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与爱,都是一场华丽的想象 (香港)
/ Remember to Forget /
杉本博司曾说:“记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不会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但是你却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童年的瞬间。在记忆中这些瞬间缓慢地流逝,也许正因为这些体验都是第一次发生,使得印象更为栩栩如生。然而接下来不断的体验,一直到成人时代都是对过去的重复,因此也就逐渐变得无足轻重。细细回忆你最早的记忆,从童年一路过来,就可以发现记忆永远是堆积起来的,层层叠叠。”
除了记忆会叠加,想象力的叠加能力同样惊人,并且极端,弥漫,细致入微,以偏概全,不正确,甚至是粗暴的,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你的想象力才有存在的意义,才值得被描述,值得被记忆。
在到达任何一座城市之前,你往往凭靠这种细致且错位的想象力来描绘对它的印象。
想象城市的声音,想象空气的气味,想象建筑的肤色,想象居民的语言,想象路面的纹理,想学空气的温度,想象人们脸上的表情。
对于香港这个城市,想象力仿佛停滞了,它太近,太熟悉,太多次被提及,好似还未购买,它就已经被消费了无数次,也失去了让人想象的空间。既然我的通行证即将到期,那我就顺便去那里走走吧。
来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吸引我的是声音,再是人,然后是建筑,声音是当地人的语言,城市的声音,人是当地人,外来人的组成,对旅行者的态度,和你沟通的方式,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有时当三者同一时间引起我的注意,就是最新鲜的多维感受。
刚到这里,就被这座城市独有的声音吸引,用录音器录了各种声音,红绿灯,地铁扶梯,民宿的三层防盗铁门,电梯门,凌晨夜里楼下电车划过轨道的尖鸣。当我住进airbnb的第一个晚上,半夜里就被楼下巴士在铁轨上行驶的声音惊醒,半梦半醒中以为楼下有女人在唱歌剧,原来只是十六楼下面的公交车滑过铁轨发出的声音。城市空间的密集,使得所有声音无法横向扩散,于是只能朝着上空扩散,于是明明是在十六楼之上,居然也能清楚听到楼下的交谈。空间的狭窄,高度的瘦长使得城市声音回荡出奇特的效果。
我是此次airbnb女房东的第一位房客,她是一个在福建出生新加坡长大刚来香港投身报业做南华早报编辑的大美女,每天中午上班过午夜才下班,只有在其中某个深夜她下班回家后我们才有简短交谈。此行最大遗憾是没能定到青旅的房间,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独自看着天花板,但能在跨年之际找到这样一个干净温馨的落脚处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在经历了一个晚上的双耳煲汤后,第二天我就来到了上中环,寻找遍布在这里的街巷感觉和隐藏在山腰上的设计店。
我觉得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香港,趣味,质感,听不懂。趣味是指这个城市的设计活力难以想象,弄巷买手店的高水准国际化,城市空间的涂鸦,美术馆里宣传单设计的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的水平,当地人对设计物品的鉴赏和消费力,这些都是上海还差的。质感是指各种建筑,材质,城市高度对比,风格的质感细节差异。听不懂就是完全听不懂啦,香港话普及率太高,也不怎么说英文。
