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姑娘和江西男孩是和平分手的呢
今儿无事偷懒会儿,翻看上海女生去江西农村男友家吃饭落荒而逃的话题,话题已经不怎么热了,搜索了下我的朋友圈关于这件事的看法,分别用『年夜饭』&『江西』&『上海』得到以下观点,哦,更多的是类似『上海迪士尼』&『江西本鸡蛋』&『带男友回家第一顿年夜饭』这些个精彩话题。看来,偶尔恢复『moment』功能以关键词搜索最近朋友圈百态似乎也不错哦~
好嘞,看看呗~
写在最前面:
引用均为匿名,用于『学术探索』,如有雷同,嘿~恭喜你遇上小概率事件。
哈哈~根本没人看你还弄得像「高朋满座」。嘿~这才是乐趣所在好不好~(舒服脸)
Axx(乐观上进的一个妹子,单身)
评论:最近上海姑娘乡下过年拂袖而去的事情沸沸扬扬,其实也不想说什么,但是看了和菜头写的评论,觉得很有道理。其实这位姑娘你讲究什么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别人家温柔以对,礼仪相待是最基本的教养问题。如若不懂入乡随俗,不懂体味情谊,我只能说,你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个评论很中肯~)
转发文章标题:《姑娘,你的问题是没教养》 by微信号『和菜头』
文章内容概览:姑娘你是成年人了,但是:
1.你是自己决定去的,却没有勇气自己走,要合着上海本地网友的撺掇才落荒而逃
2.竟然不知道『年夜饭』的重要程度,坏了别人一家人过年期盼的团圆,使其郁闷不说还让人成为头条;
3.观众朋友们,这下你们懂了吧,灯光&一部有闪光灯可以开启HDR功能的手机有多重要~
4.对了「我」是这样介绍的 你的:『一位上海中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女孩...对于整个环境不是很适应...最后死活离开了男友家连夜返回上海』
Bxx(世界某顶尖名校某协会主席,单身)
评论:这是没来过美国 要是来过美国就会知道这已经很好了好吧(哭泣脸)
转发文章标题:《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 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 源于凤凰网新闻
文章内容概览:微博留言截图,各路网友发表看法
看法主要有:
1.直接走太不礼貌,不妨找个借口回上海再分手(可取,但是我们不是她,未曾身处其境的说理都是虚的)
2.他们一定把最好吃的做给你了(这个的价值观有点歪~)
3.门当户对很重要
4.笔直走别回头,不然以后苦头会更多
Cxx(大学教授,学术成果斐然,有一儿子初中在读)
转发文章标题:《上海姑娘喷的那顿年夜饭,戳中了多少人的痛处》
by微信号『文汇教育』
Dxx(男生,家境不错,事业心强)
转发文章标题:《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by微信号『金融八卦女』
(喷嚏:唉~)
Fxx(男生,家境不清楚,智商高、情商高)
评论:坐火车回家时一江西女生说过她们那边特别重男轻女,甚至有野外抛女婴的残忍事件,还是亲奶奶所做的事!当时真是一阵唏嘘。男女平等之路还要走好远啊!只希望以后不会再有这种受害者转而变成加害者的情况!
(看来不是这件事~哈哈~)
『她在江湖飘』这个微信公众号还发表过一篇文章,以亲身经历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如何守护感情渡过那样的一顿年夜饭」
文章标题:《你我何尝不想体面一场》
恩,这次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咱们不愧是有几千年的文化的泱泱大国,到处都是道德制高点,同时大部分人都会瞬间移动——这个制高点批判不了你那我马上换一个。
不知道广大网友的看法是不是这样的:
从「发照片求助网友」&「连夜逃离」这两个动作的确可以看出姑娘不太成熟~
- 好嘞,你不成熟就好办了
- 我们一起来批判你吧。。。
- 你把筷子插在饭上是吧?
