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毁了你
无前戏,上正文。
欣欣想解释(自己想的)有关“思想如何影响行为”的四个概念:
1、 思想建筑形态
2、 自由界限
3、 三方力量(原我意识、自我拯救意识、自我毁灭意识)
4、 跳出无破绽循环
------------------------------------【思想建筑形态】------------------------------------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美]大卫·华莱士)
(乍听书名以为是鸡汤文,实质是作者的哲学观解释,如果让欣欣提名,我投《控制思想》一票)
P34 “思想封闭,就像一个彻彻底底的牢狱,狱中之人甚至不知自己被监禁。”
作者于2008年盛年46岁受抑郁症困扰于家中自杀。
一开始我不解,因为听说此书是本颇积极的书。
可是看完全书,我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自杀。
因为他聪明,却不够聪明。
华莱士以为他的敌人是监狱,不是,他的敌人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想要获得自由必须打破束缚(即思想监狱)。
华莱士意识到监狱的存在,自由的概念催促他打破牢笼。他无从下手,选择自毁。
(他意识到了监狱的存在,却没意识到狱卒的存在,在下文“三方力量”再作解释)
但为什么监狱不能是一座易攻能守的安全堡垒?
如果想解除禁锢,只要在城墙开扇门,自己拿着钥匙,不就解决了问题?
饿了出城外打猎,累了回堡垒休息。
(我知道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只是,在最初刚开始出问题的时候,心理因素影响生理器官病变从而加剧心理问题,对吧?仍然对治疗抑郁症有兴趣的请移步《渡过》by张进 本文不讨论抑郁症)
作者将“思想封闭”状态形容成监狱,很好,因为欣欣之前也曾想过——
【思想的建筑形态】
每个人的思想形态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类比,有些人很固执封闭,思想围墙坚固如牢;
有些人没有自己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思想形态就像一团面粉;
有些人的思想像溪边竹林旁的一处木屋,与自然为伴,闲适自在……
我的思想形态曾经如大卫·华莱士,监狱。但没他的森严。
P31 “我们对意义的构建,源于傲慢自大。”(知甚少)
P36 “少些自大,多些对自己和自己所确信之事的批判意识”
P48 不要“过度推理”
然而,这个“少些自大多些批判”的度,华莱士本人并没有掌控在手。
他的“过度推理”陷入了无破绽的循环,找不到出口。
从这本书表述的哲学思想可以看得出,华莱士本人有思考“思维”的习惯,而且钻研得很深。
根据他的结局,这种思考的速度估计加剧了心理矛盾和器官病变。
再说说【思想入侵】
很多人听到某些言论后,会说:“我不同意。”
这时候,你的个人思想启动防御机制,防止一种外界思想的入侵。
P53 “让你以充分的自觉和警醒去选择关注的内容,选择从经验中构建意义的方式。”
P54 “练习这种选择”(思想防卫演练)
过去三年我太过注重思想防御机制的保护性,监狱越建越封顶。
直到前不久,意识到“思想的建筑形态”,才换了个形态,从监狱变成厨房……
烹饪食材,试吃,好吃的写进食谱,不好吃的扔垃圾桶。
注重筛选卫生干净的食材,别吃坏了肚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曾经有个同学让我推荐一些书单给他看,聊久了我跟他说:
“三观未成形的人,不宜看太多书。”
然而这位同学一直觉得“看的书越多,越好。”
就好像如果中国没有筑墙,国内的新浪微博/微信等,发展得有那么顺利吗?
在自己未能以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概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前,我不推荐大家看太多书……
或者说,看完一本书后多多留点时间去思考和沉淀。
其实三观的成形不需要多少时间,你只需要用语言明确的回答,从段落浓缩成句、词,慢慢完善。
如何避免【思想封闭】
P27 “我们鼓励相互包容、鼓励信仰多元化。”
P45 “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思考”
有些人看到白色的侧面说:“是白色!”
有些人看着蓝色线说:“明明是蓝色!”
有些人站在黑面前说:“这么大片黑色你们瞎啊?”
