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被问“How are you”时,正确的回答是这样的
作者:Joshua
(TeaveLearn,专注伯克利暑期交流)
带队多年,我发现参加我们暑期项目的同学们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孩子,都很有礼貌,生怕冒犯到别人,可就是这样,还经常让当地的朋友觉得困扰。
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这些同学很nice,很有礼貌,可有的时候却这么不友善?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会,并不是我们的同学不友善,而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接下来就和大家谈谈几个经常产生的"误会”。
1、How are you?
对于这个经典问题,尴尬高发区不是你掉到下水道里警察来救你的时候,而是进商店和餐厅的时候。当有人问你“how are you?”时,你会怎么回答?我知道你不会再用经典的“Fine. Thank you. And you?”来回复,但我要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回复什么,而是根本就忘了回复,我们选择沉默,选择走开,选择把头转向一边。这是非常尴尬和令人不舒服的做法。
one 商店
很多同学到美国都喜欢shopping,不,不是喜欢,是热爱,是奋不顾身的热爱!然而,我们很多同学逛商场的时候,却不知道基本的进店礼仪。
在美国一般每个商店都有人迎宾,即使在OUTLETS也不例外。这样每当你进入一家店的时候,你总会听到一声亲切的“Hi, how are you?”
然而,我们同学听到的不是亲切的问候,看到的也不是热情的微笑,而是一个期待回复的表情,这让我们的同学感到紧张。
于是,无数次,我们的同学选择径直走向店里面,忽略那个站在那儿打招呼的人。当然很多情况,是我们根本进店的时候就没有留意那个给我们打招呼的人。因为我们进商店没有期待有人会招呼我们。在国内,我有问题或需要,我会自己找工作人员的。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无论你多么热爱这家店里的商品,给那个打招呼问好的朋友一点attention。你可以回答“good”,这时ta可能会问“can I help you with something?”你可以告诉他,你在找什么产品,ta会非常热心的帮你去找到,你不用更有任何压力,ta不会强硬的推销你去买的,ta只是希望你能够找到你想找的东西而已。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同学也并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是想先看看,这时候,不要担心,直接告诉ta就好。不然,你一句话也不说,把头转向一边的做法会非常令在场所有人都尴尬的。
two 餐厅
进餐厅也一样,通常我们在国内都是,直接进去找我们喜欢的位置坐下,等服务员过来点菜。
可是在美国,通常都会先由服务员领你去相应的位置坐下,如果你想坐其他地方,通常需要跟ta询问一下,因为有可能那是一张已经预定了的座位。
所以进餐厅,建议大家可以先站在门口,自然会有服务员过来招呼你,即使他们现在不在那里,也会告诉你 one second please.很快就会有人过来领你去座位的。所以进餐厅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横冲直撞的往里走,而是等他们来领你去你的table。
three AT&T
还有一个需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去AT&T,相当于我们去联通或移动的营业厅。他们的店非常漂亮,像个商店,他们确实有一些商品在卖。但是大家都是来这儿办业务的,可是却不像国内的营业厅,有叫号器什么的。而是一进门就有一位工作人员,手拿一个ipad,向你问好,然后问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然后会录入你的姓名,之后分配一个工作人员给你。
等一会儿,自然会有工作人员过来找你,向你提供帮助。等待的期间,你可以在店里逛逛看。切记不要进门之后就往里面闯,门口的不是门卫,他是帮你sign in的工作人员。
2、Thank you
不得不说,在伯克利,我们说谢谢的场合和机会较国内相比要多很多。
在国内,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场合我们一般会点头微笑,而不是说谢谢。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不礼貌,环境如此。
比如,去餐厅用餐之后,要离开餐厅时,有服务员打开门说一声”谢谢光临“,当我对她说谢谢时,却发现她根本都没有机会看我,因为她实在太忙了,说”谢谢光临“只是工作要求,如果她可以选择不说的话,她肯定会去忙其他更重要的事儿。
我并不是怪她没有认真的送客,我只是想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慢慢习惯了冷漠对待为我们忙碌的服务的那些人。因为当你说谢谢时,没有人理你是挺尴尬一件事儿。
但是在伯克利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我想一方面人少,另一方面是大家有这样的期待,他们在等着你离开的时候对他们说谢谢。
这很正常,我们的同学到了伯克利会经常坐公交车,因为你们的卡上面有一个贴纸,可以免费乘坐AC Transit的公家车,区分是否是伯克利学生很快的方法就是看,他们下车的时候是否会对司机说一声谢谢!
