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一回:人己之间物我有别,考古论今登山临水 (上)
Jumbo Heritage List
《皇氏古建筑大全》
《仙劍波斯臥龍崗》
第七一回:人己之间物我有别,考古论今登山临水 (上)
20150709凌晨才睡,闻鸡起舞,洗漱完毕就拿着背包出门了,我们的街区多是苏联时代修建的四到六层的水泥墩方形楼,一些老楼的外墙明显有火烧过的痕迹,疑似过住革命岁月留下的,我们走到主街上找地方吃饭,可供选择的餐厅还是非常多的,路上经过的美女多是黑发,已经接近亚洲肤色了,街道绿树成荫,还算干净,公交车站有很多群众在候车,早上空气清新,两位穿着紧身牛仔裤的棕发美女姐妹花迎面朝我们走来,再走就到了十字路口,四周都是四到八层的楼房,路口高楼都挂了巨幅广告,一边是韩国三星的,一边是卖手表的,还有一面赫然是中囯银行四个中囯大字,给人一种豪迈之种,还有一侧是欧洲劳力士手表的广告,我们跟着人群走过马路,然后寻找换汇的地方,我用40欧元换了11930匈牙利福林,之后找地方吃早餐花费750福林。
布达佩斯的公共交通网共长2000多千米,每天为380万旅客服务,包括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市郊铁路,布达佩斯的地铁系统是欧洲第二古老的,其中欧洲最古老的地铁是伦敦地铁。最初的地铁线是黄线1号。它被恢复为最早的面貌,作为一段历史保存下来。另外的两条地铁线2号红线和3号蓝线,是后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现在第四条地铁线正在建设中,于2008年开始运行。布达佩斯的有轨电车线路4至6路是世界上使用次数最高的。2006年春它们获得更新,目前它们使用世界上最长的有轨电车。布达佩斯历史遗留下来的街道网路以及城市对街道规划、发展和现代化的忽视是其主要原因。我们走到2号线坐地铁,坐扶梯到地下层,地铁站并没有多少人,这与中囯地铁站人挤人肩擦肩的场景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就喜欢人少的感觉。我们在一个车站下车了,我还特意走到售票窗口咨询,
这个车站还是非常大的,排队买票的多是外国人,我想购买火车票,售票小姐说2等仓的价格比1等座更贵,2等座是42欧元,而1等座才35欧元。我如是购买了二张去斯洛文尼亚的火车票,共花费了70欧元,我比较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购买火车票,这样可以接触很多当地人。之后我们就离开了车站,旁边是一个下沉式的广场,上了台阶就过马路,看到路边有一个餐厅,是建在火车车厢里的,经过一片草坪之后,我们到达了布达佩斯城堡山脚下,过马路后开始沿台阶往山上爬,经过一片安静的依山而建的城区,布达佩斯城堡山是布达佩斯最早的旧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展示了布达佩斯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匈牙利民族的过去。城堡山的地势险要,它坐落在濒临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 米的山冈上。选择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堡,显然是当年出于战争防御的需要。这座狭长的古城长1500 米,最宽处不超过500 米。城四周顺着山坡高墙壁垒,只设有3 个城门可以通行。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城堡山始建于13 世纪,来自乌拉尔山的马扎尔族人经过几百年的游牧迁移,终于在公元896 年定居在匈牙利这块土地上。
最初的王宫本来建在布达佩斯以北险峻的维舍格拉德的高山顶上。鞑靼人入侵之乱结束以后,国王贝拉四世于1247 年决定在城堡山修建城堡,先后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使它初具规模,这就是最早的布达佩斯。14到15 世纪是城堡山的全盛时期,这个当时被称作“布达”的山城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541 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达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在外族人铁蹄之下达145 年。在此期间,城堡山年久失修并屡遭火灾、地震和战乱之患。匈牙利独立后,于18到19 世纪重新城堡山,被毁的王宫改为巴罗克式建筑。此时的布达已大大地扩展,除城堡山外,山下多瑙河右岸的许多地方也建起了街区。1873 年布达与多瑙河左岸的佩斯两城合并,成为统一的布达佩斯,这时的城堡山仅成为首都一角。城堡山全城共有4 条平行的主要街道,若干横向的胡同和叉道又将各主要街道相互贯通。每隔不远,街角上就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这是居民当年自由交易的场所。这样的街道布局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古城的特点。
