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收: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书目(外国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书目(外国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网友跟帖:9 共1页 现为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GO: 第1页
作者:门外之人 提交日期:2008-12-28 13:34:01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俗称版画本。从设计思路来看,“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是与“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相衔接的。其实,当初在50年代出版“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时,也出了6部“外国现代文学名著丛书”,情况与此相类似。“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所收作品多为已有定评的名家名作,更侧重于古典文学作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则收录独具特色的现当代名篇佳作,时间界限是1900年以后。从实际出版情况看,“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也收录了一些二十世纪的外国文学名作,而且,两套丛书所收书目时有交叉,比如《亨利四世》,《鲵鱼之乱》等便是如此。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早期出版的几十部作品总体风格和版式一致,都以精美的版画为封面。这些书的封面以灰、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为底色,繁复多变。版画构图或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或为独特的景物刻画,或为人物和景物的有机结合。画面风格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深沉蕴藉,有的素朴淡雅。无论哪种情况,无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书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格调。我们试观其一二,具体领略一下那匠心独具的特色。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主要描写了艺妓驹子的形象,封面便以素雅的浮世绘风格描绘了这位女性,既突出了书的内容,又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民族风格。波兰作家莱蒙特的《农民》以四季分为四部。封面总体风格一致,都是太阳底下的一幅连胸的农民头像。头像总体为灰色,面部苍老多皱。其胸部映衬出一小幅黑色的扶犁耕作图。四部书的封面一致中又有变化,那就是分卷书名和太阳的颜色分别为秋黄、冬青、春绿、夏红。这样的设计蕴蓄了异常丰富的内涵。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是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的经典之作,封面便以具有毕加索风格的现代绘画构成,与书的总体风格非常协调。试将该丛书中的书与其他版本的同种书作一对比,更能说明问题。
客观地讲,这套书的总体设计非常成功。在统一中寓变化,在变化中存美感,令广大藏书者爱不释手。以至于有些外国文学藏书者认为“网格本”太土气,太古板,太严肃而不予收藏,而对此丛书则青睐有加,搜觅不疲。但遗憾的是,这套书没有象“网格本”一样,坚持一贯的风格。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此套丛书无论再版本还是新版本,都一改往日的风格,开始使用彩色斑斓的油画做封面,多了几分浮华,少了几分质朴,而失去更多的是那难以言传的美感。这大概也是社会风气使然吧!君不见,丛书中有些书再版时连书名都改得颇具“魅力”了,最明显的是《赤手斗群狼》,改成了《赤裸在狼群里》。这种改变明显表现出一种世俗化倾向。说实话,这种改变称不上成功。因为阅读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精品的人,应该是文化素养相当高的人。新的装帧风格不但不能招徕更多的新读者,反倒失去了许多老读者的喜爱。试拿老版和新版做一对比,高下立判。