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自危
M、C和Ather三个人在一月中旬时分别收到D银行通知:银行帐号依照条款将在2月5日停用(kundigung),原因不明。打电话过去,业务员也说上级不让解释。我觉得很莫名其妙,但因为站在一个common law的角度,很久就对德国的法律系统抱有怀疑,也就没太放心上。
我出去玩了十天,回到村里来,临时邀请Ather来做客。那天才知道他就要搬家了。问起为什么?他只说是因为市政厅要求注册个人地址的原因。我和他都是住在别人的名下,而德国有每人居住空间平均多少平米的最低限度;不能低于这个要求。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德国朋友,也是他唯一的德国朋友。这个人年逾45,早已离开学校,愿意无偿提供居住。条件甚好,我就没多想。
隔了几天,我再次邀请Ather来做客。他开始吐槽自己的德国室友,说他总是想质疑伊斯兰教里对清真的要求。吃不吃猪肉真的那么要紧吗?Ather说这不仅仅是因为猪肉,如果一个人偷来食物的话这也不能算是清真。他总是力图强调伊斯兰内在的rationality。德国室友也是尊重他的日常,但总是希望和Ather发起辩论,而且也没那么愿意了解别人的看法。Ather以前会跟他说上好久,但现在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不想再说了。我听着也觉得好心累,用M的话说是没有common understanding。在Ather看来,根本上他也看不起liberal的人,他觉得其实都很不rational。他们的想法常常自相矛盾:德国室友会引用马克思说的,宗教是人民大众的鸦片。但同时他又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听着很熟悉,我说liberal确实就是这样,你对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要求也太一致了。
我们还聊了很多关于媒体怎么报道巴基斯坦的文化。Ather觉得西方媒体总是找那些看法一致的人采访,比如说巴基斯坦某某女权分子。即便有翻译,他们还是找英语说得最溜的或者liberal。M说你不能否认某某女权分子对于政策推动的重要性。Ather还批判那些即便是本土人拍的关于什叶派的纪录片 也总是放信徒自我鞭打的镜头。Ather不认同这种纪念侯赛因行为,更不认同这种只抓噱头的纪录片。我说纪录片还是要在意收视率嘛。他这时还说自己做过记者,那种给wire写文章的,我以前都不知道。M说他以前也不是很清楚Ather以前的媒体经验,今天才得到很确切的答复。M也会插进来跟Ather解释。后来我们聊到政教分离的问题,我是主张政教分离,然而Ather觉得伊斯兰中宗教和政治是不可能分开的。
我们激辩到一定程度时,M一直试图打岔,我至少说了3次“你别打岔”,最后M愤然离开房间。Ather一开始一脸尴尬,让我出去追或者给M打电话。M直接按掉了。过了一会我们就继续讨论这个问题。Ather对于未来能出现一个以伊斯兰为教旨的理想国非常有信心,并且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出现武力行为那么这个组织就绝对不能代表正义,不是理想的伊斯兰政体——比如现在当下经常被讨论的那个暴力组织。我仍然认为政治无论从practicality还是代表所有人的利益的正义方面都和宗教水火不容。但我很羡慕Ather能在这样困难的时期仍然坚持理想。Ather唯一的不足,按照他之前的看法,是他没有一个有行动力和效率的人格。没有人格去做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
后来送走了Ather。M回到了屋里来,一直就没理我。我主动和他聊起了此事,他还说觉得自己对。我和M因为这件事情大吵了一架。我说你凭什么打岔我。M说我当时不是想要抢风头而是想让你们小点声。原来M觉得隔墙有耳。他和C怀疑是Ather总是刷推特、关注敏感话题,所以他们被有关单位盯上了。C也是因此不再让Ather跟他一起合住,才有搬家的事。我急了,说你为什么没有早点告诉我。M说我本来不觉得这件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我说要是在印度的那所大学,学生们早就炸开锅了,这个是权益问题。M的态度:还是低头做人 比较保险。
吵完了,我发了一条饭否:『Sometimes I wonder if politics should determine who I make friends with. In the case of girls, it seems to matter less and less. 但对于男生是反过来的。』今天突然想起写这篇日记,是因为发觉人人自危的时候,连最铁的哥们的脸色也不一定好看。所以文革在中国演绎的情况 不能说是因为文化原因,其他国家的人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很容易走向极端。
