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陆—一个人的世界尽头
嗨,我讲一个故事给你听
我试图在讲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可是孤僻是我抹不掉的影子。
我不会写一篇游记,只能叙述一个孤独的城市溜过的孤独时间。
读《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时, 我怎么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踏上一方相似的土地。关于欧洲,我有过无限的遐想,浓墨重彩的巴洛克,繁华奢靡的洛可可,高冷威严的哥特,却也不曾料到,最后来到了几近北极圈的另一个世界,对来自内陆小城的我,这里已经是世界的尽头。小城白雪皑皑,人烟稀少,除了没有围墙和守门人,哈出的每一口气,都好似会结成一个故事。
七八月的北欧有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太阳落上北回归线,北国的白昼被无限拉长,初来乍到的我在晴朗明净的夜晚里,一次又一次失眠。我住的村子在城市的最北边,叫Kringsjå,临着城西最有名的湖Sognsvann和一大片森林。那些高冷的维京后裔,总喜欢一声不吭地在林子里遛狗跑步。
很多人住在Kringsjå的人都说,在Sognsvann的树林里,住着吉普赛人,冬天一个人不要深入林子里。一次,我拿着相机走啊走,就迷路了,我怕极了,跌跌撞撞想要回到熟悉的大道上,越是心急越是事与愿违。突然间,我有点想不通了,为什么我要去担心吉普赛人,说不定我们会一起跳一支舞呢。
听过太多世态炎凉的社会版新闻,对人性也失去了些许的信任。
夏至后的太阳向着南回归线慢慢挪去,北国气温逐渐降低, 人也显得冷了一些,时间从来不是匀速前行的,在寒冷的空间里,总是要走的慢一些。没有地中海和煦的阳光,也听不到热情的Hola,好似你的世界,没有经过你的邀请,我便不可踏入。
我最爱慕的那个男孩子对我说过,有电视机才有家的味道。在没有电视机的学生公寓里,我始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满载着异乡人的孤独,我和这个孤独的城市带了大半年。期间,拍了很多照片,都是一个人的奥斯陆, 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很纯粹的生活,我学会了和自己相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吃过的第一块巧克力,遇到的第一个人总是在潜意识里让人难以忘怀。奥斯陆就像我的初恋一样,成为我欣赏任何其他欧洲城市的参照物。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遇到热情浪漫的巴塞罗那,多情多金的巴黎,或是才华横溢的柏林,我总会惦记相比而言朴素无华的奥斯陆,想起那些撇去一切繁芜的简单日子。
在学校里旁听了挪威历史课,这个国家前半生属于丹麦王国,后来又被赠给了瑞典,再后来他们选择了独立。但是在历史悠久的丹麦或瑞典王国的眼里,挪威向来都是乡下人。别人的标签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喜欢奥斯陆的商店,没有选择的商品,喜欢少少的人,喊不停的巴士,机会错过了,便是错过了,这么小的城,这么少的人,却难以第二次擦肩而过。当我去巴黎时,站在黑发人头攒动的老佛爷里,看着玲琅满目的商品,竟然有种无所适从。也许这就是我骨子里抹不掉的东西,在繁华的城市里,我越是不安,我怀念我的小城,依附那种贫瘠的日子。
我住在森林口的第一幢屋子的第一层,厨房正对着树林和一个大大的足球场,卧室前是一个幼儿园,窗外有一棵松柏,遮住了一半的屋子。我把桌子拉到了窗边,在有阳光的早晨,常常望着窗外幼儿园小盆友叽叽喳喳的玩耍景象,一边写下一个城市的旅行计划或者只是打发时间的涂涂画画。
在奥斯陆的日子可以记录成一个简单的流水账,每月安排一次旅行,每周末去一个博物馆,每周3次健身房,5天自己煮饭,2天泡在图书馆里。
最快乐的事情是一个人拿着一张交通卡,去乘不同线路的公交、巴士和轮渡,我和那些有些不同信仰和语言的姑娘去奥斯陆周围不同的小岛,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默契地是我们从来不会许下再见的诺言,好似相识的那一刻便决定相忘于江湖。