如果同学们去了美国,你们仔细观察,美国人会经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离开餐厅的时候,有的人还会顺带在thank you后面加一句 I do appreciate it!以示亲切友好。
因为我长期接触不同的大学生,还是有少数同学不太有说thank you的习惯。例如在国内我们觉得我去subway买Sandwich,我付钱了,所以当服务员递给我食物的时候,我拿了就走,这很正常。服务员也不期待你会感谢ta,你可能也没有意识要这样说,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下,别人对我们会有不同的期待。
当服务员送你离开餐厅的时候,当你买好了衣服结完账的时候,当你的领队送你回家的时候,当你的一个问题被别人回答的时候,即使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我也非常建议你:不要害羞,自信的说thank you会让你感受到加州的第一缕阳光,那种来自微笑的温暖。
3、Shower
这么多年,每次送同学们进自己的公寓时,我们叮嘱的第一件事儿是什么?是浴帘!!!
和国内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是那里的洗手间。国内干湿分离的洗手间还是没有那么普遍,我们可以把洗手间的地弄湿,而且有地漏,弄湿了也可以自己变干。
可是美国不一样。每一个洗手间都有浴帘或者和浴帘有同样功能的推拉门。没错,那不是用来遮羞的,而是用来挡水的。让你洗澡的时候,水不至于跑出去。因为水跑出去,不是跑到洗手间的地上,而是跑到客厅去了!
what?!怎么会跑客厅去?因为洗手间木有地漏啊亲!那个水跑到浴池外面,会一路小跑,欢快的冲出洗手间,然后在温馨的客厅蔓延开来。很多客厅都有地毯,而且不是那种铺上去的地毯,是镶嵌在地板上的地毯,是没有办法拿起来晾的啊,亲!
有人会认为冲澡时,大部分水都从浴缸里流走了,打在身上溅出去的水能有多少呢?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浴帘,我们是有过亲身经历,惨痛无比的亲身经历,才拿来和大家这么郑重其事的说这件事的!切记,切记,浴帘千万要放在里面,不要放在浴缸或挡水槽的外面,弄湿客厅的地毯可不是个小数目的工程啊!
另外,不要穿着湿拖鞋在屋里走来走去,即使在洗手间也不行。当你走出淋雨区的那一瞬间,请保证你是干的。之前有同学把洗手间弄湿,从而造成了中外室友非常大的误会和矛盾,这对大家都不好!
我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这些误会和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TeaveLearn,专注伯克利暑期交流)
带队多年,我发现参加我们暑期项目的同学们都是受过很好教育的孩子,都很有礼貌,生怕冒犯到别人,可就是这样,还经常让当地的朋友觉得困扰。
为什么有时候觉得这些同学很nice,很有礼貌,可有的时候却这么不友善?
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会,并不是我们的同学不友善,而是因为文化差异造成的。为了避免这样的尴尬,接下来就和大家谈谈几个经常产生的"误会”。
1、How are you?
![]() |
对于这个经典问题,尴尬高发区不是你掉到下水道里警察来救你的时候,而是进商店和餐厅的时候。当有人问你“how are you?”时,你会怎么回答?我知道你不会再用经典的“Fine. Thank you. And you?”来回复,但我要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知道回复什么,而是根本就忘了回复,我们选择沉默,选择走开,选择把头转向一边。这是非常尴尬和令人不舒服的做法。
one 商店
很多同学到美国都喜欢shopping,不,不是喜欢,是热爱,是奋不顾身的热爱!然而,我们很多同学逛商场的时候,却不知道基本的进店礼仪。
在美国一般每个商店都有人迎宾,即使在OUTLETS也不例外。这样每当你进入一家店的时候,你总会听到一声亲切的“Hi, how are you?”