旅行的人总是会对自己进行奇怪的催眠,仿佛时刻暗示自己,我只有这一次机会,我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怀着这种暗示,你的旅行变成诡异的放松与挥霍的结合体,你似乎不用去体会当地人的艰难,你的每次消费也变成理所当然。你的脚步达到的范围变成丈量旅行成功与否的标的,有多少人在这种奇怪的心态下来到一座城市,在城市里到处消费自己怪异的旅行观。
铜锣湾是印尼人的聚集地,上环则是菲律宾人的地盘,当地政府为了防止纠纷,将他们分隔在河的两岸。而在我看来,他们打扮的都像大马人。
铜锣湾后面的小街巷很有当地感觉,并且散落着一些特色设计店,冰室,餐厅,可乐店,这里有围着头巾的妇女散坐在印尼领事馆门口,还能看到很多印尼餐厅,露天市集,水果市场,感觉数量多过了当地人。在兰桂坊,会见到一些印度版的饿了嘛大胡子大帽子阿三司机骑着电动车上下坡送外卖披萨。在铜锣湾背后的一家港式茶餐厅橱窗里居然挂着清迈的crispy pork,念叨了一年,最后为了赶去和房东午饭,只能放它挂着了,临走前还特意多看了几眼。
和房东聊了很多,聊到她做为一个英语还不错的新加坡人在香港工作的无奈,聊到这座城市及人,聊到旅行。
当我给她听我在香港录的城市声音,她便和我聊起她对语言及发声方式的兴趣。每种语言的发声部位不尽相同,普通话是利用齿音上下发声,香港话,泰语,越南语发生不合嘴,并且是从喉咙深处发出,就像是这里的建筑,巴士,楼道,电梯,从细长的深处底部冒出。英文发声是从喉咙前端,配合各种鼻音,法文则是舌头。
我对她说,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个发声器官,通过不同的空间结构发出不同类型声音,香港的空间窄小瘦长,所以声音扩散不开,只能向上延伸,所以这里的人说话比较多高音。
人的发声习惯,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声音,这些都是有联系的。中国空间广阔,所以声音是扩散开来的,人们喜欢吼,喜欢喊,发声器是前端齿音碰撞天花板,横向扩散出去。聊到这里,我跟她说,我突然想到可以做一个装置,把代表不同城市空间的雕塑与不同的城市声响混搭,比如让泰国寺庙的装置搭配上海市井卖菜的声音,让海岛上的海龟搭配香港有轨电车划过轨道的尖叫声,或者在香港街头播放上海街头的声音,在上海地铁播放香港地铁报站的声音。
平时,我有个奇怪的习惯,喜欢走在a地,用耳机播放b地的声音,或者在场所c,耳机里播放场所d的声音。
声音同视觉,气味一样,可以保存下来,随时取出记忆。
即使双耳接收到的声音已经是立体的,但当你戴上监听耳机,借助仪器接受的声音会更清晰和细致,仿佛是一个过滤沙漏,将一些细微的,平日不会察觉的声音在风吹散它们之前带到你面前。
周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比较,它们发生在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信仰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形式之间,性别之间。
万物的价值不在于全面或者先进,哪个城市更好,哪里的人更好,哪里的文化更好。每一件事物本身都有其合理的纯粹性,其做为自我的存在性。
如同杂志的优势kindle无法取代,日本的文化美国无法取代,历史的价值未来无法取代。时代发展不代表文明进步,未来一定是向着更纯粹,更合理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更方便。一个城市,与其排斥与被排斥,不如尊重与被尊重,甚至,理解与被理解。
在这个时代,我们缺少的不是想象的能力,而是停止想象的能力。
想象力的背后是不信任,猜测,嫉妒,自卑,不自信,排斥,不理解。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接纳世界的好与不好,而不是用想象力把世界粉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多数人并不愿意看清事实,而宁可让他们相信的成为事实。
无论是人,是城市,还是恋人,他们都并不因为我们而存在。与其猜测,想象,指责,不如简单做好自己。