考虑尽可能多的情况,承认“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自己走路,也要留条路给别人走。
(可以这样想:“正常人做不出这事,他一定经历了不正常的事”。)
(你可以选择不生气不计较,大方点~)
(实际上生气起来还不知道谁是赢家呢~)
------------------------------------【自由界限】------------------------------------
很多人提到提及“自由”这个概念,会联想到天空、大海、宇宙等广阔的空间。
然而,天空虽无起点和终点(球体外层/循环),天空有高度,超出大气层就是太空了。
大海也是有边的,至于宇宙有没有极限此文不研究也不推论(放过我吧)。
也就是说,自由,有它的存在条件。
也就是,“有限条件才出现的自由”。
(注意与“自由的有限”区分开,此处不是说自由程度,而是说自由有前提)
有些人很喜欢跟自己过不去,感到不自由非要两败俱伤。(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大义灭亲)
是不是换一个环境,心就自由了?
到监狱外,到城墙外去,到天外,到更远的离“不自由之地”更远的空间去。
自由离你多远,以公里计量还是以时间计算?
我唯一能想到的真正自由的情况是:“我觉得我自由了。”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朋友》中提过一个例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尔。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他突然想明白,‘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然而,这个“自己”,却受三方力量影响。
------------------------------------【三方力量】------------------------------------
P55 思维是“优秀的仆人,可怕的主人。”
意思是,思维有能力对外控制其他人的意志(譬如孔子的理念被广泛接受)。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既然思维可以“对外控制”,当然也可以“对内控制”。
之前朋友圈不是有个梗吗?
每天起床的时候脑子里都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说“好困啊,再睡一会儿吧。”
另一个小人说:“好啊好啊!”
你脑海里的想法,不一定都为你服务——自我拯救意识、自我毁灭意识。
这两个概念大家都应该可以理解。
譬如你跟父母吵架,水火不容时正想离家出走,甚至几秒内脑海里还出现了一系列假想后续发展.gif,然而是什么让事态没有走向更坏?
自毁意识,就如同那段怂恿你离家出走的假想,它引领你走向阴暗和被孤立。
(也就是华莱士思想监狱的狱卒,很多人对心理疾病的感觉就是“想法有点偏激”,但如果将每个人的想法根据情感倾向分为“自救”(正向)、“自毁”(负向)、“原我”(中立),便大概知道,是“自毁意识”的力量太大,主导了人的行为)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自毁”是非理性。其实很难分辨的,自毁意识很聪明,有时候它会披上(暂时)理性的外衣去迷惑你。譬如你和伴侣吵架,脑海里有一种声音支持你维护#自尊#不要去哄伴侣,听上去以原则为糖衣好像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吵架以后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才是理性选择)
自我拯救意识,简称自救意识,在你面临选择时建议你全面考虑长期/短期利弊作出最优解。
本质是理性思维。(当你跟别人争辩时,是什么叫停你不要冲口伤人? )
再沿用上文提及的朋友圈那个梗,“我”听着两个小人在吵架。
那么第三方力量,就是“原我”。
譬如脑海里一个声音说“做”,另一个“不做”,那么思考究竟怎么选择的意识就是“原我”。
当实际行动产生,原我就消失,变成“做”/“不做”中的那个意识。
有些人问:“那不就是分析利弊时,自救是利,自毁是弊咯~”
不一定,极端的理性也属于自毁。
虽说是这样,但很多人依然会选择“自毁”,譬如闹钟响了懒床1小时、逃课、打机打通宵……
甚至“自毁”还聪明到会帮你想好借口,进行心理安慰,让你没那么难受,继续”自毁“。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觉得我精神分裂……
不是,你们必须意识到,有些想法(扎根于人性的黑暗)在引领你们走向灭亡。
也就是“每一秒的自己都被下一秒自己的意志打败。”
譬如早上7点闹钟响,有以下两个假设:
A. 你7点起床,写了一篇文章,被某公司看到了,想请你去他们公司工作。
B. 你10点才起床,刷牙洗脸吃个包子,又中午了,吃午饭,没心情没灵感写什么文章。
如此,你的自毁意识完胜,你的另一个前途好一点的人生完败。
P58 “大多数自杀者在扣动板机之前便早已死去。”说的是原我意识被自毁意识打败。
备注:并不是说自毁意识都是敌人,这样的人生活着太小心翼翼。
欣欣的建议是“凡事有个度,设底线,别过了界限自己还傻乎乎以为“这是我的想法”。
(人很容易屈服于自毁意识,而抗拒外界思想入侵)
我是普通人,也会懒床,也会疏忽运动。
因为我觉得,这个程度的自毁意识未过界,可以容忍。
什么样的自毁意识过了底线?
