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姓氏小科普·第一篇·基础知识上
八旗姓氏小科普·第一篇·基础知识上
最近准备在博客和微信上同时开一个科普八旗姓氏的坑,欢迎大家关注,一般来讲是每周更新一篇。
考虑到过长的文本很多朋友读不下去,我们这次科普都采用问答式,即所谓的“Q&A”形式,字数也都比较少,方便阅读。
Q:为什么你的题目叫“八旗姓氏”,而不叫“满族姓氏”或者“满洲姓氏”之类的?
A:清代八旗是个比较繁大的体系,里面有各种出身的人丁,汉地人、满洲人、蒙古人、达斡尔人等等。我们这个小科普里,偶尔也会介绍到八旗里的一些汉姓、蒙古姓等等,不一定只介绍满洲的姓氏。当然了,还是以满洲姓氏为主。
Q:“满洲的姓氏”和“满族的姓氏”有什么不同吗?
A:我们民间一般认为满洲是满族的旧称或全称。但实际上,我们今日的“满族”是由清代八旗制度继承下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的后裔在民国之后也报为满族。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今日“满族”和清代“满洲”的范围有些许不同。
Q:满洲姓氏跟汉族姓氏类似吗?
A:有些类似。满语中管姓叫做“hala”,音译为“哈喇”。我们所熟知的,钮祜禄、那拉、那木都鲁、瓜尔佳等等,都是“hala”。一般在称呼“hala”的时候,会在其前面加上旧时的世居地以进行区分,有些类似于汉族的“郡望”,但是又不大一样。比如说居住在“苏完”这个地区的瓜尔佳“hala”,就叫“苏完瓜尔佳”。我们常能听到的“叶赫那拉”、“乌喇那拉”,旧时这样“世居地+hala”构成的。
Q:满洲姓氏很多吗?
A:仅以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记录的满洲姓氏而言,就有642个,而没有被记载在此书里面的姓氏也是有的。当然,每个姓氏的规模不同,很多姓氏是所谓的“稀姓”。毕竟清代旗人习惯“称名不举姓”,所以很多姓氏不为人知。
Q:什么叫“称名不举姓”?
A:清代旗人一般在生活上不使用自己的姓氏,而只使用“名”。比如说有名的大臣和珅,他姓钮祜禄氏,按照我们当代人的观念,他应该叫“钮祜禄·和珅”。而在清代,他就叫“和珅”,当时的人称呼他,也不管他叫“钮祜禄大人”或者“钮大人”,而是叫“和大人”、“和中堂”。被现代人所喜爱的词人纳兰性德,在清代正式文本上,也都是称呼为“成侍卫”、“成容若”,即是名成德,字容若。
Q:满洲姓氏的来源是什么呢?
A:一般认为,满洲姓氏多以地名和部落名称作为命名的来源。不过由于史料匮乏,这些东西并没有被证明。
Q:满洲和女真姓氏之间是否有联系呢?
A:一般认为,许多满洲姓氏都是从女真时期继承下来的。比如说金代女真有完颜氏、纳兰氏、古里甲氏、女奚烈氏,他们到了清代满洲时则被译为完颜氏、纳喇氏、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当然,也有一部分满洲姓氏是金代女真所没有的,他们可能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姓氏。同样,也有一些金代女真姓氏到了满洲时期就没有了,很有可能是湮没或者改姓了。
Q:对于这些八旗姓氏,都有什么文献记录呢?
A:官方的记录主要是《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皇朝通志》。民间则是各种各样的家谱或者档案。
Q:清代八旗姓氏谱书很多吗?
A:很多。虽然说不上家家都有特别完备的家谱,但是形式各异的谱书还是很多。特别是八旗里的官宦人家,谱书都很丰富。目前保留下来的还有一部分,以东北为多。
最近准备在博客和微信上同时开一个科普八旗姓氏的坑,欢迎大家关注,一般来讲是每周更新一篇。
考虑到过长的文本很多朋友读不下去,我们这次科普都采用问答式,即所谓的“Q&A”形式,字数也都比较少,方便阅读。
Q:为什么你的题目叫“八旗姓氏”,而不叫“满族姓氏”或者“满洲姓氏”之类的?
