家家设炬火。火字依俗读若虎。门前焚苎梗,迎神声凄楚。我不信鬼神,人情知恋慕。闻此每愀然,如灵俨在户。十六设祖饯,送神归地府。茄牛角峥嵘,瓜马足彳亍。持此为神骑,跨之从此去。亦有莲花灯,荷叶置烛炷。黄昏列队行,碧影满衢路。本意照幽冥,游戏属儿女。今日明晃晃,明日委泥土。童谣说无常,不知谁所谱。北京童谣云,莲花灯,今儿点,明儿扔。小儿持灯,游行街上,率同声歌之。会值盂兰盆,大旨无违仵。我本出田间,颇知人间苦。语及旧风俗,情意多能喻。怀念乡村人,东望徒延伫。
白蛇传
顷与友人语,谈及白蛇传。缅怀白娘娘,同声发嗟叹。许仙凡庸姿,艳福却非浅。蛇女虽异类,素衣何轻倩。相夫教儿子,妇德亦无间。称之曰义妖,存诚亦善善。何处来妖僧,打散双飞燕。禁闭雷峰塔,千年不复旦。滦州有影戏,此卷特哀艳。美眷终悲剧,儿女所怀念。想见合钵时,泪眼不忍看。女为释所憎,复为儒所贱。礼教与宗教,交织成偏见。弱者不敢言,中心怀怨恨。幼时翻弹词,文句未能念。绝恶法海像,指爪掐其面。前后掐者多,面目不可辨。迩来廿年前,塔倒经自现。白氏已得出,法海应照办。请师入钵中,永埋西湖畔。
题画绝句
四 梅花水仙 集陶句
凄厉岁云暮,园林独余情。翳翳经夕雪,寒花徒自荣。
五 山水 集陶句
户庭无尘杂,夏木独森疏。白日掩荆扉,时还读我书。
九 观瀑图
春时十日雨,横流满坑谷。山中有幽人,拄杖看飞瀑。
十 红梅 用姜白石词意
阔别西湖久,无憀独闭门。何人最相忆,红萼耿无言。
联
挽三一八死难烈士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挽刘半农 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
十七年尔汝旧交,追忆还从卯字号;
廿余日驰驱大漠,归来竟作丁令威。
挽白涤洲 —九三四年十—月七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辛苦而死;
有四方志,无四旬寿,命数奈何。
挽黄晦闻 一九三五年—月二十四日
如此江山,渐将日暮途穷,不堪追忆素常侍;
及今归去’等是风流云散,差幸免作顾亭林。
近来先生常用一印云:如此江山,又在北京大学讲亭林诗,感念古昔,常对诸生慨然言之。
挽马隅卿 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九日
月夜看灯才一梦;
雨窗欹枕更何人。
挽孟心史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二日
野记偏多言外意;
新诗应有井中函。
挽钱玄同 一九三九年—月十九日
戏语竟成真,何日得见道山记;
前屡传君归道山,曾戏语之曰,道山何在,无人能说,君既曾游,大可作记以示来者。君殁之前二日有信来,复信中又复提及,唯寄到时君巳不及见矣。
同游今散尽,无人共话小川町。