极端。
极端封闭,极端排外,极端疑神疑鬼,持明显攻击性……还有其他底线,视个人设定。
物极必反,极端地向好也会演变成灾难。
------------------------------------【跳出无破绽循环】------------------------------------
不知道比知道好,因为知道了很难想得通。
就好像,想解决问题,必须要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从旁观是找不到核心的,唯有亲身去感受,去接近核心,如果还能保持理性,便记得记得撇开循环,跳出来。
人的踪迹在纸上走,笔杆被称为“命运”,实际上,“笔”是你的信仰,它“令你对所见所闻以及价值判断充满挑剔” (P123)。
你的价值观源于你的成长背景、你所受的教育、你的经历你的所见所闻。
想要跳出循环,必须意识到身处循环。
我认为,无破绽的循环是不能从内部打破的。
你需要一个曾经经历过这个循环后来跳了出去的人拉你一把。
所以,当你对烦恼无从下手,剪不断理还乱时,
请务必向身边的朋友(最好肯耐心听你说话并且能提供实际帮助)倾述。
P100 “什么人、什么事才是真正重要的。”
突然想起之前一篇日记的结尾:
如果幸福/快乐/温暖等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光源,那么我们想融进去,自己就必须带着光明。
如果憎恨/悲伤/冰冷等寒心的事物是一个黑洞,那么我们想掉进去,只需要同样变得黑暗。
------------------------------------结尾------------------------------------
首先,我没看过专业的心理学或哲学理论,如果有什么概念定义跟上文差不多,希望各位能告知欣欣;
然后,如果欣欣表述不够清楚或者错误,希望大家冷静下来先喝杯暖茶,再交流~
最后,能从开头看到结尾的且知道欣欣在说什么的,肯定是热爱思考的同道中人。握爪~
……反复看了5遍全文,我觉得我的确回答了这个题目的问题,标题党这个锅本文不背……
-------------------------------------------------微信公众号【陈慧欣欣】-------------------------------------------------
分享读书、思维模型、时间管理的独特见解,
让你爱上思考,提高心理调控能力,掌握快速学习的秘诀。
(虽然更文速度慢,但我保证质量呀)
没时间解释了,爱我就关注我嗷!
欣欣想解释(自己想的)有关“思想如何影响行为”的四个概念:
1、 思想建筑形态
2、 自由界限
3、 三方力量(原我意识、自我拯救意识、自我毁灭意识)
4、 跳出无破绽循环
------------------------------------【思想建筑形态】------------------------------------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美]大卫·华莱士)
(乍听书名以为是鸡汤文,实质是作者的哲学观解释,如果让欣欣提名,我投《控制思想》一票)
P34 “思想封闭,就像一个彻彻底底的牢狱,狱中之人甚至不知自己被监禁。”
作者于2008年盛年46岁受抑郁症困扰于家中自杀。
一开始我不解,因为听说此书是本颇积极的书。
可是看完全书,我能理解为什么作者自杀。
因为他聪明,却不够聪明。
华莱士以为他的敌人是监狱,不是,他的敌人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想要获得自由必须打破束缚(即思想监狱)。
华莱士意识到监狱的存在,自由的概念催促他打破牢笼。他无从下手,选择自毁。
(他意识到了监狱的存在,却没意识到狱卒的存在,在下文“三方力量”再作解释)
但为什么监狱不能是一座易攻能守的安全堡垒?
如果想解除禁锢,只要在城墙开扇门,自己拿着钥匙,不就解决了问题?