十二月的一个夜晚,我独自去了半岛民俗博物馆办的圣诞集市,回来的路上因为发呆坐过了站,巴士在漆黑的街道穿梭着,穿过所谓的贫民区,穿过小树林,车上只有我一个人,大巴司机是中东裔的年轻男子,我不知道在哪里下车,惶恐扑面而来,当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路口,急急忙忙跳下车时,为自己内心对那位司机的偏见而感到歉意。奥斯陆就这么小,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入秋后,白天变得越来越短,一日醒来,拉开窗帘,因为霜降,外边的草地好像裹上了一层薄纱,整个世界好像褪色了一般。
再后来,一场雪将整个世界的色彩覆盖。
当我望着窗外被白雪覆盖的森林时,总是有一种错觉,那些世界尽头的独角兽也会随着号角声蹬出汹涌的蹄声,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期待着看门人吹响号角,酣睡的独角兽欠身站起,抖落掉身上的积雪,踏着汹涌的蹄声,蹬蹬涌进我的眼帘。
曾经的历史语言学老师说,夜晚想起古老的语言,总会听到篝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后来,我一人行走时,总会感觉大雪将至。
圣诞前夕,学校结束了所有的课程,欧美国家的孩纸陆续回了家,留在这座孤独的村子里的,似乎只有亚裔或安拉的子民。我住的屋子忽然间空了,没有了热情的意大利人的吵吵嚷嚷,如果贪睡一点,白日就在黑暗中溜过。
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取消了12月所有的行程,一个人独享这段时光。
大约十点多,才能看到黎明, 我便伴着晌午的阳光自然而醒,习惯性去厨房热杯牛奶,开始准备简单的午餐。
我就坐在大大的厨房,喝着热牛奶,听着锅里的粥咕噜咕噜的熬着,窗外的树林,偶尔过去一两个奔跑的孩子,嘟囔着我听不大懂的话语,一不留神,太阳就溜到了西边,一杯热牛奶的时间,一个白天恍然而过,时间是那么不等人。
想起了黄土高坡的家,窄窄的马路,优哉游哉地傍晚,如果在楼下的拉面馆吃完饭,走在路口遇到邻居,爸爸妈妈便会停住脚步和他们聊很久很久,久到路边小商店里响起新闻联播的声音,久到有人拉开窗户对着马路喊自己家小孩的名字,久到天色在我的眼里一点点暗下去,路灯亮起。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说,没有人能再秋雨飘零的黄昏紧紧拥抱自己,我在我的世界尽头里也无法抱住一点点阳光。
去过一片看不到尽头的雪地。偶尔有一两个人牵着狗缓缓的从地平线中浮现,又消失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我一个人坐拥那片土地,阳光妩媚,巨大的孤独感笼罩而来,我录下一段视频视频给远在家乡等待我的那个他,突然间,特别想回到他的家。
当我呆在那里的时候,我急切的想回家,想念我的淘宝,想念嘈杂的商场,想念车水马龙拥挤不堪的街道,想念每一家等号排队的川菜馆子。谁能有能耐评判得不到和已失去,所以当我回到我朝思暮想的环境中时,我又开始怀念那个坐在草地面朝湖水只用发呆的午后。
因为对物质的渴求,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的本质,我的感官都已经被物欲横流的世界消磨到退化。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是对这座城最恰当的评价吧。当我渐渐熟悉这座城市,可以结结巴巴地用挪威语点餐结账,看得懂打折信息时,又不得不给这个城市说再见。
离开的那一晚,我和小伙伴们瑟瑟地朝着6号线地铁走去,赶最后一班通往机场的快轨,前几日下的雪堆积地很高很高,拖着大大小小箱子的我们举步艰难地前行着。我停下来,深吸一口气,一抬头,星光璀璨,巨大的苍穹仿若玻璃罩一般扣在我的头顶,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天空的弧度,我愣愣站在那里,全然忘记了时间嘀嗒嘀嗒的奔走,我只是觉得自己变成了玫瑰花。
一直难以忘记那个积满皑皑白雪的冬天,我和Molly背着相机,瑟瑟发抖地漫步在Sognsvann,阳光正好,湖面波光粼粼,我们都对即将到来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那日说的不多,那些不多的话语好似也已食言。
