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任房东

(一) 我对“房东”这个词的好感,是从第一次租房子开始的。 那年我高三,为了寻找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决定从集体宿舍搬出去住。 在这个“房荒”时代,想找个价格合理、环境舒适又靠近学校的房子,一点儿不比脱单容易。经过同学介绍,辗转反侧,反复磨合,终于找到一个仅容得下一张床、一张书桌的小房子。付过定金我还在考虑是不是太小了,结果同桌告诉我,小房子有安全感,大房子一个人住空荡荡的。这话显然说动了我,于是之后我又交了半年房租,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住出租房的经历。 结果,我还是高估了我独自生活的能力,即使同住在一个小院里有个同班同学雨,我还是时不时的感到孤独,还是怀念我的宿舍生活,不能一下子接受这样的生活状态。我每天都不是很开心。 这所有的拯救,是从房东大娘对我一点一滴的关心开始的。 在我搬来那天,大娘给我用她家的三轮车载满满一小车行李到出租屋,帮我收拾好原本脏乱的房间,直到变成一个不大却温馨的小屋,看到我安心住下时她才离去。 晴好天气时,我把有些潮湿发霉的被褥晒了晒,下午大课间却忘记来收,晚自习上完才想起来。心想:坏了,夜晚露重,肯定白晒了。放学后一边想象自己夜晚在潮冷的被子里冻得直哆嗦一边懊恼自己的记性那么差。 回到院里,我发现我竟然找不到我的被褥了! 房东听见我回来的声响,从她的屋里睡眼惺忪地抱着一大团什么东西走出来。黑灯瞎火的,我也没怎么看清。 “你的被子”,我接了过来。 “原来是我被子啊”,我小声嘀咕。 “看你学习挺忙的,把被子替你给收了”,她揉揉眼睛说道。 “谢谢”,我除了谢谢竟说不出别的话。 “赶快回屋睡觉去吧,不早了。” “行”。 “她不睡就是为了等我啊,”我反应过来,咂了咂舌,走回屋里。 那夜,我在松软带有一丝阳光味道的被褥里睡得很香。 (二) 那天中午放学刚回到房子里,大娘就给我和另一个同学一人一个新鲜的煮玉米。初秋的玉米鲜嫩可口,有一种清新的自然气息。啃着这饱满的颗粒,我心里竟有一种莫名的感动。我家里也有很多这样的玉米,可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却是这么独特。这种一丝丝的感动,在我心里盘旋,盘旋,经久不息,竟冲淡了数天积攒下来的孤独和难过。 后来,大娘还喜欢把她煮的红豆小米粥分享给我,软糯绵香,香气氤氲在整个出租屋里。也有时候,是一些朴素的时令小菜,简单的芹菜炒豆干,却吃出家的味道。 岁月静好,这样的感觉,值得一生回味。 (三) 我还记得,那次同学支原体感染,咳个不停,夜夜不得安眠。她的妈妈还在外地,一时半会赶不过来。 也是大娘,每天傍晚等那个同学放学,骑着她的三轮车,带着去打吊瓶。一连数天,风雨无阻。 等到同学的妈妈来了时,她的病已经好了很多了。调养了几天,红润的光泽又重新出现在她的脸上。 大娘告诉我们,每一个在这儿住的年轻人,都被她当成这儿的孩子。谁不想自己的孩子独自在外面住能不受委屈?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娘说她深深懂得父母的心,所以愿意善待我们。愿意父母不在我们身边时帮我们晒被子,愿意给我们煮一些有营养的粥,愿意在我们生病时陪着我们…… 中国太需要这样的房东了,因为现在充斥耳边的,都是三天两头管人要钱的房东。他们的关系,仅仅是房屋所有者和房屋租用者的关系。第一任房东对人的影响,往往决定了你对租房的印象。第一任房东好的话还好说,如果不好,可能会让你对整个社会都充满失望,尤其是你初次离家,独自一人踽踽向前走的时候。 我就觉得我很幸运,人生第一次租房子就能碰到这么好的房东。我把我的故事写给你,是想让你知道,如果你的第一任房东很好,请你好好珍惜,饱含对生活的爱努力走下去。但若让你失望,你也不要灰心。也许若干年以后,你会成为一个房东,那么,我希望你,能够像我的第一任房东那样,让每一个独自离家的人,不轻言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