余识君在戊申岁,其时尚号德潜,共从太炎先生听讲《说文解字》每星期日集会小川町《民报》社。同学中龚宝铨、朱宗莱、家兄树人均先殁,朱希祖、许寿裳现在川陕,留北平者唯余与玄同而已。每来谈常及尔时出入《民报》社之人物,窃有开天遗事之感,今并此绝响矣。
集陆游句为朱朴之写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二日
多难只成双鬓改,
浮名不作一钱看。
附诗钟一联 陆龟蒙 除夕闻骰 —九零二年三月六日
花鸭鸣时三月暮;
木鸡声里一冬除。
补遗
一九六六年三月廿二日有感于三月七日己时半顷地震用辘轳体作谐诗一首:
春风狂似虎,似虎不吃人,吃人亦无法,无法管风神。
往昔
其一长沮桀溺
往昔读论语,吾爱长沮生。接舆何多事,荷蒉亦有心。丈人供鸡黍,徒尔招讥评。唯有耦耕者,不知所问津。挥手不复顾,妙在无人情。向往不能至,如望秋月明。冷气彻人骨,清光自难名。
其二菩提萨埵
往昔读佛书,吾爱觉有情,菩萨有六度,忍辱良足钦。布施立弘愿,愿重身命轻。投身饲饿虎,事奇情更真。平时再三读,感激几涕零。向往不能至,留作座右铭。安得传灯火,供此一卷经。
其三范蠡
往昔读国语,吾爱范大夫。忍耻逾十载,遂尔破强吴。一言却使者,亲自执鼓桴。吴使与越师,相随入姑苏,腼然具人面,本是蛙黾徒。但知报仇恨,情理非所喻。读此—节话,毛戴亦气舒。向往不能至,徒悬作楷模。人生得到此,不妨终醢菹。陋哉后世人,虚传游五湖。
其四王充
往昔读论衡,吾爱王仲任。读书疾虚妄,无愧读书人。汉儒渐不竞,胥吏起叔孙。终于谈谶纬,乃与道士邻。王君不信数,雷虚鬼非真。著书数十篇,覙缕亦肫诚。赖有黄氏释,遗文差可明。(黄氏今人,名晖,著有《论衡校释》。)向往不能至,礼赞诵姓名。明清有李俞,(谓李卓吾俞理初。)学海之三灯。唯此星星火,照破干古冥。
其五王守仁
往昔读古文,吾爱王阳明。瘗旅文—作,(《瘗旅文》见《古文观止》诸选本中。)不虚龙场行。吾与尔犹彼,此语动人心。非墨亦非释,儒家自有真。后年说良知,学术为—新。未尝吃苦瓜,味道殊难名。(吃苦瓜系用阳明语。)素不喜闽洛,跳脱良所欣。擒濠虽小事,亦足傲迂生。道谊兼事功,百世有几人。向往不能至,祠下徒逡巡。(阳明有祠堂在越中。)
其六王思任
往昔读文饭,吾爱王谑庵。(王季重《文饭小品》五卷,清初刻,今尚存,原本《文饭》有五十卷云。)姚江一雷震,文苑起聋喑。温陵实滥觞,发难自公安。由熟而返生,继之以钟谭。山阴集大成,笔舌翻波澜。略迹论风神,颇似苏子瞻。嬉笑兼怪僻,余人未易谙。或解啖橄榄,滋味自醰醰。向往不能至,攀援聊自宽。后有张宗子。(张岱著有《梦忆》、《西湖梦寻》及文集等。)越风良可观。
二续其一王羲之
往昔读世说,吾爱王右军。一幅兰亭序。今古称至文。徘徊顾景光,故是东晋人。亦有用世志,终乃甘隐沦。爱鹅访道士,妇稚知其名。戏书六角扇,老妪戚复欣。还匿躲婆衖,幸得免纷纶。(城内有躲婆巷,云是右军避卖扇老妪之处。)舍宅为僧房,戒珠榜寺门。至今蕺山下,俨与学校邻,乡里多胜事,首最推此君。
二续其二段成式
