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 | 来一碗大烩菜,睡一场冬日懒觉!
![]() |
![]() |
大寒时节,草木枯冷,湖心成冰,就连空气都在不情愿的流动。海子曾说,要有最朴素的生活,与最遥远的梦想,即使明日天寒地冻,路远马亡。所以“吃”,作为人类最朴素的原始需求,倘若不能在这寒冬腊月天,滋补一碗大烩菜,纵使千军万马兵临城下,也无法启程脚下的梦想。
烩菜
极具北方特色的一道美食,本意指的是一种烹调的方法,就是指把肉类(猪肉偏多)和多种菜经过炒制,加水,最后炖熟,以河南安阳和山西宁武两地最为著名。相传在宋朝的时候,佞臣当道,秦桧等奸人把持朝政,于是一些志士就把各种菜蔬炸过烩在一起,说大家把它当成秦桧,食其肉,饮其血,很快便在百姓之中流传开来。
![]() |
► 北方人对烩菜可以说是情有独钟,无论是婚丧嫁娶、满月席还是寿宴,几乎都离不开烩菜。在吃法上,可以把菜和汤舀到小碗里吃菜喝汤,也可以大家围坐在一起,挑着吃锅里自己喜欢的食材,吃完之后再喝汤,可谓“一锅煮天下,一勺定乾坤”。烩菜亦因种类繁多、配料齐全、汤醇味美、营养丰富、价格低廉而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菜。
![]() |
虽说提到烩菜,更多人会简单的称为大锅菜或者猪肉炖粉条,总给人粗糙滥制的感觉,但如果真得想做出一锅交口称赞的烩菜,就必须讲究一些。比如用火,有时得用大火,有时得用文火;比如用锅,有的用铁锅、铝锅,有的就得用砂锅;再比如用料,烧肉要皮用酱油抹过然后炸得薄薄一层的切片,土豆要滚刀块过油各个面金黄的,大白菜要一半帮子一半叶子切细条的,粉条要红薯粉一指宽的,豆腐要冻出蜂窝的,汤头要红烧肉炖鸡腿留下的。
![]() |
最后所有材料放在炭火锅里咕嘟咕嘟咕嘟的煮,汤渐渐变浓,土豆失去棱角,白菜快要融化,冻豆腐吸饱肉汤,粉条开始变得晶莹,烩菜的高下粗细之分也就立刻明判。但其实,烩菜的精妙之处却在于,无论你怎样做,它都是烩菜,都不失色味的厚重。
![]() |
► 判断一道汤菜制作时是否用了心,尝一口汤便可得知。所以对于大烩菜来说,汤绝对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火候的把握,食材的炖煮时间,决定着汤汁是否收尽食材的精华。北方的严冬天气,外出归家的人冻得浑身哆嗦,这时取一碗大烩菜,酥烂的肉块补充体力,浓热的汤汁浸润全身,最后吃得酣畅淋漓,驱除一身寒气。
细究起来,烩菜就像是北方人骨子里的那股坦诚直白、友善相处,那么多的菜在一锅里烩,各有各的味道,各有各的色彩,各有各的形状,尽管都掺杂在了一起,但你绝不会把白菜当萝卜,把猪肉当豆腐,因为在烩菜的过程中,它们已经彼此吸纳了对方的精华,更新了自己的品味,可谓是取长补短色味相连。所以,烩菜不是形影相吊而是携手共存,不是色相单一而是五彩缤纷,虽不前卫,但却敦厚实在。
![]() |
关于美食的评断,在八大菜系衍生出的无数菜品之中,大烩菜绝对是没有竞争力的,但在大多数人的口味里,大烩菜却始终是一个经典的存在。或许是家常菜的定位让它得以广泛流通,但更多的却是,烩菜始终满足人们对食物的最基本需求,而这,恰如海子的那句话,你可以让你的梦想绚烂多彩,但生活,务必脚踏实地。
![]() |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