在西门附近,矗立着一幢石基座的五层大楼,那高耸的尖顶显得格外壮观。它是当年的市政大厅,即布达城最高行政长官的府第。可以想象在几百年的岁月里,这里曾经戒备森严,冠盖云集,好不壮观,只是今天已经事过境迁,楼前广场空空荡荡,往日的一切盛况都成了过眼烟云,只有不远处的军事历史博物馆还在默默地陪伴着它。这个博物馆原来是个大兵营,现在展示匈牙利在历史上拥有过的各种兵器,其中还可看到几门中囯清朝的铜炮,想来这该是参加八国联军的奥匈帝国军队掠回的“战利品”。我们爬上城堡山,站在山顶眺望城市风光,远处的山城上还分布着一些楼房,总体而言城市较新,并没有多少古建筑,但也没有杂乱无序的违建,清晨的城堡上并没有多少人,我们走到炮台那里,一位穿连衣裙的贵妇在溜狗,她的狗看到鸢就追过去咬,把鸢吓得跳了起来了,其实就是一只袖珍狗,并没有多少攻击力,我们经过几门大炮,看到远处的铁桥,经过一栋古宅,上了台阶之后就能眺望远处位于河中的长满植被的小岛,我们走到城内,一些苗条的少女谈笑风生地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到达一处城门那里,经过一个小广场,中央是雕像,继续沿街道行走,前方就是白色的教堂尖顶,我们走近教堂参观,马加什教堂也叫圣玛丽亚教堂,
它是城堡山最有名的景点,已有700 年的历史。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物精美绝伦,简直是件艺术珍品。教堂墙壁、墙角的造型多变,看上去十分协调雅致。教堂的拱顶尤为壮观,皆由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拼成美丽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堂两侧高耸若干尖塔楼,其中最高的一个呈圆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层尖拱顶的长窗,往上犹如一段经过雕镂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变细,好像插在那里的一把利剑直指青天。这座教堂建于1255到1269 年,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中不断得以完善。1470年,匈牙利太平盛世时代的著名国王马加什下令将自己的王徽悬挂在这个教堂的南门上,马加什教堂便因此而得名。在几个世纪当中,这个教堂内举行过各种隆重的庆典,包括为国王加冕,国王举行婚礼和王室庆贺军队出征凯旋等。土耳其人占领时期,它曾被改为清真寺,布达光复后又被恢复为天主教堂。
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到1896 年那次修缮后固定下来的。当时全国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参与了这次规模宏大的修缮工程。马加什教堂紧靠城堡山的另一处名胜白色的渔人堡。这是本世纪初在原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起的100 多米长的白石墙。墙内沿阶梯拾级而上,城顶上相当宽敞,两侧筑有半人高的护墙。城上每隔不远,修有一座烽火台似的圆塔楼,塔顶尖尖的,好似一顶顶白色斗笠。站在渔人堡的城上眺望,多瑙河从脚下静静地流过,对岸的国会大厦、沿河各种建筑物,郁郁葱葱的玛尔吉特岛和远处的群山尽收眼底,使人心境豁然开朗。渔人堡为城堡的景观增色不少。