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小说选老版书名为《空军飞行员》,封面画的是高邈湛蓝的天空上的一架飞机。构图简洁明快,引人遐思。新版在主要内容未变的情况下,书名改为《人的大地》,封面改为近似照相的一架落地飞机。画面阴暗模糊,缺乏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外国文学出版社新版第三辑“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封面,风格颇雅致,但总不及老版让人赏心悦目。一直想给这套书命名为“版画本”,但因为这风格的改变,也只好作罢;但我我知道许多书友还愿意称老版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为“版画本”。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所收的许多书为国内唯一的译本,而且也是最经典、最权威的译本。象《小城畸人》、《权力的走廊》、《好伙伴》、《养身地》等,据我所知,除此丛书外,就一直未再出版过。喜欢当代外国文学的人,尤其是喜欢欧美现代派文学的人,在此找到了一片乐土。
在这里不能不提及《百年孤独》。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没有一部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超过这部魔幻现实主义杰作。可以说,这部作品,已经深入到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每一寸土壤中。而这种强烈的影响力,是与“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对这部书的译介分不开的。在新时期文学发轫之初,在马尔克斯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便将这部作品译介过来,而且一版就印了48500册,二版又印了5500册。这部作品以全新的写作风格与手法,引起了中国文坛的一次“地震”。不但从《百年孤独》中走出了莫言、扎西达娃、阿来等当代著名作家,而且有更多的作家将《百年孤独》融入血液里,再灌注到的作品中。
当然,这套丛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由于当时评论界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总体上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资产阶级颓废的东西,因此许多优秀的作品丛书中便没有收入;再如,由于受传统思想习惯的影响,它更多地侧重于传统风格的作品,而对其他各种风格的作品则选择得很慎重。
前面提及,“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注定了读者面非常狭窄,所以其印量往往非常之少。它绝没有“网格本”那样,有的印量会达几十万册。即使70年代末,80年代初,读书之风大盛的年代,印量多时也不过几万册。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畅销的品种印量也难达万册,更多书印量不超过5000册,还有许多仅印了2000册左右。以这样的印量,经过时间的淘洗,要想把这套丛书搜集齐全,可谓难矣!而要找到品相上好的,更是难上加难。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已出书目(外国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1《船长与大尉》(上下)[苏 卡维林]
2《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上下)[英 特莱塞尔]
3《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4《斯.茨威格小说选》[奥]
5《西线无战事》[德 雷马克]
6《愤怒的葡萄》[美 斯坦贝卡]
7《起义》[罗 李.列勃里亚努]
8《恰巴耶夫》 [苏联 富尔曼诺夫]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奥斯托洛夫斯基]
10《普通人狄蒂》[丹 尼克索]
11《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瑞典 拉格洛孚]
12《喀尔巴阡山狂想曲》[匈 伊雷什.贝拉]
13《自由或死亡》[希腊 卡赞扎基]
14《广漠的世界》[秘鲁 西罗.阿莱格里亚]
15《梅特林克戏剧选》[比]
16《变》[法 米歇尔.布托尔]
17《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墨卡洛斯.富思特斯]
18《艾特玛托夫小说选》[苏]