我试图在讲一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可是孤僻是我抹不掉的影子。
我不会写一篇游记,只能叙述一个孤独的城市溜过的孤独时间。
![]() |
读《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时, 我怎么也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会踏上一方相似的土地。关于欧洲,我有过无限的遐想,浓墨重彩的巴洛克,繁华奢靡的洛可可,高冷威严的哥特,却也不曾料到,最后来到了几近北极圈的另一个世界,对来自内陆小城的我,这里已经是世界的尽头。小城白雪皑皑,人烟稀少,除了没有围墙和守门人,哈出的每一口气,都好似会结成一个故事。
七八月的北欧有种难以言喻的吸引力,太阳落上北回归线,北国的白昼被无限拉长,初来乍到的我在晴朗明净的夜晚里,一次又一次失眠。我住的村子在城市的最北边,叫Kringsjå,临着城西最有名的湖Sognsvann和一大片森林。那些高冷的维京后裔,总喜欢一声不吭地在林子里遛狗跑步。
很多人住在Kringsjå的人都说,在Sognsvann的树林里,住着吉普赛人,冬天一个人不要深入林子里。一次,我拿着相机走啊走,就迷路了,我怕极了,跌跌撞撞想要回到熟悉的大道上,越是心急越是事与愿违。突然间,我有点想不通了,为什么我要去担心吉普赛人,说不定我们会一起跳一支舞呢。
听过太多世态炎凉的社会版新闻,对人性也失去了些许的信任。
夏至后的太阳向着南回归线慢慢挪去,北国气温逐渐降低, 人也显得冷了一些,时间从来不是匀速前行的,在寒冷的空间里,总是要走的慢一些。没有地中海和煦的阳光,也听不到热情的Hola,好似你的世界,没有经过你的邀请,我便不可踏入。
我最爱慕的那个男孩子对我说过,有电视机才有家的味道。在没有电视机的学生公寓里,我始终清楚的意识到,自己只是一个过客。
满载着异乡人的孤独,我和这个孤独的城市带了大半年。期间,拍了很多照片,都是一个人的奥斯陆, 回想起来,那是一段很纯粹的生活,我学会了和自己相处。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吃过的第一块巧克力,遇到的第一个人总是在潜意识里让人难以忘怀。奥斯陆就像我的初恋一样,成为我欣赏任何其他欧洲城市的参照物。我觉得这似乎是一个很恰当的比喻,遇到热情浪漫的巴塞罗那,多情多金的巴黎,或是才华横溢的柏林,我总会惦记相比而言朴素无华的奥斯陆,想起那些撇去一切繁芜的简单日子。
在学校里旁听了挪威历史课,这个国家前半生属于丹麦王国,后来又被赠给了瑞典,再后来他们选择了独立。但是在历史悠久的丹麦或瑞典王国的眼里,挪威向来都是乡下人。别人的标签于他们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喜欢奥斯陆的商店,没有选择的商品,喜欢少少的人,喊不停的巴士,机会错过了,便是错过了,这么小的城,这么少的人,却难以第二次擦肩而过。当我去巴黎时,站在黑发人头攒动的老佛爷里,看着玲琅满目的商品,竟然有种无所适从。也许这就是我骨子里抹不掉的东西,在繁华的城市里,我越是不安,我怀念我的小城,依附那种贫瘠的日子。
我住在森林口的第一幢屋子的第一层,厨房正对着树林和一个大大的足球场,卧室前是一个幼儿园,窗外有一棵松柏,遮住了一半的屋子。我把桌子拉到了窗边,在有阳光的早晨,常常望着窗外幼儿园小盆友叽叽喳喳的玩耍景象,一边写下一个城市的旅行计划或者只是打发时间的涂涂画画。
在奥斯陆的日子可以记录成一个简单的流水账,每月安排一次旅行,每周末去一个博物馆,每周3次健身房,5天自己煮饭,2天泡在图书馆里。
最快乐的事情是一个人拿着一张交通卡,去乘不同线路的公交、巴士和轮渡,我和那些有些不同信仰和语言的姑娘去奥斯陆周围不同的小岛,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默契地是我们从来不会许下再见的诺言,好似相识的那一刻便决定相忘于江湖。
