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生活指南
查看话题 >如何应对迷茫
一、
迷茫,几乎是每个人都面对过的问题:面对选择时的踟蹰,对未来看不清,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我以前也这样过。
雨霏曾经对此有过一个很好的描述,她说自己时常怀疑活着的意义,仿佛做过很多事,但也说不清每一件到底是为了什么,乱糟糟的,理不清,好像一幅刺绣的背面,很多线头,一团乱麻。
但是她终究为自己找到了解脱的方式,因为在往后的生命经历中,很多她先前做过的看似无意义的事,都会在一个并没有安排的巧合下发生奇妙的作用。这让她觉得自己就是那根针头,等到作品被完成的时刻,一双大手把它牵引出来,翻到刺绣的另一面:原来,她发现那些没有意义的线头背后绘制的竟然是一幅宏伟的图案。
这是雨霏的刺绣理论,我猜想,大概因为当时她是基督徒的缘故,所以她把上帝拟成了那双大手,然后安心地上交了自己的命运。
与雨霏不同的是,我并不相信神灵,不过,我也有自己关于迷茫的慰借:迷茫是一种状态,导致迷茫的原因是未知。大多数人看不清未来。这是一个事实,所以也谈不上好与不好。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们总会问小朋友们长大了想做什么职业。我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是科学家,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感叹真是童言无忌。工作了之后,也常有人问我关于未来的事,“BOBO,你觉得五年以后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每一次,我都是毫不犹豫地给出诚实的答案:
我不知道。
二、
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科幻故事,里面描述了一个类似《黑客帝国》的世界,人可以进入电脑模拟的环境里去生活。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个设定是:那台电脑并不会完完全全地模拟出一个世界,而是只模拟了玩家周围的世界:和玩家距离越近,世界被模拟的精度越高,和玩家距离越远,世界越模糊。这样设计的一个好处是,对于那个进入模拟世界的玩家来说,他感受到的世界仍旧是真实的,因为他看不到也不需要看几公里外的东西,只看清眼前的世界就可以了;同时对于电脑主机而言,这样设定使得它所需要的资源更少,大大降低运行的成本。
这个例子给了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把未来的一件事情想清楚是需要成本的,越清楚,成本越高,而且,事实上,你又不能真正地看清未来的样子。在这点上,挚友吴恒与我达成过共识,并给出过他的生命方针。
上一次见吴恒,是在去年的上海。当时他穿着夹克,运动鞋,背着书包步履轻盈,不像30岁的样子,反倒更像一个上学的大学生。他曾经从上海独自骑自行车去拉萨,也曾经为了改善全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做过轰动一时的“掷出窗外”事件。
“最近有什么打算”我问他,“打算学统计学呢”他回答。“未来呢?”我又问。“还不清楚”,他再答:“到时候会有的”。于是,我不再发问,我们默契地挡住了未来的到来。
三、
不同于雨霏的刺绣理论,我把自己对于迷茫的慰籍做了另外一个描述:五子棋理论。
下过五子棋的人都知道,获胜的规则是在棋盘上让五颗棋子联成线。但是一般在某条线上有三颗棋子的时候,对方就会过来封堵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在线上再放下第四颗棋子,对方就会将你堵死。所以我下五子棋的方针是产生更多的通路,比如最开始的四颗棋子我可能会摆成一个正方向,这样最多就有六个方向的机会。
面对生命中的选择时,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下棋的人,把自己所不能掌控的外面这个世界,甚至是自己内心的无意识,虚拟成自己的对手。我无法预判他的想法和风格,所以也不期待能够快速制胜,能做的只是
按照他给我的现状去选择合适的应对——下一步能够让之前局势产生更多机会的棋——让你做过的每一件事,每一个项目,掌握的每一项技能和经验都在未来产生更多的价值。
2011年的早春,我原本应该在学校上大三,但是一时心血来潮,向学校和父母丢去一份休学申请,然后周游全国去了。因为没有钱,所以旅行主要以搭顺风车为主。对于每一个停下来问我去向的司机,我总会回答:“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屏蔽掉他们可能拒绝我的理由,同时也让自己去了好多之前不曾计划的地方。到了每个陌生城市之后,我也是随意地坐上一辆公交车,走到哪儿,就是哪儿。
对于我而言,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了,哪能够一步一步都把它想得很清楚呢。只要培养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方下了什么棋,我按照局势和方针,跟着他下就行了。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会扑很多次街,那又如何,他哭着鼻子站起来,还是会继续地探索。真正怕扑街的,是那些行将就木一扑就死的老人。