19《哈拉马河》[西 费洛西奥]
20《看不见的人》[美 拉.艾里森]
21《城堡》[英 阿.约.克罗宁]
22《迷雾》[西]乌纳穆诺 1988
23《莱尼和他们》[西德 海因里希.伯尔]
24《雪国》[日 川端康成]
25《农民》(1~4)[波 莱蒙特]
26《旋涡》[哥伦比亚 里维拉]
27《无产者安娜》[捷克 奥勃拉赫特]
28《刀锋》[英 毛姆]
29《缩影》[日 德田秋声]
30《侏儒》[瑞典 巴.拉格维斯]
31《丧钟为谁而鸣》[美 海明威]
32《菲茨杰拉德小说选》[美]
33《伪币制造者》[法 纪德]
34《在轮下》[德 赫尔曼.黑塞]
35《好兵帅克历险记》(上下)[捷克 哈谢克]
36《奥拉维亚短篇小说选》[意]
37《小城畸人》[美 舍伍德.安德森]
38《土生子》[美 理查.赖特]
39《喧哗与骚动》[美 威廉.福克纳]
40《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英]
41《告别》[德 约翰内斯.贝歇尔]
42《血与沙》[西班牙 伊巴涅斯]
43《啊 拓荒者! 我的安东妮亚》[罗 薇拉.凯瑟]
44《豪门春秋》 (美)伊迪丝.华顿
45《宫间街三部曲》(《两宫之间 向往宫 甘露街》) (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46《堂塞贡多.松布拉》 (阿根廷)吉拉尔德斯
47《青春——康拉德小说选》 (英)约瑟夫.康拉德
48《幸运儿彼尔》(上下) (丹麦)彭托皮丹
49《大地的成长》(挪威)克纳特.汉姆生
50《考德威尔中短篇小说选》(美)欧斯金.考德威尔(2000年再版更名为《烟草路》)
51《美国三部曲》(《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年》、《赚大钱》)(美)多斯.帕索斯
52《人树》(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53《大街》(美)辛克莱.路易斯
54《裸者与死者》(上下卷) (美)诺曼.梅勒
55《风中芦苇》 (意大利)黛莱达
56《红颜薄命》 (芬兰)弗.埃.西兰帕(漓江版译本译为“少女西利亚”)
57《幼狮》(上下)[美]欧文.肖
58《蝇王》[英]威廉.戈尔丁
59《赤手斗群狼》[德]布鲁诺.阿皮茨
60《加布里埃拉》[巴西]若热.亚马多
61《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62《蒂博一家》(上中下)[法]马丁.杜.加尔
63《达洛卫夫人 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64《权力的走廊》[英]C.P.斯诺
65《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三部曲》(1—3)[挪]温赛特
66《养身地》[厄瓜多尔]豪尔赫.伊卡萨
67《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诗选》[意大利] 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
68《海浪》[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69《血的婚礼》[西班牙]加西亚.洛尔卡
70《名望与光荣》(上中下)[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71《基希报告文学选》[捷克] 基希
72《儿子与情人》[英]劳伦斯
73《彼得大帝》(上下)(苏)阿.托尔斯泰 1992
74《亨利四世》(上中下)(德)亨利希.曼
75《雨王汉德森》(美)索尔.贝娄
76《旧地重游--查尔斯.赖德上尉神圣的渎神回忆 》[英]伊夫林.沃 --1988
77《母与子》(上中下)[法]罗兰 1990
78《莎尔卡.瓦尔卡》[冰岛]拉克斯内斯 1989
79《魔山》(上下)[德]托马斯.曼 1991
80《蜜蜂脑袋奥勒》[德]施特里特马特 1985
81《风雪》[日]石川达三 1987
82《探险家沃斯》[澳]怀特 1991年[印量2108]
83《马人》(美)约翰.厄普代克
84《铁皮鼓》 [联邦德国]格拉斯著 1990
85《细雪》[日]谷崎润一郎 1989
86《好伙伴》(上下)[英]普里斯特利 1989
87《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俄)高尔基
88《空军飞行员》)(法)圣艾克絮佩里
89《法莫里亚克小说选》)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90《人的境遇》(法)安德烈.马尔罗
91《城堡》(奥地利)卡夫卡
92《赛拉斯.拉帕母的发迹》(美)豪威尔斯
93《鲵鱼之乱》(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94《第七个十字架》(德)安娜.西格斯
