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朝圣》
======================================================================
书名:《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蕾秋·乔伊斯
备注:读书因分享而快乐,所写内容为读书心得,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
-----故事概览------
“那封改变了一切的信,是星期二寄到的。”
故事由一个粉红的神秘信封开始...哈罗德是一个普通的老头,过着平淡无奇的退休生活。与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夫妇一样,经过几十年时光的消磨,哈罗德和妻子莫林之间更多的是唠叨、埋怨和习惯。也许,他应当会一成不变地度过他的晚年,然而,粉红信封的出现让他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奎妮的写信向他告别,她得了癌症,并且已经到了无法治疗的阶段。
哈罗德陷入了回忆,20年前的日子好像还历历在目,然而转眼间自己已经是耄耋老人。“祝好”仿佛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词语,草草写完回复后,他走出家门去邮递这封回信。然而,他并没有预料到,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他将踏上一次全新的旅程。这封信,不经意间触发了他那或幸福、或痛苦、亦或是悔恨和恐惧的回忆。
他走到邮筒,然而回忆却让他不能自持,想到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想到儿子戴维的逆反,想到妻子的埋怨,他感到很羞愧。因为除了奎妮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外,他的生活一成不变。哈罗德决定继续往前走一走,仿佛继续往前走路,就可以逃避掉这些困扰和质问。在走向下一个邮筒的路上,加油站女孩的几句无心的话触动了哈罗德,心中那里仿佛有一种渴望,无可奈何却又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他决定应该做些什么,去接受一些陌生的东西,去争取,也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哈罗德做了这个决定,他给奎妮的疗养院打了电话,让她们转告奎妮,要她一定要活着,因为他会走路去看她。从英格兰的南德文郡到北部的贝里克郡,走路过去。
他拿出给奎妮的回信,又加上了两个字,邮寄了出去 -“等我”。
于是,这样一场看似临时决定的路途开始了,一个退休的老头,平时最远的就是从家门口走到取车,现在决定走路穿越英格兰,为了一个模糊的信念。
这一路上,哈罗德经历着双重的痛苦:来自路途本身的痛苦,和自己已经老去的身体挣扎;回忆的痛苦,走着路上,他仿佛逃离了那个日常的世界,在这个路途的世界中,回忆汹涌地袭来。儿时父亲的酗酒、母亲的抛弃,工作后低调地生活,从不惹是生非,每日战战兢兢地准守的那些看不见的规则,只想做个隐形人。又到遇见妻子莫林,两人坠入爱河时的幸福,婚后的甜蜜,又到由于儿子戴维引发的矛盾,最终生活演变成日复一日的唠叨与埋怨。
在路途中,哈罗德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客店旅人的好奇与鼓励,可以说,那是一种用心说服了理性的相信;也有遇见银发绅士,了解了他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外表光鲜而内心深处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那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孤独感;哈罗德慢慢发现,其实站在一个过客的角度,不仅他脚下的土地,其实,一切都是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可以尽情倾听;
在路途中身体几近崩溃时,哈罗德遇到玛蒂娜的帮助和治疗,玛蒂娜的故事也让他知道了那些表面上看似在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隐藏着这么多的黑暗和磨难;路途让让他的脸上焕发出未曾有过的光彩,也让哈罗德的生命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哈罗德开始明白,之前路途的痛苦是因为他在强求自己,去承担自己无法承担的东西,最终输的无可奈何,而现在他开始明白,知道自己寻找的是什么,因此开始变得心应手起来。旅途带给他内心的平静,他开始诚实地面对自己,而非扮演其他任何人。他尝试着融入自然,去牢牢记住他所见过的人,走过的小镇,因为这都是他旅程的一部分。
哈罗德走后,妻子莫林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她开始重新回忆自己和哈罗德的日子,从最开始对于无端出走的怨恨羞辱,逐渐到担心埋怨,有时她甚至感觉到自己所待的房子比哈罗德离开之前更想一所监狱。她发现,她和哈罗德生活这么多年并不是因为儿子戴维,也不是因为同情,她忍受这么多年,是因为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又多孤独,没有他的日子只会更孤单。哈罗德每日都会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有关的行程。从最开始的抵触,莫林也慢慢的开始转变,她回忆起她们的第一次相遇,终于,莫林发现,她似乎渐渐地开始重新看待这个同她公共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哈罗德。