-(吭哧吭哧瞬间移动)
- 那我就站在「饭桌礼仪」道德制高点赋予我评判你:
- 你,真没教养。
所以,看完后我还蛮失望的。既不想看到有这么个姑娘往自己身上贴了「正宗上海人」&「长相一般」&「外企」&「HR」&「爸爸国企」&「妈妈是老师」这些标签,然后给前男友贴了「谈了个朋友」&「卖相」&「外地」&「工作能力」&「没有家底」这些 标签;也不想看到网络中到处有人说「要门当户对」&「没教养」&「要门当户对」&「没教养」&「要门当户对」&「没教养」。
我们都在做根据「片面之词」妄议他人的事:
上海姑娘是这样的,根据一顿年夜饭和一段奔乡旅途而舍弃一段感情;
广大机智的网友也是如此,姑娘吧肯定不是个作家我觉得她胆儿也不大有点被吓坏,这时候网友们凭着她在「一番天翻地覆」后的说辞,衍生出这么多的旁白。唉,看不懂乱七八糟的金融衍生品就算了,还自己制造「七大姑八大姨牌」旁白。
同一件事,各不同的观念、经历,看法自然不同。当然,咱们这个教育体系中出来的大部分人,无法自己生产见解,于他们而言,则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种看法去附庸:
自个儿条件也不错的,挺上海姑娘;
自个儿条件一般的,挺小伙儿。
有天晚上和柏一聊到一个话题(当时我说到一半时给不小心忘了,就被我打哈哈过去了),十年前得出的结论能够经得住各种科学的检测方法,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得出的实验结果似乎又有推到十年前结论的趋势(实验的各种设置保持不变)。是因为我们着眼点不同吧,十年前科学工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发现一个新的结论」,然后发现了;十年后他们则希望于「推翻曾经的结论」,结果发现曾经的结论也没有那么铁板钉钉嘛。这些是主流学者的做法,当然要发现点不一样的才能发论文呀,否则你和审稿人说「我又验证了一遍,发现,嗯,十年前那个结论的确是对的哦,发表嘛发表嘛」。这个学术界的常态,也是人心的常态,所以啊~从学术界向更大范围扩展时,我们也总在挑剔着、批判着来找存在感。
近两天读《问中医几度秋凉》,也写一篇访谈需要了解些道家的思想。嘎嘎嘎,喷嚏感觉自己又变聪明了,哈哈,这不用机智豆就能蹭蹭蹭涨智商的秘方送你们了。《问中医几度秋凉》的作者说,中医不像西医那么完美主义,西医的着眼点在「病」上,而中医的着眼点在「命」上 。即便是治不了的病,病倒让人全身瘫痪,也不一定要人命,而非要治这样的病很有可能就要了人的命。她所看到的死亡的心脏病患者,大多不肯将生活节律调试得与心脏匹配——不能打折扣的活着的话,那就不能活了。
生命尚且能与自己的病共处,为什么我们要挑剔别人身上的不足?而且到底是他人的不足还是自身的不足?比如「觉得别人缺乏餐桌礼节」的人也不太有礼节。因为要拍照啊,桌子不太干净,所以把筷子插在自己的饭上不是很正常嘛?又不是插在你的饭上。。。
来来来,有空多多做善事、多多陪陪父母、多多读读书…这样一来,或许能找到自己,也就不用借由他人来寻求存在感了。
所以喷嚏最想说的是,别太挑剔他人,姑娘身上肯定有小伙子中意的点,咱外人就别太瞎扯扯了。就像好多陈奕迅的粉丝说「你老婆太乱花你的钱了,离了娶我吧,我心疼你,我不乱花钱…」这更离谱好不好,陈奕迅找到自己愿意赚钱全给她花的爱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赶紧祝福才对好不好~我们之所以不去评价那样想的粉丝,估计是因为其人数众多,口头讨伐胜不过,所以大家都很宽容哒,不像这个上海姑娘,独自一人自曝其短。
