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难书是过往
北京时间2016年1月31日下午16点10分
---寄给对我抱怨生活的某某
突然想,是不是该说点儿什么。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假,就像楚门的世界,即使阳光明媚,也是人为的假象。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做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各种事,也曾期望着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能真正的懂得。结果一般面对的都是铺天盖地的谴责与嘲讽,因为不能融入,所以必然受到绑架,也许行为,也许道德。
我一直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习惯用笔在纸上记录一些琐事与想法。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将它们销毁,回忆这个牢笼,会缚住人的思维,当回头翻那些伤春悲秋的往事,必然又有一番沉重的悼念与缅怀。于是会忘记阳光,忘记星辰,忘记草长莺飞里蔷薇的烂漫,忘记群山巍巍下格桑花荡出的涟漪。于生活而言,人们又都像坦胸露乳眼神迷离流连在大街小巷的卡门,又有谁能逃脱被折磨的厄运。
当内心在跳跃,不安于这朝九晚五循规蹈矩。大概精神分裂出来的两面便开始斗争,见过太多人,与太多人聊过天,耄耋老人,无知儒子,豆蔻桃李,天命朝仗。似乎越是年轻的人们都比较喜欢诉说日子的凄苦与艰难,就连十几岁的嘴里也满是厌世言语。而那些年龄越大的长者,话里总是云淡风轻,或说些农作物收成,或关心下六畜的饱饥,额头的皱纹就像是时光赠予的厚礼,让人懂得知足与感恩。当然我亦在一些大约叫做正式而富丽堂皇的场合,试图与一部分衣冠楚楚的人交谈,或者叫做请教更合适,然而几乎每一次,都是遭受白眼或是太忙或是太累。曾经有个“朋友”说过,穷人都仇富,他们嫉妒甚至是恨所有的富人。我想其实穷人不是都那样,如果他们用热脸来贴你们的冷屁股那样才不叫仇富的话,大概他说的是对的吧。而据我所知,中国有个成语,叫为富不仁!我不仇富,更不避穷。相反我喜欢接触各类人,这么些年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的富人真的不如穷人。或许他们只是富,而不是人。然而穷与富又该怎么定义呢?
谁都没有理由去谴责谁过的日子,有人喜欢香车宝马雕梁画栋,有人喜欢高山晚霞原野清风。有人喜欢春夏,有人喜欢秋冬。
有时也在思考,假如不是高度的文明,人类是不是就不再这么浮躁。一个时代的烙印总是如影随形,和尚苦口婆心劝导世人从善如流,世人嘴里唱着诺诺心里却大多背道而驰。有许多尚古的朋友,总是抱怨这是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的许多自然人,倡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着掏心挖肺的龌龊勾当。还搬出陶潜嵇康介之推孔稚圭等等风雅古人,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嘲讽世人。我想,如此等等,你们又与别人何异?当年平康陋巷、青楼茶坊、说书唱戏、齐眉举觞…如今不也是这般样?古戏文里的小曲儿,今天不过是换了妆。
想法这东西,就像空气,总也是飘忽不定。世界再不真实,也别醒来。还是醉着些好,哪怕是装。水浒里,几乎每一个上梁山的汉子都说过一句意思大概是这般黑白难分的混沌世界的话,可真又有几个人能分得清黑与白是与非呢?
我也曾信誓旦旦不与污浊之人往来,尽力而为却还是做不到。毕竟我不能饮朝露食清风,周敦颐写下爱莲说,谁又说得清楚他写的是不是自我安慰的隔夜鸡汤呢。又或换个思维,时代的局限如此,又怎能同日而语呢?能做回本真的自己最好,假如迫于无奈,委曲求全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陶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脱下官服拍屁股走人,那是因为他还有个南山可以种豆苗,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终究不起也饿死了吗?