往昔读说部,吾爱段柯古。名列三十六,姓氏略能数。不爱余诗文,但知有杂俎。最喜诺皋记,亦读肉攫部。金经出鸠异,黥梦并分组。旁求得金椎,灰娘失玉履。童话与民谭,纪录此鼻祖。抱此一函书,乃忘读书苦。引人入胜地,功力比水浒。深入而不出,遂与蠹鱼伍。
二续其三陆游
往昔论乡贤,吾爱陆放翁,著作等本身,文苑称豪雄。名与香山并,诗派一大宗。家家画团扇,声名满城中。奈何钗头凤,好事乃不终。春波虽常绿,不复照惊鸿。水乡鸣姑恶,赋诗独不同。(放翁《夜闻姑恶》诗不及姑恶事,但云哀哀如此将安归。)隐约不忍言,言之有余恫。荏苒过八十,此恨终无穷。剧怜稽山土,犹恋沈园东。
二续其四徐渭
往昔听乡谈,吾爱徐文长。其人颇促狭,作剧无报偿。市井竞传说,终乃似流氓。单裤买豆腐,毕拨入茶汤。喜与妇人戏,嬉笑辄哄堂。又复杀和尚,流祸到僧坊。(各事均见于民间传说的文长故事中。)浩浩徐夫子,浊世恣佯狂。畸谱殊坦白,行迹略可详。(文长自著年谱一卷,名曰《畸谱》,见《文长逸稿》中。)世人好闲话,传讹亦何妨。吴有唐伯虎,旗鼓差相当。
二续其六东郭门
往昔居会稽,吾爱东郭门。吾家在城内,船步近沈园。出门访亲友,棹舟发清晨。东行十许里,残山有箬篑。既过皋埠市,乃至樊江村。名物松子糕,记忆至今存。烧饼重双酥,其价才二文。(皋埠小烧饼,樊江松子糕,皆地方名物,松子糕大块厚实,与他处绝异。饶饼重酥者佳,名曰双酥。)水程三十里,春游正及辰。待得缓缓归,天色近黄昏。遥望城门口,薜荔如层云。
三续其一神农氏
往昔读古史,吾爱神农氏。教民务稼樯。文明自兹始。又复教医术,百姓无夭死。舍身尝百药,辛苦非徒尔。今朝嚼人参,晚或吞附子。巴豆与甘草,有时一齐饵。非有水晶腹,内景何由视。(俗传神农氏有水晶肚皮。)头项似山峰,得无毒气聚。野人多风趣,拟议得神理。可笑唯仓圣,四眼非佳谥。
三续其二颜之推
往昔读家训,吾爱颜黄门。生丁六朝末,身世值乱棼。试读观我生,呜咽声暗吞。(颜君著有《观我生赋》,记其一生所历苦辛。)归心向三宝,此意自可原,遗书二十篇,斐娓见情文。谈艺有新意,论学尊旧闻。明达通情理,末世尤足尊。垂老写家教,辛苦念子孙。岂知愍楚辈,巢覆卵不存。(之推子愍楚为朱粲属官,后全家悉为所食。)生入舂捣寨,何处与招魂。
三续其三李白
往昔读唐诗,吾爱李青莲。渊明昔有愿,唯酒与长年。李生饮中豪,斗酒诗百篇。醉来仰天笑,飘渺思游仙。若问所喜爱,乃复在人间。人女伊可怀,曼妙比诸天。(人女天女均佛书中语。)惟兹易朽质,柔美更可怜。双足如霜白,长惹梦魂牵。人情好好色,幸喜近自然。奈何杨廉夫,鞋杯古今传。
三续其五河与桥
往昔居越中,吾爱河与桥。城中多水路,河小劣容舠。曲折行屋后,舍撸但用篙。夏日河水干,两岸丈许高。洞桥如虹亘,石梁横空蹻。亦常有过楼,步屧声非遥。(板桥上有屋通两岸人家,名曰过楼,亦曰过桥,为住民所私设者,唯城内有之。)行行二三里,桥影相错交。既出水城门,风景变—朝。河港俄空阔,野坂风萧萧。试立船头望,炉峰干云霄。
四续其一老子
