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梅林——开中国罐头工业之先河
![]() |
珍贵的1953年梅林股票,珍藏。 |
![]() |
早期梅林公司照片 |
![]() |
50年代,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工人们在处理鸡肉的情景。 |
![]() |
五十年代上海梅林罐头厂 |
创业
公元20世纪2O年代末,中国罐头二业冷落萧条,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充斥着外围公司大肆倾销的各种罐头。
几位中圈厨师怀抱崇尚国货的信念,在上海蓝维霭路(90年代为卢湾区肇周路)唐家湾租赁了一间石库门房子,合伙试制辣酱油、果酱、番茄沙司、青豆、刀豆等初级罐头产品,迈开了创业之路。
由于物美价廉,受到申城许多西餐馆青眯,也引起沪上西餐商对罐头食品制造的兴趣,纷纷前米洽谈投资合股。
l930年l0月,以“独先天下而春”的梅花为名,他们合伙创立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遂在上海虹桥路808号征地l4亩建厂。1933年7月l6日召开创立大会,以寓意“如梅花般傲霜林雪,像金盾般牢不可破”的“梅林金盾”注册了公司商标,从而正式开启中国罐头工业之先河
工厂从最初的作坊式生产发展为规模化生产,梅林以“生产救国”提倡国货自勉,确立“著名土产制造罐头食品,以抵制舶来品,争取外汇”为宗旨,至1938年梅林外销罐头产品已达126种,成为梅林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
成长
1949年上海解放后,梅林罐头食品厂股份有限公司先于1954年公私合营,由上海轻工业管理局主管,后于1956年成为地方工业部掌管的重点企业。
1958年1月8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从梅林看全国》,掀起增产节约、反对浪费的高潮,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极大的促进和激发了梅林人的创造热情。于是,梅林厂“双革”创奇迹,竞赛掀热潮,罐头品种增加到200余种。
为进一步做响梅林名牌,使梅林罐头进一步走向世界,1960年l0月1日,地处虹桥路808号的梅林罐头食品厂移至军工路224号,并将拥有较好制罐生产基础和技术实力的上海益民食品二厂的职工、设备全部并入。从此,一个由国家重点扶持、实力雄厚的国营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在上海东部的黄浦江畔崛起,从而成为梅林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振兴
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罐头食品行业陷入困境。面对,严峻挑战,梅林人积极探索一条利用中外合资、工贸结合与振兴梅林融为一体的发展道路。
1991年12月28日,上海梅林罐头食品厂与上海市食品进出口公司、香港贸基发展有限公司三方合资,建立上海梅林食品有限公司。工贸双方紧密合作,建立供产销联合实体,梅林名牌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以后,梅林公司在探索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走上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道路。公司领导运筹帷幄,构思发展集团型企业的蓝图,为“梅林”的繁荣昌盛,为国家罐头食品工业的振兴发展,率领公司全体员工走向市场;立足需求,开发新新品;广开门路,多种经营;继续积极寻求合资合作伙伴,成为梅林厂发展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
拓展
梅林八十多年发展轨迹一脉相承,“艰苦创业、 继往开来、维护盾牌、为国争光”的梅林精神薪火相传。梅林有限公司现为上海梅林正广和股份有限公司与香港贸基发展有限公司双方投资组建的中外合作企业,已发展成为有肉、禽、水产、水果、蔬菜、调味品等各种类型罐头食品,50%左右产品供防出口,销往欧美、日木、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就海内外享有非凡美誉度的中国罐头食品象征。
近十多年来,上海梅林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积极加大品牌的利用和扩展,通过国闻外引进、国内配套、自行制造“三管齐下”,
把整体装备提升到国际先进水平,已形成空罐、火腿、午餐肉、调料等机械化、连续化程度较高的生产线,并有一套完整的披术质量控制系统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在国内同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围际食品工业界也有一定影响。作为中国罐头行业的龙头企业,悔林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认证,还先后多次受国家轻工业部和轻工总会委托,参与制订罐头行业标准。
在未来三年,上海梅林将坚持技术改造和样板创业,不断完善5万吨年产技改项目的建设,全力构建花园式样板工厂。为满足国内外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更高要求,积极探索原料供应和食品安全生产新途径,顺应中国肉制品加工业的产业链发展趋势。
梅林牌以“安全、便捷、营养、美味”的形象盛誉全球。早在30年代,梅林牌罐头食品已获得美国芝加哥“世纪进展”国际展览会奖状和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国货展览推销大会特等奖,实业部国货展评会优等奖等荣誉证书……一张张充满历史感的奖励证书,一枚枚金光灿灿的奖励证章,印记着梅林的创业春秋,映示着梅林的优良品质,激励着悔林人继往开来,奋勇前行。上海梅林,将始终与中国民族食品工业的发展同呼吸、共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