饿了出城外打猎,累了回堡垒休息。
(我知道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只是,在最初刚开始出问题的时候,心理因素影响生理器官病变从而加剧心理问题,对吧?仍然对治疗抑郁症有兴趣的请移步《渡过》by张进 本文不讨论抑郁症)
作者将“思想封闭”状态形容成监狱,很好,因为欣欣之前也曾想过——
【思想的建筑形态】
![]() |
思想的建筑形态 |
每个人的思想形态都可以在现实中找到类比,有些人很固执封闭,思想围墙坚固如牢;
有些人没有自己独立思想,人云亦云,思想形态就像一团面粉;
有些人的思想像溪边竹林旁的一处木屋,与自然为伴,闲适自在……
我的思想形态曾经如大卫·华莱士,监狱。但没他的森严。
P31 “我们对意义的构建,源于傲慢自大。”(知甚少)
P36 “少些自大,多些对自己和自己所确信之事的批判意识”
P48 不要“过度推理”
然而,这个“少些自大多些批判”的度,华莱士本人并没有掌控在手。
他的“过度推理”陷入了无破绽的循环,找不到出口。
从这本书表述的哲学思想可以看得出,华莱士本人有思考“思维”的习惯,而且钻研得很深。
根据他的结局,这种思考的速度估计加剧了心理矛盾和器官病变。
再说说【思想入侵】
很多人听到某些言论后,会说:“我不同意。”
这时候,你的个人思想启动防御机制,防止一种外界思想的入侵。
P53 “让你以充分的自觉和警醒去选择关注的内容,选择从经验中构建意义的方式。”
P54 “练习这种选择”(思想防卫演练)
过去三年我太过注重思想防御机制的保护性,监狱越建越封顶。
直到前不久,意识到“思想的建筑形态”,才换了个形态,从监狱变成厨房……
烹饪食材,试吃,好吃的写进食谱,不好吃的扔垃圾桶。
注重筛选卫生干净的食材,别吃坏了肚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曾经有个同学让我推荐一些书单给他看,聊久了我跟他说:
“三观未成形的人,不宜看太多书。”
然而这位同学一直觉得“看的书越多,越好。”
就好像如果中国没有筑墙,国内的新浪微博/微信等,发展得有那么顺利吗?
在自己未能以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语概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前,我不推荐大家看太多书……
或者说,看完一本书后多多留点时间去思考和沉淀。
其实三观的成形不需要多少时间,你只需要用语言明确的回答,从段落浓缩成句、词,慢慢完善。
如何避免【思想封闭】
P27 “我们鼓励相互包容、鼓励信仰多元化。”
P45 “摆脱以自我为中心思考”
![]() |
众说纷纭 |
有些人看到白色的侧面说:“是白色!”
有些人看着蓝色线说:“明明是蓝色!”
有些人站在黑面前说:“这么大片黑色你们瞎啊?”
考虑尽可能多的情况,承认“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
自己走路,也要留条路给别人走。
(可以这样想:“正常人做不出这事,他一定经历了不正常的事”。)
(你可以选择不生气不计较,大方点~)
(实际上生气起来还不知道谁是赢家呢~)
------------------------------------【自由界限】------------------------------------
很多人提到提及“自由”这个概念,会联想到天空、大海、宇宙等广阔的空间。
然而,天空虽无起点和终点(球体外层/循环),天空有高度,超出大气层就是太空了。
大海也是有边的,至于宇宙有没有极限此文不研究也不推论(放过我吧)。
也就是说,自由,有它的存在条件。
也就是,“有限条件才出现的自由”。
(注意与“自由的有限”区分开,此处不是说自由程度,而是说自由有前提)
有些人很喜欢跟自己过不去,感到不自由非要两败俱伤。(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大义灭亲)
是不是换一个环境,心就自由了?
到监狱外,到城墙外去,到天外,到更远的离“不自由之地”更远的空间去。
自由离你多远,以公里计量还是以时间计算?
我唯一能想到的真正自由的情况是:“我觉得我自由了。”
李笑来老师在《把时间当朋友》中提过一个例子:
“著名的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尔。他的父母、妻子、兄弟都死于纳粹魔掌,而他本人则在纳粹集中营里受到严刑拷打。有一天,他赤身独处于囚室之中,突然有了一种全新的感受——他突然想明白,‘即使是在极端恶劣的环境里,人们也会拥有一种最后的自由,那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的自由。’”
然而,这个“自己”,却受三方力量影响。
------------------------------------【三方力量】------------------------------------
P55 思维是“优秀的仆人,可怕的主人。”
意思是,思维有能力对外控制其他人的意志(譬如孔子的理念被广泛接受)。
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既然思维可以“对外控制”,当然也可以“对内控制”。
之前朋友圈不是有个梗吗?
每天起床的时候脑子里都有两个小人,一个小人说“好困啊,再睡一会儿吧。”
另一个小人说:“好啊好啊!”
你脑海里的想法,不一定都为你服务——自我拯救意识、自我毁灭意识。
这两个概念大家都应该可以理解。
譬如你跟父母吵架,水火不容时正想离家出走,甚至几秒内脑海里还出现了一系列假想后续发展.gif,然而是什么让事态没有走向更坏?