所以迷茫对于我而言,至少它让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未知的东西。等着我去发现,去挖掘,然后,找到宝藏。
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期待自己会下出什么样的一局棋呢。:)
PS:
微信公众号:libobo2333
喜欢就转发一下吧~
迷茫,几乎是每个人都面对过的问题:面对选择时的踟蹰,对未来看不清,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我以前也这样过。
雨霏曾经对此有过一个很好的描述,她说自己时常怀疑活着的意义,仿佛做过很多事,但也说不清每一件到底是为了什么,乱糟糟的,理不清,好像一幅刺绣的背面,很多线头,一团乱麻。
但是她终究为自己找到了解脱的方式,因为在往后的生命经历中,很多她先前做过的看似无意义的事,都会在一个并没有安排的巧合下发生奇妙的作用。这让她觉得自己就是那根针头,等到作品被完成的时刻,一双大手把它牵引出来,翻到刺绣的另一面:原来,她发现那些没有意义的线头背后绘制的竟然是一幅宏伟的图案。
这是雨霏的刺绣理论,我猜想,大概因为当时她是基督徒的缘故,所以她把上帝拟成了那双大手,然后安心地上交了自己的命运。
![]() |
与雨霏不同的是,我并不相信神灵,不过,我也有自己关于迷茫的慰借:迷茫是一种状态,导致迷茫的原因是未知。大多数人看不清未来。这是一个事实,所以也谈不上好与不好。
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们总会问小朋友们长大了想做什么职业。我记得自己当时的回答是科学家,现在回过头去看看,感叹真是童言无忌。工作了之后,也常有人问我关于未来的事,“BOBO,你觉得五年以后自己会是什么样子?”,每一次,我都是毫不犹豫地给出诚实的答案:
我不知道。
二、
上中学的时候,看过一个科幻故事,里面描述了一个类似《黑客帝国》的世界,人可以进入电脑模拟的环境里去生活。让我记忆最深的一个设定是:那台电脑并不会完完全全地模拟出一个世界,而是只模拟了玩家周围的世界:和玩家距离越近,世界被模拟的精度越高,和玩家距离越远,世界越模糊。这样设计的一个好处是,对于那个进入模拟世界的玩家来说,他感受到的世界仍旧是真实的,因为他看不到也不需要看几公里外的东西,只看清眼前的世界就可以了;同时对于电脑主机而言,这样设定使得它所需要的资源更少,大大降低运行的成本。
这个例子给了我最大的启发就是,把未来的一件事情想清楚是需要成本的,越清楚,成本越高,而且,事实上,你又不能真正地看清未来的样子。在这点上,挚友吴恒与我达成过共识,并给出过他的生命方针。
上一次见吴恒,是在去年的上海。当时他穿着夹克,运动鞋,背着书包步履轻盈,不像30岁的样子,反倒更像一个上学的大学生。他曾经从上海独自骑自行车去拉萨,也曾经为了改善全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做过轰动一时的“掷出窗外”事件。
“最近有什么打算”我问他,“打算学统计学呢”他回答。“未来呢?”我又问。“还不清楚”,他再答:“到时候会有的”。于是,我不再发问,我们默契地挡住了未来的到来。
三、
不同于雨霏的刺绣理论,我把自己对于迷茫的慰籍做了另外一个描述:五子棋理论。
下过五子棋的人都知道,获胜的规则是在棋盘上让五颗棋子联成线。但是一般在某条线上有三颗棋子的时候,对方就会过来封堵了,这个时候如果你在线上再放下第四颗棋子,对方就会将你堵死。所以我下五子棋的方针是产生更多的通路,比如最开始的四颗棋子我可能会摆成一个正方向,这样最多就有六个方向的机会。
面对生命中的选择时,我会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下棋的人,把自己所不能掌控的外面这个世界,甚至是自己内心的无意识,虚拟成自己的对手。我无法预判他的想法和风格,所以也不期待能够快速制胜,能做的只是
按照他给我的现状去选择合适的应对——下一步能够让之前局势产生更多机会的棋——让你做过的每一件事,每一个项目,掌握的每一项技能和经验都在未来产生更多的价值。
![]() |
2011年的早春,我原本应该在学校上大三,但是一时心血来潮,向学校和父母丢去一份休学申请,然后周游全国去了。因为没有钱,所以旅行主要以搭顺风车为主。对于每一个停下来问我去向的司机,我总会回答:“你去哪里,我就去哪里”,屏蔽掉他们可能拒绝我的理由,同时也让自己去了好多之前不曾计划的地方。到了每个陌生城市之后,我也是随意地坐上一辆公交车,走到哪儿,就是哪儿。
对于我而言,这个世界有太多的未知了,哪能够一步一步都把它想得很清楚呢。只要培养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方下了什么棋,我按照局势和方针,跟着他下就行了。
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为了满足自己对世界的好奇,会扑很多次街,那又如何,他哭着鼻子站起来,还是会继续地探索。真正怕扑街的,是那些行将就木一扑就死的老人。
所以迷茫对于我而言,至少它让我知道这个世界还有未知的东西。等着我去发现,去挖掘,然后,找到宝藏。
有时候想一想,还真是期待自己会下出什么样的一局棋呢。:)
PS:
微信公众号:libobo2333
喜欢就转发一下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