银行后续:M后来试了P银行,但因为学生签证快到期了,所以P银行没有办法给他学生账户。普通账号每月6欧元的费用。
他于是乎转到了S银行。这里只给你选:全部用银行的app操作、全部用hard copy操作或者全部用电脑操作三项选择。M选了第一项,但S银行的app一开始不工作,又耗费了四五天才弄好。
直到昨天M才看到了他在S银行的余额。
我出去玩了十天,回到村里来,临时邀请Ather来做客。那天才知道他就要搬家了。问起为什么?他只说是因为市政厅要求注册个人地址的原因。我和他都是住在别人的名下,而德国有每人居住空间平均多少平米的最低限度;不能低于这个要求。他在网上认识了一个德国朋友,也是他唯一的德国朋友。这个人年逾45,早已离开学校,愿意无偿提供居住。条件甚好,我就没多想。
隔了几天,我再次邀请Ather来做客。他开始吐槽自己的德国室友,说他总是想质疑伊斯兰教里对清真的要求。吃不吃猪肉真的那么要紧吗?Ather说这不仅仅是因为猪肉,如果一个人偷来食物的话这也不能算是清真。他总是力图强调伊斯兰内在的rationality。德国室友也是尊重他的日常,但总是希望和Ather发起辩论,而且也没那么愿意了解别人的看法。Ather以前会跟他说上好久,但现在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就不想再说了。我听着也觉得好心累,用M的话说是没有common understanding。在Ather看来,根本上他也看不起liberal的人,他觉得其实都很不rational。他们的想法常常自相矛盾:德国室友会引用马克思说的,宗教是人民大众的鸦片。但同时他又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我听着很熟悉,我说liberal确实就是这样,你对持有这种观念的人要求也太一致了。
我们还聊了很多关于媒体怎么报道巴基斯坦的文化。Ather觉得西方媒体总是找那些看法一致的人采访,比如说巴基斯坦某某女权分子。即便有翻译,他们还是找英语说得最溜的或者liberal。M说你不能否认某某女权分子对于政策推动的重要性。Ather还批判那些即便是本土人拍的关于什叶派的纪录片 也总是放信徒自我鞭打的镜头。Ather不认同这种纪念侯赛因行为,更不认同这种只抓噱头的纪录片。我说纪录片还是要在意收视率嘛。他这时还说自己做过记者,那种给wire写文章的,我以前都不知道。M说他以前也不是很清楚Ather以前的媒体经验,今天才得到很确切的答复。M也会插进来跟Ather解释。后来我们聊到政教分离的问题,我是主张政教分离,然而Ather觉得伊斯兰中宗教和政治是不可能分开的。
我们激辩到一定程度时,M一直试图打岔,我至少说了3次“你别打岔”,最后M愤然离开房间。Ather一开始一脸尴尬,让我出去追或者给M打电话。M直接按掉了。过了一会我们就继续讨论这个问题。Ather对于未来能出现一个以伊斯兰为教旨的理想国非常有信心,并且认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出现武力行为那么这个组织就绝对不能代表正义,不是理想的伊斯兰政体——比如现在当下经常被讨论的那个暴力组织。我仍然认为政治无论从practicality还是代表所有人的利益的正义方面都和宗教水火不容。但我很羡慕Ather能在这样困难的时期仍然坚持理想。Ather唯一的不足,按照他之前的看法,是他没有一个有行动力和效率的人格。没有人格去做一个更有影响力的人。
后来送走了Ather。M回到了屋里来,一直就没理我。我主动和他聊起了此事,他还说觉得自己对。我和M因为这件事情大吵了一架。我说你凭什么打岔我。M说我当时不是想要抢风头而是想让你们小点声。原来M觉得隔墙有耳。他和C怀疑是Ather总是刷推特、关注敏感话题,所以他们被有关单位盯上了。C也是因此不再让Ather跟他一起合住,才有搬家的事。我急了,说你为什么没有早点告诉我。M说我本来不觉得这件事情跟你有什么关系。我说要是在印度的那所大学,学生们早就炸开锅了,这个是权益问题。M的态度:还是低头做人 比较保险。
吵完了,我发了一条饭否:『Sometimes I wonder if politics should determine who I make friends with. In the case of girls, it seems to matter less and less. 但对于男生是反过来的。』今天突然想起写这篇日记,是因为发觉人人自危的时候,连最铁的哥们的脸色也不一定好看。所以文革在中国演绎的情况 不能说是因为文化原因,其他国家的人如果遇到类似的问题也很容易走向极端。
银行后续:M后来试了P银行,但因为学生签证快到期了,所以P银行没有办法给他学生账户。普通账号每月6欧元的费用。
他于是乎转到了S银行。这里只给你选:全部用银行的app操作、全部用hard copy操作或者全部用电脑操作三项选择。M选了第一项,但S银行的app一开始不工作,又耗费了四五天才弄好。
直到昨天M才看到了他在S银行的余额。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