自毁意识,就如同那段怂恿你离家出走的假想,它引领你走向阴暗和被孤立。
(也就是华莱士思想监狱的狱卒,很多人对心理疾病的感觉就是“想法有点偏激”,但如果将每个人的想法根据情感倾向分为“自救”(正向)、“自毁”(负向)、“原我”(中立),便大概知道,是“自毁意识”的力量太大,主导了人的行为)
(有些人也许会认为“自毁”是非理性。其实很难分辨的,自毁意识很聪明,有时候它会披上(暂时)理性的外衣去迷惑你。譬如你和伴侣吵架,脑海里有一种声音支持你维护#自尊#不要去哄伴侣,听上去以原则为糖衣好像是在维护自己的利益,但吵架以后积极沟通解决问题才是理性选择)
自我拯救意识,简称自救意识,在你面临选择时建议你全面考虑长期/短期利弊作出最优解。
本质是理性思维。(当你跟别人争辩时,是什么叫停你不要冲口伤人? )
再沿用上文提及的朋友圈那个梗,“我”听着两个小人在吵架。
那么第三方力量,就是“原我”。
譬如脑海里一个声音说“做”,另一个“不做”,那么思考究竟怎么选择的意识就是“原我”。
当实际行动产生,原我就消失,变成“做”/“不做”中的那个意识。
![]() |
有些人问:“那不就是分析利弊时,自救是利,自毁是弊咯~”
不一定,极端的理性也属于自毁。
虽说是这样,但很多人依然会选择“自毁”,譬如闹钟响了懒床1小时、逃课、打机打通宵……
甚至“自毁”还聪明到会帮你想好借口,进行心理安慰,让你没那么难受,继续”自毁“。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觉得我精神分裂……
不是,你们必须意识到,有些想法(扎根于人性的黑暗)在引领你们走向灭亡。
也就是“每一秒的自己都被下一秒自己的意志打败。”
譬如早上7点闹钟响,有以下两个假设:
A. 你7点起床,写了一篇文章,被某公司看到了,想请你去他们公司工作。
B. 你10点才起床,刷牙洗脸吃个包子,又中午了,吃午饭,没心情没灵感写什么文章。
如此,你的自毁意识完胜,你的另一个前途好一点的人生完败。
P58 “大多数自杀者在扣动板机之前便早已死去。”说的是原我意识被自毁意识打败。
备注:并不是说自毁意识都是敌人,这样的人生活着太小心翼翼。
欣欣的建议是“凡事有个度,设底线,别过了界限自己还傻乎乎以为“这是我的想法”。
(人很容易屈服于自毁意识,而抗拒外界思想入侵)
我是普通人,也会懒床,也会疏忽运动。
因为我觉得,这个程度的自毁意识未过界,可以容忍。
什么样的自毁意识过了底线?
极端。
极端封闭,极端排外,极端疑神疑鬼,持明显攻击性……还有其他底线,视个人设定。
物极必反,极端地向好也会演变成灾难。
------------------------------------【跳出无破绽循环】------------------------------------
![]() |
笔与房间 |
不知道比知道好,因为知道了很难想得通。
就好像,想解决问题,必须要知道这个问题是什么,而从旁观是找不到核心的,唯有亲身去感受,去接近核心,如果还能保持理性,便记得记得撇开循环,跳出来。
人的踪迹在纸上走,笔杆被称为“命运”,实际上,“笔”是你的信仰,它“令你对所见所闻以及价值判断充满挑剔” (P123)。
你的价值观源于你的成长背景、你所受的教育、你的经历你的所见所闻。
想要跳出循环,必须意识到身处循环。
![]() |
无破绽循环 |
我认为,无破绽的循环是不能从内部打破的。
你需要一个曾经经历过这个循环后来跳了出去的人拉你一把。
所以,当你对烦恼无从下手,剪不断理还乱时,
请务必向身边的朋友(最好肯耐心听你说话并且能提供实际帮助)倾述。
P100 “什么人、什么事才是真正重要的。”
![]() |
当你不聚焦黑点,才看得到周边一大片光明 |
突然想起之前一篇日记的结尾:
如果幸福/快乐/温暖等美好的事物是一个光源,那么我们想融进去,自己就必须带着光明。
如果憎恨/悲伤/冰冷等寒心的事物是一个黑洞,那么我们想掉进去,只需要同样变得黑暗。
------------------------------------结尾------------------------------------
首先,我没看过专业的心理学或哲学理论,如果有什么概念定义跟上文差不多,希望各位能告知欣欣;
然后,如果欣欣表述不够清楚或者错误,希望大家冷静下来先喝杯暖茶,再交流~
最后,能从开头看到结尾的且知道欣欣在说什么的,肯定是热爱思考的同道中人。握爪~
……反复看了5遍全文,我觉得我的确回答了这个题目的问题,标题党这个锅本文不背……
![]() |
-------------------------------------------------微信公众号【陈慧欣欣】-------------------------------------------------
分享读书、思维模型、时间管理的独特见解,
让你爱上思考,提高心理调控能力,掌握快速学习的秘诀。
(虽然更文速度慢,但我保证质量呀)
没时间解释了,爱我就关注我嗷!
