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新·暗之声:溃谈》书影 |
提起伊藤润二,国内读者印象最深的恐怕是那些重口到了丧心病狂程度的篇目,比如《三酸甘油酯》《寒气》等,或者是一些带有剧情反转,让人回想起来后劲很大的短篇,比如《逃兵之家》《坏女孩》等,再加上他的代表作《富江》和《漩涡》,这些可能就是在国内流传最广的伊藤润二作品了。但身为一名书痴,我一直对他稍新一些的作品集《新•暗之声:溃谈》(“暗之声”系列的续集)里面的一篇《藏书幻影》念念不忘,认为在这个短篇中,对人类心理和欲望饱有研究的伊藤润二对藏书癖的精确描画完全戳中了我。翻阅这篇漫画时,在欣赏伊藤君精彩又变态的表达时,产生了一种“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看穿”的不寒而栗的感觉,同时又为他酷烈的表达下暗含的绝妙讽刺会心一笑。
伊藤润二迄今为止出版了大量短篇漫画作品,光是收录在东立出版社的“恐怖漫画精选”系列里的,就有16本之多,再加上之后出版的一些单行本短篇集和长篇,现年53岁的伊藤君可以算得上一位著作颇丰的漫画家了。他擅长描写人类的各种心理病症,社交恐惧,密集恐惧,宅男病,幽闭恐惧,巨大物体恐惧,对死亡与疾病的惧怕,收集整理癖,整洁癖,这些被我们时常挂在嘴边谈论的现代心理症候统统被他纳入故事探讨的范畴。他的故事常常以一个一派祥和却又暗含隐忧的情境开始,通常是一位和我们普通人没什么分别的主人公因一次旅行或探访亲戚去到一个特定的镇子或某人家里去,细看之下发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发生了与社会脱节的上升到质变层面的危机,并且经常以人的肉体和行为的变化来表现心理的深层恶化。伊藤润二的人物们一个个经历了水泡,脱皮,溃烂,分解等身体上的扭曲异化,他们因内心埋藏的欲望和苦痛不能纾解释放,只能在肉体和外观上发生惨烈的剧变。
这篇《藏书幻影》照例以一位正常的叙述者将读者带入故事。开篇的画面富丽而祥和,女主角被白崎五郎的知性魅力深深吸引而嫁入这个高档阔绰的大别墅。白崎家中拥有宏伟庞大的书架,而他早已将这十五万册书看过三遍。但在一起生活没过多久,女主角就发现自己的老公有问题,“他对藏书有异样的执着”,表面英俊知性的白崎总是担心自己家里的十五万藏书有哪本找不到了或者没放在它该在的位置。伊藤润二在这里活画了一个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白崎在这个只有他夫妻二人生活的可以算是与世隔绝的大宅里,仍然时时担心自己的藏书被别人动过,总对自己生活其中的充满秩序的世界(以书架上整齐排放的书籍为表现)产生莫名的灾难性的心理预判,担心有序变为失序,就算家中完全没有打破秩序的外在作用力。白崎每天把时间全部花费在检查书架上面,也具有强迫症患者“担心事物脱离自己的掌控,因此反复检查”的临床症状。伊藤润二笔下的书架虽然被夸大了倍数,显得恢弘可怖,但这似乎是我们日常生活的折射。我同样作为一个藏书爱好者,何尝不是因为书架上的某套作家文集因没有按照作家当时的写作出版顺序排列而焦躁不已呢。我也曾因为一套书中的某一本出借给朋友而整日盯着书架上黑掉的那一格虚空,被一种深深的缺憾感淹没,并且产生了对实情进行过恶毒的变形夸大的失窃隐忧。
除了自私、多疑、反复检查、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秩序排列给自己带来安逸感这种种现代心理疾患,伊藤润二在这个“藏书怪人”的故事里似乎还埋入了更多的解读。故事后面,通过每日的亲身观察,发现白崎之所以要发疯地检查自己的书架,是因为他耳畔每时每刻都在响起读小说的幻听声音。这因为白崎的老爸精神不正常,在白崎小时候每日每夜给他朗诵恐怖小说。主人公对读书和故事的疯狂热爱,以及朝着作家这个目标的培养,在伊藤润二笔下化作了“父亲对儿子的旷日持久的朗读”。父亲这种夸张离奇的养育方式,造成了儿子的精神失常,并且以另一种精神病症的方式表现出来。伊藤润二对“家长给孩子偏执的培养”这个社会问题也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另外,这个故事还有一层非常隐蔽的对婚姻生活的暗讽,女主角因为白崎那知性干净帅气的形象而爱上他,婚后却发现他不为人知的一面,“每个家庭都是禁不起细看的”和“婚姻就是揭开老底”这些又在这个藏书之家上演了一遍。
后来,女主角发现白崎只有背诵家中全部的十五万本藏书,才能让自己耳边的读书声消失以获得暂时的安全感。白崎将家中几万本小说全部背诵下来后,又开始精力充沛地背诵百科全书。故事描写道:“那是非常奇妙的景象•••看着白崎沉默而迅速地翻着书页,又高声复诵里面的内容,好像快转的录音带•••他的声音传遍了整栋房子。”伊藤润二在这里,又对只会机械背诵的掉书袋之人进行了全面讽刺。在故事的最后,对书疯狂到无以复加程度的白崎将家中所有藏书全部从书架上拿下来,他的大宅俨然已经成了书的森林。白崎端坐在由摞起的高耸的书山形成的深渊中,用尽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读完了家里全部藏书。女主角走过去看他,发现他已经双眼翻白,完全灵魂出窍,“他的脑,已经完全被藏书所占据了。”
这是一则带有讽刺意味的离奇故事,但我发现,只要将这个故事中夸张的成分缩小一点点,它似乎就完全描绘了我的个人生活。可能对于我们每个爱书人都是如此,在整理书架的搬上搬下的劳动中获得快慰,在收集全套书系中收获满足,体会独自一人时大声朗读自己喜爱的小说的幸福,坐在心爱的人身边为其念诵温暖人心的段落时得到爱的普照。拨开伊藤润二这个荒诞惊悚故事的阴云,我们发现自己和书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种永恒之爱,如果有人认为我们爱书成癖是一种病,那么我们就承认这种病好了,因为我们知道自己能有幸患上恋书症,得到的是一种终极的满足。
文:刘绍禹
图:支点
(本文刊登于广西师大理想国公众号,转载请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