然而,我们同学听到的不是亲切的问候,看到的也不是热情的微笑,而是一个期待回复的表情,这让我们的同学感到紧张。
于是,无数次,我们的同学选择径直走向店里面,忽略那个站在那儿打招呼的人。当然很多情况,是我们根本进店的时候就没有留意那个给我们打招呼的人。因为我们进商店没有期待有人会招呼我们。在国内,我有问题或需要,我会自己找工作人员的。
所以我强烈建议大家,无论你多么热爱这家店里的商品,给那个打招呼问好的朋友一点attention。你可以回答“good”,这时ta可能会问“can I help you with something?”你可以告诉他,你在找什么产品,ta会非常热心的帮你去找到,你不用更有任何压力,ta不会强硬的推销你去买的,ta只是希望你能够找到你想找的东西而已。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同学也并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只是想先看看,这时候,不要担心,直接告诉ta就好。不然,你一句话也不说,把头转向一边的做法会非常令在场所有人都尴尬的。
two 餐厅
进餐厅也一样,通常我们在国内都是,直接进去找我们喜欢的位置坐下,等服务员过来点菜。
可是在美国,通常都会先由服务员领你去相应的位置坐下,如果你想坐其他地方,通常需要跟ta询问一下,因为有可能那是一张已经预定了的座位。
所以进餐厅,建议大家可以先站在门口,自然会有服务员过来招呼你,即使他们现在不在那里,也会告诉你 one second please.很快就会有人过来领你去座位的。所以进餐厅的注意事项就是,不要横冲直撞的往里走,而是等他们来领你去你的table。
three AT&T
还有一个需要跟大家讲的就是去AT&T,相当于我们去联通或移动的营业厅。他们的店非常漂亮,像个商店,他们确实有一些商品在卖。但是大家都是来这儿办业务的,可是却不像国内的营业厅,有叫号器什么的。而是一进门就有一位工作人员,手拿一个ipad,向你问好,然后问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然后会录入你的姓名,之后分配一个工作人员给你。
等一会儿,自然会有工作人员过来找你,向你提供帮助。等待的期间,你可以在店里逛逛看。切记不要进门之后就往里面闯,门口的不是门卫,他是帮你sign in的工作人员。
2、Thank you
![]() |
不得不说,在伯克利,我们说谢谢的场合和机会较国内相比要多很多。
在国内,大多数情况下,很多场合我们一般会点头微笑,而不是说谢谢。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不礼貌,环境如此。
比如,去餐厅用餐之后,要离开餐厅时,有服务员打开门说一声”谢谢光临“,当我对她说谢谢时,却发现她根本都没有机会看我,因为她实在太忙了,说”谢谢光临“只是工作要求,如果她可以选择不说的话,她肯定会去忙其他更重要的事儿。
我并不是怪她没有认真的送客,我只是想说,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慢慢习惯了冷漠对待为我们忙碌的服务的那些人。因为当你说谢谢时,没有人理你是挺尴尬一件事儿。
但是在伯克利的时候,这种情况很少发生,我想一方面人少,另一方面是大家有这样的期待,他们在等着你离开的时候对他们说谢谢。
这很正常,我们的同学到了伯克利会经常坐公交车,因为你们的卡上面有一个贴纸,可以免费乘坐AC Transit的公家车,区分是否是伯克利学生很快的方法就是看,他们下车的时候是否会对司机说一声谢谢!
如果同学们去了美国,你们仔细观察,美国人会经常把thank you挂在嘴边。离开餐厅的时候,有的人还会顺带在thank you后面加一句 I do appreciate it!以示亲切友好。
因为我长期接触不同的大学生,还是有少数同学不太有说thank you的习惯。例如在国内我们觉得我去subway买Sandwich,我付钱了,所以当服务员递给我食物的时候,我拿了就走,这很正常。服务员也不期待你会感谢ta,你可能也没有意识要这样说,但是,在不同的文化下,别人对我们会有不同的期待。
当服务员送你离开餐厅的时候,当你买好了衣服结完账的时候,当你的领队送你回家的时候,当你的一个问题被别人回答的时候,即使这是他们应该做的,我也非常建议你:不要害羞,自信的说thank you会让你感受到加州的第一缕阳光,那种来自微笑的温暖。
3、Shower
![]() |
这么多年,每次送同学们进自己的公寓时,我们叮嘱的第一件事儿是什么?是浴帘!!!
和国内非常不一样的地方是那里的洗手间。国内干湿分离的洗手间还是没有那么普遍,我们可以把洗手间的地弄湿,而且有地漏,弄湿了也可以自己变干。
可是美国不一样。每一个洗手间都有浴帘或者和浴帘有同样功能的推拉门。没错,那不是用来遮羞的,而是用来挡水的。让你洗澡的时候,水不至于跑出去。因为水跑出去,不是跑到洗手间的地上,而是跑到客厅去了!
what?!怎么会跑客厅去?因为洗手间木有地漏啊亲!那个水跑到浴池外面,会一路小跑,欢快的冲出洗手间,然后在温馨的客厅蔓延开来。很多客厅都有地毯,而且不是那种铺上去的地毯,是镶嵌在地板上的地毯,是没有办法拿起来晾的啊,亲!
有人会认为冲澡时,大部分水都从浴缸里流走了,打在身上溅出去的水能有多少呢?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浴帘,我们是有过亲身经历,惨痛无比的亲身经历,才拿来和大家这么郑重其事的说这件事的!切记,切记,浴帘千万要放在里面,不要放在浴缸或挡水槽的外面,弄湿客厅的地毯可不是个小数目的工程啊!
另外,不要穿着湿拖鞋在屋里走来走去,即使在洗手间也不行。当你走出淋雨区的那一瞬间,请保证你是干的。之前有同学把洗手间弄湿,从而造成了中外室友非常大的误会和矛盾,这对大家都不好!
我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习惯和文化差异,这些误会和矛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