不把精力花费在挑剔他人后,此时不妨借着别人的错看看能不能捞出点经验之谈。比如说,事情到了这番田地,非一个巴掌能拍得响。估计他们之间没有说心里话的习惯吧,比如说,男方可以提前给姑娘打预防针(平日里和要过一辈子的姑娘多唠叨些实在的),姑娘可以提前了解农村现在的状况(娘嘞,现在互联网多么发达啊,姑娘你别光看那些唯美的乡村图)...咱将来坦诚些呗~也少完美主义些~既懂你的珍贵,也知晓你的局限。
对了,其实他们俩算和平分手,这样就可以啦,咱散了吧。
好嘞,看看呗~
写在最前面:
引用均为匿名,用于『学术探索』,如有雷同,嘿~恭喜你遇上小概率事件。
哈哈~根本没人看你还弄得像「高朋满座」。嘿~这才是乐趣所在好不好~(舒服脸)
Axx(乐观上进的一个妹子,单身)
评论:最近上海姑娘乡下过年拂袖而去的事情沸沸扬扬,其实也不想说什么,但是看了和菜头写的评论,觉得很有道理。其实这位姑娘你讲究什么都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不管怎么样,在别人家温柔以对,礼仪相待是最基本的教养问题。如若不懂入乡随俗,不懂体味情谊,我只能说,你要走的路还很长。(这个评论很中肯~)
转发文章标题:《姑娘,你的问题是没教养》 by微信号『和菜头』
文章内容概览:姑娘你是成年人了,但是:
1.你是自己决定去的,却没有勇气自己走,要合着上海本地网友的撺掇才落荒而逃
2.竟然不知道『年夜饭』的重要程度,坏了别人一家人过年期盼的团圆,使其郁闷不说还让人成为头条;
3.观众朋友们,这下你们懂了吧,灯光&一部有闪光灯可以开启HDR功能的手机有多重要~
4.对了「我」是这样介绍的 你的:『一位上海中低阶层家庭出身的女孩...对于整个环境不是很适应...最后死活离开了男友家连夜返回上海』
Bxx(世界某顶尖名校某协会主席,单身)
评论:这是没来过美国 要是来过美国就会知道这已经很好了好吧(哭泣脸)
转发文章标题:《上海女孩跟男友回农村过年 见第一顿饭后想分手》 源于凤凰网新闻
文章内容概览:微博留言截图,各路网友发表看法
看法主要有:
1.直接走太不礼貌,不妨找个借口回上海再分手(可取,但是我们不是她,未曾身处其境的说理都是虚的)
2.他们一定把最好吃的做给你了(这个的价值观有点歪~)
3.门当户对很重要
4.笔直走别回头,不然以后苦头会更多
Cxx(大学教授,学术成果斐然,有一儿子初中在读)
转发文章标题:《上海姑娘喷的那顿年夜饭,戳中了多少人的痛处》
by微信号『文汇教育』
Dxx(男生,家境不错,事业心强)
转发文章标题:《上海姑娘,不是逃饭,是逃命》
by微信号『金融八卦女』
(喷嚏:唉~)
Fxx(男生,家境不清楚,智商高、情商高)
评论:坐火车回家时一江西女生说过她们那边特别重男轻女,甚至有野外抛女婴的残忍事件,还是亲奶奶所做的事!当时真是一阵唏嘘。男女平等之路还要走好远啊!只希望以后不会再有这种受害者转而变成加害者的情况!
(看来不是这件事~哈哈~)
『她在江湖飘』这个微信公众号还发表过一篇文章,以亲身经历的形式和大家分享「如何守护感情渡过那样的一顿年夜饭」
文章标题:《你我何尝不想体面一场》
恩,这次真的让我大开眼界了,咱们不愧是有几千年的文化的泱泱大国,到处都是道德制高点,同时大部分人都会瞬间移动——这个制高点批判不了你那我马上换一个。
不知道广大网友的看法是不是这样的:
从「发照片求助网友」&「连夜逃离」这两个动作的确可以看出姑娘不太成熟~
- 好嘞,你不成熟就好办了
- 我们一起来批判你吧。。。
- 你把筷子插在饭上是吧?