停止想象 ,就是去止观,去冥想。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 Rember To Forget /
个人私摄影+私文字
联系请加私人微信 yaodezen
关注微信号 remembertoforget
微博:yaowild
豆瓣:feifeiyao
摄影网站
www.sunyatalove.com
tumblr
sunyatalove.tumblr.com
paintwithlens.tumblr.com
![]() |
杉本博司曾说:“记忆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你不会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但是你却可以清晰地回忆起童年的瞬间。在记忆中这些瞬间缓慢地流逝,也许正因为这些体验都是第一次发生,使得印象更为栩栩如生。然而接下来不断的体验,一直到成人时代都是对过去的重复,因此也就逐渐变得无足轻重。细细回忆你最早的记忆,从童年一路过来,就可以发现记忆永远是堆积起来的,层层叠叠。”
![]() |
除了记忆会叠加,想象力的叠加能力同样惊人,并且极端,弥漫,细致入微,以偏概全,不正确,甚至是粗暴的,仿佛只有通过这种方式,你的想象力才有存在的意义,才值得被描述,值得被记忆。
![]() |
在到达任何一座城市之前,你往往凭靠这种细致且错位的想象力来描绘对它的印象。
想象城市的声音,想象空气的气味,想象建筑的肤色,想象居民的语言,想象路面的纹理,想学空气的温度,想象人们脸上的表情。
对于香港这个城市,想象力仿佛停滞了,它太近,太熟悉,太多次被提及,好似还未购买,它就已经被消费了无数次,也失去了让人想象的空间。既然我的通行证即将到期,那我就顺便去那里走走吧。
![]() |
来到一座新的城市,首先吸引我的是声音,再是人,然后是建筑,声音是当地人的语言,城市的声音,人是当地人,外来人的组成,对旅行者的态度,和你沟通的方式,建筑是一个城市的第一印象。有时当三者同一时间引起我的注意,就是最新鲜的多维感受。
![]() |
刚到这里,就被这座城市独有的声音吸引,用录音器录了各种声音,红绿灯,地铁扶梯,民宿的三层防盗铁门,电梯门,凌晨夜里楼下电车划过轨道的尖鸣。当我住进airbnb的第一个晚上,半夜里就被楼下巴士在铁轨上行驶的声音惊醒,半梦半醒中以为楼下有女人在唱歌剧,原来只是十六楼下面的公交车滑过铁轨发出的声音。城市空间的密集,使得所有声音无法横向扩散,于是只能朝着上空扩散,于是明明是在十六楼之上,居然也能清楚听到楼下的交谈。空间的狭窄,高度的瘦长使得城市声音回荡出奇特的效果。
![]() |
我是此次airbnb女房东的第一位房客,她是一个在福建出生新加坡长大刚来香港投身报业做南华早报编辑的大美女,每天中午上班过午夜才下班,只有在其中某个深夜她下班回家后我们才有简短交谈。此行最大遗憾是没能定到青旅的房间,所以基本上都是一个人独自看着天花板,但能在跨年之际找到这样一个干净温馨的落脚处实在是不幸中的万幸。
![]() |
在经历了一个晚上的双耳煲汤后,第二天我就来到了上中环,寻找遍布在这里的街巷感觉和隐藏在山腰上的设计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我觉得可以用三个词来形容香港,趣味,质感,听不懂。趣味是指这个城市的设计活力难以想象,弄巷买手店的高水准国际化,城市空间的涂鸦,美术馆里宣传单设计的高水平,文化艺术活动和展览的水平,当地人对设计物品的鉴赏和消费力,这些都是上海还差的。质感是指各种建筑,材质,城市高度对比,风格的质感细节差异。听不懂就是完全听不懂啦,香港话普及率太高,也不怎么说英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行的人总是会对自己进行奇怪的催眠,仿佛时刻暗示自己,我只有这一次机会,我以后可能再也不会来了,怀着这种暗示,你的旅行变成诡异的放松与挥霍的结合体,你似乎不用去体会当地人的艰难,你的每次消费也变成理所当然。你的脚步达到的范围变成丈量旅行成功与否的标的,有多少人在这种奇怪的心态下来到一座城市,在城市里到处消费自己怪异的旅行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铜锣湾是印尼人的聚集地,上环则是菲律宾人的地盘,当地政府为了防止纠纷,将他们分隔在河的两岸。而在我看来,他们打扮的都像大马人。
