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以前爱豆的散文集《不在他方》
喜欢陈绮贞对我来说是很遥远的一件事情吧。
2003年的夏天开始到2009年夏天的演唱会。
喜欢与不喜欢都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节点。
喜欢的日子里总是带着耳机,整天整天地浸淫在陈绮贞的声音中,背得出每一首歌的歌词,博客的背景音乐头像都是陈绮贞。
反正是有这样的一个时期。
然后终于去看了陈绮贞的演唱会,那天还恰巧是她的生日,无数的歌迷在体育馆齐声唱着生日快乐歌,陈绮贞不停返场,直到临近12点。
从巨大的欢呼声中回到日常之中,安静的街道,黑沉沉的天空,心愿被满足之后的空虚。
然后我就不太喜欢听她的声音了,然后渐渐地她的歌从我的MP3播放器里消失。
时隔数年,在亚马逊看到她新出的散文集,想她总是会比刘若英之类好一些吧,会有些内容。
犹豫几下,还是下单买了,然后很快收到,慢慢翻阅,竟然有惊喜。
她写得相当好,简直不像是那些所谓名人出的书——不过是寡淡的文字配上大幅的照片。
她的文字感相当好,可以称之为写作者。
当然书里也有照片,但不是展现自己完美的无关,而更多是表达某种意境。
好吧,即便是已经不再喜欢的爱豆,也还是会多一份偏爱。
2003年的夏天开始到2009年夏天的演唱会。
喜欢与不喜欢都有一个特别清晰的节点。
喜欢的日子里总是带着耳机,整天整天地浸淫在陈绮贞的声音中,背得出每一首歌的歌词,博客的背景音乐头像都是陈绮贞。
反正是有这样的一个时期。
然后终于去看了陈绮贞的演唱会,那天还恰巧是她的生日,无数的歌迷在体育馆齐声唱着生日快乐歌,陈绮贞不停返场,直到临近12点。
从巨大的欢呼声中回到日常之中,安静的街道,黑沉沉的天空,心愿被满足之后的空虚。
然后我就不太喜欢听她的声音了,然后渐渐地她的歌从我的MP3播放器里消失。
时隔数年,在亚马逊看到她新出的散文集,想她总是会比刘若英之类好一些吧,会有些内容。
犹豫几下,还是下单买了,然后很快收到,慢慢翻阅,竟然有惊喜。
她写得相当好,简直不像是那些所谓名人出的书——不过是寡淡的文字配上大幅的照片。
她的文字感相当好,可以称之为写作者。
当然书里也有照片,但不是展现自己完美的无关,而更多是表达某种意境。
好吧,即便是已经不再喜欢的爱豆,也还是会多一份偏爱。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