往昔论古人,吾爱周李耳。熟知古今事,久为柱下史。阅历尽人智,无愧称老子。仲尼曾问道,赞叹不自已。如何云中龙,为人掣其尾。骑牛过函谷,乃逢令尹喜。闭关不令行,写经尽两纸。(《故事新编》中《过关》一篇描写颇妙。)道德五千言,言简多妙理。道家重无为,传教自此始。何意宗太上,后复有道士。
四续其二苏轼黄庭坚
往昔读杂文,吾爱坡与谷。二君工书画,神妙穷笔墨。举世重文诗,书堂竞诵读。我只知杂著,题跋与尺牍。妙得自然趣,情味满短幅。有似所作画,怪石间竹木。独惜多优患,文字致讼狱。(东坡文字狱详见《乌台诗案》。)坡老流海南,回首望巴蜀。涪翁宜州住,城楼雨濯足。声名比李杜,遭遇乃更酷。
四续其三李贽
往昔论先贤,吾爱李卓吾。秃头着儒服,言行如合符。遥遥禹稷心,俨与菩萨俱。焚书既已作,一再定藏书。笔屑存大义,刚直过史狐。人伦重估价,肇自龙潭初。(《初潭集》中所论亦多有精义。)语语准情理,世俗惊相呼。吁嗟七十叟,投身饲酷懦。遗令有先兆,倮葬如束刍。至今通州道,片石委路隅。(卓吾墓在通州、今尚存。)
四续其四李慈铭
往昔论乡人,吾爱李越缦。诗语所不晓,文喜杂骈散。日记颇可读,小文记游览。一卷萝庵志,书斋足清玩。流派虽不同,风味比文饭。惜哉性偏急,往往坠我慢。益甫与景孙,(赵文谦与平步青。)粗语恣月旦。嗔目骂季贶,(周星诒。)只是由私怨。岂因山川气,溪刻成疾患。喜得披遗编,胜于生对面。
四续其六夜航船
往昔常行旅,吾爱夜航船。船身长丈许,白篷竹叶苫。旅客颠倒卧,开铺费百钱。来船靠塘下,呼声到枕边。(夜中行船以塘路为准,互呼靠塘下,以避冲突。)大舱明残烛,邻坐各笑言。秀才与和尚,共语亦有缘。尧舜本—人,澹台乃二贤。小僧容伸脚,一觉得安眠。(尧、舜、澹台灭明及伸脚语,出张宗子《夜航船序》,见《嫏嬛文集》中。)晨泊西陵渡,朝日来上檐。徐步出镇口,钱塘在眼前。
五续其二蒲松龄
往昔读志异,吾爱蒲留仙。源流出唐人,属词特鲜妍。委曲尽世情,十九属寓言。演述怕婆事,醒世说因缘。(《醒世姻缘传》一书经胡适之考证,亦系蒲氏所作。)善写儿女态,却在狐鬼篇。青风与连琐,魅尽诸少年。今古传奇文,至此造顶颠。名高运亦穷,有如秋水轩。一再经模拟,语意不新鲜。淞影富卷帙,冷落王紫诠。(王韬生同治光绪时,著有《淞影漫录》等书甚多。)
五续其三扫叶楼
往昔在南京,吾爱扫叶楼。闭居管轮堂,七日得一休。群走清凉山,聊以散牢愁。明贤龚半千,异路不相谋。高楼出木末,喜得豁双眸。会当风雨时,可作半日留。倚槛望台城,块然如层丘。(实际上未能望得见,姑如此说耳。)苍茫有古趣,感触如深秋。少不经世务,读史增百忧。缅想南朝事,点滴上心头。
五续其四炙糕担
往昔幼小时,吾爱炙糕担。夕阳下长街,门外闻呼唤。竹笼架熬盘,瓦钵炽白炭。上炙黄米糕,一钱买一片。麻糍值四文,豆沙裹作馅。(糍粑中裹馅,名为麻糍。)年糕如水晶,上有桂花糁。品物虽不多,大抵甜且暖。儿童围作圈,探囊竞买啖。亦有贫家儿,衔指倚门看。所缺一文钱,无奈英雄汉。
五续其五神话
