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咱要多读书
2016-02-09
读书这事儿,每年新年都要跟自己说:今年争取每周读一本书。说了这么两三年,发现貌似也很难实现;所以,今年就不说读多少本,就是敦促自己坚持多读吧。
2016年前两周,在小伙伴儿的安利下看完了《琅琊榜》,鱼老师终于开始认真读书啦。读书,说难不难,拿起来就看嘛;说容易也不容易,身边这么多声光电的诱惑,白纸黑字儿难免枯燥。所以,为了好好读书,也要有点仪式感,然后渐入佳境,逐渐养成好习惯。
所以,今天就推荐几件伴读利器。
#豆瓣APP# 豆瓣大家太熟悉了,一直是文艺小伙伴儿的好朋友。创始人阿北这么多年也没有去随资本的波或者逐做大做强的流,就是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豆瓣评论一直是我挑选书影音的重要参考标准,尤其是在世间有限,同类型书只能选前一两本的时候。而且,很多评论本身就是好文章,把自己想说说不出的感受表达得痛快淋漓,也是一乐。
#晒书房# 晒书房这个APP早几年就安装了,可以通过扫码或者手工添加的方式增加数目,自己看过什么书,买过什么书都可以记录(这样就不会买了不看过几天又买了)。当然,用豆瓣账号登陆,还可以把自己的豆瓣“读过”和“想读”一次性导入。
读书时,也可以用这个APP摘录好句子,同时同步“晒”出来。让“晒”成为读书的动力嘛。
另外一个功能,是可以找读友,看看谁跟我们囤一样的书,以及谁有我想看的书,勾搭一下,借来看看。以书会友,应该是件靠谱的事儿。
#上海图书馆APP# 之前说过,上海图书馆真是个冬暖夏凉的好地方,上海图书馆的APP也是查阅数目的好帮手。 用读者证号码登录后,不仅可以查看书目所在区域(包括各区分馆),馆藏状态,还可以看到讲座展览信息和分馆信息,的确很方便。上图还试图链接到豆瓣的书评,不过每次只能显示一句,扣分。都说书非借不能读,那咱们就借起来吧。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好句子摘抄下来,便于记忆和查找。公号单篇文章阅读量过百万的咪蒙就说,文章好一定要多读书,她自己每周读两本书,电脑里书摘都有几十万字。
现代化手段多了,可以电脑摘抄、平板摘抄,现在也可以手机摘抄,摘抄类APP也很多,大家按口味各取所需就是了。但是,如果觉得自己这两年经常提笔忘字儿,索性拿出本子摘抄也不错,顺便练练字也不错。
#读库笔记本# 鱼老师拿出的摘抄本儿是读库的笔记本。读库每年会精选一些画作,制作本子。读库的本子一般是简洁的布面封面,空白内页。插页有文字有图画,本身就很值得收藏。
鱼老师这套还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姑娘几年前送的。其中一本是吴冠中先生的水墨,里面既有吴冠中先生的画,又有先生的生平和散文。拿到手很是喜欢,却不知做什么用,现在拿来摘抄,再合适不过。
#Lamy 拉米# 既然要写字儿,鱼老师又翻出了前几年另外一个姑娘送的貌美的拉米钢笔。拉米号称战地钢笔,以外观简洁、色彩艳丽,以及可以直接换内胆、使用方便著称,绝对是文艺范儿的心头好。不过拉米因为是舶来品,圆滑的笔头总觉得写英文好看,写中文很难有笔锋。 不过,考虑到现在字儿写的也不咋样。有啥用啥吧。
再怎么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读。啥都没有,就有本书也可以的。 行了,咱们开始吧。
读书这事儿,每年新年都要跟自己说:今年争取每周读一本书。说了这么两三年,发现貌似也很难实现;所以,今年就不说读多少本,就是敦促自己坚持多读吧。
2016年前两周,在小伙伴儿的安利下看完了《琅琊榜》,鱼老师终于开始认真读书啦。读书,说难不难,拿起来就看嘛;说容易也不容易,身边这么多声光电的诱惑,白纸黑字儿难免枯燥。所以,为了好好读书,也要有点仪式感,然后渐入佳境,逐渐养成好习惯。
所以,今天就推荐几件伴读利器。
#豆瓣APP# 豆瓣大家太熟悉了,一直是文艺小伙伴儿的好朋友。创始人阿北这么多年也没有去随资本的波或者逐做大做强的流,就是安安静静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儿。豆瓣评论一直是我挑选书影音的重要参考标准,尤其是在世间有限,同类型书只能选前一两本的时候。而且,很多评论本身就是好文章,把自己想说说不出的感受表达得痛快淋漓,也是一乐。
#晒书房# 晒书房这个APP早几年就安装了,可以通过扫码或者手工添加的方式增加数目,自己看过什么书,买过什么书都可以记录(这样就不会买了不看过几天又买了)。当然,用豆瓣账号登陆,还可以把自己的豆瓣“读过”和“想读”一次性导入。
![]() |
![]() |
![]() |
读书时,也可以用这个APP摘录好句子,同时同步“晒”出来。让“晒”成为读书的动力嘛。
另外一个功能,是可以找读友,看看谁跟我们囤一样的书,以及谁有我想看的书,勾搭一下,借来看看。以书会友,应该是件靠谱的事儿。
#上海图书馆APP# 之前说过,上海图书馆真是个冬暖夏凉的好地方,上海图书馆的APP也是查阅数目的好帮手。 用读者证号码登录后,不仅可以查看书目所在区域(包括各区分馆),馆藏状态,还可以看到讲座展览信息和分馆信息,的确很方便。上图还试图链接到豆瓣的书评,不过每次只能显示一句,扣分。都说书非借不能读,那咱们就借起来吧。
![]() |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到好句子摘抄下来,便于记忆和查找。公号单篇文章阅读量过百万的咪蒙就说,文章好一定要多读书,她自己每周读两本书,电脑里书摘都有几十万字。
现代化手段多了,可以电脑摘抄、平板摘抄,现在也可以手机摘抄,摘抄类APP也很多,大家按口味各取所需就是了。但是,如果觉得自己这两年经常提笔忘字儿,索性拿出本子摘抄也不错,顺便练练字也不错。
#读库笔记本# 鱼老师拿出的摘抄本儿是读库的笔记本。读库每年会精选一些画作,制作本子。读库的本子一般是简洁的布面封面,空白内页。插页有文字有图画,本身就很值得收藏。
鱼老师这套还是一个金光闪闪的姑娘几年前送的。其中一本是吴冠中先生的水墨,里面既有吴冠中先生的画,又有先生的生平和散文。拿到手很是喜欢,却不知做什么用,现在拿来摘抄,再合适不过。
![]() |
![]() |
#Lamy 拉米# 既然要写字儿,鱼老师又翻出了前几年另外一个姑娘送的貌美的拉米钢笔。拉米号称战地钢笔,以外观简洁、色彩艳丽,以及可以直接换内胆、使用方便著称,绝对是文艺范儿的心头好。不过拉米因为是舶来品,圆滑的笔头总觉得写英文好看,写中文很难有笔锋。 不过,考虑到现在字儿写的也不咋样。有啥用啥吧。
![]() |
再怎么准备,最重要的就是开始读。啥都没有,就有本书也可以的。 行了,咱们开始吧。
来自 豆瓣App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