很多当地的老年人在渔人堡附近摆卖工艺品及布匹等,感觉这个国家的经济条件还是非常差的,渔人堡上聚集了很多游客,因为这里的视野非常好,虽然是阴天,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新城的美丽风光。不知道什么原因,多瑙河现在并非是蓝色,可能刚下过雨吧,河水的颜色比较混浊。城堡山的南端被规模宏大的古王宫全部占据。只要看到至今尚未修复的弹痕累累、摇摇欲坠的旧宫门,就可以想象这座欧洲闻名的宫殿在历史上经历过的磨难。最早在这里建造王宫是在13 世纪,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个很简陋的筑有高墙的堡中之堡,直到十五六世纪才逐渐形成具有三大庭院的哥特式宫廷建筑。后来几经战乱,又经历了土耳其人的占领,古王宫毁坏严重。1715年,临近多瑙河的最南端王宫首先被修复。1749到1770 年,在一批奥地利名建筑师的参与下又改建了王宫的其他部分。这项浩大工程竣工后,王宫面貌一新,只是建筑风格已由中世纪的哥特式改变为巴罗克式,建筑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 世纪奥匈帝国建立到1905 年,它进一步臻于完善,成为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
第七一回:人己之间物我有别,考古论今登山临水 (下)
《皇氏古建筑大全》
《仙劍波斯臥龍崗》
第七一回:人己之间物我有别,考古论今登山临水 (上)
20150709凌晨才睡,闻鸡起舞,洗漱完毕就拿着背包出门了,我们的街区多是苏联时代修建的四到六层的水泥墩方形楼,一些老楼的外墙明显有火烧过的痕迹,疑似过住革命岁月留下的,我们走到主街上找地方吃饭,可供选择的餐厅还是非常多的,路上经过的美女多是黑发,已经接近亚洲肤色了,街道绿树成荫,还算干净,公交车站有很多群众在候车,早上空气清新,两位穿着紧身牛仔裤的棕发美女姐妹花迎面朝我们走来,再走就到了十字路口,四周都是四到八层的楼房,路口高楼都挂了巨幅广告,一边是韩国三星的,一边是卖手表的,还有一面赫然是中囯银行四个中囯大字,给人一种豪迈之种,还有一侧是欧洲劳力士手表的广告,我们跟着人群走过马路,然后寻找换汇的地方,我用40欧元换了11930匈牙利福林,之后找地方吃早餐花费750福林。
![]() |
![]() |
![]() |
![]() |
![]() |
布达佩斯的公共交通网共长2000多千米,每天为380万旅客服务,包括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市郊铁路,布达佩斯的地铁系统是欧洲第二古老的,其中欧洲最古老的地铁是伦敦地铁。最初的地铁线是黄线1号。它被恢复为最早的面貌,作为一段历史保存下来。另外的两条地铁线2号红线和3号蓝线,是后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现在第四条地铁线正在建设中,于2008年开始运行。布达佩斯的有轨电车线路4至6路是世界上使用次数最高的。2006年春它们获得更新,目前它们使用世界上最长的有轨电车。布达佩斯历史遗留下来的街道网路以及城市对街道规划、发展和现代化的忽视是其主要原因。我们走到2号线坐地铁,坐扶梯到地下层,地铁站并没有多少人,这与中囯地铁站人挤人肩擦肩的场景是完全不同的。我们就喜欢人少的感觉。我们在一个车站下车了,我还特意走到售票窗口咨询,
这个车站还是非常大的,排队买票的多是外国人,我想购买火车票,售票小姐说2等仓的价格比1等座更贵,2等座是42欧元,而1等座才35欧元。我如是购买了二张去斯洛文尼亚的火车票,共花费了70欧元,我比较喜欢用传统的方式购买火车票,这样可以接触很多当地人。之后我们就离开了车站,旁边是一个下沉式的广场,上了台阶就过马路,看到路边有一个餐厅,是建在火车车厢里的,经过一片草坪之后,我们到达了布达佩斯城堡山脚下,过马路后开始沿台阶往山上爬,经过一片安静的依山而建的城区,布达佩斯城堡山是布达佩斯最早的旧城,它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馆,展示了布达佩斯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匈牙利民族的过去。城堡山的地势险要,它坐落在濒临多瑙河岸的一座海拔167 米的山冈上。选择这样的地方修建城堡,显然是当年出于战争防御的需要。这座狭长的古城长1500 米,最宽处不超过500 米。城四周顺着山坡高墙壁垒,只设有3 个城门可以通行。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城堡山始建于13 世纪,来自乌拉尔山的马扎尔族人经过几百年的游牧迁移,终于在公元896 年定居在匈牙利这块土地上。
最初的王宫本来建在布达佩斯以北险峻的维舍格拉德的高山顶上。鞑靼人入侵之乱结束以后,国王贝拉四世于1247 年决定在城堡山修建城堡,先后用了几十年时间才使它初具规模,这就是最早的布达佩斯。14到15 世纪是城堡山的全盛时期,这个当时被称作“布达”的山城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1541 年土耳其人侵入匈牙利,首都布达落入奥斯曼帝国之手,在外族人铁蹄之下达145 年。在此期间,城堡山年久失修并屡遭火灾、地震和战乱之患。匈牙利独立后,于18到19 世纪重新城堡山,被毁的王宫改为巴罗克式建筑。此时的布达已大大地扩展,除城堡山外,山下多瑙河右岸的许多地方也建起了街区。1873 年布达与多瑙河左岸的佩斯两城合并,成为统一的布达佩斯,这时的城堡山仅成为首都一角。城堡山全城共有4 条平行的主要街道,若干横向的胡同和叉道又将各主要街道相互贯通。每隔不远,街角上就有一个或大或小的广场,这是居民当年自由交易的场所。这样的街道布局反映了欧洲中世纪古城的特点。