95《大师和玛格利特》(俄)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96《罗生门》(日本)芥川龙之介
97《告别马焦拉》(俄)拉斯普京
98《沉船》(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99《岸》(俄)尤里.邦达列夫
100《愚人船》(美)安.波特
101《三个女人》[美]格特鲁德.斯坦因
102《长夜行》(法)塞利纳
103《成功》(德)孚希特万格
104《虚假的事实》(上下)(印度)耶谢巴尔
105《珍尼姑娘》(美)德莱塞
106《巴比特》(美)辛克莱.路易斯
107《老妇还乡》(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108《托诺-邦盖》(英)威尔斯
109《间谍》(英)约瑟夫.康拉德
110《在少女们身旁》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111《诺尔玛或无尽的流亡》 (法)罗布莱斯
112《独粒钻石》 (乌拉圭)基罗加
113《烟雨霏霏的黎明》 (俄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114《圣女桑塔》(墨西哥)甘博亚
参考文章及下载网页:http://bbs.gxsd.com.cn/search.php?searchid=2281&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网友跟帖:9 共1页 现为1页 上一页 下一页 GO: 第1页
作者:门外之人 提交日期:2008-12-28 13:34:01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俗称版画本。从设计思路来看,“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是与“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相衔接的。其实,当初在50年代出版“外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时,也出了6部“外国现代文学名著丛书”,情况与此相类似。“外国文学名著丛书”所收作品多为已有定评的名家名作,更侧重于古典文学作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则收录独具特色的现当代名篇佳作,时间界限是1900年以后。从实际出版情况看,“外国文学名著丛书”也收录了一些二十世纪的外国文学名作,而且,两套丛书所收书目时有交叉,比如《亨利四世》,《鲵鱼之乱》等便是如此。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早期出版的几十部作品总体风格和版式一致,都以精美的版画为封面。这些书的封面以灰、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为底色,繁复多变。版画构图或为鲜明的人物形象,或为独特的景物刻画,或为人物和景物的有机结合。画面风格有的鲜艳夺目,有的深沉蕴藉,有的素朴淡雅。无论哪种情况,无不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书的主要内容或基本格调。我们试观其一二,具体领略一下那匠心独具的特色。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雪国》主要描写了艺妓驹子的形象,封面便以素雅的浮世绘风格描绘了这位女性,既突出了书的内容,又表现了作者创作的民族风格。波兰作家莱蒙特的《农民》以四季分为四部。封面总体风格一致,都是太阳底下的一幅连胸的农民头像。头像总体为灰色,面部苍老多皱。其胸部映衬出一小幅黑色的扶犁耕作图。四部书的封面一致中又有变化,那就是分卷书名和太阳的颜色分别为秋黄、冬青、春绿、夏红。这样的设计蕴蓄了异常丰富的内涵。英国作家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到灯塔去》是现代派文学中意识流的经典之作,封面便以具有毕加索风格的现代绘画构成,与书的总体风格非常协调。试将该丛书中的书与其他版本的同种书作一对比,更能说明问题。
客观地讲,这套书的总体设计非常成功。在统一中寓变化,在变化中存美感,令广大藏书者爱不释手。以至于有些外国文学藏书者认为“网格本”太土气,太古板,太严肃而不予收藏,而对此丛书则青睐有加,搜觅不疲。但遗憾的是,这套书没有象“网格本”一样,坚持一贯的风格。