往昔读西书,吾爱古神话。埃及与印度,象教夙称霸。形相多异物,睢盱可怪诧。唯有希腊人,想像特明画。天上如人间,营营为憎爱。神人同一体,伟美超凡界。诗人作祭司,宗教归美化。艺文旋复兴,影响遍诗画。后世谈文明,恍负—重债。所惜时地隔,未得及华夏。
丙戌岁暮杂诗(十一选五)
打油
昔读寒山诗,十中了一二。亦尝看语录,未能彻禅味。但喜当诗读,所重在文字。吟诗即说话,此语颇有致。偶尔写一篇,大有打油气。平生怀惧思,百一此中寄。掐臂至见血,摇头作游戏。骗尽老实人,得无多罪戾。说破太行山,亦复少风趣。且任泼苦茶,领取塾师意。(太行山事见赵梦白《笑赞》中,甲乙争辩太行山,甲读泰杭,乙读大形,就塾师取决焉,塾师左袒读大形者,甲责之,塾师曰,你输一次东道不要紧,让他一世不识太行山。)
读书
读书五十年,如饮掺水酒。偶得陶然趣,水味还在口。终年不快意,长令吾腹负。久久亦有得,一呷识好丑。冥想架上书,累累如瓦缶。酸甜留舌本,指顾辨良否。世有好事人,扣门乞传授。舌存不可借,对客徒搔首。
梅子
文人爱梅花,诗画极普遍。亦有风雅客,踏雪骑驴看。独不画梅子,未免是缺恨。诗词咏景物,时或一二见。(宋人词中有红英落尽青梅小,青梅如豆柳如眉,闲穿绿树寻梅子诸语,但总不及唐诗中绕床弄青梅,以儿童生活为背景,更有情趣也。)我意同儿童,果饵最所羡。梅干与梅酱,佳品出蜜饯。更有大青梅,酸味齿牙溅。儿拳一下击,生脆倏迸绽。称曰青榔头,乡语可怀念。恨不遇曹公,醋浸送一担。
文字
半生写文字,计数近千万。强半灾梨枣,重叠堆几案。不会诗下酒,岂是文作饭。读书苦积食,聊且代行散。本不薄功利,亦自有誓愿。诚心期法施,一偈或及半。但得有人看,投石非所恨。饲虎恐未能,遇狼亦已惯。出入新潮中,意思终一贯。只憾欠精进,回顾增感叹。
丙戌岁暮
从前作绝句,漫云牛山体。近又写五言,似拟寒山子。自身非禅门,稗贩无一是。还自写我诗,笔画代口耳。寄远示友生,本意只如此。茫茫大狗年,涂画尽数纸。倏忽将改岁,唐劳可以已。诚知笔墨贱,不及钱刀利。岂无恩与怨,欲报无由致。行当濯手足,山中习符水。三十六年一月十七日即丙戌十二月二十六日也。
丁亥暑中杂诗(三十选八)
西游记
儿时读西游,最喜孙行者。此猴有本领,言动近儒雅。变化无穷尽,童心最歆讶。亦有猪八戒,妙处在疏野。愉懒说谎话,时被师兄骂。却复近自然,读过亦难舍。虽是上西天,一路尽作耍。只苦老和尚,落难无假借。却令小读者,展卷忘昼夜。著书赠后人,于此见真价。即使谈玄理,亦应如是写。买椟而还珠,一样致感谢。
红楼梦
尝读红楼梦,不知所喜爱。皎皎名门女,矜贵如兰茝。长养深闺里,各各富姿态。多愁复多病,娇嗔苦颦黛。蘅芜深心人,沉着如老狯。啾唧争意气,捭阖观成败。哀乐各分途,掩卷增叹慨。名花岂不艳,培栽费灌溉,细巧失自然,反不如萧艾。反复细思量,我喜晴雯姐。本是民间女,因缘入人海。虽裹罗与绮,野性宛然在。所谓乃短命,奄忽归他界。但愿现世中,斯人倘能再。径情对家国,良时庶可待。
伯牙