哈罗德依然走在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时日,他发现有时路过的人们会善意地对他微笑,有时路过的司机也会向他高高地竖起大拇指,甚至走过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他喝彩。哈罗德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出名了,他上了报纸,到处都有人谈论他徒步去看奎妮这件事,有人甚至将他的旅途成为21世纪的朝圣。然而,像通常所有公众话题一样,哈罗德的故事也随着报道的增多,被写的越来越离谱。也许这是一个缺失的时代,让原本单纯徒步行走有了特殊的意义,人们将这种行为理解成为一种象征,并且开始追随。
“我要做个朝圣者,我要拯救奎妮.轩尼斯。”开始追随哈罗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追随者们经常会由于路线起冲突,当然,加入的人越多,争执也就越多,朝圣好像有了更多的象征的意味,哈罗德有时回望他身边的这群人,他感觉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认识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朝圣的队伍最终还是起了不可调和的分歧,人们决定留下哈罗德,走另一条线路,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贝里克郡。一周后,朝圣的队伍到达了,他们接收的热烈的欢迎,新闻报纸都进行了大幅的报道,虽然没有哈罗德和奎妮,因为这好像并没有关系。
哈罗德终于又独自一人上路,没有辩论,没有争吵,累了就停一停,休息好了再继续上路,一切又好像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那么的自然而然。最终哈罗德在妻子莫林的帮助下,见到了奎妮,完成了旅途。
-----所思所想-----
这是一场丢失,然后获得,然后又丢失,然后又获得的旅程。在一场看似朝圣的旅途中,行走在真实道路上的是哈罗德,行走在心路上的是哈罗德的妻子莫林,她们经受了不同的挣扎和痛苦,最终共同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下了痛苦的回忆,重新找到了自己和爱人。故事的几点启示:
(1)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被一些痛苦的事情困扰着,虽然可以学着“装”,然而痛苦只是被掩饰,它一直会存在并真实地影响你的生活;
(2)给自己一些改变的机会,跳出日常的生活节奏,结识一些新的朋友,接受一些新的观念,让自己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3)纷纷扰扰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错误和救赎,想不要被外界所强加给你的东西所绑架,是不容易的;要努力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虽然它和外界的嘈杂相比起来,是那么的微弱;
(4)经历总会让生命更加地厚重;
(5)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接受真实的世界,做真实的自己,感受大地的气息,感受生命的律动,培育出那些看不见的理解与温柔。
*****************************************************************************************************************
版本控制:
V1.0 : 2016.02.20 首次发布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豆瓣“国境以南”的日记;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请说明出处并保留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
834039436@qq.com
*****************************************************************************************************************
书名:《一个人的朝圣》
作者:蕾秋·乔伊斯
备注:读书因分享而快乐,所写内容为读书心得,欢迎各位批评指正。
======================================================================
-----故事概览------
“那封改变了一切的信,是星期二寄到的。”
故事由一个粉红的神秘信封开始...哈罗德是一个普通的老头,过着平淡无奇的退休生活。与许多现实生活中的夫妇一样,经过几十年时光的消磨,哈罗德和妻子莫林之间更多的是唠叨、埋怨和习惯。也许,他应当会一成不变地度过他的晚年,然而,粉红信封的出现让他平静的生活起了波澜。奎妮的写信向他告别,她得了癌症,并且已经到了无法治疗的阶段。
哈罗德陷入了回忆,20年前的日子好像还历历在目,然而转眼间自己已经是耄耋老人。“祝好”仿佛是他唯一能想到的词语,草草写完回复后,他走出家门去邮递这封回信。然而,他并没有预料到,走出家门的那一刻,他将踏上一次全新的旅程。这封信,不经意间触发了他那或幸福、或痛苦、亦或是悔恨和恐惧的回忆。
他走到邮筒,然而回忆却让他不能自持,想到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想到儿子戴维的逆反,想到妻子的埋怨,他感到很羞愧。因为除了奎妮即将要离开这个世界外,他的生活一成不变。哈罗德决定继续往前走一走,仿佛继续往前走路,就可以逃避掉这些困扰和质问。在走向下一个邮筒的路上,加油站女孩的几句无心的话触动了哈罗德,心中那里仿佛有一种渴望,无可奈何却又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他决定应该做些什么,去接受一些陌生的东西,去争取,也去相信自己可以改变一些事情。哈罗德做了这个决定,他给奎妮的疗养院打了电话,让她们转告奎妮,要她一定要活着,因为他会走路去看她。从英格兰的南德文郡到北部的贝里克郡,走路过去。