十二月的一个夜晚,我独自去了半岛民俗博物馆办的圣诞集市,回来的路上因为发呆坐过了站,巴士在漆黑的街道穿梭着,穿过所谓的贫民区,穿过小树林,车上只有我一个人,大巴司机是中东裔的年轻男子,我不知道在哪里下车,惶恐扑面而来,当我看到一个熟悉的路口,急急忙忙跳下车时,为自己内心对那位司机的偏见而感到歉意。奥斯陆就这么小,兜兜转转还是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入秋后,白天变得越来越短,一日醒来,拉开窗帘,因为霜降,外边的草地好像裹上了一层薄纱,整个世界好像褪色了一般。
再后来,一场雪将整个世界的色彩覆盖。
当我望着窗外被白雪覆盖的森林时,总是有一种错觉,那些世界尽头的独角兽也会随着号角声蹬出汹涌的蹄声,我一直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期待着看门人吹响号角,酣睡的独角兽欠身站起,抖落掉身上的积雪,踏着汹涌的蹄声,蹬蹬涌进我的眼帘。
曾经的历史语言学老师说,夜晚想起古老的语言,总会听到篝火噼里啪啦的声音。后来,我一人行走时,总会感觉大雪将至。
圣诞前夕,学校结束了所有的课程,欧美国家的孩纸陆续回了家,留在这座孤独的村子里的,似乎只有亚裔或安拉的子民。我住的屋子忽然间空了,没有了热情的意大利人的吵吵嚷嚷,如果贪睡一点,白日就在黑暗中溜过。
因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情,我取消了12月所有的行程,一个人独享这段时光。
大约十点多,才能看到黎明, 我便伴着晌午的阳光自然而醒,习惯性去厨房热杯牛奶,开始准备简单的午餐。
我就坐在大大的厨房,喝着热牛奶,听着锅里的粥咕噜咕噜的熬着,窗外的树林,偶尔过去一两个奔跑的孩子,嘟囔着我听不大懂的话语,一不留神,太阳就溜到了西边,一杯热牛奶的时间,一个白天恍然而过,时间是那么不等人。
想起了黄土高坡的家,窄窄的马路,优哉游哉地傍晚,如果在楼下的拉面馆吃完饭,走在路口遇到邻居,爸爸妈妈便会停住脚步和他们聊很久很久,久到路边小商店里响起新闻联播的声音,久到有人拉开窗户对着马路喊自己家小孩的名字,久到天色在我的眼里一点点暗下去,路灯亮起。
《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说,没有人能再秋雨飘零的黄昏紧紧拥抱自己,我在我的世界尽头里也无法抱住一点点阳光。
去过一片看不到尽头的雪地。偶尔有一两个人牵着狗缓缓的从地平线中浮现,又消失在地平线的另一端,我一个人坐拥那片土地,阳光妩媚,巨大的孤独感笼罩而来,我录下一段视频视频给远在家乡等待我的那个他,突然间,特别想回到他的家。
当我呆在那里的时候,我急切的想回家,想念我的淘宝,想念嘈杂的商场,想念车水马龙拥挤不堪的街道,想念每一家等号排队的川菜馆子。谁能有能耐评判得不到和已失去,所以当我回到我朝思暮想的环境中时,我又开始怀念那个坐在草地面朝湖水只用发呆的午后。
因为对物质的渴求,我们忽略了很多东西的本质,我的感官都已经被物欲横流的世界消磨到退化。
山川寂寥,街市井然,居民相安无事,是对这座城最恰当的评价吧。当我渐渐熟悉这座城市,可以结结巴巴地用挪威语点餐结账,看得懂打折信息时,又不得不给这个城市说再见。
离开的那一晚,我和小伙伴们瑟瑟地朝着6号线地铁走去,赶最后一班通往机场的快轨,前几日下的雪堆积地很高很高,拖着大大小小箱子的我们举步艰难地前行着。我停下来,深吸一口气,一抬头,星光璀璨,巨大的苍穹仿若玻璃罩一般扣在我的头顶,我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天空的弧度,我愣愣站在那里,全然忘记了时间嘀嗒嘀嗒的奔走,我只是觉得自己变成了玫瑰花。
一直难以忘记那个积满皑皑白雪的冬天,我和Molly背着相机,瑟瑟发抖地漫步在Sognsvann,阳光正好,湖面波光粼粼,我们都对即将到来的一年充满了期待,
那日说的不多,那些不多的话语好似也已食言。
-
margueritte 赞了这篇日记 2023-04-23 18:44:12
-
老科 赞了这篇日记 2022-02-15 11:55:15
-
要跳舞吗?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1-26 23:46:33
-
(ʚ̴̶́ .̠ ʚ̴̶̥̀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8-10 02:14:08
-
ningxindian 赞了这篇日记 2017-01-14 20: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