伯牙善鼓琴,但为知己役。钟期既逝去,琴声遂永绝。所以人琴亡,良由质已失。吾辈平凡人,还自有分别。绝技固未有,知音不可必。有怀欲倾吐,且拼面壁说。或如吴门僧,台前列顽石。即使不点头,聊可破寥寂。大声叫荒野,私语埋土穴。古人有行者,方法不一一。何必登高座,语语期击节。或有自珍意,随时付纸笔。后人如不读,亦堪自怡悦。欲出悉出已,能事斯已毕。
纪晓岚
东坡喜说鬼,妄言聊解酲。本来无所为,妙语乃环生。后世谈神怪,唯以寄劝惩。颜夭跖乃寿,此理既无凭。况复涉三世,支离弥可憎。纪氏作五记,文笔颇清明。为有宣传意,难动识者听。却有一节话,题曰绳还绳,缚狐还被缚,报复相因承。等是示儆戒,此意差可称。孔子重直道,报怨得其平。牙眼各相报,见于景教经。儒家贵中庸,天主有威名。同时传此语,不能违人情。
李长吉
吾怀李长吉,善作幽怪诗。及读南园篇,中心常怀疑。生为唐宗室,身世非卑微。浪游觅诗句,长有奚囊随。不知何所感,乃作孤愤词。欲买耶溪剑,誓从猿公归。十年游扬州,薄幸杜牧之。忍过事堪喜,此言亦若为。文人多感触,千古类如斯。哀怨虽刻骨,旁人那得知。却怜长爪郎,平生未展眉,倏忽赴帝召,未及辞阿姆。玉楼纵云乐,越游终虚期。神剑不自跃,欲以报阿谁。
陶渊明
宋书传隐逸,首著陶渊明。名文归去来,所志在躬耕。本来隐逸士。非不重功名。时艰力不属,脱然谢簪缨。人不可无势,桓温语足征。孟嘉亦豪杰,尺寸无所凭。偃蹇居掾属,徒为蝼蚁轻。五斗悔折腰,此意通弥甥。细读孟君传,可以知此情。俗儒辩甲于,曲说徒瞢腾。
袁随园
往昔读诗话,吾爱袁随园。摘句有佳语,前人加朱圈。亦稍发议论,少年常爱看。及后重取阅,相隔五十年。影迹模糊在,味道不新鲜。多言尹相国,如见时胁肩。所喜重性灵,主张近公安。却独以此故,见怒于时贤。恶口章实斋,反复妇学篇。浙学分东西,派别故俨然。
秋虫
凉风起夜半,秋虫鸣前庭。细听非促织,乃是油唧呤。油胡卢似蟋蟀而大,油黑有光。不能斗,鸣声亦较为单调,俗呼油唧呤。因风送繁响,恍如振银铃。反复鼓哀调,急迫难为听。剧怜黑大汉,何缘作此声。将是唱恋歌,当户理鸣筝。及时不见采,将随秋草零。造物乐有物,众生执此生。生生实天意,仁义乃俗情。方向既自定,道路所由成。人生诚微末,智力庶可凭。若不造幸福,空负灵长名。哲人重自然,高论涉杳冥。倘欲返本真,应学秋虫鸣。
中元
中元为鬼节,人家竞祭祖。照例十碗头,荤索约半数。越俗,平常宴集,率用十簋,称为十碗头,多六荤四素,或八荤二素,五荤五素不常有,兹云半数,实由趁韵也。今朝特严肃,供菜用全素。别制南瓜饼,有似古寒具。蒸瓜取其肉,和面下油釜。炸作黄金色,甜味悦妇孺。例必有西瓜,犬牙切交互。秋凉瓜价贵,千钱无买处。再拜奠酒桨,分坐各散胙。若在乡村人,行事更多趣。十五迎精灵,家家设炬火。火字依俗读若虎。门前焚苎梗,迎神声凄楚。我不信鬼神,人情知恋慕。闻此每愀然,如灵俨在户。十六设祖饯,送神归地府。茄牛角峥嵘,瓜马足彳亍。持此为神骑,跨之从此去。亦有莲花灯,荷叶置烛炷。黄昏列队行,碧影满衢路。本意照幽冥,游戏属儿女。今日明晃晃,明日委泥土。童谣说无常,不知谁所谱。北京童谣云,莲花灯,今儿点,明儿扔。小儿持灯,游行街上,率同声歌之。会值盂兰盆,大旨无违仵。我本出田间,颇知人间苦。语及旧风俗,情意多能喻。怀念乡村人,东望徒延伫。