从二十世纪末开始,此套丛书无论再版本还是新版本,都一改往日的风格,开始使用彩色斑斓的油画做封面,多了几分浮华,少了几分质朴,而失去更多的是那难以言传的美感。这大概也是社会风气使然吧!君不见,丛书中有些书再版时连书名都改得颇具“魅力”了,最明显的是《赤手斗群狼》,改成了《赤裸在狼群里》。这种改变明显表现出一种世俗化倾向。说实话,这种改变称不上成功。因为阅读二十世纪外国文学精品的人,应该是文化素养相当高的人。新的装帧风格不但不能招徕更多的新读者,反倒失去了许多老读者的喜爱。试拿老版和新版做一对比,高下立判。法国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小说选老版书名为《空军飞行员》,封面画的是高邈湛蓝的天空上的一架飞机。构图简洁明快,引人遐思。新版在主要内容未变的情况下,书名改为《人的大地》,封面改为近似照相的一架落地飞机。画面阴暗模糊,缺乏美感。值得一提的是,外国文学出版社新版第三辑“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的封面,风格颇雅致,但总不及老版让人赏心悦目。一直想给这套书命名为“版画本”,但因为这风格的改变,也只好作罢;但我我知道许多书友还愿意称老版的“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为“版画本”。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其所收的许多书为国内唯一的译本,而且也是最经典、最权威的译本。象《小城畸人》、《权力的走廊》、《好伙伴》、《养身地》等,据我所知,除此丛书外,就一直未再出版过。喜欢当代外国文学的人,尤其是喜欢欧美现代派文学的人,在此找到了一片乐土。
在这里不能不提及《百年孤独》。在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中,没有一部外国文学作品的影响力超过这部魔幻现实主义杰作。可以说,这部作品,已经深入到中国新时期文学的每一寸土壤中。而这种强烈的影响力,是与“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名著丛书”对这部书的译介分不开的。在新时期文学发轫之初,在马尔克斯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久,“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便将这部作品译介过来,而且一版就印了48500册,二版又印了5500册。这部作品以全新的写作风格与手法,引起了中国文坛的一次“地震”。不但从《百年孤独》中走出了莫言、扎西达娃、阿来等当代著名作家,而且有更多的作家将《百年孤独》融入血液里,再灌注到的作品中。
当然,这套丛书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比如由于当时评论界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总体上持否定态度,认为它们是资产阶级颓废的东西,因此许多优秀的作品丛书中便没有收入;再如,由于受传统思想习惯的影响,它更多地侧重于传统风格的作品,而对其他各种风格的作品则选择得很慎重。
前面提及,“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注定了读者面非常狭窄,所以其印量往往非常之少。它绝没有“网格本”那样,有的印量会达几十万册。即使70年代末,80年代初,读书之风大盛的年代,印量多时也不过几万册。到了80年代中期以后,畅销的品种印量也难达万册,更多书印量不超过5000册,还有许多仅印了2000册左右。以这样的印量,经过时间的淘洗,要想把这套丛书搜集齐全,可谓难矣!而要找到品相上好的,更是难上加难。
“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丛书”已出书目(外国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1《船长与大尉》(上下)[苏 卡维林]
2《穿破裤子的慈善家》(上下)[英 特莱塞尔]
3《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4《斯.茨威格小说选》[奥]
5《西线无战事》[德 雷马克]
6《愤怒的葡萄》[美 斯坦贝卡]
7《起义》[罗 李.列勃里亚努]
8《恰巴耶夫》 [苏联 富尔曼诺夫]
9《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 奥斯托洛夫斯基]
10《普通人狄蒂》[丹 尼克索]
11《古斯泰.贝林的故事》[瑞典 拉格洛孚]
12《喀尔巴阡山狂想曲》[匈 伊雷什.贝拉]
13《自由或死亡》[希腊 卡赞扎基]
14《广漠的世界》[秘鲁 西罗.阿莱格里亚]
15《梅特林克戏剧选》[比]
16《变》[法 米歇尔.布托尔]
17《阿尔特米奥.克罗斯之死》[墨卡洛斯.富思特斯]
18《艾特玛托夫小说选》[苏]
19《哈拉马河》[西 费洛西奥]
20《看不见的人》[美 拉.艾里森]
21《城堡》[英 阿.约.克罗宁]
22《迷雾》[西]乌纳穆诺 1988
23《莱尼和他们》[西德 海因里希.伯尔]
24《雪国》[日 川端康成]
25《农民》(1~4)[波 莱蒙特]
26《旋涡》[哥伦比亚 里维拉]
27《无产者安娜》[捷克 奥勃拉赫特]
28《刀锋》[英 毛姆]
29《缩影》[日 德田秋声]
30《侏儒》[瑞典 巴.拉格维斯]
31《丧钟为谁而鸣》[美 海明威]
32《菲茨杰拉德小说选》[美]
