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给老金的活动做个预热吧(1)——谈谈活动标题
来给老金的活动做个预热吧(1)——谈谈活动标题
“恐怖批发商”还是“文学炼金师”,这个标题是我想的。不过“恐怖批发商”这个词是我从译文出版社的编辑冯涛那里听来的,他把这个词用在去年老金的书《丽赛的故事》(Lisey's story)的作者介绍里。前面还要加上“不是”两字。
“文学炼金师”是我想的,纯粹为了和“批发商”这个称呼配合。一开始想写成“文学大师”,但太普通,而且字数对不上。对着屏幕发了会儿呆,“炼金师”这个词突然蹦出来,立刻就采用了。非常谢谢灵感这个东西。
“炼金师”是个很适合斯蒂芬·金的字眼,一方面老金也是个奇幻迷,涉猎众多奇幻小说,尤其崇拜《魔戒》的作者托尔金;另一方面,也是赞叹对老金对“讲故事”这门手艺的造诣(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本土化奇幻职业来代替这个词,汗颜)。
老金在《写作这回事》里一再强调简练。文字要拧干水分,第二稿=第一稿-10%。炼金并非“拧干水分”这么简单,不过提取精华的“蒸馏”确实常用的手段。写作和炼金之间相似性颇多,化腐朽为什么,是最大的共同点。
斯蒂芬·金的文学魅力,也是得到冯涛的“邮肯”(邮件肯定)。一开始的时候,对讲座从何切入一直无法确定。一开始扭扭捏捏地熬出来两个话题:
1.两本书都提到车祸,一个是回忆,一个是小说,可以谈车祸和写作对老金的影响。
2.从斯蒂芬·金最近的作品,商业化的技巧变少了。比如能够吸引人,加快节奏的那种频繁切换视角的技术,在《丽赛的故事》和《杜马岛》里基本上没有了。更注重细腻的感情抒发。
好吧,我自己都觉得,这两个话题都是很操蛋的东西。因为一方面太小,谈不出什么来。第二非常个人化,尤其是第二个观点,是我自己想的,会限制嘉宾的发挥。
于是我一边骂自己蠢,一边在上面两个题目下面,随手写了第三个问题:
3.斯蒂芬·金的文学魅力——他是如何做到即好看又深刻的?
写完后觉得,这第三个问题,或许就是最好的。对于冯涛,还有于是,他们对老金都有很多话想说,我知道,我和他们聊过。果然,冯涛选了第三个问题。
过了几天,我就从这个切入点,拟了这次活动的标题:
“恐怖批发商”还是“文学炼金师”?——聊聊斯蒂芬•金的文学魅力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活动,真的......
“恐怖批发商”还是“文学炼金师”,这个标题是我想的。不过“恐怖批发商”这个词是我从译文出版社的编辑冯涛那里听来的,他把这个词用在去年老金的书《丽赛的故事》(Lisey's story)的作者介绍里。前面还要加上“不是”两字。
“文学炼金师”是我想的,纯粹为了和“批发商”这个称呼配合。一开始想写成“文学大师”,但太普通,而且字数对不上。对着屏幕发了会儿呆,“炼金师”这个词突然蹦出来,立刻就采用了。非常谢谢灵感这个东西。
“炼金师”是个很适合斯蒂芬·金的字眼,一方面老金也是个奇幻迷,涉猎众多奇幻小说,尤其崇拜《魔戒》的作者托尔金;另一方面,也是赞叹对老金对“讲故事”这门手艺的造诣(我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本土化奇幻职业来代替这个词,汗颜)。
老金在《写作这回事》里一再强调简练。文字要拧干水分,第二稿=第一稿-10%。炼金并非“拧干水分”这么简单,不过提取精华的“蒸馏”确实常用的手段。写作和炼金之间相似性颇多,化腐朽为什么,是最大的共同点。
斯蒂芬·金的文学魅力,也是得到冯涛的“邮肯”(邮件肯定)。一开始的时候,对讲座从何切入一直无法确定。一开始扭扭捏捏地熬出来两个话题:
1.两本书都提到车祸,一个是回忆,一个是小说,可以谈车祸和写作对老金的影响。
2.从斯蒂芬·金最近的作品,商业化的技巧变少了。比如能够吸引人,加快节奏的那种频繁切换视角的技术,在《丽赛的故事》和《杜马岛》里基本上没有了。更注重细腻的感情抒发。
好吧,我自己都觉得,这两个话题都是很操蛋的东西。因为一方面太小,谈不出什么来。第二非常个人化,尤其是第二个观点,是我自己想的,会限制嘉宾的发挥。
于是我一边骂自己蠢,一边在上面两个题目下面,随手写了第三个问题:
3.斯蒂芬·金的文学魅力——他是如何做到即好看又深刻的?
写完后觉得,这第三个问题,或许就是最好的。对于冯涛,还有于是,他们对老金都有很多话想说,我知道,我和他们聊过。果然,冯涛选了第三个问题。
过了几天,我就从这个切入点,拟了这次活动的标题:
“恐怖批发商”还是“文学炼金师”?——聊聊斯蒂芬•金的文学魅力
欢迎大家来参加这个活动,真的......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