A:清代八旗是个比较繁大的体系,里面有各种出身的人丁,汉地人、满洲人、蒙古人、达斡尔人等等。我们这个小科普里,偶尔也会介绍到八旗里的一些汉姓、蒙古姓等等,不一定只介绍满洲的姓氏。当然了,还是以满洲姓氏为主。
Q:“满洲的姓氏”和“满族的姓氏”有什么不同吗?
A:我们民间一般认为满洲是满族的旧称或全称。但实际上,我们今日的“满族”是由清代八旗制度继承下来的,有相当一部分汉军八旗、蒙古八旗的后裔在民国之后也报为满族。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今日“满族”和清代“满洲”的范围有些许不同。
Q:满洲姓氏跟汉族姓氏类似吗?
A:有些类似。满语中管姓叫做“hala”,音译为“哈喇”。我们所熟知的,钮祜禄、那拉、那木都鲁、瓜尔佳等等,都是“hala”。一般在称呼“hala”的时候,会在其前面加上旧时的世居地以进行区分,有些类似于汉族的“郡望”,但是又不大一样。比如说居住在“苏完”这个地区的瓜尔佳“hala”,就叫“苏完瓜尔佳”。我们常能听到的“叶赫那拉”、“乌喇那拉”,旧时这样“世居地+hala”构成的。
Q:满洲姓氏很多吗?
A:仅以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上记录的满洲姓氏而言,就有642个,而没有被记载在此书里面的姓氏也是有的。当然,每个姓氏的规模不同,很多姓氏是所谓的“稀姓”。毕竟清代旗人习惯“称名不举姓”,所以很多姓氏不为人知。
Q:什么叫“称名不举姓”?
A:清代旗人一般在生活上不使用自己的姓氏,而只使用“名”。比如说有名的大臣和珅,他姓钮祜禄氏,按照我们当代人的观念,他应该叫“钮祜禄·和珅”。而在清代,他就叫“和珅”,当时的人称呼他,也不管他叫“钮祜禄大人”或者“钮大人”,而是叫“和大人”、“和中堂”。被现代人所喜爱的词人纳兰性德,在清代正式文本上,也都是称呼为“成侍卫”、“成容若”,即是名成德,字容若。
Q:满洲姓氏的来源是什么呢?
A:一般认为,满洲姓氏多以地名和部落名称作为命名的来源。不过由于史料匮乏,这些东西并没有被证明。
Q:满洲和女真姓氏之间是否有联系呢?
A:一般认为,许多满洲姓氏都是从女真时期继承下来的。比如说金代女真有完颜氏、纳兰氏、古里甲氏、女奚烈氏,他们到了清代满洲时则被译为完颜氏、纳喇氏、瓜尔佳氏、钮祜禄氏。当然,也有一部分满洲姓氏是金代女真所没有的,他们可能是后来发展出来的姓氏。同样,也有一些金代女真姓氏到了满洲时期就没有了,很有可能是湮没或者改姓了。
Q:对于这些八旗姓氏,都有什么文献记录呢?
A:官方的记录主要是《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和《皇朝通志》。民间则是各种各样的家谱或者档案。
Q:清代八旗姓氏谱书很多吗?
A:很多。虽然说不上家家都有特别完备的家谱,但是形式各异的谱书还是很多。特别是八旗里的官宦人家,谱书都很丰富。目前保留下来的还有一部分,以东北为多。
橘玄雅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关于某部剧内旗主身份等问题 (37人喜欢)
- 也谈“穷顺王”:顺承郡王府的罚款与经济 (28人喜欢)
- 清代部分闲散宗室的市井化——以“自甘堕落”的敦氏兄弟为例 (11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