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卷和宣卷
下午见一个毛姓的朋友,正好他们在讨论他们修编毛氏家谱的事情。这位毛姓的朋友在建议这个修编过如何收集资料,如何找到毛姓名人,如何先建立毛氏宗亲研究会,然后去收集资料寻找毛姓名人,同时争取政府的支持,然后再考虑建立毛氏祠堂的事情。于是他说起了他们最近新近成立的宝卷研究会的程序。
宝卷和宣卷,我是第一次知道。听了他们的初步介绍, 宣卷是民间发展起来说唱表演方式,结合佛教的教义,宣传因果报应,宣传孝顺。 后来从这个宣卷里面发展出来了昆剧和锡剧。宝卷是宣卷这个表演形式的书面剧本。这个宣卷笔昆曲要早800年。这个队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很新奇的知识。
回家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中说: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汉族传统说唱文学形式。作者大都是出家的僧尼。内容有佛经故事、劝事文、神道故事和民间故事,以佛经故事最多。人们往往把它们分为佛教的和非佛教的两类,但基本倾向都是宣传因果报因和修道度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今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普明和尚所作。明清以来,取材汉族民间故事的宝卷日渐流行。最为后世所知的有《梁山伯宝卷》、《药名宝卷》等200余种。形式上以七言和十言韵文为主,间以散文。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明快,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宝卷是汉族民间宣讲宗教教义的说唱脚本。采用说唱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宣传宗教教义法规。一是文字传播,二是口头流传。宝卷的故事都较长,最短的也有五六千字,最长的达八九万字。当地人认为抄卷是积功德,有文化的人都愿意抄。抄了自己保存,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请人抄,靠它镇妖避邪。也有少数宝卷是木刻本、石印本。宝卷流传最基本的方式是“宣卷”。
宝卷在明清两代大量产生,盛行于全国许多地方。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宝卷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节前后及农闲时节,许多农村举行隆重的"宣卷"活动,因而保存了大量的以手抄本为主的宝卷。近十多年来,一些民间文艺爱好者深入河西农村调查挖掘研究,初步理清了河西宝卷的分布、保存及宣卷情况,整理出版了一批宝卷。
哦,这个民族,这个地方,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原来以为这个没有历史和文化,现在知道我是多么无知和浅陋。
![]() |
宝卷和宣卷,我是第一次知道。听了他们的初步介绍, 宣卷是民间发展起来说唱表演方式,结合佛教的教义,宣传因果报应,宣传孝顺。 后来从这个宣卷里面发展出来了昆剧和锡剧。宝卷是宣卷这个表演形式的书面剧本。这个宣卷笔昆曲要早800年。这个队我来说实在是一个很新奇的知识。
![]() |
回家查了一下,百度百科中说:宝卷是由唐代寺院中的俗讲演变而来的一种汉族传统说唱文学形式。作者大都是出家的僧尼。内容有佛经故事、劝事文、神道故事和民间故事,以佛经故事最多。人们往往把它们分为佛教的和非佛教的两类,但基本倾向都是宣传因果报因和修道度世,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今存《香山宝卷》,一般认为是宋普明和尚所作。明清以来,取材汉族民间故事的宝卷日渐流行。最为后世所知的有《梁山伯宝卷》、《药名宝卷》等200余种。形式上以七言和十言韵文为主,间以散文。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明快,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宝卷是汉族民间宣讲宗教教义的说唱脚本。采用说唱结合的通俗文学体裁宣传宗教教义法规。一是文字传播,二是口头流传。宝卷的故事都较长,最短的也有五六千字,最长的达八九万字。当地人认为抄卷是积功德,有文化的人都愿意抄。抄了自己保存,也可以赠送亲朋好友。不识字的人请人抄,靠它镇妖避邪。也有少数宝卷是木刻本、石印本。宝卷流传最基本的方式是“宣卷”。
宝卷在明清两代大量产生,盛行于全国许多地方。在今甘肃河西地区的广大农村,宝卷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每年春节前后及农闲时节,许多农村举行隆重的"宣卷"活动,因而保存了大量的以手抄本为主的宝卷。近十多年来,一些民间文艺爱好者深入河西农村调查挖掘研究,初步理清了河西宝卷的分布、保存及宣卷情况,整理出版了一批宝卷。
哦,这个民族,这个地方,还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东西,我原来以为这个没有历史和文化,现在知道我是多么无知和浅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