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我看过的那些书
很喜欢毕淑敏的一段话:“我喜欢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使女人心颜常驻,我喜欢深存感恩又独自远行的女人。知道谢父母,却不盲从。知道谢天地,又不畏惧。知道谢自己,却不自恋。知道谢朋友,却不依赖。知道谢每一粒种子每一缕清风,也知道早起播种和御风而行。”
潜意识里,觉得喜欢读书的姑娘应该不会太差。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觉得生活里填补不了我的东西,文字它能够满足我——向往那样的生活,也想过要独自远行。犹记得高三毕业的暑假来到长沙,住在长沙书院青旅里。很多年轻人,但是我一点儿都不快乐,独自站在天台上问自己,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吗?——独自远行,远离父母,一个人看美丽的风景。离开长沙的那天在书院青旅前台的本子上写到“并不是所有的姑娘都适合远行,有些姑娘天生宜家。”
有些渴望终究只是一些自我的幻想,还是回到了一复一日的生活里。十七岁的时候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平静,会感觉无力,一事无成,那种挫败感折磨着我。十九岁的时候才发觉其实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特别,平淡的生活才适合自己,虽然时常在深夜感到孤独。但是书籍它能填补我的内心一部分的空白,能看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过着我想要的生活,原来有些人也跟我一样,平淡中带着坚韧。
如果说书籍它带给了我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成长,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渴望不可及的。没有不劳而获,没有付出永远都不会有回报。
【推荐自己看过并且喜欢的书给你,希望你也能喜欢这样的文字。】
《我亦飘零久》独木舟著,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作者,没有之一。她的文字没有那么的无力,相反,读她的文字总有一种坚韧与倔强,带着青春时期的伤感与决然。这是一本游记,记录她的爱情、青春与旅途,文字诚恳。她自己说道,这本书记录了她的小半生——小时候缺失父爱,一个人跟着妈妈一起生活,青春期里出了名的不良少女,大学里的不合群与孤独。
片段:
《未得曾有》是安妮宝贝改笔名之后出的一本随笔散文,文字给人以平淡、舒适。用纪实的方式记录了路途中遇到的四个以前不相识人的生活——认真的对待身边每一件事情。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摄影师魏壁从大都市回到湖南老家与妻子生活——修整老房子,耕种,吃妻子亲自制作的面包,成为孩子的父亲。
片段:
《告别微安》是安妮宝贝第一本小说集,最近才决定买下它。十七岁的时候可能不想要去买这样一本书,觉得自己可能读不懂其中想要表达的意味。刚拿到没有多久,看到第一篇字的时候就知道很喜欢——关于爱情、绝望、孤独、与欲望。这些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面对性的欲望不隐晦,直接了当。直视那些隐藏在背后无尽孤独时候的空白与欲望的渴望。
片段:
《我们》MOOK是由谈笑静主编的一本杂志,目前只出了四期。一开始是冲着谈笑静(扎西拉姆多多)去的,后来发现被它深深吸引——不同人对生活不同的角度与认知,对待生活不同的态度。
《我们.逆行》:这一期是关于不同人的“逆行”的故事,做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甚至是不被理解或者认可的事情,独自坚持。他们是独自远行的流浪歌手、辞去优渥工作的主持人、清净的僧人.....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寻找生活里另一种美好的可能。
片段:
《我们.素直》:这一期是关于我们遗失的“素直”,原本属于我们的坦白纯真、心地诚恳。不偏激、不带成见面对人或者事物。他们有人一生诗歌为伴,一生清苦。有人跨过自己原有金融领域成为一名独立摄影师。有人在电影之中发现那个本真的自己。有人拥有一腔孤勇嫁到不丹成为一位异国新娘。都在坚持那个本真,素直的自己。
片段:
《我们.爱别离》这一期关于死亡——看见死亡、经历死亡、面对死亡。不同人的角度与表达。对于印度教徒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相信死后的生命,相信肉身的死亡并不是最后的终结。”对面死亡不会怖惧,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死亡,相信轮回。
片段:
潜意识里,觉得喜欢读书的姑娘应该不会太差。
如果你问我为什么喜欢读书?我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觉得生活里填补不了我的东西,文字它能够满足我——向往那样的生活,也想过要独自远行。犹记得高三毕业的暑假来到长沙,住在长沙书院青旅里。很多年轻人,但是我一点儿都不快乐,独自站在天台上问自己,这不是你想要的生活吗?——独自远行,远离父母,一个人看美丽的风景。离开长沙的那天在书院青旅前台的本子上写到“并不是所有的姑娘都适合远行,有些姑娘天生宜家。”
有些渴望终究只是一些自我的幻想,还是回到了一复一日的生活里。十七岁的时候不觉得这样的生活是平静,会感觉无力,一事无成,那种挫败感折磨着我。十九岁的时候才发觉其实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特别,平淡的生活才适合自己,虽然时常在深夜感到孤独。但是书籍它能填补我的内心一部分的空白,能看到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人过着我想要的生活,原来有些人也跟我一样,平淡中带着坚韧。
如果说书籍它带给了我什么,我想应该是一种成长,知道什么是自己想要的,什么是渴望不可及的。没有不劳而获,没有付出永远都不会有回报。
【推荐自己看过并且喜欢的书给你,希望你也能喜欢这样的文字。】
《我亦飘零久》独木舟著,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作者,没有之一。她的文字没有那么的无力,相反,读她的文字总有一种坚韧与倔强,带着青春时期的伤感与决然。这是一本游记,记录她的爱情、青春与旅途,文字诚恳。她自己说道,这本书记录了她的小半生——小时候缺失父爱,一个人跟着妈妈一起生活,青春期里出了名的不良少女,大学里的不合群与孤独。
片段:
![]() |
《未得曾有》是安妮宝贝改笔名之后出的一本随笔散文,文字给人以平淡、舒适。用纪实的方式记录了路途中遇到的四个以前不相识人的生活——认真的对待身边每一件事情。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摄影师魏壁从大都市回到湖南老家与妻子生活——修整老房子,耕种,吃妻子亲自制作的面包,成为孩子的父亲。
片段:
![]() |
《告别微安》是安妮宝贝第一本小说集,最近才决定买下它。十七岁的时候可能不想要去买这样一本书,觉得自己可能读不懂其中想要表达的意味。刚拿到没有多久,看到第一篇字的时候就知道很喜欢——关于爱情、绝望、孤独、与欲望。这些内心最深处的情感,面对性的欲望不隐晦,直接了当。直视那些隐藏在背后无尽孤独时候的空白与欲望的渴望。
片段:
![]() |
《我们》MOOK是由谈笑静主编的一本杂志,目前只出了四期。一开始是冲着谈笑静(扎西拉姆多多)去的,后来发现被它深深吸引——不同人对生活不同的角度与认知,对待生活不同的态度。
《我们.逆行》:这一期是关于不同人的“逆行”的故事,做着与大多数人不同甚至是不被理解或者认可的事情,独自坚持。他们是独自远行的流浪歌手、辞去优渥工作的主持人、清净的僧人.....他们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寻找生活里另一种美好的可能。
片段:
![]() |
《我们.素直》:这一期是关于我们遗失的“素直”,原本属于我们的坦白纯真、心地诚恳。不偏激、不带成见面对人或者事物。他们有人一生诗歌为伴,一生清苦。有人跨过自己原有金融领域成为一名独立摄影师。有人在电影之中发现那个本真的自己。有人拥有一腔孤勇嫁到不丹成为一位异国新娘。都在坚持那个本真,素直的自己。
片段:
![]() |
《我们.爱别离》这一期关于死亡——看见死亡、经历死亡、面对死亡。不同人的角度与表达。对于印度教徒来说死亡是一种解脱,“相信死后的生命,相信肉身的死亡并不是最后的终结。”对面死亡不会怖惧,以一种淡然的态度面对死亡,相信轮回。
片段:
![]() |
-
亮晶晶✨的小李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3-07 1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