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的真身就这样破了
在《鹿鼎记》中,韦小宝和康熙是一对好基友。两人结识,源于比武摔跤。
故事一开始,韦小宝误入皇宫,受制于海公公。海公公命他去和宫里的太监赌钱,图谋偷取《四十二章经》。有一天,韦小宝偶然结识了一个小太监,两人每天偷偷地比武摔跤。但最后,这件事被海公公发现了,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海老公道:“什么难处?”韦小宝道:“今儿我赌了钱回来,遇到一个小……小太监,拦住了我,要我分钱给他,我不肯,他就跟我比武,说道我胜得过他,才放我走。我跟他斗了半天,所以连饭也赶不及回来吃。”海老公道:“你输了,是不是?”韦小宝道:“他又高又壮,力气可比我大得多了。他说天天要跟我比武,那一日我赢了他,他才不来缠我。”海老公道:“这小娃娃叫什么名字?那一房的?”韦小宝道:“他叫小玄子,可不知是那一房的。”
随后,海公公详细地询问了两人的比武经过。虽然金庸没有明言海公公已经知道自称为“小玄子”的小太监其实是康熙帝。但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随后,海公公开始传授韦小宝大擒拿手,并督促他每天汇报比武详情。最终在韦小宝也得知了真相后,海公公也就不再隐瞒,坦诚自己其实早已经知道小玄子就是康熙。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海公公是怎么知道小玄子就是康熙呢?毕竟皇宫里的太监有成百上千个,会武功的也不少?海公公又是个瞎子,深入简出,仅仅就凭韦小宝的寥寥几句话,就判断出了小玄子的真实身份。
为什么?
一个非常可能的解释是避讳。中国的避讳之风,起于周朝,盛行于唐宋,至清时,已“登峰造极”,不仅帝王,寻常人家也讲究起了避讳,一不小心犯忌,后果不堪设想。康熙帝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韦小宝结识的太监,竟然自称“小玄子”。除了康熙帝自己,还有谁敢名字中用个“玄”字?紫禁城的后门,原来一直叫玄武门,在康熙帝登基以后,为了避“玄”字讳,也改成了“神武门”,沿用至今。
这算是《鹿鼎记》中一个非常隐秘的小细节。金庸从来没有点破,许多读者也就忽略而过了。前年我去故宫,在“神武门”之下,想到这一点,不禁莞尔。
故事一开始,韦小宝误入皇宫,受制于海公公。海公公命他去和宫里的太监赌钱,图谋偷取《四十二章经》。有一天,韦小宝偶然结识了一个小太监,两人每天偷偷地比武摔跤。但最后,这件事被海公公发现了,于是有了这样一段对话:
海老公道:“什么难处?”韦小宝道:“今儿我赌了钱回来,遇到一个小……小太监,拦住了我,要我分钱给他,我不肯,他就跟我比武,说道我胜得过他,才放我走。我跟他斗了半天,所以连饭也赶不及回来吃。”海老公道:“你输了,是不是?”韦小宝道:“他又高又壮,力气可比我大得多了。他说天天要跟我比武,那一日我赢了他,他才不来缠我。”海老公道:“这小娃娃叫什么名字?那一房的?”韦小宝道:“他叫小玄子,可不知是那一房的。”
随后,海公公详细地询问了两人的比武经过。虽然金庸没有明言海公公已经知道自称为“小玄子”的小太监其实是康熙帝。但毫无疑问,他是知道的。随后,海公公开始传授韦小宝大擒拿手,并督促他每天汇报比武详情。最终在韦小宝也得知了真相后,海公公也就不再隐瞒,坦诚自己其实早已经知道小玄子就是康熙。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问题,海公公是怎么知道小玄子就是康熙呢?毕竟皇宫里的太监有成百上千个,会武功的也不少?海公公又是个瞎子,深入简出,仅仅就凭韦小宝的寥寥几句话,就判断出了小玄子的真实身份。
为什么?
一个非常可能的解释是避讳。中国的避讳之风,起于周朝,盛行于唐宋,至清时,已“登峰造极”,不仅帝王,寻常人家也讲究起了避讳,一不小心犯忌,后果不堪设想。康熙帝名字叫爱新觉罗·玄烨。韦小宝结识的太监,竟然自称“小玄子”。除了康熙帝自己,还有谁敢名字中用个“玄”字?紫禁城的后门,原来一直叫玄武门,在康熙帝登基以后,为了避“玄”字讳,也改成了“神武门”,沿用至今。
这算是《鹿鼎记》中一个非常隐秘的小细节。金庸从来没有点破,许多读者也就忽略而过了。前年我去故宫,在“神武门”之下,想到这一点,不禁莞尔。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