铜锣湾后面的小街巷很有当地感觉,并且散落着一些特色设计店,冰室,餐厅,可乐店,这里有围着头巾的妇女散坐在印尼领事馆门口,还能看到很多印尼餐厅,露天市集,水果市场,感觉数量多过了当地人。在兰桂坊,会见到一些印度版的饿了嘛大胡子大帽子阿三司机骑着电动车上下坡送外卖披萨。在铜锣湾背后的一家港式茶餐厅橱窗里居然挂着清迈的crispy pork,念叨了一年,最后为了赶去和房东午饭,只能放它挂着了,临走前还特意多看了几眼。
![]() |
![]() |
![]() |
![]() |
![]() |
和房东聊了很多,聊到她做为一个英语还不错的新加坡人在香港工作的无奈,聊到这座城市及人,聊到旅行。
当我给她听我在香港录的城市声音,她便和我聊起她对语言及发声方式的兴趣。每种语言的发声部位不尽相同,普通话是利用齿音上下发声,香港话,泰语,越南语发生不合嘴,并且是从喉咙深处发出,就像是这里的建筑,巴士,楼道,电梯,从细长的深处底部冒出。英文发声是从喉咙前端,配合各种鼻音,法文则是舌头。
我对她说,城市本身就是一个个发声器官,通过不同的空间结构发出不同类型声音,香港的空间窄小瘦长,所以声音扩散不开,只能向上延伸,所以这里的人说话比较多高音。
![]() |
人的发声习惯,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声音,这些都是有联系的。中国空间广阔,所以声音是扩散开来的,人们喜欢吼,喜欢喊,发声器是前端齿音碰撞天花板,横向扩散出去。聊到这里,我跟她说,我突然想到可以做一个装置,把代表不同城市空间的雕塑与不同的城市声响混搭,比如让泰国寺庙的装置搭配上海市井卖菜的声音,让海岛上的海龟搭配香港有轨电车划过轨道的尖叫声,或者在香港街头播放上海街头的声音,在上海地铁播放香港地铁报站的声音。
![]() |
![]() |
![]() |
平时,我有个奇怪的习惯,喜欢走在a地,用耳机播放b地的声音,或者在场所c,耳机里播放场所d的声音。
声音同视觉,气味一样,可以保存下来,随时取出记忆。
![]() |
即使双耳接收到的声音已经是立体的,但当你戴上监听耳机,借助仪器接受的声音会更清晰和细致,仿佛是一个过滤沙漏,将一些细微的,平日不会察觉的声音在风吹散它们之前带到你面前。
![]() |
周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各种比较,它们发生在城市之间,人与人之间,信仰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形式之间,性别之间。
万物的价值不在于全面或者先进,哪个城市更好,哪里的人更好,哪里的文化更好。每一件事物本身都有其合理的纯粹性,其做为自我的存在性。
如同杂志的优势kindle无法取代,日本的文化美国无法取代,历史的价值未来无法取代。时代发展不代表文明进步,未来一定是向着更纯粹,更合理发展,而不是现在的更方便。一个城市,与其排斥与被排斥,不如尊重与被尊重,甚至,理解与被理解。
![]() |
在这个时代,我们缺少的不是想象的能力,而是停止想象的能力。
想象力的背后是不信任,猜测,嫉妒,自卑,不自信,排斥,不理解。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接纳世界的好与不好,而不是用想象力把世界粉饰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多数人并不愿意看清事实,而宁可让他们相信的成为事实。
无论是人,是城市,还是恋人,他们都并不因为我们而存在。与其猜测,想象,指责,不如简单做好自己。
停止想象 ,就是去止观,去冥想。
![]() |
Time never dies, the circle is not round.
