笋衣
![]() |
昨晚剥冬笋时发觉,交领汉服很像冬笋的衣服。一层层里面外面,正面剥一圈,转一百八十度又一圈,还分左衽右衽,非常可爱,剥着就笑起来,冬笋这得多暖和,冬天还藏在地底下。
古人发明交领衣服,是不是从冬笋这儿得到启发的呢?
古代衣裳的经典装束,也分里中外三层,里面是亵衣(肚兜)亵裤(开裆)----具体可参看婴儿和尚服,中层是中衣中裤,外层是衫或者夹袄以及合裆裤或下裳。
因为古人头发梳得很精致,所以没有套头衫,都是一片布把人包起来,特别像笋衣把笋层层包起来一样,以衣带相系。衣带,披帛,宽袍,大袖等等,令古人行路如临风,确实特别美妙。
到明代才开始有纽扣。我并不太喜欢盘扣,一字扣,感觉太繁复,并有种锁得紧紧的感觉。在汉服的早期,都是衣带飘飘的,闲适。
同时这种合身又充分宽松的穿衣法,保证了衣服间空气层的交互流通,能够起到很好的冬暖夏凉的作用,哈哈。并且,肚兜加中衣和衫袄的交领,对胸腹层层覆盖保护,虽然穿得不算多,但真的很温暖----同样的里中外三层衣服,换成现代的内衣T恤试试看,温暖程度差异非常大。如果在中衣铺一层丝绵,即使是下雪的冬天,也足够暖和。外出时再披一件披风或大斗篷,也是保证空气层在相对密闭的空间进行热传递,也非常暖和。系带选择在腋下与膈部相平之处,一般有手臂护着,这个设计其实也是充分防风。所以制衣原本就是从实用性出发,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考虑美观,只能说古人制衣是根据人身生理和自然物理来的,法自然之道。朱子深衣,江永深衣等等,都是大儒制作,绝对大牌,哈哈。
汉服很美,但是不仅仅是美,还很智慧。
-
♪りか☆彡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2-13 1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