在西门附近,矗立着一幢石基座的五层大楼,那高耸的尖顶显得格外壮观。它是当年的市政大厅,即布达城最高行政长官的府第。可以想象在几百年的岁月里,这里曾经戒备森严,冠盖云集,好不壮观,只是今天已经事过境迁,楼前广场空空荡荡,往日的一切盛况都成了过眼烟云,只有不远处的军事历史博物馆还在默默地陪伴着它。这个博物馆原来是个大兵营,现在展示匈牙利在历史上拥有过的各种兵器,其中还可看到几门中囯清朝的铜炮,想来这该是参加八国联军的奥匈帝国军队掠回的“战利品”。我们爬上城堡山,站在山顶眺望城市风光,远处的山城上还分布着一些楼房,总体而言城市较新,并没有多少古建筑,但也没有杂乱无序的违建,清晨的城堡上并没有多少人,我们走到炮台那里,一位穿连衣裙的贵妇在溜狗,她的狗看到鸢就追过去咬,把鸢吓得跳了起来了,其实就是一只袖珍狗,并没有多少攻击力,我们经过几门大炮,看到远处的铁桥,经过一栋古宅,上了台阶之后就能眺望远处位于河中的长满植被的小岛,我们走到城内,一些苗条的少女谈笑风生地从我们身边走过,我们到达一处城门那里,经过一个小广场,中央是雕像,继续沿街道行走,前方就是白色的教堂尖顶,我们走近教堂参观,马加什教堂也叫圣玛丽亚教堂,
它是城堡山最有名的景点,已有700 年的历史。这座哥特式的建筑物精美绝伦,简直是件艺术珍品。教堂墙壁、墙角的造型多变,看上去十分协调雅致。教堂的拱顶尤为壮观,皆由彩色玻璃镶嵌而成,拼成美丽的图案,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教堂两侧高耸若干尖塔楼,其中最高的一个呈圆柱形。它下半部分的四周布有5 层尖拱顶的长窗,往上犹如一段经过雕镂的象牙塔,再往上陡然变细,好像插在那里的一把利剑直指青天。这座教堂建于1255到1269 年,在以后的一个世纪中不断得以完善。1470年,匈牙利太平盛世时代的著名国王马加什下令将自己的王徽悬挂在这个教堂的南门上,马加什教堂便因此而得名。在几个世纪当中,这个教堂内举行过各种隆重的庆典,包括为国王加冕,国王举行婚礼和王室庆贺军队出征凯旋等。土耳其人占领时期,它曾被改为清真寺,布达光复后又被恢复为天主教堂。
它现在的外观是在1874到1896 年那次修缮后固定下来的。当时全国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参与了这次规模宏大的修缮工程。马加什教堂紧靠城堡山的另一处名胜白色的渔人堡。这是本世纪初在原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起的100 多米长的白石墙。墙内沿阶梯拾级而上,城顶上相当宽敞,两侧筑有半人高的护墙。城上每隔不远,修有一座烽火台似的圆塔楼,塔顶尖尖的,好似一顶顶白色斗笠。站在渔人堡的城上眺望,多瑙河从脚下静静地流过,对岸的国会大厦、沿河各种建筑物,郁郁葱葱的玛尔吉特岛和远处的群山尽收眼底,使人心境豁然开朗。渔人堡为城堡的景观增色不少。
很多当地的老年人在渔人堡附近摆卖工艺品及布匹等,感觉这个国家的经济条件还是非常差的,渔人堡上聚集了很多游客,因为这里的视野非常好,虽然是阴天,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新城的美丽风光。不知道什么原因,多瑙河现在并非是蓝色,可能刚下过雨吧,河水的颜色比较混浊。城堡山的南端被规模宏大的古王宫全部占据。只要看到至今尚未修复的弹痕累累、摇摇欲坠的旧宫门,就可以想象这座欧洲闻名的宫殿在历史上经历过的磨难。最早在这里建造王宫是在13 世纪,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个很简陋的筑有高墙的堡中之堡,直到十五六世纪才逐渐形成具有三大庭院的哥特式宫廷建筑。后来几经战乱,又经历了土耳其人的占领,古王宫毁坏严重。1715年,临近多瑙河的最南端王宫首先被修复。1749到1770 年,在一批奥地利名建筑师的参与下又改建了王宫的其他部分。这项浩大工程竣工后,王宫面貌一新,只是建筑风格已由中世纪的哥特式改变为巴罗克式,建筑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从19 世纪奥匈帝国建立到1905 年,它进一步臻于完善,成为欧洲最辉煌的王宫之一。
第七一回:人己之间物我有别,考古论今登山临水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