生活是一场与生俱来的修行,即使崎岖,纵然坎坷。也要做昂首的行者,不要做退缩的狗熊。
---寄给对我抱怨生活的某某
突然想,是不是该说点儿什么。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的真假,就像楚门的世界,即使阳光明媚,也是人为的假象。
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更不可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人们在各自的世界里做着别人无法理解的各种事,也曾期望着会有那么一两个人能真正的懂得。结果一般面对的都是铺天盖地的谴责与嘲讽,因为不能融入,所以必然受到绑架,也许行为,也许道德。
我一直有一个奇怪的习惯,习惯用笔在纸上记录一些琐事与想法。但是每隔一段时间总会将它们销毁,回忆这个牢笼,会缚住人的思维,当回头翻那些伤春悲秋的往事,必然又有一番沉重的悼念与缅怀。于是会忘记阳光,忘记星辰,忘记草长莺飞里蔷薇的烂漫,忘记群山巍巍下格桑花荡出的涟漪。于生活而言,人们又都像坦胸露乳眼神迷离流连在大街小巷的卡门,又有谁能逃脱被折磨的厄运。
当内心在跳跃,不安于这朝九晚五循规蹈矩。大概精神分裂出来的两面便开始斗争,见过太多人,与太多人聊过天,耄耋老人,无知儒子,豆蔻桃李,天命朝仗。似乎越是年轻的人们都比较喜欢诉说日子的凄苦与艰难,就连十几岁的嘴里也满是厌世言语。而那些年龄越大的长者,话里总是云淡风轻,或说些农作物收成,或关心下六畜的饱饥,额头的皱纹就像是时光赠予的厚礼,让人懂得知足与感恩。当然我亦在一些大约叫做正式而富丽堂皇的场合,试图与一部分衣冠楚楚的人交谈,或者叫做请教更合适,然而几乎每一次,都是遭受白眼或是太忙或是太累。曾经有个“朋友”说过,穷人都仇富,他们嫉妒甚至是恨所有的富人。我想其实穷人不是都那样,如果他们用热脸来贴你们的冷屁股那样才不叫仇富的话,大概他说的是对的吧。而据我所知,中国有个成语,叫为富不仁!我不仇富,更不避穷。相反我喜欢接触各类人,这么些年发现,其实很多所谓的富人真的不如穷人。或许他们只是富,而不是人。然而穷与富又该怎么定义呢?
谁都没有理由去谴责谁过的日子,有人喜欢香车宝马雕梁画栋,有人喜欢高山晚霞原野清风。有人喜欢春夏,有人喜欢秋冬。
有时也在思考,假如不是高度的文明,人类是不是就不再这么浮躁。一个时代的烙印总是如影随形,和尚苦口婆心劝导世人从善如流,世人嘴里唱着诺诺心里却大多背道而驰。有许多尚古的朋友,总是抱怨这是个光怪陆离的社会的许多自然人,倡导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着掏心挖肺的龌龊勾当。还搬出陶潜嵇康介之推孔稚圭等等风雅古人,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嘲讽世人。我想,如此等等,你们又与别人何异?当年平康陋巷、青楼茶坊、说书唱戏、齐眉举觞…如今不也是这般样?古戏文里的小曲儿,今天不过是换了妆。
想法这东西,就像空气,总也是飘忽不定。世界再不真实,也别醒来。还是醉着些好,哪怕是装。水浒里,几乎每一个上梁山的汉子都说过一句意思大概是这般黑白难分的混沌世界的话,可真又有几个人能分得清黑与白是与非呢?
我也曾信誓旦旦不与污浊之人往来,尽力而为却还是做不到。毕竟我不能饮朝露食清风,周敦颐写下爱莲说,谁又说得清楚他写的是不是自我安慰的隔夜鸡汤呢。又或换个思维,时代的局限如此,又怎能同日而语呢?能做回本真的自己最好,假如迫于无奈,委曲求全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法。陶元亮不为五斗米折腰,脱下官服拍屁股走人,那是因为他还有个南山可以种豆苗,不食周粟的伯夷与叔齐终究不起也饿死了吗?
生活是一场与生俱来的修行,即使崎岖,纵然坎坷。也要做昂首的行者,不要做退缩的狗熊。
来自 豆瓣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