他拿出给奎妮的回信,又加上了两个字,邮寄了出去 -“等我”。
于是,这样一场看似临时决定的路途开始了,一个退休的老头,平时最远的就是从家门口走到取车,现在决定走路穿越英格兰,为了一个模糊的信念。
这一路上,哈罗德经历着双重的痛苦:来自路途本身的痛苦,和自己已经老去的身体挣扎;回忆的痛苦,走着路上,他仿佛逃离了那个日常的世界,在这个路途的世界中,回忆汹涌地袭来。儿时父亲的酗酒、母亲的抛弃,工作后低调地生活,从不惹是生非,每日战战兢兢地准守的那些看不见的规则,只想做个隐形人。又到遇见妻子莫林,两人坠入爱河时的幸福,婚后的甜蜜,又到由于儿子戴维引发的矛盾,最终生活演变成日复一日的唠叨与埋怨。
在路途中,哈罗德遇见了各式各样的人,有客店旅人的好奇与鼓励,可以说,那是一种用心说服了理性的相信;也有遇见银发绅士,了解了他那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外表光鲜而内心深处却背负着沉重的包袱,那是一种不为人知的孤独感;哈罗德慢慢发现,其实站在一个过客的角度,不仅他脚下的土地,其实,一切都是开放的,人们会畅所欲言,他可以尽情倾听;
在路途中身体几近崩溃时,哈罗德遇到玛蒂娜的帮助和治疗,玛蒂娜的故事也让他知道了那些表面上看似在平凡不过的生活,实际上却隐藏着这么多的黑暗和磨难;路途让让他的脸上焕发出未曾有过的光彩,也让哈罗德的生命有了一个全新的开始,哈罗德开始明白,之前路途的痛苦是因为他在强求自己,去承担自己无法承担的东西,最终输的无可奈何,而现在他开始明白,知道自己寻找的是什么,因此开始变得心应手起来。旅途带给他内心的平静,他开始诚实地面对自己,而非扮演其他任何人。他尝试着融入自然,去牢牢记住他所见过的人,走过的小镇,因为这都是他旅程的一部分。
哈罗德走后,妻子莫林平静的生活也被打破,她开始重新回忆自己和哈罗德的日子,从最开始对于无端出走的怨恨羞辱,逐渐到担心埋怨,有时她甚至感觉到自己所待的房子比哈罗德离开之前更想一所监狱。她发现,她和哈罗德生活这么多年并不是因为儿子戴维,也不是因为同情,她忍受这么多年,是因为无论和哈罗德在一起的日子又多孤独,没有他的日子只会更孤单。哈罗德每日都会给她打电话,告诉她有关的行程。从最开始的抵触,莫林也慢慢的开始转变,她回忆起她们的第一次相遇,终于,莫林发现,她似乎渐渐地开始重新看待这个同她公共生活了几十年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哈罗德。
哈罗德依然走在路上,也不知走了多少时日,他发现有时路过的人们会善意地对他微笑,有时路过的司机也会向他高高地竖起大拇指,甚至走过来,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为他喝彩。哈罗德做梦也没有想到,他居然出名了,他上了报纸,到处都有人谈论他徒步去看奎妮这件事,有人甚至将他的旅途成为21世纪的朝圣。然而,像通常所有公众话题一样,哈罗德的故事也随着报道的增多,被写的越来越离谱。也许这是一个缺失的时代,让原本单纯徒步行走有了特殊的意义,人们将这种行为理解成为一种象征,并且开始追随。
“我要做个朝圣者,我要拯救奎妮.轩尼斯。”开始追随哈罗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在这个过程中,追随者们经常会由于路线起冲突,当然,加入的人越多,争执也就越多,朝圣好像有了更多的象征的意味,哈罗德有时回望他身边的这群人,他感觉没有一个人真正的认识他,他依然是孤身一人。朝圣的队伍最终还是起了不可调和的分歧,人们决定留下哈罗德,走另一条线路,从而以最快的速度到达贝里克郡。一周后,朝圣的队伍到达了,他们接收的热烈的欢迎,新闻报纸都进行了大幅的报道,虽然没有哈罗德和奎妮,因为这好像并没有关系。
哈罗德终于又独自一人上路,没有辩论,没有争吵,累了就停一停,休息好了再继续上路,一切又好像回到了最开始的状态,那么的自然而然。最终哈罗德在妻子莫林的帮助下,见到了奎妮,完成了旅途。
-----所思所想-----
这是一场丢失,然后获得,然后又丢失,然后又获得的旅程。在一场看似朝圣的旅途中,行走在真实道路上的是哈罗德,行走在心路上的是哈罗德的妻子莫林,她们经受了不同的挣扎和痛苦,最终共同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下了痛苦的回忆,重新找到了自己和爱人。故事的几点启示:
(1)人们总会或多或少地被一些痛苦的事情困扰着,虽然可以学着“装”,然而痛苦只是被掩饰,它一直会存在并真实地影响你的生活;
(2)给自己一些改变的机会,跳出日常的生活节奏,结识一些新的朋友,接受一些新的观念,让自己相信,自己真的可以改变一些事情;
(3)纷纷扰扰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错误和救赎,想不要被外界所强加给你的东西所绑架,是不容易的;要努力遵循自己内心的声音,虽然它和外界的嘈杂相比起来,是那么的微弱;
(4)经历总会让生命更加地厚重;
(5)活在真实的世界中,接受真实的世界,做真实的自己,感受大地的气息,感受生命的律动,培育出那些看不见的理解与温柔。
*****************************************************************************************************************
版本控制:
V1.0 : 2016.02.20 首次发布
版权声明:
本文首发自豆瓣“国境以南”的日记;
无需授权即可转载,请说明出处并保留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
834039436@qq.com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