白蛇传
顷与友人语,谈及白蛇传。缅怀白娘娘,同声发嗟叹。许仙凡庸姿,艳福却非浅。蛇女虽异类,素衣何轻倩。相夫教儿子,妇德亦无间。称之曰义妖,存诚亦善善。何处来妖僧,打散双飞燕。禁闭雷峰塔,千年不复旦。滦州有影戏,此卷特哀艳。美眷终悲剧,儿女所怀念。想见合钵时,泪眼不忍看。女为释所憎,复为儒所贱。礼教与宗教,交织成偏见。弱者不敢言,中心怀怨恨。幼时翻弹词,文句未能念。绝恶法海像,指爪掐其面。前后掐者多,面目不可辨。迩来廿年前,塔倒经自现。白氏已得出,法海应照办。请师入钵中,永埋西湖畔。
题画绝句
四 梅花水仙 集陶句
凄厉岁云暮,园林独余情。翳翳经夕雪,寒花徒自荣。
五 山水 集陶句
户庭无尘杂,夏木独森疏。白日掩荆扉,时还读我书。
九 观瀑图
春时十日雨,横流满坑谷。山中有幽人,拄杖看飞瀑。
十 红梅 用姜白石词意
阔别西湖久,无憀独闭门。何人最相忆,红萼耿无言。
联
挽三一八死难烈士 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三日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挽刘半农 一九三四年十月九日
十七年尔汝旧交,追忆还从卯字号;
廿余日驰驱大漠,归来竟作丁令威。
挽白涤洲 —九三四年十—月七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辛苦而死;
有四方志,无四旬寿,命数奈何。
挽黄晦闻 一九三五年—月二十四日
如此江山,渐将日暮途穷,不堪追忆素常侍;
及今归去’等是风流云散,差幸免作顾亭林。
近来先生常用一印云:如此江山,又在北京大学讲亭林诗,感念古昔,常对诸生慨然言之。
挽马隅卿 一九三五年二月十九日
月夜看灯才一梦;
雨窗欹枕更何人。
挽孟心史 一九三八年三月十二日
野记偏多言外意;
新诗应有井中函。
挽钱玄同 一九三九年—月十九日
戏语竟成真,何日得见道山记;
前屡传君归道山,曾戏语之曰,道山何在,无人能说,君既曾游,大可作记以示来者。君殁之前二日有信来,复信中又复提及,唯寄到时君巳不及见矣。
同游今散尽,无人共话小川町。
余识君在戊申岁,其时尚号德潜,共从太炎先生听讲《说文解字》每星期日集会小川町《民报》社。同学中龚宝铨、朱宗莱、家兄树人均先殁,朱希祖、许寿裳现在川陕,留北平者唯余与玄同而已。每来谈常及尔时出入《民报》社之人物,窃有开天遗事之感,今并此绝响矣。
集陆游句为朱朴之写 一九四五年二月十二日
多难只成双鬓改,
浮名不作一钱看。
附诗钟一联 陆龟蒙 除夕闻骰 —九零二年三月六日
花鸭鸣时三月暮;
木鸡声里一冬除。
补遗
一九六六年三月廿二日有感于三月七日己时半顷地震用辘轳体作谐诗一首:
春风狂似虎,似虎不吃人,吃人亦无法,无法管风神。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