33《伪币制造者》[法 纪德]
34《在轮下》[德 赫尔曼.黑塞]
35《好兵帅克历险记》(上下)[捷克 哈谢克]
36《奥拉维亚短篇小说选》[意]
37《小城畸人》[美 舍伍德.安德森]
38《土生子》[美 理查.赖特]
39《喧哗与骚动》[美 威廉.福克纳]
40《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选》[英]
41《告别》[德 约翰内斯.贝歇尔]
42《血与沙》[西班牙 伊巴涅斯]
43《啊 拓荒者! 我的安东妮亚》[罗 薇拉.凯瑟]
44《豪门春秋》 (美)伊迪丝.华顿
45《宫间街三部曲》(《两宫之间 向往宫 甘露街》) (埃及)纳吉布.马哈福兹
46《堂塞贡多.松布拉》 (阿根廷)吉拉尔德斯
47《青春——康拉德小说选》 (英)约瑟夫.康拉德
48《幸运儿彼尔》(上下) (丹麦)彭托皮丹
49《大地的成长》(挪威)克纳特.汉姆生
50《考德威尔中短篇小说选》(美)欧斯金.考德威尔(2000年再版更名为《烟草路》)
51《美国三部曲》(《北纬四十二度》、《一九一九年》、《赚大钱》)(美)多斯.帕索斯
52《人树》(澳大利亚)帕特里克.怀特
53《大街》(美)辛克莱.路易斯
54《裸者与死者》(上下卷) (美)诺曼.梅勒
55《风中芦苇》 (意大利)黛莱达
56《红颜薄命》 (芬兰)弗.埃.西兰帕(漓江版译本译为“少女西利亚”)
57《幼狮》(上下)[美]欧文.肖
58《蝇王》[英]威廉.戈尔丁
59《赤手斗群狼》[德]布鲁诺.阿皮茨
60《加布里埃拉》[巴西]若热.亚马多
61《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
62《蒂博一家》(上中下)[法]马丁.杜.加尔
63《达洛卫夫人 到灯塔去》[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64《权力的走廊》[英]C.P.斯诺
65《劳伦斯之女克里斯丁三部曲》(1—3)[挪]温赛特
66《养身地》[厄瓜多尔]豪尔赫.伊卡萨
67《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诗选》[意大利] 夸齐莫多 蒙塔莱 翁加雷蒂
68《海浪》[英]弗吉尼亚.吴尔夫
69《血的婚礼》[西班牙]加西亚.洛尔卡
70《名望与光荣》(上中下)[波兰]雅.伊瓦什凯维奇
71《基希报告文学选》[捷克] 基希
72《儿子与情人》[英]劳伦斯
73《彼得大帝》(上下)(苏)阿.托尔斯泰 1992
74《亨利四世》(上中下)(德)亨利希.曼
75《雨王汉德森》(美)索尔.贝娄
76《旧地重游--查尔斯.赖德上尉神圣的渎神回忆 》[英]伊夫林.沃 --1988
77《母与子》(上中下)[法]罗兰 1990
78《莎尔卡.瓦尔卡》[冰岛]拉克斯内斯 1989
79《魔山》(上下)[德]托马斯.曼 1991
80《蜜蜂脑袋奥勒》[德]施特里特马特 1985
81《风雪》[日]石川达三 1987
82《探险家沃斯》[澳]怀特 1991年[印量2108]
83《马人》(美)约翰.厄普代克
84《铁皮鼓》 [联邦德国]格拉斯著 1990
85《细雪》[日]谷崎润一郎 1989
86《好伙伴》(上下)[英]普里斯特利 1989
87《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俄)高尔基
88《空军飞行员》)(法)圣艾克絮佩里
89《法莫里亚克小说选》)弗朗索瓦.莫里亚克
90《人的境遇》(法)安德烈.马尔罗
91《城堡》(奥地利)卡夫卡
92《赛拉斯.拉帕母的发迹》(美)豪威尔斯
93《鲵鱼之乱》(捷克)卡雷尔.恰佩克
94《第七个十字架》(德)安娜.西格斯
95《大师和玛格利特》(俄)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
96《罗生门》(日本)芥川龙之介
97《告别马焦拉》(俄)拉斯普京
98《沉船》(印度)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
99《岸》(俄)尤里.邦达列夫
100《愚人船》(美)安.波特
101《三个女人》[美]格特鲁德.斯坦因
102《长夜行》(法)塞利纳
103《成功》(德)孚希特万格
104《虚假的事实》(上下)(印度)耶谢巴尔
105《珍尼姑娘》(美)德莱塞
106《巴比特》(美)辛克莱.路易斯
107《老妇还乡》(瑞士)弗里德里希.迪伦马特
108《托诺-邦盖》(英)威尔斯
109《间谍》(英)约瑟夫.康拉德
110《在少女们身旁》 (法)马塞尔.普鲁斯特
111《诺尔玛或无尽的流亡》 (法)罗布莱斯
112《独粒钻石》 (乌拉圭)基罗加
113《烟雨霏霏的黎明》 (俄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
114《圣女桑塔》(墨西哥)甘博亚
参考文章及下载网页:http://bbs.gxsd.com.cn/search.php?searchid=2281&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