![]() |
![]() |
/ Rember To Forget /
个人私摄影+私文字
![]() |
联系请加私人微信 yaodezen
关注微信号 remembertoforget
微博:yaowild
豆瓣:feifeiyao
![]() |
摄影网站
www.sunyatalove.com
tumblr
sunyatalove.tumblr.com
paintwithlens.tumblr.com
-
read 赞了这篇日记 2023-10-14 15:29:4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3-04 10:10:31
-
lvshio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9-12 23:26:59
-
Fiemi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7-15 22:14:55
-
nan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6-20 01:11:17
-
豆友138964084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3-22 13:44:07
-
豆友162784045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4 22:03:08
-
Superior🇺🇦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13 22:11:57
-
棉毛裤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2-06 11:37:29
-
喆喆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2-14 23:40:36
-
焦尾琴君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1-21 08:04:21
-
喵喵喵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29 10:27:39
-
闪耀的你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8 20:07:53
-
金牌Tank手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7 23:29:04
-
港真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6 16:17:04
-
猫小囡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5 01:28:53
-
momo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04 13:20:37
-
Wai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9-13 09:11:23
-
泷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6 14:14:02
-
野 原 廣 志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13 17:05:29
-
礼物大王叶轻眉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7-07 23:03:10
-
吱吱作响的时间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6-05 13:29:11
-
blessbell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2-10 21:04:59
-
方柚明 赞了这篇日记 2018-01-08 15:48:53
-
璞真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6-03 17:03:49
-
王二狗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8 00:34:22
-
Quality_Yao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6 21:57:08
-
AutumnsAtom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13 07:13:22
-
No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5-02 10:22:45
-
jennif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5 18:10:33
-
Jaguar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25 15:30:08
-
MollerVi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10 13:02:31
-
Hedgehog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4-10 00:20:56
-
自助碟片贩卖机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6 21:28:04
-
Isabell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23 17:11:41
-
锦浠·渔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9 21:47:13
-
绵绵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9 12:09:00
-
鲸小奇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6 12:47:17
-
KENTO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14 18:37:22
-
假期真好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3-08 20:09:50
-
Sekikaa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24 11:05:50
-
粒粒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17 02:27:17
-
梦冷横芜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7 17:52:37
-
黄老邪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6 00:25:45
-
喜宝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3 20:41:27
-
﹏nemesis◇◆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2 14:36:54
-
葱饼儿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2-01 00:25:19
-
Einsam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25 14:29:48
-
梨渦小姐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0 08:56:44
-
小太阳 大绮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06 16:06:23
-
梁奶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7 00:34:30
-
棉花糖女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23 10:23:47
-
Aquarius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13 00:41:48
-
胖胖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2-04 21:29:23
-
四海潮生Alic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9 10:38:39
-
ピー助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8 16:05:28
-
ZENGNAN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8 10:19:49
-
Q gj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3 00:58:23
-
白兔糖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2 00:55:33
-
Lja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0 21:25:29
-
1000x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7 20:48:16
-
egoholic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4 18:30:03
-
一 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13 07:42:55
-
Cl.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9 10:55:21
-
Nathanroad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7 00:20:52
-
风从谷来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0-04 01:59:25
-
笠原may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7 15:48:59
-
[已注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7 12:59:59
-
SonnyAngel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7 11:28:18
-
yuanyyt_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6 14:21:49
-
qikayk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0 21:17:58
-
itsLin_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20 00:47:40
-
小狗圆舞曲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8 21:45:23
-
未知级兔牙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8 14:12:56
-
bitch。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6 08:01:57
-
我是臣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12 23:16:39
-
折原_临也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9 00:56:39
-
Oekos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7 02:57:36
-
Jess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4 16:06:57
-
逆光 ღ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2 15:43:09
-
WHATEV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9-01 02:40:23
-
菊花铝神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7 01:16:36
-
肥妹怪兽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6 01:31:29
-
年轻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4 16:54:39
-
Lilylil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10 00:55:14
-
木木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8 15:33:49
-
@-@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7 23:44:35
-
啊锜☺️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6 23:42:13
-
无常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21:40:21
-
Thegiraff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9:35:53
-
La Vie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4 12:59:15
-
居依_罗朗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2 00:53:27
-
废怯少女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1 21:34:33
-
淡水鱼。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01 10:08:51
-
nomogou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30 03:21:04
-
张茉树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9 16:12:15
-
牛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8 01:55:14
-
牛奶呀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6 18:39:32
-
Gyeler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5 22:44:00
-
阿包包包包大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7-22 23:3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