-(吭哧吭哧瞬间移动)
- 那我就站在「饭桌礼仪」道德制高点赋予我评判你:
- 你,真没教养。
所以,看完后我还蛮失望的。既不想看到有这么个姑娘往自己身上贴了「正宗上海人」&「长相一般」&「外企」&「HR」&「爸爸国企」&「妈妈是老师」这些标签,然后给前男友贴了「谈了个朋友」&「卖相」&「外地」&「工作能力」&「没有家底」这些 标签;也不想看到网络中到处有人说「要门当户对」&「没教养」&「要门当户对」&「没教养」&「要门当户对」&「没教养」。
我们都在做根据「片面之词」妄议他人的事:
上海姑娘是这样的,根据一顿年夜饭和一段奔乡旅途而舍弃一段感情;
广大机智的网友也是如此,姑娘吧肯定不是个作家我觉得她胆儿也不大有点被吓坏,这时候网友们凭着她在「一番天翻地覆」后的说辞,衍生出这么多的旁白。唉,看不懂乱七八糟的金融衍生品就算了,还自己制造「七大姑八大姨牌」旁白。
同一件事,各不同的观念、经历,看法自然不同。当然,咱们这个教育体系中出来的大部分人,无法自己生产见解,于他们而言,则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种看法去附庸:
自个儿条件也不错的,挺上海姑娘;
自个儿条件一般的,挺小伙儿。
有天晚上和柏一聊到一个话题(当时我说到一半时给不小心忘了,就被我打哈哈过去了),十年前得出的结论能够经得住各种科学的检测方法,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得出的实验结果似乎又有推到十年前结论的趋势(实验的各种设置保持不变)。是因为我们着眼点不同吧,十年前科学工作者的着眼点在于「发现一个新的结论」,然后发现了;十年后他们则希望于「推翻曾经的结论」,结果发现曾经的结论也没有那么铁板钉钉嘛。这些是主流学者的做法,当然要发现点不一样的才能发论文呀,否则你和审稿人说「我又验证了一遍,发现,嗯,十年前那个结论的确是对的哦,发表嘛发表嘛」。这个学术界的常态,也是人心的常态,所以啊~从学术界向更大范围扩展时,我们也总在挑剔着、批判着来找存在感。
近两天读《问中医几度秋凉》,也写一篇访谈需要了解些道家的思想。嘎嘎嘎,喷嚏感觉自己又变聪明了,哈哈,这不用机智豆就能蹭蹭蹭涨智商的秘方送你们了。《问中医几度秋凉》的作者说,中医不像西医那么完美主义,西医的着眼点在「病」上,而中医的着眼点在「命」上 。即便是治不了的病,病倒让人全身瘫痪,也不一定要人命,而非要治这样的病很有可能就要了人的命。她所看到的死亡的心脏病患者,大多不肯将生活节律调试得与心脏匹配——不能打折扣的活着的话,那就不能活了。
生命尚且能与自己的病共处,为什么我们要挑剔别人身上的不足?而且到底是他人的不足还是自身的不足?比如「觉得别人缺乏餐桌礼节」的人也不太有礼节。因为要拍照啊,桌子不太干净,所以把筷子插在自己的饭上不是很正常嘛?又不是插在你的饭上。。。
来来来,有空多多做善事、多多陪陪父母、多多读读书…这样一来,或许能找到自己,也就不用借由他人来寻求存在感了。
所以喷嚏最想说的是,别太挑剔他人,姑娘身上肯定有小伙子中意的点,咱外人就别太瞎扯扯了。就像好多陈奕迅的粉丝说「你老婆太乱花你的钱了,离了娶我吧,我心疼你,我不乱花钱…」这更离谱好不好,陈奕迅找到自己愿意赚钱全给她花的爱人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赶紧祝福才对好不好~我们之所以不去评价那样想的粉丝,估计是因为其人数众多,口头讨伐胜不过,所以大家都很宽容哒,不像这个上海姑娘,独自一人自曝其短。
不把精力花费在挑剔他人后,此时不妨借着别人的错看看能不能捞出点经验之谈。比如说,事情到了这番田地,非一个巴掌能拍得响。估计他们之间没有说心里话的习惯吧,比如说,男方可以提前给姑娘打预防针(平日里和要过一辈子的姑娘多唠叨些实在的),姑娘可以提前了解农村现在的状况(娘嘞,现在互联网多么发达啊,姑娘你别光看那些唯美的乡村图)...咱将来坦诚些呗~也少完美主义些~既懂你的珍贵,也知晓你的局限。
对了,其实他们俩算和平分手,这样就可以啦,咱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