![]() |
-
-100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9-04 10:24:43
-
rain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1 02:50:24
-
遇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21 01:37:4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4 03:30:33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0 14:49:33
-
Miss.Y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8 13:56:44
-
十八里铺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6 19:05:40
-
不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30 04:25:45
-
微醉的阳光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29 07:45:13
-
IL Cavalie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2 18:21:52
-
toma二丹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07 00:18:30
-
前小镇做题家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8 20:10:41
-
littlese7e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26 23:53:14
-
再无后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15 21:29:01
-
小柯。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01 18:15:51
-
木又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30 21:00:37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9 09:10:15
-
Ciao Mar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21:56:55
-
白城之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14:12:03
-
Derrick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8 14:03:09
-
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7 21:08:12
-
Joyce圆滚滚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7 00:48:27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6 20:10:14
-
豆友179059251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6 09:16:21
-
NallzZ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21:42:09
-
二不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18:18:10
-
圆圆圆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02:40:02
-
Scarlett____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5 01:18:10
-
网飞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13:40:04
-
豆友148318936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10:30:50
-
纹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4 10:11:06
-
ONLY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3 22:34:08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3 16:43:01
-
Irispaltp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3 14:47:23
-
同福客栈一枝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3 12:31:18
-
辣不加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2 14:03:32
-
m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1 23:10:12
-
幸运暴富小锦鲤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0 22:23:28
-
明明很严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0 14:53:01
-
豆友169467083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0 13:24:57
-
小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0 08:25:06
-
仓海一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0 01:08:32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6 18:48:17
-
或许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1 20:53:17
-
李李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4 22:22:32
-
宇宙尘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2 12:40:27
-
娮筱静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20 14:50:12
-
aqu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6 02:54:32
-
Eric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5 19:56:25
-
央央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4 12:07:21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3 21:05:40
-
池其羽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3 01:21:38
-
言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2 13:49:58
-
may_may_crown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02 16:48:03
-
wateroou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19:55:00
-
saijik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24 17:52:04
-
许小硕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2 16:24:22
-
哈尔9000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1 02:19:41
-
ltltltliiiiii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10 02:11:32
-
破格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9 06:25:29
-
secret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8 00:48:27
-
红辣椒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8 00:37:55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7 10:19:14
-
jatmiuw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5 23:08:25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5 04:06:30
-
Mångat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4 12:39:20
-
Blue~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4 08:28:49
-
然而并没有意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2 22:43:00
-
德比的萤石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2 14:55:02
-
小暮己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1 22:10:21
-
一颗松果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8-01 16:06:08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30 01:03:44
-
在中在我心里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8 01:09:10
-
c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8 00:29:11
-
暗暗脸红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4 00:31:06
-
脏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2 07:28:46
-
NONMaRS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22 06:17:56
-
屠龙圣手嘻贵妃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9 20:48:25
-
豆友178325433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9 13:32:13
-
我是大人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6 18:05:56
-
吶吶吶_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5 21:52:57
-
警幻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5 20:07:04
-
梦曦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5 18:39:30
-
白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5 16:26:03
-
豆友173994528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5 09:12:24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4 15:02:26
-
豫章故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3 09:50:09
-
Campb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1 06:17:15
-
不煮蟹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30 20:45:27
-
苒岫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30 11:58:44
-
chenzibobodb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9 02:12:22
-
hyoj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25 11:24:07
-
Nananaw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4-12 20:33:16
-
jessica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19 18:24:34
-
白搭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3-09 21:23:23
-
人@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03 19:01:24
-
切尔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9 23:26:08
-
禾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7-11-06 12:06:00
-
渐行渐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5 13:22:10
-
Scarlett💭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24 10: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